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秋期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训练卷
一、单选题
1.以下关于各位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历史上的贡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库仑定律是电学发展历史上第一个定量规律,为了纪念库仑的贡献,以他的名字命名为电荷量的单位
B.欧姆证明了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横截面积成反比,以他的名字命名电阻的单位
C.瓦特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代,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功率的单位
D.伏特发明了伏打电堆,是第一个现代的化学电池,可以提供稳定的电流,因此他的名字作为电流的单位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随着罩中空气被抽出,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图乙中吹笛子时,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
C.图丙中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防治噪声的
D.图丁中捕鱼船通过声呐确定鱼群位置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
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金色的“日环”
B.筷子“折断”
C.水中“倒影”
D.阳光下的人影
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以根据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 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C.关闭门窗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D.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5.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
B.图中,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从左到右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调逐渐升高
C.图中,烛焰随着扬声器播放的音乐摇摆,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图中,观察声音的波形可知,两次发声时,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均相同
6.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下列光学器具中,主要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
A.放大镜 B.近视眼镜 C.潜望镜 D.照相机
8.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分别表示测量物理课本内页中一张纸的厚度、硬币直径、铜丝直径、海底深度的方法,其中测 量原理相同的是( )
A.甲、乙、丙 B.甲、乙 C.甲、丙 D.乙、丙
9.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小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运动的速度v可由计算得到,但与s、t的大小无关
10.下列现象与雨后彩虹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镜中的“我”
B.树荫下的光斑
C.汽车后视镜
D.水中“断”笔
二、填空题
11.遥控器发出的不可见光是 ,验钞器荧光管发出的不可见光是 。
12.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光的 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谜,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如图所示,从A到B处分别为红、橙、黄、 、蓝、靛、紫等色光.
在B的外侧还存在 ,它能使纸币上的__ 物质发光.
13.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
14.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l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15.在医院里医生通过B超来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通过超声波来“击碎”体内结石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在医院过道内还看到“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 ,以免影响他人。
16.当敲响乙音叉时,甲音叉也会发出声音,为了说明甲音叉发出声音的原因,用乒乓球接触甲音叉,如图所示,乒乓球所起的作用是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
17.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上表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①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的琴弦进行实验;
②为了验证猜想二,应用编号为 、 的琴弦进行实验;
③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材料的横截面积是 mm2。
三、综合题
18.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装甲飞车﹣﹣飞行悍马(如图所示),它是汽车和直升飞机的结合体。
(1)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的“飞行悍马”5s内通过125m,它的速度是 m/s。
(2)以空中向西南前进的“飞行悍马”为参照物,地面上的树是 (填“运动的”或“静止的”)。
19.
(1)如图是小明做物理实验时使用的测量工具。图中测定橡皮的长度,正确的视线方向是 ,橡皮的长度是 cm。
(2)如图中停表的示数为 s。
20.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或完成单位换算
(1)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80 ;
(2)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 ;
(3)流感病毒分子直径约为9×10-5m= mm。
21.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1)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直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小明采用了图 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2)小明规范实验操作后,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在振动,同时听到了直尺发出的声音,接着减小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用同样的力拨动直尺,小明观察到直尺的振动变快,直尺发出声音的音调变 ,说明音调与 (选填“振幅”或“频率”)有关;
(3)小明保持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一定,发现用更大的力拨动直尺,听到直尺振动的声音更响,这是因为直尺 (选填“振幅”或“频率”)越大,声音的 越大。
22.小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很想知道从自家到学校的距离,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华在学校跑道上以上学步行速度步行100m,测得用时80s,求他步行速度
(2)小华步行上学需20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
(3)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他还须注意什么.
23.海岭又称海脊,有时也称“海底山脉”,是狭长延绵的大洋底部的高地,一般在海面以下,高出两侧海底可达3km~4km。如图所示,对某海岭进行勘测时,某勘探船停在该海岭底部的A处正上方,向海底发出声呐信号,6s后收到回波信号。之后勘探船行驶到达海岭最高点B处正上方,到达B处正上方停下后,该船再次向海底发出声呐信号,经3s后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
(1)求A处海水的深度;
(2)求B处比A处高多少米;
(3)勘探船测量完B处海水的深度后,向上放出了一个探空气球,探空气球上安装有超声信号发射装置,且竖直向上匀速上升。当探空气球上升到417.5m后,超声信号发射装置竖直向下发射一超声信号,经过2.5s后接收到回波信号,求探空气球上升的速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红外线;紫外线
12.【答案】色散;绿;紫外线;荧光
13.【答案】音调;响度
14.【答案】350;能
15.【答案】信息;能量;响度
16.【答案】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转换法
17.【答案】A;B;A;C;0.76
18.【答案】(1)25
(2)运动的
19.【答案】(1)B;2.50
(2)337.5
20.【答案】(1)cm
(2)dB
(3)9×10-2
21.【答案】(1)乙
(2)高;频率
(3)振幅;响度
22.【答案】(1)解:小华步行速度为 ;
(2)解:由 可得,小华家到学校的距离: .
(3)解:根据公式 ′知,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t′准确外,还必须控制步行速度v不变.
23.【答案】(1)声呐信号从勘探船到A所用时间为
A处海水的深度为hA=v水t1=1500m/s×3s=4500m
(2)声呐信号从勘探船到B所用时间为
B处海水的深度为hB=v水t2=1500m/s×1.5s=2250m
B处比A处高Δh=hA-hB=4500m-2250m=2250m
(3)依题意,声波传递的距离比探空气球上升的高度大417.5m的两倍,即v声t-2×417.5m=v球t
代入数据解得v球=6.4m/s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