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奥斯特的发现 (分栏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6.2 奥斯特的发现 (分栏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9-09 04:2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2
奥斯特的发现》教案
主备教师
复备人

级科目
九年级物理


新授


奥斯特的发现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和技能了解奥斯特实验,知道电流的磁效应。
能用右手螺旋定则判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体验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联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规律及磁场方向。
教学重点
通电螺线管的磁
教学难点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策略方案学法指导
讨论、观察、实验探究为主。
教具
长直导线、电池、小磁针、
螺线管、玻璃板、铁屑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电现象和磁现象的基本性质,引入新课:早在奥斯特之前的很多科学家注意到了这样的事实: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有许多的共同点。猜想到:这两种现象之间也可能存在某种联系。为找到这种联系,很多科学家做出了不懈的探索,都没有成功,直到1820年4月,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联系的存在,第一次揭示了电和磁的联系,下面我们就沿着伟人的脚步,经历这个探索的过程,认识这一伟大发现的意义和价值。二、新课教学(一)电流的磁场活动1:观察体验通电直导线的磁场。实验现象: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偏转,没电流通过时磁针不动。思考:导线下的磁针在什么情况下会偏转?结论: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置疑:磁场有方向,电流也有方向,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是否有关呢?思考:怎样通过实验探究这一问题呢?让学生设计实验的方法。学生说出实验方法后,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自己演示实验过程,让其他同学观察现象,总结结论。奥斯特实验的意义:第一次通过实验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不是各自孤立,而是有密切联系的。(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置疑: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如果将导线弯曲成螺线管,通电后其周围是否也会产生磁场呢 如果有磁场,与通电直导线的磁场是否相同
1、介绍通电螺线管;2、练习螺线管的两种不同的绕线方法;3、用导线在铅笔等一些物体上练习绕线,并画出相应的绕线方法。4、演示:观察感知通电螺线管磁场的特点,并启发学生对比条形磁铁的磁场,结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铁外部的磁场分布相似。置疑: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是否跟电流方向有关?
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5、归纳、总结右手螺旋定则:6、训练:为了进一步熟悉右手螺旋定则,板画不同绕线法的螺线管,训练学生用手比画判断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并画图练习。小结1、奥斯特实验2、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规律及磁场方向
3、右手螺旋定则判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练习设计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电与磁的关系,比较甲、乙两图可知_____
___
__;比较乙、丙两图可知
________________
___。2、螺线管通电后,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如图所示,请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并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册相应内容
板书设计
16.
2
奥斯特的发现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2、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规律及磁场方向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铁外部的磁场分布相似。3、右手螺旋定则判定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