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四川省凉山州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2小题,共 24分。
1.下面时间轴中,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 隋朝建立 B. 隋朝统一全国 C. 大运河开始开凿 D. 隋朝灭亡
2.下列选项中,属于唐太宗执政时期为促进民族交往与交融而采取的措施是( )
A. 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B. 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C. 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D. 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3.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
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
A. 唐太宗李世民 B. 宋太祖赵匡胤 C. 元世祖忽必烈 D. 明成祖朱元璋
4.某导演准备拍摄一部反映宋朝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下面的场景符合史实的是( )
A. 商人用纸币购买货物 B. 街头唱大戏《窦娥冤》
C. 书生们谈论《红楼梦》 D. 西方传教士研读《农政全书》
5.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了如下材料:收复失地、取得郾城大捷、“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由此
判断他们讲述的是( )
A. 岳飞抗金 B. 王安石变法 C. 文天祥抗元 D. 戚继光抗倭
6.以下是某同学写的人物简介,你认为其中适合忽必烈的是( )
A. 统契丹,都上京,发展生产创文字 B. 建南宋,都临安,向金求和害忠良
C. 统蒙古,立政权,未灭西夏身先死 D. 建大元,灭南宋,完成全国统一
7.历史事实是历史上实际发生的事件或存在的状态;历史解释是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旨在揭示历史事
实背后的原因、意义和影响。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宋元时期,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B. 宋朝的海路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C. 元朝的海上丝绸之路沿途经过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东西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 宋元时期广州、泉州、明州都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8.下表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关于明朝强化皇权的学习笔记。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项,帮他补充完整
( )
第 1 页,共 6 页
笔记: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
1.废丞相,权分六部
2.把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散兵权
3.______________
A. 完善三省六部制 B. 建立行省制度 C. 设厂卫特务机构 D. 设立军机处
9.“15 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
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习总书记这段话中提到的航海家是( )
A. 鉴真 B. 玄奘 C. 戚继光 D. 郑和
10.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下列农民起义中提出“均田免粮”口号的是( )
A. 白莲教起义 B. 黄巢起义 C. 李自成起义 D. 隋末农民起义
11.下表诗词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一:预知清代军国事,不读军机终难全
二:文字狱之苦,诗人心难休
三:山川无望客,一夜万门关,闭关锁国阴云重
A. 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 B. 对外交流频繁
C. 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D.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变化
12.下表反映了清朝( )
清朝前期人均占有耕地情况简表
时间 人均亩数
康熙二十年(1681 年) 27.92
乾隆十八年(1753 年) 6.89
乾隆三十一年(1766 年) 3.56
A. 耕地面积增加 B. 农业技术进步 C. 农业生产发展 D. 人地矛盾突出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4小题,共 26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选自杜甫《忆昔》
第 2 页,共 6 页
(1) 材料一描绘了哪一社会局面?该社会局面出现于哪位皇帝执政时期?
材料二唐朝的对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大进”是指唐朝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兼收
并蓄。“大出”是指唐朝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其表现在朝鲜和日本的变化。
——张国刚《开放与兴盛的唐朝》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请举出两例史实来分别说明唐朝对外开放具有“大进”和“大出”的特点。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官员群体中平民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6.1%
——整理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1) 依据材料一,概括平民子弟入仕比例变化的趋势。平民子弟所占比例发生的变化与哪一选官制度的实
行有关?
材料二北宋蔡襄在《国论要目》中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
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虽有武臣,盖仅有也。”
(2) 材料二反映了北宋时期的什么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方针有何积极作用?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把事务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
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计数的变化。
——摘编自 1620 年出版的《新工具》
(1) 北宋时期,我国在印刷术方面有什么新突破?该项发明的发明者是谁?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材料一提到的三种发明中任选一项,指出它的影响。
材料二 2014 年第 38 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并通过中国提交的“大运河”申遗申请。至此,“大运河”作为
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3) 隋朝大运河以什么地方为中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能够成为世界遗产的理由。
16.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第 3 页,共 6 页
地域 各朝代管理的主要措施
1.元朝统治者在澎湖设置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台湾 2.1662 年① ______ (历史人物)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3.1684 年清朝设置② ______ (机构名称),隶属福建省。
1.元朝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管辖权
西藏 2.清朝册封达赖、班禅,1727 年设置③ ______ (机构名称),1793 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
程》29 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填出①②③处的名称。
(2)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有何历史意义?
(3) 从表格中各朝代管理台湾、西藏的举措中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第 4 页,共 6 页
参考答案
1.B
2.D
3.B
4.A
5.A
6.D
7.C
8.C
9.D
10.C
11.A
12.D
13.【小题 1】开元盛世;唐玄宗。
【小题 2】“大进”:朝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玄奘西行天竺取经。“大出”: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学习
唐朝文化;鉴真东渡日本
14.【小题 1】平民子弟入仕比例持续上升;科举制。
【小题 2】崇文抑武。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政权稳定和社会安定
15.【小题 1】活字印刷术;毕昇。
【小题 2】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火药改变了作战方式,加速了欧洲的社会变革;指南针促进
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发展。
【小题 3】洛阳;大运河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大运河
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16.【小题 1】①郑成功;②台湾府;③驻藏大臣。
第 5 页,共 6 页
【小题 2】意义: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标志着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建立正式行政机构。
【小题 3】结论:台湾、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 6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