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六上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方法解析:
语文学习中,单元知识的系统梳理是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的重要环节。本单元以“讲、练、测”三位一体的形式,带你全面攻克重难点,让每个知识点都清晰明了,每项能力都稳步提升。本单元围绕“阅读策略”这一核心主题展开,内容丰富,有充满童真的《竹节人》、探索未知的《宇宙生命之谜》、展现历史底蕴的《故宫博物院》,还有贴近生活的习作“____让生活更美好”及语文园地。在“讲”的环节,我们剖析《竹节人》的乐趣表达,梳理《宇宙生命之谜》的说明逻辑,解读《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内涵,点拨习作技巧。“练”的部分通过多样题型巩固所学。“测”的环节模拟检测,助你发现薄弱点,及时查漏补缺。愿你在本单元学习中积累知识,提升素养,为后续学习奠基,在语文世界里感受生活与知识的美好,拓宽认知边界!
根据“讲、练、测”的特点对本单元做如下复习:
这是“第三单元知识梳理(讲、练、测)”架构,围绕单元知识,从“讲、练、测”展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涵盖会认字、多音字、重点词语、近反义词、句子梳理、课文内容梳理等;“考点演练”通过字词、句子、课文内容练习,搭配拓展阅读、写作演练,综合提升知识运用;“考点检测”设基础检测、积累运用、阅读感悟等,分层检验学习效果,助力掌握单元知识,让学习、考试更轻松。
知识梳理
一、会认、会写字
10.竹节人:豁(huō) 凛(lǐn) 疙(gē) 瘩(dá) 棍(gùn) 悟(wù) 裁(cái) 筹(chóu) 橡(xiàng) 雕(diāo) 跺(duò) 颓(tuí) 沮(jǔ) 趴(pā) 屉(tì)
11.宇宙生命之谜:谜(mí) 嫦(cháng) 娥(é) 尚(shàng) 摄(shè) 倾(qīng) 揭(jiē) 斑(bān) 燥(zào) 漠(mò) 磁(cí) 御(yù) 盗(dào)
★易读错的字
“风靡”的“靡”读mǐ,常被误读成mí。“风靡全班”的“靡”读音要特别注意。
“叱咤风云”的“咤”读zhà,不少同学会误读为chà。
“叉腿”的“叉”读chǎ,并非chā,如“他叉腿站在那里”,“叉腿”的读音需牢记。
“土壤”的“壤”读rǎng,容易误读为ráng。
“沧海一粟”的“粟”读sù,易错读成lì。
“倾角”的“倾”读qīng,不是qǐng。
“辐射”的“辐”读fú,而不是fù。
易写错的字
部件混淆
“疙”:里边是“乞”,不是“气”,比如“疙瘩”的“疙”,不能写错部件。
“雕”:右部是“隹”,有四横,不要少写一横,也不要写成“住”,在书写“雕刻”时要注意。
“磁”:右部“兹”的上边不是“艹”,“磁场”的“磁”要写对。
“御”:左边是双人旁,中间竖是一笔写成,右边是“卩”不是“阝”,像“抵御”的“御”常有人写错。
“倾”:中间不要写成“匕”,竖弯钩变成竖提,如“倾角”的“倾”书写时要留意。
“揭”:右下部不要写成“凶”,“揭开”的“揭”字形要记清。
★笔画易错
“颓”:左边“秃”最后一笔要变为横折提,很多同学在写“颓然”的“颓”时会写错这一笔画。
“裁”:左下角是“衣”,写得小一点,最后一笔变成点,“别出心裁”的“裁”书写时需注意这一细节。
“斑”:中间是“文”,写“斑点”时别写错。
“燥”:干燥与火有关,因而是火字旁,注意与“烦躁”的“躁”区别,“干燥”的“燥”不能写成“躁”。
二、多音字
斗
豁:“huō”(如“豁口”,表示破损、裂开的状态)和“huò”(如“豁达”,表示性格开朗、通达),易因对词语表意理解不清,混淆两个读音的使用场景。
奔:“bèn”(如“嫦娥奔月”,有明确的趋向性,指向某个目的地)和“bēn”(如“东奔西走”,强调奔跑、急走的动作状态),易混淆“趋向性”和“动作性”对应的读音。
缝:“fèng”(如“裂缝”,是名词,表缝隙)和“féng”(如“缝补”,是动词,表用针线连缀),要注意词性与读音的对应,易因词性判断失误用错读音。
模:“mú”(如“一模一样”,用于表外观、模样的词)和“mó”(如“木模型”,用于表规范、仿效的词),易在“模样”类词汇上误读为“mó”。
哄:“hōng”(如“哄笑”,表多人同时发声)、“hǒng”(如“哄骗”,表欺骗)、“hòng”(如“一哄而散”,表吵闹、散开),三个读音表意差别大,极易混淆。
咋:“zhā(咋呼)”“zǎ(咋样)”“zé(咋舌)”,不同读音对应不同口语或书面表意,日常使用中易读错。
三、重点词语
1.必须掌握的词
疙瘩 疲倦 冰棍 橡皮 跺脚 颓然 沮丧 抽屉 发达 理论 类似 猜测
起源 适当 氧气 提供 能源 昼夜 神秘 观测 拍摄 斑点 枯萎 干燥
沙漠 磁场 因素 考察 培养
2.四字词语
没头没脑 错综相连
3.成语
前功尽弃 威风凛凛 呆头呆脑 挖空心思 剑拔弩张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得意扬扬 弄巧成拙 泰山压顶 虎视眈眈 大步流星 怒气冲冲 暴露无遗
一无所获 津津有味 念念有词 全神贯注 忘乎所以 一模一样 两手空空
心满意足 轻手轻脚 化为乌有 沧海一粟 烟雾缭绕 龙凤呈祥 迥然不同
亭台楼阁 井然有序 天寒地冻 惟妙惟肖
四、近义词
风靡~盛行 疲倦~疲乏 沮丧~颓丧 怨恨~嫉恨 威风凛凛~八面威风
别出心裁~别具一格 技高一筹~棋高一着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心满意足~如愿以偿 向往~憧憬 仍然~依然 猜测~猜想 尚未~还未
紧密~密切 更替~更换 揭开~揭露 神秘~神奇 考察~考查 精美~精巧
宽阔~宽广 矗立~耸立 壮丽~壮观 排列~陈列 优美~美好
井然有序~井井有条
五、反义词
新鲜→陈旧 热闹→冷清 沮丧→兴奋 怨恨→感激 威风凛凛→萎靡不振
别出心裁→千篇一律 大步流星→步履维艰 怒气冲冲→喜气洋洋
念念有词→沉默寡言 发达→落后 猜测→确定 紧密→松散 适当→过分
揭开→隐藏 干燥→湿润 稀薄→浓厚 精美→简陋 独特→普通 宽阔→狭窄
仰望→俯视 迥然不同→毫无二致 井然有序→乱七八糟 惟妙惟肖→画虎类犬
六、词语积累。
词语搭配
(威风)的名号 (适合)的温度 (矫健)的金龙 (威武)的铜狮
(遥远)的太空 (湛蓝)的天空 (摆)场子 (瞪)大眼 (揭开)面纱
(斗)竹节人 (看出)破绽 (蹲着)身子 (提供)能源 (进行)分析
(改变)颜色 (拍摄)照片 (举行)典礼 (批阅)奏章 (废弃)的钩针
(接受)朝贺 (处理)政务 (豁开)的裂缝 (新鲜)的玩意儿
(许许多多)的故事 (威风)的名号 (足够)的光和热 (必要)的水分
(适合)的温度 (纵横)的黑色线条 (干燥)的星球 (和谐统一)的布局
(遥远)的太空 (笔直)的大道 (玲珑奇巧)的角楼 (宽广)的庭院
(精美)的石桥 (威武)的铜狮 (湛蓝)的天空 (金黄色)的琉璃瓦
(矫健)的金龙 (没头没脑)地对打 (轻手轻脚)地溜了
词语归类
①ABCC式词语:威风凛凛
类似的词语:生机勃勃 小心翼翼 得意洋洋 虎视眈眈 怒气冲冲
②AABC式词语:津津有味
类似的词语:栩栩如生 斤斤计较
③ABAC式词语:轻手轻脚
类似的词语:自生自灭 无声无息 没头没脑 轻手轻脚 多态多姿
④含有数字的词语:沧海一粟
类似的词语:举一反三 四通八达
⑤含有夸张成分的词语:泰山压顶
类似的词语:日理万机 寸步难行
⑥含有四种事物的词语:亭台楼阁
类似的词语:风花雪月 笔墨纸砚 锅碗瓢盆
⑦修饰词:剑拔弩张的古战场 纵横的黑色线条 宏伟的建筑群
⑧含反义词的:弄巧成拙
⑥带有动物名称的词语:虎视眈眈 鸡飞狗跳 引狼入室 如鱼得水
⑨含有比喻手法的成语:大步流星 骨瘦如柴 胆小如鼠 巧舌如簧
⑩形容小或少的成语:沧海一粟 九牛一毛 微不足道 屈指可数
 含动词的成语:鸣钟击磬 刻舟求剑 声东击西 挑肥拣瘦
 量词
一(对)小眼 一(道)裂缝 一(根)冰棍棒 一(把)偃月刀
一(柄)蛇矛 一(截)笔杆 四(座)城门 一(绺)红丝线
一(颗)行星 一(位)天文学家 两(艘)宇宙飞船
七、句子积累。
1.比喻句
(1)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把课桌上的裂缝比作黄河长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课桌的破旧。
(2)走进午门,是一个宽阔的广场,弯弯的内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把内金水河比作一条玉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内金水河的美丽。
2.精彩句
(1)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通过对老师的神态、动作的描写,准确地再现了老师玩竹节人入迷的样子。
(2)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通过生动、细致的描述,把御花园美景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作者对御花园美景的喜爱之情。
3.说明方法
(1)地球自转一圈是 23 小时 56 分 4 秒,火星自转一圈是 24 小时 37 分。
说明方法及作用:运用列数字、作比较,具体写出地球和火星自转特点,让读者了解二者自转周期大致相同。
(1)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说明方法及作用:运用打比方,把金水河比作玉带,生动形象地写出金水河的美丽。
八、课文梳理
第10课:《竹节人》
1.课题解读
题目“竹节人”指用毛笔杆等材料制作的、由竹节串联而成的玩具小人,是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孩子们流行的手工玩具。课文以此为线索,回忆了制作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后自己也偷偷玩的经历,充满童真童趣与生活气息。
2.主要内容。
课文围绕“竹节人”展开,先介绍竹节人的制作方法(用毛笔杆锯成段、穿线、粘手臂等);再描写玩竹节人的乐趣(用线操控小人搏斗,给小人起外号,全班同学沉迷其中);最后讲述老师没收竹节人后,“我们”发现老师在办公室偷偷玩竹节人的秘密,体现了竹节人带来的纯真快乐和师生间的微妙共鸣。
3.结构脉络
开头:引出竹节人是“我们”小时候的“最爱”,总起全文。
中间:分写制作竹节人的过程、玩竹节人的热闹场景,以及竹节人被没收的插曲。
结尾:以发现老师玩竹节人的细节收尾,升华童真主题,余味悠长。
4.主题思想。
通过对制作和玩竹节人过程的回忆,展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与纯真,体现了简单玩具带来的快乐,也暗含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生活中平凡乐趣的珍视。
5.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如制作竹节人时“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玩竹节人时“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生动还原场景,富有画面感。
情感融入: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竹节人的喜爱和童年生活的怀念,语言幽默风趣,贴近生活。
第11课:《宇宙生命之谜》
1.课题解读
“宇宙生命之谜”是一个科学探索类的话题,“谜”字点明了文章的核心 —— 探究宇宙中除地球外是否存在生命。课文围绕这一问题,梳理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结论,体现了科学探索的严谨性。
2.主要内容。
文章先提出“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的疑问;接着介绍生命存在的四个必要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必要的水分、适当成分的大气、足够的光和热);然后逐一分析太阳系中其他行星(水星、金星、火星等)是否符合这些条件,重点探讨了火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及科学观测的结果;最后得出结论:目前尚不能确定宇宙中存在地外生命,仍需继续探索。
3.结构脉络
提出问题: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分析条件:生命存在需要哪些必要条件?
排除其他行星:逐一排除水星、金星等不符合条件的行星。
重点探究火星:分析火星的环境与生命存在条件的匹配度,以及探测结果的争议。
得出结论:地外生命是否存在仍是未解之谜。
4.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宇宙生命存在可能性的科学探讨,展现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体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持续性,同时激发读者对科学的兴趣。
5.写作手法
逻辑清晰:按照“提出问题 — 分析条件 — 排除验证 — 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条理分明,层层递进。
语言准确:运用“可能”“大约”“估计”等词语,体现科学说明文的严谨性,如“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存在着生命”。
第12课:《故宫博物院》
1.课题解读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被誉为“紫禁城”。课文以说明性文字和材料链接的形式,介绍了故宫的建筑布局、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2.主要内容
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了故宫的总体布局(前朝后寝,中轴对称),重点描述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前朝宫殿的功能,以及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后寝建筑的特点;还提及了御花园和角楼等附属建筑。材料链接补充了故宫的历史沿革和参观须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故宫。
3.结构脉络:
整体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地位和总体布局(“紫禁城”的由来,“前朝后寝”的格局)。
具体游览:从天安门出发,依次介绍午门、太和殿(核心建筑,举行重大典礼)、中和殿、保和殿,再到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最后介绍御花园和神武门。
补充说明:通过材料链接介绍故宫的历史价值和参观信息。
4.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布局、功能和历史的介绍,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体现了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激发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5.写作手法:空间顺序:以“游览者的视角”,按照“从南到北”“由外及内”的顺序介绍,条理清晰,如“进了太和门,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 ——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详略得当:重点描写太和殿(建筑规模、装饰、功能),其他建筑略写,突出核心内容。
九、习作指导
1.习作主题
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让生活更美好”,要求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一个具体的事物或现象,写一篇记叙文,表达它如何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2.写作思路
①确定写作对象:可以是科技产品(如手机、互联网)、兴趣爱好(如阅读、运动)、美好品质(如诚信、友善)等,选择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的对象来写。
②构思具体事例:围绕所选对象,选取1-2个具体的事例来展现它让生活变得美好的地方。事例要真实、具体,能够突出主题。例如,写“阅读让生活更美好”,可以写阅读如何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开阔了视野,或者在自己遇到困难时,阅读如何给予了自己力量。
③表达真情实感:在叙述事例的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让读者感受到自己对所选对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可以通过描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动作、神态等,来表达情感。
④注意文章结构:文章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点明所选对象及它对生活的影响;中间通过具体事例进行叙述;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它让生活变得美好,升华主题。
3.写作技巧
①细节描写:在叙述事例时,要注重细节描写,如环境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让读者如临其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②运用修辞手法:适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语言更生动、形象。例如,“阅读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③前后对比:可以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所选对象让生活发生的变化。例如,写“运动让生活更美好”,可以写运动前自己的状态和运动后自己的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
十、语文园地三
1.交流平台
(1)怎样进行有目的地阅读?
理解:学习了这个单元,我知道了要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如,要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应该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
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如,带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读《竹节人》,有关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部分内容,浏览一下就可以了。
(2)有目的地阅读的步骤。
理解: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梳理出“有目的地阅读”的一些基本策略:第一步,明确阅读文章的目的和任务;第二步,大致浏览文章,根据阅读目的确定相关段落和内容;第三步,细读相关内容,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如,找中心句、提取关键信息勾画关键词等;第四步,查找其他资料,整合信息,解决问题,完成阅读任务。
(3)请你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说说你的收获吧!
理解: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跟阅读目的不相关的材料可以不仔细读。掌握“有目的地阅读”策略,逐渐养成习惯。
2.字词句运用
(1)下面的句子写出了人对某件事入迷的样子。读一读,试着写一写类似的情景。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
提示:“一圈”“攒着”写出了观战的人多,“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写出了观战的热闹场景,从正面写出了同学们观看斗竹节人非常入迷;“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从侧面写出了同学们的入迷。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提示:“伸长脖子”“恨不能”“探过来”,写出了后面的同学上课时被我们的竹节人吸引的样子。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塑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舒了口气。
提示:“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眼睛闪着异样的光”“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写出了罗丹修改雕像时的投入;“痴痴地笑”“轻轻地舒了口气”写出了罗丹修改完毕后满意的状态。
示例:一回到家,她就跑进卧室,从书包里掏出那本书,坐在书桌前读了起来。只见她一会儿皱眉,似乎在为主人公担心;一会儿露出浅笑,好像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一会儿脸上气鼓鼓的,好像在痛恨命运强加给主人公的不公。她是这样入迷,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闷热的天气让她的额头渗出了豆大的汗珠,可她一点儿也没有觉得不适。
☆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景?动笔写一写吧!
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
(2)①读下面的例句,注意加点的部分,想一想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人们认为天体上若有生命存在,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②删去加点的部分,再来读一读,看看和原句有什么区别。
人们认为天体上若有生命存在,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加上“一是、二是、三是、四是”这些词语,可以有条理地说明理由,表达观点。
选择一个话题,用这种方法说一说。
竞选班级体育委员
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
提示:这段话是“总一分”结构,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这样的表达方式来说明理由、表达观点,条理清晰、理由翔实充分。
示例:①我要竞选我们班的体育委员,我认为我有这样几个优势:一是我热爱体育运动,不论是校运会还是各种球类比赛,大家都常常看到我的身影,而且我总能拿到好的名次;二是我有强烈的责任心,经常热心帮助体育成绩不好的同学,在我的带动下,许多原来总是逃避体育课的同学都喜欢上了体育运动;三是我有丰富的组织经验,经常协助体育老师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比赛,如羽毛球比赛、篮球比赛、踢毽子比赛等。希望大家能够选我做体育委员。
②妈妈,请您允许我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吧,因为踢足球对我的成长有很多好处:一是能够强身健体,让我身体强壮、身手矫健;二是能够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还能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和竞争意识;三是能够提升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在和队友的沟通交流中学会更好地团结协作。
3.积累运用
(1)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字元晦,谥文。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人尊称为“朱子”。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等。
释义:在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色。
本诗描写了春天的美景,既写出了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赏析: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面三句写寻芳的所见、所得。春回大地,使人耳目一新。东风将百花吹得烂漫多姿,故诗人从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诗人因“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是一个“新”字。其实诗中的“泗水”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指的就是寻求圣人之道。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万紫千红”则比喻儒学的丰富多彩。
十一、高频考点
1.《竹节人》中,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浏览,提取关键信息。
2.《宇宙生命之谜》中,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并对阅读方法进行梳理。
3.《故宫博物院》中,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筛选阅读材料,完成故宫参观路线图。能对材料中的重要信息组合,游览时进行讲解。
4.语文园地中,能梳理“有目的地阅读”的方法。学会运用动作、神态、细节等描写方法写人物入迷的状态。学习逐条说明理由的方式。背诵《春日》。
十二、拓展阅读
1.相关科普知识
①除了地球和火星,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也有各自的特点。例如,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0多倍;土星有美丽的光环,由冰块和岩石碎片组成。
②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其他四宫分别是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2.推荐阅读
《童年的玩与学》:这本书收录了许多关于童年游戏和学习的文章,与《竹节人》的主题相近,能让我们感受到更多童年的乐趣。
《宇宙的奥秘》:这是一本科普读物,介绍了宇宙中的各种天体、现象等,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生命之谜》中的相关知识。
《故宫里的大怪兽》:以故宫为背景,讲述了一系列奇幻故事,能让我们在阅读中了解更多故宫的历史和文化。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