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密卷(A)答题卡
三、实验探究题(共19分)
27.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8.(1)
条件 实验组 对照组
土地坡度 30°□ 60°□ 30°□ 60°□
植被情况 有植被□ 无植被□ 有植被□ 无植被□
降水量 200mL□ 400mL□ 200mL□ 400mL□
(2)① [ A ] [ B ] [ C ] ② [ A ] [ B ] [ C ]
(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试室号: 座位号:
装 订 线
请勿在此区域内作答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考生号。
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用2B铅笔填涂信息点。作答选做题时,须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信息点涂满、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作答时注意题号顺序,不得擅自更改题号。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2.用2B铅笔填涂考号和选项信息点,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缺
以下为选择题、判断题答题区(必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符号为准)
一、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每题2分,共40分)
1. [ A ] [ B ] [ C ] [ D ] 2. [ A ] [ B ] [ C ] [ D ] 3. [ A ] [ B ] [ C ] [ D ]
4. [ A ] [ B ] [ C ] [ D ] 5. [ A ] [ B ] [ C ] [ D ] 6. [ A ] [ B ] [ C ] [ D ]
7. [ A ] [ B ] [ C ] [ D ] 8. [ A ] [ B ] [ C ] [ D ] 9. [ A ] [ B ] [ C ] [ D ]
10. [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 12. [ A ] [ B ] [ C ] [ D ]
13. [ A ] [ B ] [ C ] [ D ] 14. [ A ] [ B ] [ C ] [ D ] 15. [ A ] [ B ] [ C ] [ D ]
16. [ A ] [ B ] [ C ] [ D ] 17. [ A ] [ B ] [ C ] [ D ] 18. [ A ] [ B ] [ C ] [ D ]
19. [ A ] [ B ] [ C ] [ D ] 20. [ A ] [ B ] [ C ] [ D ]
四、综合应用题(共25分)
29.(1)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 A ] [ B ] [ C ] [ D ] (5)____________
30.(1)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 A ] [ B ] [ C ] [ D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1.(1)[ A ] [ B ] [ C ] [ D ] (2)[ A ] [ B ] [ C ] [ D ]
(3)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32.(1)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 A ] [ B ] [ C ] (3)[ A ] [ B ] [ C ] (4)[ A ] [ B ] [ C ]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21.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4.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5.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6.(1)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科学答题卷 第1页(共2页)
科学答题卷 第2页(共2页)
▲600
▲700
▲500
▲400
▲200
▲300
▲100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密卷(A)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等级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潜望镜的两面镜片分别是( )。
A.凹面镜、平面镜 B.凸透镜、平面镜 C.凸透镜、凹面镜 D.平面镜、平面镜
2.太阳灶是利用太阳能,通过聚光获取能量进行炊事烹饪的一种装置。如图所示为利用废弃的卫星电视接收器制作的锅式太阳灶。太阳灶能加热水和食物,利用的原理是( )。
A.光的折射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向四面八方传播
D.光的反射
3.俊希妈妈要为新家的卧室购买窗帘,下列窗帘中,比较合适的是( )。
A.颜色深、厚 B.颜色深、薄 C.颜色浅、厚 D.颜色浅、薄
4.科学家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利用的原理是( )。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望远镜
5.如图所示,要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我们可以( )。
A.将四张纸随意摆放
B.将四张纸放在同一把直尺上面
C.用一根直的小棒穿过卡纸的小孔,提起后轻轻放下
D.让四张卡纸在同一个平面上就行
6.下列短语、成语中,涉及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
A.湖光倒影 B.立竿见影 C.一叶障目 D.排直队
7.下列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猴子捞月 B.海市蜃楼 C.杯弓蛇影 D.湖面桥影
8.下列不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的为( )。
A.反光镜 B.三棱镜 C.雨后彩虹 D.放大镜
9.发生日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是( )。
10.一般情况下,较大河流的下游会堆积很多细沙,所以我国东部的主要地形是( )。
A.山地 B.高原 C.盆地 D.平原
11.俊希在博物馆看到如图所示的化石,这块岩石最有可能是( )。
A.页岩
B.大理岩
C.玄武岩
D.花岗岩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地形地貌
B.我国地势为西部高东部低
C.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
D.地形图上海洋通常用蓝色表示
13.甲县大部分地区的地势高低起伏较大坡度较缓,有连绵不断的平缓山丘。甲县的主要地形是( )。
14.如图所示,吉林长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喷发的力量来自( )。
A.地球表面的热量
B.地球内部的运动
C.人为的能量
D.地球外部因素
15.地震发生后,缺少必要的自救知识是地震中丧生人数较多的一个原因。下列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最佳的是( )。
A.大声呼救
B.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
C.用硬物敲击废墟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
D.立即移开身边倒塌的墙体等物体,从废墟下逃出来
16.形成如图所示的风蚀蘑菇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的侵蚀
B.风力的侵蚀
C.风力的沉积
D.流水的沉积
17.在下列空管中,用激光笔照射一端时,会有光从另一端射出来的是( )。
D.以上都可以
18.下列关于火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火山都会喷发
B.火山喷发没有任何好处
C.火山只会喷发一次
D.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释放压力的结果
19.如图所示,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 )。
A.甲
B.乙
C.丙
D.以上都有可能
20.沙洲、山谷、沟壑、鹅卵石的形成都受到了( )。
A.风化的影响 B.流水的影响 C.温度的影响 D.季节变化的影响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21.光遇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发生___________现象。反射光也是___________传播的。
22.把筷子倾斜放入水中,发现筷子在水面出现“弯折”现象,这是由光的___________造成的。正是因为这个原理,使得我们在岸上看水中的鱼时,看到的鱼比实际的位置___________(填“深”或“浅”)。
23.光传播的速度达到___________千米/秒,科学家利用光的___________原理,并根据光速测出了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24.风和水的力量都可以改变地球表面的形态,如风的____________作用形成了戈壁滩,水的___________作用使黄河的入海口形成沙洲。
25.我国幅员辽阔,有各种各样的地形,比如低而宽广的___________和四周高、中间低的___________。
26.地球的结构。
(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三个圈层,请在图中分别填出这三个圈层的名称。
(2)绝大多数的地震发生在___________内。
(3)地球的内部充满了炽热的岩浆。这些岩浆喷涌而出,等到冷却后就形成了___________。玄武岩、___________、花岗岩都是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却后形成的岩石。
三、实验探究题(共19分)
27. (4分)俊希设计并制作了一个潜望镜。以下是他的设计图,请在图中画出两面镜子的位置(用“”表示),并画出灯泡发出的光传播到观察者眼中的路径。在这个实验中,运用了光的___________原理,光经过___________次___________后,到达了人的眼睛。
28.(15分)俊希想研究雨水对土地侵蚀的影响,他开展了一系列实验:
(1)为了研究降水量的多少与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关系,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在合适的实验条件后面的方框里画“√”。
条件 实验组 对照组
土地坡度 30°□ 60°□ 30°□ 60°□
植被情况 有植被□ 无植被□ 有植被□ 无植被□
降水量 200mL□ 400mL□ 200mL□ 400mL□
(2)俊希又制作了四个实验模型,见下表。
条件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模型4
土地坡度 60° 30° 60° 60°
植被情况 有植被 无植被 有植被 无植被
降水量 50mL 500mL 500mL 500mL
①俊希如果选择模型1和模型3的结果进行对比,那么可以得出( )的结论。
A.植被覆盖能减轻土地侵蚀
B.土地被侵蚀程度与降水量的多少有关系
C.坡度越大,土地越容易被侵蚀
②如果选择模型2和模型4的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得出( )的结论。
A.植被覆盖能减轻土地侵蚀
B.土地被侵蚀程度与降水量的多少有关系
C.坡度越大,土地越容易被侵蚀
(3)选择模型___________和模型___________可以得到植被情况可以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同样的研究内容,假如选择模型2和模型3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把模型2的___________条件改成___________。
(4)从实验中可以发现,在土地坡度___________、降水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被的情况下,土地最不容易被雨水侵蚀。
四、综合应用题(共25分)
29. (6分)俊希和同伴正在进行对光的研究,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俊希将激光笔的光照向一面镜子(如图甲),请用带箭头的直线在图甲中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2)将图甲中的平面镜换成三棱镜(如图乙),此时会发生光的___________现象。
(3)将图乙中激光笔的光换成一束白光,此时在纸屏上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我们应选择___________(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
(4)如图丙所示,俊希在快速旋转一个彩色轮时,会看到( )
A.彩色轮上出现三色圆环 B.彩色轮的整个颜色变得接近白色
C.彩色轮的整个颜色变得接近黑色 D.彩色轮没有明显变化
(5)如图丁所示,铅笔倾斜插入水中出现的现象和___________(填“图甲”或“图乙”)的原理相同。
30.(8分)科学小组用图中的装置模拟火山喷发,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土豆泥模拟___________,番茄酱模拟___________,
番茄酱受热从土豆泥中喷出来的过程模拟___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加热来模拟地球内部的热量,用酒精灯
加热时,应该用___________(填“外焰”“内焰”或“焰心”)加热。
(3)火山喷发大多发生在( )。
A.海洋 B.沙漠 C.高原 D.地壳运动活跃地带
(4)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了火山喷发,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流水等自然力量也会让地形发生变化。
31. (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卡塔尔全域地势低平,宽广平坦,起伏很小。地貌多为沙漠、戈壁,西部地势略高,东南部的内海是一个环绕波斯湾入口的面积宽广的沙漠区域。布布尔是卡塔尔的一座城市,位于烟山以西,这里有一系列低矮的石灰岩露头。
材料二:我国是世界。是黄土连续分布最广的国家,山地、丘陵和黄土地区地势起伏。黄土在缺乏植被保护的情况下极易发生侵蚀,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集中,雨季降水量常达年降水量的60%~80%,且多暴雨。
(1)卡塔尔全域地势低平,宽广平坦,起伏很小。据此判断,卡塔尔的主要地形是( )。
A.高原 B.盆地 C.丘陵 D.平原
(2)在布布尔开采的石灰岩中,发现有植物化石,则石灰岩属于( )。
A.岩浆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以上都不对
(3)“保卫地球”科学小组在研究影响土地侵蚀程度的因素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在这个实验中,洒水壶洒水模拟___________。
②要研究有无植被对土地侵蚀程度的影响,要选择___________进行实验。
③下列做法中,可以减缓土地被雨水侵蚀的是( )。
A.砍伐森林 B.植树造林 C.开山挖矿 D.开荒毁绿
32.(6分)如图所示为一条河流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弯道处,甲、乙两岸中河水流速较快的是___________岸,被侵蚀得更明显的是___________岸,乙岸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
(2)在河水对两岸长期的作用下,这条河流的弯道处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越来越直 B.越来越弯 C.保持不变
(3)图中C区域沉积物的成分主要是( )。
A.大石块 B.鹅卵石 C.细砂
(4)图中最适合建房居住的区域是( )。
A.甲岸 B.A区域 C.B区域
参考答案
1.D 2.D 3.A 4.B 5.C 6.A 7.B 8.A 9.C 10.D 11.A 12.C 13.A 14.B 15.C 16.B 17.A 18.D 19.A 20.B 21.光的反射 沿直线 22.折射 浅 23. 30万 反射 24.侵蚀 沉积25.平原 盆地
26. (1)
(2)地壳
(3)岩浆岩浮石(合 理即可)
27.
反射 2 反射
28.
(1)
条件 实验组 对照组
土地坡度 30° 60°□ 30° 60°□
植被情况 有植被 无植被□ 有植被 无植被□
降水量 200mL 400mL□ 200mL□ 400mL
(合理即可) (2)①B ②C (3)3 4 土地坡度 60° (4)小 少 有
29.(1)
(2)折射 (3) 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彩带 黑暗 (4)B (5)图乙
30.(1)火山 岩浆 火山喷发 (2)外焰 (3)D (4) 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火山灰和火山岩还是筑路的好材料(合理即可) (5)冰川 风(合理即可)
31.(1)D (2)C (3)①降水 ②丙组和丁组 ③B
32.(1)甲 甲 沉积 (2)B (3)C (4)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