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测试卷模拟练习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怂恿(sǒng yǒng) 蜷伏(quán) 惩戒(chéng) 畏罪潜逃(qiǎn)
B. 雾霭(ǎi) 缄默(jiān) 狩猎(shǒu) 目空一切(kōng)
C. 澄澈(chéng) 掺和(chān) 勋章(xūn) 神通广大(shén)
D. 滑稽(jī) 陛下(bì) 称职(chèn) 随声附和(hé)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 忧郁 懒惰 安详 迫不急待
B. 迁徙 凋零 弥漫 偷偷摸摸
C. 炫耀 狡猾 圈定 不可救要
D. 寂寞 蓬勃 绵延 灵机一动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① 郑振铎在《猫》中,通过对三只猫的不同遭遇的叙述,______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反思。
② 女娲造人时,将黄泥______成一个个小人儿,赋予他们鲜活的生命。
③ 安徒生在《皇帝的新装》中,以______的笔触揭露了统治者的愚蠢与虚伪。
A. 表达 揉 辛辣 B. 抒发 捏 幽默
C. 表达 捏 辛辣 D. 抒发 揉 幽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 通过学习《大雁归来》,使我们懂得了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B. 女娲造人的故事,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能力。
C. 能否正确认识和对待错误,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D. 他那滑稽的表情和夸张的动作,总是让人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 分)
(1)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3)《穿井得一人》中,丁氏对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杞人忧天》中,晓之者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秋词(其一)》中,表现诗人乐观向上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4 分)
《西游记》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古典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书中塑造了许多经典形象,如______的孙悟空,他拥有______等神通;______的猪八戒,虽然贪吃懒惰,但也有可爱之处。小说通过一系列离奇的情节,表达了______的主题。
综合性学习。(4 分)
班级开展 “走进文学部落,感悟想象魅力” 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丰富活动内容,请你设计一个活动形式,并简要说明活动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25 分)
(一)诗歌鉴赏(10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8-10 题。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歌首联中,诗人对秋天的态度与传统文人有何不同?(2 分)
请赏析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两句的表达效果。(4 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家无井而出溉汲( ) (2)及其家穿井( )
(3)国人道之( ) (4)丁氏对曰(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吾穿井得一人。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 分)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的理解。(3 分)
三、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记叙文阅读(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9 题。
那只流浪的猫
① 楼下的花坛边,总能看到一只橘猫的身影。它的毛发杂乱,沾满了灰尘,一双琥珀色的眼睛却透着警惕与不安。每次有人经过,它都会迅速蜷缩到灌木丛后,只露出两只眼睛打量着周围。
② 起初,我只是远远地看着它。直到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看到它正费力地啃着一块干硬的面包屑,样子十分可怜。我从书包里拿出刚买的火腿肠,小心翼翼地放在它面前。它先是往后退了几步,确认没有危险后,才慢慢走上前,叼起火腿肠躲到角落里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③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会带些食物给它。渐渐地,它不再那么怕我了。有时我蹲在花坛边,它会慢慢走到我脚边,用头轻轻蹭我的裤腿,发出温柔的 “喵呜” 声。我抚摸着它杂乱的毛发,能感觉到它身体的颤抖,那是长期流浪留下的印记。
④ 有一天,我发现橘猫的肚子大了起来,走路也变得缓慢。我猜想它大概是怀孕了。于是,我特意找了一个纸箱,垫上柔软的旧衣服,放在花坛的隐蔽处,给它做了一个临时的窝。橘猫似乎明白了我的用意,当晚就住进了纸箱里。
⑤ 几周后,纸箱里传来了微弱的 “喵喵” 声。我探头一看,里面躺着四只小小的猫崽,粉嘟嘟的,闭着眼睛,可爱极了。橘猫守在一旁,警惕地看着我,却没有攻击我的意思。我放下食物,轻轻说了声 “别怕”,便悄悄离开了。
⑥ 后来,小区里的邻居们也知道了橘猫的事,纷纷送来食物和水。橘猫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毛发也变得有光泽了。小猫崽们一天天长大,开始在花坛边嬉戏打闹,橘猫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眼神里满是温柔。
⑦ 一个月后,当我再次来到花坛边时,发现纸箱空了。邻居说,有好心人把橘猫和小猫崽都收养了。虽然有些失落,但想到它们终于有了温暖的家,我心里又充满了欣慰。
⑧ 那只流浪的橘猫,让我明白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也让我懂得了善意与温暖的力量。
文章围绕 “那只流浪的猫” 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 分)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 分)
它的毛发杂乱,沾满了灰尘,一双琥珀色的眼睛却透着警惕与不安。
第④段中,“我” 为橘猫做临时的窝,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3 分)
文中的 “我” 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分析。(3 分)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 “那只流浪的橘猫,让我明白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也让我懂得了善意与温暖的力量” 这句话的理解。(3 分)
(二)童话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20-24 题。
稻草人的心
① 田野里立着一个稻草人。他的身体是用稻草扎成的,穿着破旧的蓝布褂子,手里拿着一把扇子,静静地守护着麦田。
② 稻草人没有心,却能感受到田野里的一切。清晨,他看着露珠在麦叶上滚动,听着鸟儿在枝头歌唱;傍晚,他望着夕阳染红天空,闻着麦田里淡淡的麦香。他喜欢这样的日子,虽然孤独,却很安宁。
③ 一天,一只蝴蝶受伤了,翅膀被雨水打湿,落在了稻草人的脚边。蝴蝶虚弱地扇动着翅膀,想要飞起来,却一次次摔倒。稻草人多想伸出手帮它一把,可他动弹不得,只能默默地看着,心里充满了焦急。
④ 这时,一个小女孩路过田野。她看到了受伤的蝴蝶,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在手心,从口袋里掏出纸巾,轻轻擦干蝴蝶翅膀上的水珠。然后,她把蝴蝶放在阳光下,轻声说:“别怕,等翅膀干了,你就能飞了。”
⑤ 稻草人看着这一切,心里涌起一种奇怪的感觉。那是一种温暖的、柔软的感觉,就像麦田里的阳光洒在身上。他第一次发现,原来帮助别人是这样美好的事情。
⑥ 后来,田野里来了一只迷路的小兔子。小兔子找不到妈妈,坐在地上呜呜地哭。稻草人静静地看着它,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多想告诉小兔子妈妈在哪里,可他说不出话,只能摇着手里的扇子,发出 “沙沙” 的声音。
⑦ 一位农民伯伯路过,看到了哭泣的小兔子。他认出这是邻居家的兔子,便抱起小兔子,说:“小家伙,我带你回家找妈妈。” 小兔子立刻停止了哭泣,紧紧依偎在农民伯伯的怀里。
⑧ 稻草人又一次感受到了那种温暖的感觉。他明白了,虽然自己不能移动,不能说话,但他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片田野,守护这里的生命。他看着麦田一天天成熟,看着蝴蝶在花间飞舞,看着小兔子在田野里嬉戏,心里充满了快乐。
⑨ 秋天到了,麦田丰收了。农民伯伯们忙着收割麦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路过稻草人身边时,都会笑着说:“谢谢你,稻草人,是你守护了我们的麦田。”
⑩ 稻草人没有心,却拥有了比心更珍贵的东西 —— 善良与守护的力量。
文章围绕稻草人写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4 分)
第②段画线句子描写了田野的景象,有什么作用?(4 分)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稻草人的形象特点。(4 分)
第⑤段中,稻草人 “心里涌起一种奇怪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3 分)
谈谈你对 “稻草人没有心,却拥有了比心更珍贵的东西 —— 善良与守护的力量” 这句话的理解。(3 分)
四、作文(30 分)
请以 “假如我是______(自然中的生命 / 童话角色)”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想象作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C 解析:A 项 “畏罪潜逃” 的 “潜” 应读 “qián”;B 项 “狩猎” 的 “狩” 应读 “shòu”;D 项 “随声附和” 的 “和” 应读 “hè”。
D 解析:A 项 “迫不急待” 应为 “迫不及待”;B 项无错别字(原选项 B 正确,修正前解析有误);C 项 “不可救要” 应为 “不可救药”。
C 解析:“表达” 侧重清晰传达情感或观点,符合《猫》的反思主题;“捏” 更贴合女娲造人用手塑造的动作;“辛辣” 准确形容《皇帝的新装》对虚伪的尖锐批判。
B 解析:A 项缺主语,删去 “通过” 或 “使”;C 项两面对一面,删去 “能否”;D 项语义重复,删去 “地笑起来”。
(1)杨花落尽子规啼 (2)巴山夜雨涨秋池 (3)得一人之使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4)天,积气耳 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 (5)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神通广大 七十二变(或火眼金睛等) 贪吃懒惰 不畏艰难、追求真理(或团结协作等)
(1)示例:畅游文学部落,感受想象魅力 (2)示例:举办 “寓言故事分享会”,目的:分享经典寓言,交流阅读感悟,体会寓言的哲思与想象之美
二、古诗文阅读
(一)诗歌鉴赏
传统文人逢秋悲叹寂寥,诗人却认为秋日胜过春朝,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乐观态度。
运用动态描写,描绘了晴空下仙鹤排云而上的景象,“排” 字写出仙鹤冲天的气势,“引” 字将诗情与鹤飞相连,展现了诗人豪迈乐观的心境,画面开阔,意境高远。
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以及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文言文阅读
(1)打水浇田 (2)待,等到 (3)讲述 (4)回答
(1)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 (2)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里挖到一个人。
告诉我们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对未经证实的信息需审慎判断,避免以讹传讹。
示例:生活中常有不实传言(如网络谣言),若盲目传播会造成误解。与其轻信不实信息,不如主动核实真相,这样才能避免被误导。
三、现代文阅读
(一)记叙文阅读
① “我” 给流浪橘猫送食物,逐渐取得它的信任;② “我” 为怀孕的橘猫搭建临时窝;③ 橘猫生下小猫崽,“我” 和邻居们照顾它们;④ 橘猫和小猫崽被好心人收养,“我” 感到欣慰。
外貌描写与神态描写结合,“毛发杂乱”“沾满灰尘” 写出橘猫的流浪状态,“警惕与不安” 刻画其内心的恐惧,为下文 “我” 的善意救助做铺垫。
体现 “我” 对橘猫的细心关爱,推动情节发展(为橘猫产崽提供条件),凸显 “生命关怀” 的主题。
① 善良有爱心:主动给流浪猫送食物、搭窝;② 细心观察:发现橘猫怀孕并准备窝;③ 有同理心:为橘猫找到家而欣慰。
橘猫流浪时的脆弱让 “我” 心疼,它顽强生存、孕育生命体现坚韧;“我” 和邻居的善意改变了橘猫的命运,让 “我” 明白温暖能照亮生命,善意能传递力量。
(二)童话阅读
① 蝴蝶受伤,稻草人因无法帮助而焦急,小女孩救助蝴蝶后,稻草人感受到助人的美好;② 小兔子迷路哭泣,稻草人无能为力,农民伯伯送其回家,稻草人领悟守护的意义。
环境描写营造安宁美好的氛围,展现稻草人对田野的热爱,为下文它关心生命、守护田野的情节做铺垫,反衬其孤独却充实的状态。
① 孤独而安宁:独自守护田野,享受自然之美;② 善良有同情心:为受伤的蝴蝶、迷路的兔子感到焦急;③ 懂得守护:虽无法行动,却以自身存在守护田野与生命。
这种感觉是温暖、柔软的美好之感。因为看到小女孩救助蝴蝶的善举,稻草人第一次体会到帮助他人带来的心灵触动。
稻草人虽没有实体的心脏,却拥有善良的本性和守护生命的意识。它对弱小生命的同情、对田野的坚守,比有形的心更珍贵,体现了善意与守护的精神力量。
四、作文
评分标准:
一等(27-30 分):想象丰富合理,内容具体生动,情感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体现单元 “想象与生命关怀” 主题,书写工整。
二等(24-26 分):想象合理,内容具体,情感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贴合主题,书写清楚。
三等(21-23 分):想象基本合理,内容较具体,情感较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书写较清楚。
四等(20 分以下):想象不合理,内容空泛,情感虚假,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书写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