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2.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2 06:5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拼音探险家:发现声音的密码”
01.单元目标与内容分析:
(一)核心素养定位:
语言运用:通过情境图、儿歌、游戏等多种方式,正确认读、书写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初步掌握拼读方法,能在生活中简单运用拼音。
思维能力:观察情境图发现字母音形特点,通过对比、分类等方法辨别易混淆字母,发展观察与比较能力。
审美创造:感受儿歌的韵律美与拼音学习的趣味性,尝试用拼音记录生活中的声音或事物。
文化自信:体会汉语拼音的实用价值,激发学习汉语的兴趣,增强语言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材内容整合:
1. 文本分析
《g k h》:借助“白鸽、蝌蚪、喝水”等情境学习声母,首次引入三拼音节拼读方法。
《j q x》:结合“母鸡、气球、西瓜”学习声母,掌握j、q、x与ü相拼时省写两点的规则。
《z c s》:通过“写字、刺猬、吐丝”学习平舌音及整体认读音节zi、ci、si。
《zh ch sh r》:借助“织网、吃果、狮子、值日”学习翘舌音及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
《y w》:通过“衣服、房屋、下雨”学习隔音字母及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语文园地三》:整合课程表识字、拼音游戏、量词学习、数字成语积累及儿歌共读。
2.跨学科链接:
美术:用绳子、小棍摆字母形状,绘制拼音卡片。
音乐:创编拼音儿歌,配合动作节奏朗读。
综合实践:在课程表、实物名称中找拼音,用拼音记录物品名称。
(三)学情诊断:
已有基础:部分学生学前接触过拼音,对单韵母和部分声母有初步认知。
认知难点:三拼音节拼读、平翘舌音区分、整体认读音节记忆、易混淆字母(如b-d、p-q)辨析。
兴趣点:情境图故事、动手摆字母、儿歌朗读、游戏闯关。
02.单元主题与情境设计:
(一)大主题提炼:“拼音探险家:发现声音的密码”
1.通过情境图、游戏、儿歌探索拼音的音与形,掌握拼读方法。
2.在生活中寻找拼音身影,用拼音记录发现,感受学习拼音的乐趣与价值。
(二)真实情境创设:
任务型情境:扮演“拼音探险家”,完成“声音密码收集任务”。
项目化情境:制作《拼音探险手册》,收录摆字母作品、拼音儿歌、生活中发现的拼音词。
生活化情境:在课程表、教室物品、动物叫声中找拼音,用拼音给文具贴标签。
03.单元导图:
04.任务群活动设计:
任务层级 任务内容 活动示例
青铜任务 (基础积累) 认读声母、整体认读音节,拼读两拼音节 摆字母游戏(手势、小棍摆形); 分类卡片(平舌音/翘舌音); 儿歌跟读
黄金任务 (理解应用) 拼读三拼音节,辨析易混淆音,运用于词语 闯关游戏(辨音选择); 课程表找课程名称; 量词配对(如“一座山”“四只鸽”)
钻石任务 (迁移创作) 综合运用拼音记录生活,创作拼音儿歌 制作拼音标签贴文具; 创编动作儿歌; 拼音探险手册展示
【活动设计要点】
读写融合:拼读后书写字母,为词语标拼音。
策略多元:手势记忆形、儿歌记忆音、游戏巩固拼读。
跨学科联动:美术摆字母、音乐演儿歌、生活贴标签。
05.具体教学设计:
第1课时:单元开启课——拼音冒险家
【核心目标】
1.通过单元情境图合集,初步感知本单元声母的音与形,激发拼音学习兴趣。
2.明确本单元“拼音探险家”任务,了解《拼音探险手册》的使用方式。
3.在游戏中初步尝试拼读,感知拼音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环节设计】
1.情境导入——发现声音密码。
教师活动:
出示单元情境图合集(白鸽、蝌蚪、母鸡、西瓜等),提问:“图中藏了许多声音密码,你找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鸽子、喝水、刺猬、值日”。
学生活动:观察图画,说出动物或物品名称。模仿声音(如“鸽子咕咕叫”),初步感知发音。
2.任务发布——探险家行动。
教师活动:展示《拼音探险手册》范例(含字母卡片、拼音儿歌、生活记录页)。
发布任务:
收集密码:认读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破解密码:拼读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
用密码记录:给物品贴拼音标签。
学生活动:翻看手册范例,提出好奇点。
认读任务名称,明确学习目标。
3.初试身手——游戏闯关.
教师活动:
辨音游戏:对比发音易混淆字母(如g-k),用手势区分气流强弱。
拼读初体验:出示简单两拼音节(bā、mǐ),结合图片(八只猫、米粒)辅助理解。
组织“音节拍拍手”:教师读音节,学生拍手重复。
学生活动:用手掌感受g、k气流差异,跟读顺口溜“鸽子ggg,蝌蚪kkk”。
拼读音节并找对应图片,成功配对后举手示意。
第2-11课时:青铜任务·收集声音密码
课时2:《gkh》(1)
【核心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g、k、h,读准音,认清形。
2.正确拼读g、k、h和单韵母组成的带调两拼音节。
3.初步感知三拼音节。
【重点环节设计】
1.情境图中找密码(读准音)
教师活动:
出示课文情境图(公园湖边),引导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它们在做什么?”
聚焦关键事物,示范发音:白鸽(g)衔着枝条飞,蝌蚪(k)在水草间游,小朋友在喝水(h)。
讲解发音要领(舌根音,g不送气,k送气,h摩擦),带读顺口溜:“鸽子鸽子ggg,蝌蚪蝌蚪kkk,喝水喝水hhh。”
学生活动:
看图说话,尝试说出“鸽子、蝌蚪、喝水”等词语。
手掌置于嘴前,感受g(无气流)、k(强气流)、h(弱气流)的气流差异,跟读顺口溜。
2.巧手巧思记形状(认清形).
教师活动:
引导将字母与情境图中事物形状联系:枝条弯弯ggg,水草蝌蚪kkk,椅子侧面hhh。
鼓励用身体、手势或橡皮泥摆出g、k、h的形状。
学生活动:
观察并想象,说说字母像图中的什么。
用手指弯曲成g形,与同桌合作摆出k和h的形状。
3.音节山谷大闯关(拼读练习).
教师活动:
出示两拼音节:gā、kǎ、hú等,复习两拼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引入“青蛙过河”游戏:荷叶上写有音节,读对一个,青蛙跳一片荷叶。
初步展示三拼音节guā,不要求掌握,只作感知。
学生活动:自主尝试拼读教材上的两拼音节。
积极参与游戏,大声准确拼读音节,帮助“青蛙”过河。
课时3:《g k h》(2)
【核心目标】
1.初步学习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正确拼读g、k、h介母是u的三拼音节。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画画、打鼓”等词语,认识“画、打”等生字。
3.正确朗读儿歌《说话》。
【重点环节设计】
1.破解三声密码(三拼音节拼读).
教师活动:利用实物(西瓜、南瓜)或图片,引出音节guā。
动态演示拼读过程:g-u-ā→guā,讲解口诀“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示范领读,并拓展练习guō,huā,kuā等音节。
学生活动:
看实物说名称,感知音节。
模仿老师,慢速分解练习三拼连读法。
“开火车”轮读三拼音节卡片。
2.词语森林寻宝(识字学词)。
教师活动:
出示词语卡片“画画、打鼓、荷花”,请学生尝试拼读。
结合插图或动作,理解词义。
圈出生字“画、打”,引导学生组词。
学生活动:
同桌合作拼读词语。
看图做动作,理解词语。
为生字找朋友(组词)。
3.儿歌乐园畅游(朗读巩固)。
教师活动:
播放或范读儿歌《说话》,引导学生找找儿歌中哪些声音是用今天学的拼音表示的。
带读儿歌,注意节奏和拟声词的趣味性。
学生活动:
圈出儿歌中带有g、k、h的音节。
师生对读、分组赛读儿歌,边读边做动作。
课时4:《j q x》(1)
【核心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j、q、x,读准音,认清形。
2.正确拼读j、q、x和韵母i组成的带调两拼音节。
3.知道j、q、x和ü相拼时ü上两点要省略的规则。
【重点环节设计】
1.破译声母新密码。
教师活动:出示情境图:母鸡捉蝴蝶j,七彩气球q,切开的西瓜x。
示范发音,强调舌面音特点,编顺口溜:“母鸡捉蝶jjj,气球气球qqq,刀切西瓜xxx。”
引导对比记忆字形(i加弯念j,左上半圆qqq,像个叉子xxx)。
学生活动:
看图说话,准确说出“母鸡、气球、西瓜”。
手掌感受q送气强弱,对比之前学的g、k。
用橡皮泥捏出j、q、x。
2.小ü遇到j q x(掌握省点规则)。
教师活动:
讲述故事:“小ü很有礼貌,见到j、q、x三位老师,马上脱帽(摘掉两点)行礼。”
出示音节:j-ü→ju,q-ü→qu,x-ü→xu。
编口诀巩固:“j q x真淘气,从不和u在一起,见了ü眼就挖,挖掉两点还读ü。”
学生活动:听故事,理解规则。
练习拼读jū、qū、xū等音节,并给音节标声调。
完成“找朋友”游戏:手持j、q、x卡片的同学,寻找手持ü卡片的同学,组合并读出音节。
3.音节拼读小擂台.
教师活动:
组织拼读j、q、x与i、a组成的音节(两拼和三拼)。
开展“摘苹果”游戏:树上苹果写有音节,读对即可“摘”下。
学生活动:自主练习拼读。
积极参与游戏,准确拼读,收获“苹果”。
课时5:《j q x》(2)
【核心目标】
1.巩固j、q、x与ü相拼的规则,熟练拼读相关音节。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搭积木、下棋”等词语,认识“棋、鸡”等生字。
3.正确朗读儿歌《在一起》。
【重点环节设计】
1.规则巩固营.
教师活动:出示一组音节(如nǚ vs jū,lǜ vsq ū),进行对比朗读,强化j q x后是ü不是u的印象。
进行“快速认读”挑战赛,出示ju、qu、xu的四声卡片。
学生活动:对比朗读,清晰区分。
看卡片快速读出音节。
2.词语游戏宫.
教师活动:出示词语“搭积木、下棋、小鸡”,请学生拼读。
通过图片、实物(积木、棋子)或动作理解词义。
学习生字“棋、鸡”,引导学生生活中识字。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拼读词语。
“你做我猜”游戏:一人做动作,另一人猜词语并拼读。
3.儿歌轻声读.
教师活动:
范读儿歌《在一起》,引导学生感受小伙伴在一起的快乐。
圈出儿歌中带有j、q、x的音节,重点练习。
学生活动:
跟读、同桌互读儿歌。
表演读:分角色读小鸡和小猫的对话部分。
课时6:《z c s》(1)
【核心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读准音,认清形。
2.正确书写声母z、c、s。
【重点环节设计】
1.平舌音密码发现(读准音).
教师活动:
出示情境图(森林学校):狗熊老师穿紫(z)衣,刺(c)猬认真听,丝(s)瓜藤上挂。
示范发音,强调舌尖平伸,抵住齿背。
编顺口溜:“狗熊穿衣zzz,刺猬刺猬ccc,春蚕吐丝sss。”
学生活动:
看图说词,感知发音。
对着小镜子练习,观察舌尖位置。
对比听读老师发的平舌音和翘舌音(初步感知)。
2.整体认读大家族.
教师活动:
讲解:z、c、s不能单独给汉字注音,需要带上i变成整体认读音节zi、ci、si,读音更长更响亮。
对比读:z—zi,c—ci,s—si。
练习读zi、ci、si的四声。
学生活动:
理解整体认读音节的概念。
跟读对比,体会差异。
“打地鼠”游戏:老师读声母或音节,学生听到整体认读音节就“打”(举手或拍桌)。
3.书写小巧手.
教师活动:示范书写z、c、s(一笔写成),强调在四线格中的占位。
巡视指导,纠正书写姿势。
学生活动:
书空练习。
在拼音本上规范书写。
课时7:《z c s》(2)
【核心目标】
1.正确拼读z、c、s和韵母组成的带调两拼音节。
2.正确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字、词语、句子”等词语,认识“字、词、句”等生字。
4.朗读儿歌《过桥》。
【重点环节设计】
1.音节拼读练习.
教师活动:
组织拼读教材中的两拼音节:zá、cè、sú等。
联系生活组词:zá(砸到)、cā(擦桌)、sǎ(洒水)。
学生活动:自主拼读。
“开火车”读音节并组词。
2.字词句的秘密。
教师活动:
出示词语“字、词语、句子”,请学生拼读。
结合语文学习实际理解。
学习生字“字、词、句”。
学生活动:
拼读词语。
尝试用“字、词、句”说话。
3.儿歌数学趣。
教师活动:
带领朗读儿歌《过桥》。
结合儿歌内容,简单讲解等号像小桥,做对题就过桥,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活动:
朗读儿歌。
找出儿歌中的整体认读音节si和四声。
课时8:《zh ch sh r》(1)
【核心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zh、ch、sh、r和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读准音,认清形。
2.正确书写声母zh、ch、sh、r。
【重点环节设计】
1.翘舌音密码探索(读准音)。
教师活动:
出示情境图(课间休息):小猴织(zh)毛衣,吃(ch)果子,狮(sh)子休息,日(r)出值日。
示范发音,强调舌尖翘起,抵住硬腭前部。与上节课z、c、s对比,感受翘舌特点。
编顺口溜:“小猴织衣zh zh zh,刺猬吃果ch ch ch,狮子狮子sh sh sh,一轮红日r r r。”
利用手势:手掌平放表示平舌音,手掌上翘表示翘舌音。
学生活动:看图说词。
模仿老师发音,用手势辅助区分平翘舌。
同桌互读,检查发音。
2.整体认读再巩固。
教师活动:
引出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
对比读:zh—zhi,ch—chi,sh—shi,r—ri。
练习读四声。
学生活动:
跟读。
“听音举牌”游戏:举起听到的整体认读音节卡片。
3.书写指导。
教师活动:
重点指导zh、ch、sh(两个字母组成,写紧凑)、r的笔顺和占格。
学生活动:书空、练写。
课时9:《zh ch sh r》(2)
【核心目标】
1.正确拼读zh、ch、sh、r和韵母组成的带调两拼音节。
2.正确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擦桌子、折纸”等词语,认识“桌、纸”等生字。
4.朗读绕口令,区分平翘舌音。
【重点环节设计】
1.音节大挑战。
教师活动:
组织拼读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
重点进行平翘舌音对比练习:z—zh,c—ch,s—sh。
游戏“送信”:轮流抽取音节卡片(如zá vs zhá,cā vs chā)并读准。
学生活动:
拼读练习。
积极参与游戏,努力读准每一对音节。
2.生活劳动课(识字学词)。
教师活动:
出示词语“擦桌子、折纸、读书”,请学生拼读。
看图或做动作理解词义。
学习生字“桌、纸”,联系生活。
学生活动:
拼读词语。
说说自己在家里会不会做这些事。
3.绕口令达人秀。
教师活动:
出示绕口令,范读,强调平翘舌音的区别。
带领学生慢速练习,逐步加快速度。
组织小组赛或个人赛。
学生活动:跟读绕口令。
挑战快速、准确地朗读绕口令。
课时10《y w》(1)
【核心目标】
1.正确认读隔音字母y、w和整体认读音节yi、wu、yu,读准音,认清形。
2.知道y和ü组成音节时ü上两点要省略的规则。
3.正确书写y、w。
【重点环节设计】
1.隔音字母来帮忙。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单韵母i、u、ü想自成音节,需要大哥y、w来带领。y带i成yi,w带u成wu,ü没人带,掉眼泪,y过来带它,ü擦掉眼泪变成yu。
强调yi、wu、yu是整体认读音节,直接读。
编顺口溜:“大y带i是yi,大w带u是wu,小ü见大y,擦掉眼泪读yu。”
利用情境图(下雨、房屋、鱼儿)辅助记忆。
学生活动:
听故事,理解y、w的作用和yu的由来。
跟读整体认读音节及四声。
2.书写新字母。
教师活动:
示范书写y(两笔)、w(两笔),注意占格。
学生活动:书空、练写。
课时11《y w》(2)
【核心目标】
1.正确拼读y、w和韵母组成的带调两拼音节。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鸭子、蚂蚁”等词语,认识“鱼、鸭”等生字。
3.朗读儿歌,感受拼音的用处。
【重点环节设计】
1.音节拼读应用。
教师活动:
练习拼读ya、wa、wo等音节。
联系生活组词:yā(鸭子)、wà(袜子)、wō(鸟窝)。
学生活动:
拼读音节。
看图说出相应的音节词。
2.自然世界识字。
教师活动:
出示词语“鱼、鸭子、乌鸦、蚂蚁”等,请学生拼读。
学习生字“鱼、鸭”,拓展“鲤鱼、鸭子”。
学生活动:
拼读词语。
为“鱼”、“鸭”找朋友(组词)。
3.儿歌回顾与总结。
教师活动:
选择本单元一首有趣的儿歌进行复习朗读。
引导学生发现儿歌中藏着的很多拼音密码。
鼓励学生尝试用拼音写一两个学会的词。
学生活动:
快乐地朗读儿歌。
在《拼音探险手册》上记录自己的收获。
第12-14课时:黄金任务·拼音闯关挑战
课时12:《语文园地三》(1)
【核心目标】
1.通过课程表认识8个生字,会写“午、下”2个字。
2.了解课程名称,学习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感受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3.巩固拼读能力,能正确拼读课程名称的音节。
【重点环节设计】
1.课程表大揭秘(识字加油站)。
教师活动:
出示放大的课程表情境图,提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指认课程名称:“谁能找到‘语文’‘数学’课在哪一天?”引导学生关注“午、星、期、语、文、数、写、会”等字。
组织“课程猜猜看”游戏:描述特点,学生猜出课程并拼读。
学生活动:观察课程表,说出认识的课程名称。
在课程表中圈出指定汉字。
玩猜课程游戏,并正确拼读“yǔ wén”、“xīng qī”等音节词。
2.汉字书写小课堂。
教师活动:示范书写“午、下”,强调“午”的竖不出头,“下”的点落在横中线上。
学生活动: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并组词。
3.我的课程我安排。
教师活动:发放空白课程表模板,引导学生设计“我喜欢的课程表”。
要求至少写出3门课程的名称(可用拼音辅助)。
学生活动:动手制作个性化课程表。
同桌交流:“我最喜欢星期X的XX课”。
课时13:《语文园地三》(2)
【核心目标】
1.能用绳子、小棒、手势等多种方式摆出声母,巩固字母形状记忆。
2.通过对比朗读,区分平舌音z c s和翘舌音zh ch sh r。
3.能正确拼读并理解“刷牙、拖地”等动作类音节词,并做相应动作。
【重点环节设计】
1.神奇摆一摆。
教师活动:出示教材范例(用手摆的c,用绳摆的s),启发思考:“你还能用什么摆出什么字母?”
提供橡皮泥、毛根、小棒等材料,组织“摆字母擂台赛”。
学生活动:
小组合作,用不同材料创意摆出字母。
展示成果,并大声读出所摆的字母。
2.辨音小高手。
教师活动:
出示对比音节:z—zh、c—ch、s—sh,采用手势辅助带读。
开展“听音举卡”游戏:老师读词,学生举起对应的声母卡。
学生活动:
对比朗读,感受发音区别。
积极参与游戏,快速辨析,巩固平翘舌音。
3.动作音译官。
教师活动:出示音节词:chī xī guā(吃西瓜)、shuāy á(刷牙)等。
组织“你读我做”游戏:一名学生拼读音节,另一名学生做出相应动作。
学生活动:
正确拼读音节词。
愉快地参与游戏,动作表演要准确、夸张,加深对词义的理解。
课时13:《语文园地三》(3)
【核心目标】
1.借助拼音和图画,正确认读“鸡、鱼、河”等词语,初步学习使用量词。
2.朗读并积累“一心一意、五颜六色”等数字成语,感受汉语的韵律和趣味。
3.和同伴合作朗读儿歌《谁会飞》,体会问答式儿歌的节奏和趣味。
【重点环节设计】
1.量词小剧场。
教师活动:
出示插图,引导观察:“图中有一( )树?几( )山?”
教学量词“条、座、朵、只”等。开展“量词匹配”游戏:出示实物或图片,学生快速说出量词短语。
学生活动:
看图说话,尝试使用量词描述:“我看到了七朵花。”
参与游戏,巩固量词使用。
2.数字成语宝库。
教师活动:
出示成语“一心一意、三头六臂、五颜六色、十全十美”等,带读正音。
简单讲解成语大意。
学生活动:跟读、齐读成语,感受数字成语的趣味。
3.儿歌问答赛。
教师活动:
范读儿歌《谁会飞》,引导学生发现问答的形式。
组织“问答擂台”:一组问“谁会飞?”,另一组答“鸟会飞。”并表演动作。
学生活动:分角色朗读儿歌,体会节奏。
尝试仿编一句儿歌:“谁会跑?马会跑。马儿怎样跑?四蹄如飞跑得快。”
第14课时:钻石任务·拼音探险家成果展示会
【核心目标】
1.通过闯关游戏和成果展示,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声母、韵母及拼读规则。
2.在活动中巩固易混淆音节的辨析,提升音节拼读的熟练度和准确度。
3.分享《拼音探险手册》,体验拼音学习的成就感,激发持续学习的兴趣。
【重点环节设计】
1.情境回廊——图音寻宝。
教师活动:
投影出示本单元所有情境图(混合呈现),创设“探险地图”氛围。
发起挑战:“探险家们,请从图中快速找出藏有zh、ch、sh或j、q、x的场景,并读出相关音节!”
学生活动:
小组竞赛,观察情境图,抢答发现的目标(如:“蜘蛛织网!zhīzhū!”)。
准确拼读出与场景相关的1-2个音节词(如:chī guǒ zi(吃果子))。
2.密码破解终极挑战。
教师活动:
设置三重闯关任务:
第一关:辨析密室:听辨并举牌区分z-zh、c-ch、s-sh等易混淆声母的音节。
第二关:三拼隧道:拼读guā、huā、xiā等三拼音节,并出示相应图片通关。
第三关:整体认读擂台:快速认读yi、wu、yu、zi、zhi等整体认读音节的四声卡片。
学生活动:
分组闯关,全员参与。
运用所学拼读规则准确、快速地完成任务,小组互评。
3.探险手册分享会。
教师活动:
搭建“探险成果展示墙”,邀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拼音探险手册》。
引导学生介绍:“我最得意的收藏是______。”
颁发“拼音探险家”星级证书(根据手册完成度和闯关表现)。
学生活动:
轮流上台展示并介绍手册中最有创意的部分。
互相欣赏、学习,并为同伴的成果点赞。
06.单元评价体系:
维度 评价工具与策略
字母认读 字母卡片抽读(正确率≥80%得3颗星)
音节拼读 闯关任务卡(如“拼出guā→西瓜”得2颗星)
生活运用 拼音标签贴图(每贴对1个得1颗星)
兴趣与合作 课堂观察记录(积极参与、合作良好得2颗星)
07.教学资源与拓展:
(一)课内资源重组:整合课后练习与语文园地“用拼音”栏目。
(二)课外拓展精选:
1.绘本推荐:《拼音魔法屋》《声音的秘密》。
2.实践活动:家里物品贴拼音标签。
3.技术支持:拼音APP跟读练习;录制拼音儿歌音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