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宇宙深处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4)

文档属性

名称 10.5 宇宙深处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9-09 04:0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5宇宙深处》同步练习
1.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
固体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D.
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
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从远到近的
B.闻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C.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3.关于小粒子和大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
B.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表明分子在运动
C.用摩擦的方法可以创造电荷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4.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首次实现月面软着陆,下列关于月球叙述正确的是(

A.月球表面有空气
B.嫦娥三号可以采用降落伞缓慢降落
C.月球上有水和生命
D.月球表面最常见的月貌是环形山
5.微观粒子与宇宙天体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很相似
B.宇宙天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C.天体之间、分子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
D.宇宙天体、分子的运动都没有规律
6.科学促进技术发展,技术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随着望远镜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着从迷信到科学,从狭隘到广袤的过程。以下对宇宙的认识由先到后的排序是
(填序号)。①日心说
②地心说
③大爆炸宇宙论
7.科学家们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____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_____(选填
“行星”、“恒星”或“卫星”),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
9.演绎式探究—探究宇宙中的双星问题:
(l)宇宙中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万有引力的大小,其中k为常量,m1、m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个物体问的距离。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它与圆心连线扫过角度的快慢来描述,用角速度ω来表示。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周所用的时问叫做周期,用T表示。T与ω的关系为:。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需要受到指向圆心的力叫做向心力。质量为m的物体以角速度ω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的大小F心=mω2r,则在m与ω一定时,F心与r的关系可用图甲中的图线
表示。
(2)被相互引力系在一起、互相绕转的两颗星叫物理双星,双星是绕公共圆心转动的一对恒星,各自需要的向心力由彼此的万有引力相互提供,转动的周期和角速度都相同。如图乙所示,质量为m1、m2的双星,运动半径分别为r1、r2,它们之问的距离L=rl+r2。
请推理证明:周期
10.太阳发出的可见光、红外线等光线具有能量,照射到物体上,部分被吸收转化为内能(其中红外线尤其显著)。许多车主为了隔热给汽车玻璃贴上太阳膜。某兴趣小组对市场5种品牌隔热性能进行如下探究:
①如图,在暗室中将一侧贴有品牌太阳膜的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距离玻璃板左侧20厘米放置一个红外线灯,玻璃板右侧放置一个光能风车(光能风车的风叶在红外线照射下,转动快慢能反映接收到的红外线的强弱)。
②打开红外线灯,观察并记录30秒内光能风车风叶转动的圈数。
③改变红外线灯的位置,使之距离玻璃板的距离分别为40厘米、60厘米、80厘米,重复步骤②。
④在玻璃板上依次更换其他4种品牌的太阳膜,重复上述实验。
(1)本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写出2种)
(2)透过太阳膜红外线的强弱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本实验用光能风车转动快慢来反映红外线的强弱。下列实验或活动所用得方法与本实验相同的有
(可多选)。
(3)为了使本实验的结果更可靠,还需改变哪些变量进行多次实验?
(写出2点)。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其他八个行星绕着太阳转,故A错误;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故B正确;C、分子总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构成固体的分子也是不断运动的.故C错误;D、由分子动理论知道,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故D错误.
【考点定位】分子
原子结构
2.C
【解析】
试题分析: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从近到远的,故A错误;我们能闻到醋和酱油的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是因为分子间的作用力,故B错误;物理学家发现了电子从而提出原子是可以再分,即有结构的,故C正确;地球为太阳的一颗行星,不是宇宙的中心;每个天体都在运动,所谓的静止是相对的,故D错误。
考点:分子动理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原子结构、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
3.B
【解析】
试题分析: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B.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运动,且分子间存在间隙
C.摩擦起电不是创造电荷,而是将正负电荷分开
D.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故选B
考点:分子动理论;摩擦起电;机械运动
4.D
【解析】
试题分析:
月球表面是真空,没有空气,所以月球上不会有水和生命,降落伞缓慢降落是利用空气阻力,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所以娥三号不可以采用降落伞缓慢降落;月球表面最常见的月貌是环形山。故选D。
考点:
物理常识
5.D
【解析】
试题分析:微观分子的运动和机械运动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微观粒子与宇宙天体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的结构很相似、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它们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杂乱无章的无规则运动,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是有规律的。故选D
考点:
微观分子的运动和机械运动的异同
6.(1)②①③
【解析】
试题分析: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初是地心说;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后经亚里士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随后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推翻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1929年,埃德温·哈勃作出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即不管你往哪个方向看,远处的星系正急速地远离我们而去。换言之,宇宙正在不断膨胀。即大爆炸宇宙论。所以对宇宙的认识由先到后的排序是②①③
【考点定位】科学历程
7.谱线红移
星系在远离我们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开普勒效应,当波源离我们远去时,其发出的波的波长会变长,频率减小,即产生红移。谱线红移表明这些星系在远离我们。
考点:红移
8.恒星
宇宙在膨胀
【解析】
试题分析:恒星是指本身能够发光的星星;物质世界是个运动的世界,大到宇宙天体,小到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说明宇宙中星系在运动,宇宙在膨胀。
考点:运动是绝对的
9.(1)b
(2)证明:因为,所以
所以,所以,所以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公式F心=mω2r可知,当m与ω一定时,F心与r成正比,其对应图线为正比例函数图线,故可以用图线b来表示。
(2)证明:因为,所以
所以,所以,所以
【考点定位】物理图像、公式变换
10.(1)刻度尺、停表;(2)AB;(3)不同的红外线灯、红外线灯照射的角度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在距离玻璃板左侧20厘米放置一个红外线灯,需要测量距离的工具刻度尺;观察并记录30秒内光能风车风叶转动的圈数。需要计时工具停表;(2)实验中透过太阳膜红外线的强弱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验用光能风车转动快慢来反映红外线的强弱,在物理学中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图中显示的实验中A用海绵形变程度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也是用转换法,B用酚酞试液指示酸碱中和反应,也是用转换法,C气球膨胀表示宇宙大爆炸,用到的是模型法,所以应该填AB;(3)为了使本实验的结果更可靠,多做几次实验数据,改变影响研究结果的物理量,例如不同的红外线灯、红外线灯照射的角度等。
考点:物理实验探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