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经开区实验初中九年级(上)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经开区实验初中九年级(上)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21 21:5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江苏省如皋市经开区实验初中九年级(上)9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分。
1.某校拟组织“古代印度文明”图片展,下列图片可以被采用的是(  )
A. 金字塔 B. 楔形文字
C. 《掷铁饼者》 D. 摩亨佐 达罗遗址
2.据如表可知,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
文明古国 国家机器与制度 大型工程 文化
古埃及 军队、刑法、法老 金字塔 太阳历
古印度 种姓制度 佛教、发明十个数字符号
A. 多样性 B. 一致性 C. 互信性 D. 互鉴性
3.亚瑟夫是古代雅典的公民,世代经商,家中有妻子露西,夫妇俩还有一个6岁的儿子,另有一个买来的奴隶。某一天,召开公民大会,这一家有资格参会的人数为(  )
A. 1人 B. 2人 C. 3人 D. 4人
4.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建立300多座希腊化城市,在每座城市中都建有希腊式会所、剧场和体育场所,而希腊剧团则定期在这些城市剧场中上演希腊悲剧和喜剧。这些措施(  )
A. 改变西方习俗 B. 加速希腊衰落 C. 促进文化传播 D. 掠夺无数财富
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罗马共和国建立于(  )
A. 公元前五世纪前期 B. 公元前五世纪末期 C. 公元前六世纪前期 D. 公元前六世纪末期
6.如表所示的内容是小史同学的学习笔记,据此可知,其学习主题为(  )
《荷马史诗》
宙斯神像
帕特农神庙
罗马大竞技场
《儒略历》
A. 世界古代建筑成就 B. 古代亚非文明遗产 C.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D. 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7.公元9世纪,在法兰西境内的一份庄园法庭公告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今日执行对庄园内部财产纷争的判决。现判决吕贝克赔偿查尔斯1里弗尔银币,作为其偷用邻居种子的赔偿。”由此可见,庄园法庭(  )
A. 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B. 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C. 经常滥用司法权力 D. 依照罗马万民法判决
8.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师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而是按教会法规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  )
A. 拥有较大的自治权 B. 享有充分言论自由 C. 受到世俗力支配 D. 具备政府管理职能
9.如表是对古代日本发展历史的归纳,其中的空白表格处对应的事件是(  )
时间 事件 影响
5世纪 大和政权兴起 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646年 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12世纪晚期 设幕府于镰仓 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A. 派遣遣唐使 B. 大化改新 C. 建立庄园 D. 武士集团兴起
10.假如你是8世纪时的一名中国使者,到达日本,看到下列情景。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建立起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 B. 农田里从事劳作的多是奴隶
C. 地方设置国、郡、里三级管理机构 D. 土地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
11.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是知识”。阿拉伯帝国重视知识的表现不包括(  )
A. 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B. 为延揽翻译人才,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
C. 大师翻译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
D. 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纷纷出现
12.如图图示说明了(  )
A. 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B. 中国的科技发明传到世界各地
C. 阿拉伯人是东方文化的西传者 D. 欧洲的发展主要依靠东方科技
13.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展示了法兰克王国、阿拉伯帝国、日本国的相关资料。由此判断活动课的主题是(  )
A. 古代亚非文明 B. 古代欧洲文明 C. 封建时代的亚欧国家 D. 走向近代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14.中世纪(Middle Ages),指从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期,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的一个中间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古雅典人为求生存,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而在长期的海上贸易活动中,平等、协商成为交易的重要原则,民主习惯逐步发展形成,而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形态又为直接民主提供了可能条件。
——汪子嵩《古希腊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材料二公元 1世纪以来,在古代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地区,佛像的制作较多地吸收了希腊式雕像和浮雕的风格,强调自然的写实性。
——约翰 马歇尔《犍陀罗佛教艺术》
材料三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结成有一套独特的仪式。……附庸把手放到贵族的手里就表示附庸个人为贵族所支配,贵族抓住附庸的手表示贵族接纳了这种顺服。……所有这一切都要面对圣物起誓。…… 12世纪以后,书面契约开始增多。……它构成了西欧封建社会政治生活的基础与关键……除盐、铁和贵族需要的奢侈品外,庄园可生产本身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它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1) 根据材料一,归纳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历史条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风格形成的历史原因是什么,并说明该事件的影响。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封君封臣制度形成的基础及其特点。并据材料写出庄园的性质。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黑色石柱上,法律规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倘自由民购买奴婢,未满月而该奴即患癫痫,则买者得将其退还卖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银。
——摘编自教育部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公元前 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
——摘编自部编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查士丁尼在法典中把君权同神权结合起来,第一个提出“君权神授”的思想,宣传皇帝直接得到“天惠”来统治人民,使君权神圣化。《罗马民法大全》成为后世欧洲各国研究和制定法律的基础,其中的公法对后世影响不大,私法则对近代欧洲各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起了重大作用。
——摘编自《古代罗马史》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法律文献的名称,你认为它是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写出这部法典的历史地位。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十二铜表法》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法律产生的意义。
(3) 据材料三归纳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目的。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法律的制定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1.D
2.A
3.A
4.C
5.D
6.C
7.A
8.A
9.B
10.B
11.D
12.C
13.C
14.【小题1】条件:在长期的海上贸易活动中,形成了平等、协商的交易原则和民主习惯;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形态为直接民主提供了可能条件。
原因:亚历山大东征。
影响:给东方人民带来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无数财富;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小题2】基础:土地的封赐。
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性质: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政治和经济单位
15.【小题1】《汉谟拉比法典》;奴隶主阶级;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小题2】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意义: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小题3】目的:宣扬君权神授,巩固统治。意义:法律的制定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统治阶级利益;为后世立法提供借鉴等
第2页,共5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