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积累(36分)
1.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6分)
瑟瑟(sè shè) 逊色(xùn sùn) 均匀(jūn yún)
叶柄(bǐng bǐn) 慎重(shèn zhèn) 挖掘(jué juē)
2.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8分)
nèn hóng kōng xì zhù zhái xuǎn zé
( ) ( ) ( ) ( )
dòng xué píng zhěng qīng jié pí láo
( ) ( ) ( ) ( )
3. 辨字组词,注意字形差异(6分)
吟( ) 庐( ) 隙( )
令( ) 户( ) 缝( )
4. 选词填空,体会词语精准用法(6分)
(1)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很( ),不用力扯,根本拉不下来。(牢固 坚固)
(2)蟋蟀( )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慎重 谨慎)
(3)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 )波纹,好看得很。(漾起 泛起)
5. 按要求写词语,丰富词汇库(10分)
(1)写出三个AABB式词语:( )、( )、( )
(2)写出三个与“看”有关的词语:( )、( )、( )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弯曲—( ) 隐蔽—( ) 简朴—( )
二、句子乐园(16分)
1. 按要求改写句子,体会表达妙处(10分)
(1)蟋蟀的住宅难道不算是伟大的工程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运用比喻,让句子更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爬山虎往上爬。(把句子写具体,体现“一脚一脚”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仿写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理清逻辑关系(6分)
(1)( )蟋蟀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 )它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2)爬山虎的脚( )没触着墙,( )会逐渐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3)( )遇到多大的风雨,蟋蟀( )会守护着自己的住宅。
三、课文回顾与积累(14分)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夯实基础(8分)
(1)《题西林壁》中“( ),( )”两句,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2)爬山虎的脚长在( )上,细丝的颜色是( )的,触着墙后会变成( )色,紧紧巴住墙。
(3)蟋蟀的住宅选址很讲究,一定要( ),并且有( )。
(4)日积月累:“一场秋雨一场寒,( )。”“( ),十月还有小阳春。”
2. 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6分)
(1)《暮江吟》中“露似真珠月似弓”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2)蟋蟀的住宅“随遇而安”,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居住。( )
(3)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而不是像动物那样交替着爬。( )
四、阅读理解(14分)
课内阅读
阅读《爬山虎的脚》片段,回答问题。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1. 爬山虎的脚有什么特点?用“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3分)
2.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简要概括过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牵牛花
叶圣陶
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为多,紫黑色者少,淡红色者更少。花瓣是合瓣的,形状像喇叭,俗名喇叭花,颇合其实。
牵牛花的藤蔓很细,嫩的时候是绿色,老了就变成褐色。藤蔓顺着篱笆爬,或者缠绕在树枝上,一步一步往上走,像个努力向上的小家伙。它的叶子是心形的,边缘有浅浅的锯齿,颜色碧绿,摸起来软软的。
清晨,牵牛花早早地开放了,像一个个小喇叭在吹奏着晨光曲;到了中午,太阳太晒,它就慢慢合拢花瓣,好像累了要休息似的。它不像牡丹那样华贵,也不像玫瑰那样娇艳,却凭着自己的努力,爬满篱笆,装点着院子,给人带来满院的生机。
1. 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牵牛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为什么喜欢牵牛花?从文中找出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20分)
题目:我的观察日记(X则)
要求:1. 选择一种你熟悉的植物或动物,连续观察3-5天,记录观察过程。2. 写出事物的变化和你的发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3. 注意日记的格式,字数不少于350字。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
1. 瑟瑟(sè√) 逊色(xùn√) 均匀(jūn√) 叶柄(bǐng√) 慎重(shèn√) 挖掘(jué√)
2. 嫩红 空隙 住宅 选择 洞穴 平整 清洁 疲劳
3. 示例:吟诗/命令 庐山/窗户 空隙/缝隙
4. (1)牢固 (2)慎重 (3)漾起
5. (1)示例:开开心心 干干净净 明明白白 (2)示例:东张西望 左顾右盼 极目远眺 (3)笔直 暴露 奢华
二、句子乐园
1. (1)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 (2)示例: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像绿色的绸缎轻轻晃动。 (3)示例:爬山虎的脚触着墙后,细丝弯曲拉住嫩茎,就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4)示例:这美丽的景色是哪里来的?是大自然的馈赠。
2. (1)虽然……但是…… (2)如果……就…… (3)无论……都……
三、课文回顾与积累
1. (1)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茎 嫩红 灰黑 (3)排水优良 温和的阳光 (4)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
2. (1)× (2)× (3)√
四、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1.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2. 脚触墙后,细丝头变圆片巴住墙,细丝弯曲拉嫩茎贴墙,如此反复往上爬。
课外阅读
1. 颜色、花瓣形状、藤蔓、叶子、开花时间及特点
2. 拟人,生动写出藤蔓向上生长的样子,体现其努力的特点
3. 牵牛花虽不华贵娇艳,但努力生长,爬满篱笆装点院子,带来生机
五、习作(略,按以下标准评分)
一类文(17-20分):格式正确,观察连续,事物变化与发现写具体,语句通顺,符合字数。
二类文(13-16分):格式基本正确,有连续观察,能写变化,语句较通顺,基本符合字数。
三类文(9-12分):格式有错误,观察不连续,内容简略,语句有语病,字数不足。
四类文(8分及以下):无日记格式,无具体观察内容,语病多,字数严重不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