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大雁归来》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9《大雁归来》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2 08:11:28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19.《大雁归来》
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组文阅读课 1课时



人与动物的关系
教材:《大雁归来》
丛书:《家园》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摘录关键性语句,概括大雁习性,了解大雁品格。
2.撰写批注,品味细节描写,体悟作者情感态度。
3.结合丛书文章及助读资料,理解作者生命观。
1.本文是一篇自然随笔,记录了不少关于大雁北归的知识。请默读课文,圈画关键语句,提取主要信息,完成“大雁归来”记录表。
活动一:概括生活习性,了解大雁品格
“大雁归来”记录表
归来时间
归来地点
旅程远近
飞行路线
组队
觅食
鸣叫
3月
沙洲和沼泽
远(200英里)
笔直
每支“雁队”多半是“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它们是“一些家庭”或“一些家庭的聚合体”。
每天都喧闹着到收割后的玉米地去觅食。
孤雁的鸣叫频繁且声调忧郁;
成群的大雁鸣叫响亮。
2.作者将大雁看作自己的伙伴,以拟人化的笔法描写大雁,请圈画描写大雁的语句,仿照课文中的旁批4,做大雁品格的概括式批注。
活动一:了解生活习性,认识大雁品格
小贴士:
批注时重点关注语句中能表现大雁品格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参考示例:
段落 描写大雁的语句 大雁的品格
第3段 11月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一声不响……坚定不移地向南…… 表现出大雁南飞时的坚定、执着、高傲。
第4段 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通过“问好”一词,可以看出大雁友好、善良、热情,充满蓬勃的生命力。
第7段 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于是,人们就得出结论: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或是寻找失散的子女的父母。 说明了大雁有家庭结构,有亲情。体现出其对亲情的重视以及“忠诚”的性格。
第8段 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
1.细节往往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关键,文中有很多细腻的描写,摘录打动你的语句,仿照下面的示例,细细品读,分析作者情感。
活动二:品味细腻描写,体会作者情感
语句摘录 情感分析
第2段 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赌注”指打赌的东西;尤指一笔担风险的钱或等价。
“赌注”写出了大雁只会前进不会后退,非常有决心,表现出了作者对大雁的迁徙飞翔由衷钦敬。
第11段 每年3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
第_3_段 11月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一声不响……坚定不移地向南…… 表现出了大雁南飞时的坚定、执着、高傲的姿态,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大雁的欣赏与赞美之情。
第4_段 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这里作者称大雁为“刚到的客人”,帮助香蒲“抖掉冬天”,用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冬日的严寒,从此迎来春天。表现出对于大雁归来的喜悦之情。
第11段 历史不曾预料到,大国将会在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发现一个各国的联合体。然而,大雁的这种联合观念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联合”不仅仅是指大雁的迁徙,更是在迁徙过程中的相互包容与融合,既是大雁与大雁的,也是大雁与人类的。体现了作者对大雁的热爱与尊敬。
参考示例
2.“我们”这个词在《大雁归来》中共出现了十多次,如“我们的大雁”“我们的沼泽”等,有同学认为去掉“我们”二字可使文章语言会更精练,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
不同意。
“我们”二字亲切且有力量,表明在作者心中,不仅大雁、沼泽是“我们家庭”中的成员,其他无论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还是没有生命的沙滩沼泽,也都是地球上的成员,都应予以热爱与尊重。
活动二:品味细腻描写,体会作者情感
3.你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雁的迁徙活泼又浪漫,从容且优雅,对人类有益无损,就如一首诗歌,有节奏地从天空洒下,给大地上的一切增添了一份野性的美。
(2)这句话议论与抒情相结合,在作者眼中,大雁是如此的可爱,具有高贵的品格,富有魅力,且像人一样具有灵性,演绎着生命的欢乐。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尊重、热爱、钦敬之情。
活动二:品味细腻描写,体会作者情感
1.阅读第3-4段,完成思维导图。小组讨论:由大雁改变飞行轨迹的原因可知,在一些人眼中,人与大雁有着怎样的关系?
活动三:链接材料,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
飞行轨迹
11月份
3月份
___________
因为:
___________
因为:
曲折、拐来拐去
_______________
笔直飞行
得出结论:
人类可以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猎杀大雁
是休战时刻
有些人把自己放到了征服者的角色中,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不平等。
2.《百味人生》第5册中选文《家园》与《大雁归来》同选自《沙乡年鉴》,请快速阅读这篇文章,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在作者看来,人与动物应是怎样的关系?
【链接材料】
把人类在土地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
——《沙乡年鉴》利奥波德
活动三:链接材料,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
参考示例:
(1)平等:人应该将动物看作自己的伙伴,看作与人类相同的“自然共同体”中的一个平等成员。
(2)尊重:在共同体中,所有成员应该相互尊重。
在利奥波德笔下,大雁不仅仅是一种动物,还是我们的朋友、这个“自然共同体”中的平等成员。
(1)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2)各种形态的生命都是平等的,都值得我们尊重。
小结
课后作业
基础型作业:仿照课文第9段中的观察方法——倾听,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写一段观察手记。(120字左右)
拓展型作业:阅读《沙乡年鉴》,深入理解利奥波德的生命观。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9.《大雁归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摘录关键性语句,概括大雁习性,了解大雁品格。
2.指导学生撰写批注,品味细节描写,体悟作者情感态度。
3.指导学生结合丛书文章及助读资料,理解作者生命观。
【拓展资源】
《家园》
【课型及课时建议】
组文阅读课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指导学生概括生活习性,了解大雁品格
1.本文是一篇自然随笔,记录了不少关于大雁北归的知识。组织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关键语句,提取主要信息,完成“大雁归来”记录表 。
2.作者将大雁看作自己的伙伴,以拟人化的笔法描写大雁,组织学生圈画描写大雁的语句,仿照课文中的旁批4,根据小贴士的辅助,做大雁品格的概括式批注。
活动二:指导学生品味细腻描写,体会作者情感
1.细节往往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关键,文中有很多细腻的描写。教师引导学生摘录打动自己的语句,仿照示例,细细品读,分析作者情感。
2.“我们”这个词在《大雁归来》中共出现了十多次,如“我们的大雁”“我们的沼泽”等,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思辨阅读,有同学认为去掉“我们”二字可使文章语言会更精练,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
3.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分析其中蕴含的作者情感。
活动三 指导学生借助链接材料,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
1.引导学生阅读第3-4段,完成思维导图。组织小组讨论:人与大雁的关系。
2.指导学生拓展阅读《百味人生》第5册中选文《家园》,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析作者对人与动物关系的理解。
教师最后进行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大雁归来》·利奥波德
【教学建议】
《大雁归来》是一篇观察笔记,因此本课时设计重在引导学生熟悉观察笔记的写法及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设计时一方面借助表格,引导学生梳理作者眼中大雁的习性,把握大雁的特点。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课本旁批,体会作者在冷静地叙述中含蕴的丰富情感。如摘录细节描写,分析作者情感,又如分析“我们”称号背后的深情等。值得说明的是,为了深入理解作者情感,设计中还拓展了丛书文章及背景资料,这些资料在使用时,如果时间紧张,可以直接打印在学历案中,拓展篇目《家园》可以利用早读或晚课,提前安排学生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