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21 23: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年度新安中学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命题人:
审题人:
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考古发现显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城址分布广泛,其中黄河流域约40
处,长江流域约18处,辽河流域近80处,其他区域零星分布。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中原文明辐射范围广阔
B.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发展水平
C.游牧与农耕文明长期对峙
D.早期文明呈现多中心格局
2.著名学者王国维说:“周人既立嫡长,则天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皆视其贵贱贤否,
畴以国邑。开国之初,建兄弟之国十五…后王之子弟,亦皆使食岩内之邑。故殷之诸侯皆
异姓,而周则同姓、异姓各半。此与政治文物之施行甚有关系,而天子诸侯君臣之分,亦由
是而确定者也。”王国维意在强调周王朝()
A.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对立统一
B,助力早期国家形态的发展完善
C.保障其统治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D,建立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体系
3.先秦时期,儒家认为拥有货币多少要以“礼”来定;道家希望回到物物交换的“无币时代:
墨家指出“交相利观点,认识到了货品的交换价值;法家主张加强对铸币权的控制,利用货
币来调控经济。这主要反映了他们()
A.文化取向的迥异
B.对货币统一的渴望
C.聚焦于经济问题
D.对社会秩序的思考
4,如表是春秋晚期钟离国(位于今安徽境内)国君柏墓随葬青铜器所属礼制体系分类表,
反映出钟离国
牺牲之盛
礼器体系
染盛器
烹饪器
酒器
水器
(鼎)
立耳无盖鼎
折沿镂孔豆
中原礼制系统
要(2)
(3)
(2)
觑(1)
盘(1)、匹(1)、委
楚国礼制系统
箍口鼎(2)
置(4件2组)
(1)
A.青铜制造技术获得突破
B.
南方礼割占据主导地位
C.青铜礼器兼具南北特色
D.宗法制度最终走向崩溃
5.汉武帝时期经过三次较大规模战争,派使者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中西交通要道,加之后继
者设置军政管理常设机构,西汉王朝逐步在河西地区构建了“四郡两关一路一府加长城”的河
第1页共6页
西汉塞完整防御体系(如图)。以下对这一体系解释正确的是()

乌孙
西域都护府
六月氏

A.“四郡”指河西走廊武威郡、张披郡、敦煌郡和蜀郡
B.“两关”指连接汉长城东西两端的山海关和玉门关
C.“一路”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D.“一府”指设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的西域都护府
6.下图是两千年来中国历代气候变化统计情况,其中,第一个冷冻期间西北草原面积大幅
度减少。史料记载,西晋期间,冰、雨雹、冻寒等气象记录的频率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直
接结果是()
东汉
东晋南北朝

北宋南宋/金


0.
暖期I
冷期1
暖期Ⅱ!冷期Ⅱ
暖期Ⅲ
冷期Ⅲ
暖期W
250
500
750
1000
1250
1500
1750
2000
A.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B.政权更迭频繁
C.生态环境全面恶化
D.民族交融加强
7、北魏孝文帝曾说:“圣人之大宝,惟位与功,是以功成作乐,治定制礼”,“营国之本,礼
教为先。”他在推行改革时又说:“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籍,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依
《周礼》制度,班之天下。”这说明孝文帝()
A,认识到北魏迁都洛阳的重要性
B.借助中原文化推动鲜卑族汉化
C.倚重高门士族维护自身的统治
D.以儒家礼制重构北魏政治秩序
8、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领域成就突出。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准确的是()
史实
结论
《齐民要术》提出“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

体现了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
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陶渊明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

体现了田园诗的风格
田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
第2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