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华东师大版4.17《白洋潮》课件(2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上华东师大版4.17《白洋潮》课件(2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08 15:5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白 洋 潮
张岱学习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积累 文言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正侧结合的写景方法。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其著作有《石匮书》、《琅環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了解张岱*十六、十七世纪的中国出现过群星灿烂、人才辈出的文化景观,张岱是其中一颗明星。
*他出身于绍兴一个官宦世家和书香门第。受家庭学术氛围熏陶,张岱的学问非常渊博,而且极富才情,多才多艺。*张岱五十岁时,清兵占领绍兴,国破家亡。张岱的许多亲朋或自尽或出家或就义。岱本欲殉国,为完成自传体明史巨著《石匮书》,忍辱偷生,辗转逃亡,生活极度困窘。
*被誉为明末杰出的散文家和历史学家。遄??
踵至 擘翼??
蹴起 ??? 镞镞
飓风 ???
礴 龛 赭
漱激 湫生字chuánzhǒngbòcùzúzújùbókānzhěshùqiū生词1)故事:旧例。 2)喧传:哄传。
3)吊:哀悼。 4)海塘:海堤。
5)遄:急速。6)踵至:即接踵而来,一个跟着一个来,踵,脚后跟。
7)擘翼:展翅。擘,分开。
8)蹴起:惊起。9)镞镞:高昂挺拔的样子。10)辟易:惊惧后退。
11)礴:拍击。12)旋:很快,不一会儿。13)漱激:冲击。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按照旧俗,我在三江看潮,实在无潮可看。午后有人喧闹着传道:“今年暗涨潮啊!”年年都像这样。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庚辰年八月,(我)?到白洋祭奠朱恒岳少师,与陈章侯、祁世培坐在同一桌。海塘上有人呼叫看潮,我急速去看,章侯、世培也跟着到了。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我)站在塘上,远远地看见潮头像一条白线,从海宁奔来,一直奔到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潮水)稍稍靠近了一点,浪花就隐隐约约露出白色,像驱赶千百群小鹅张开翅膀拍水飞迸。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渐渐又靠近了一点,(潮水)喷出泡沫、溅起水花,像百万只雪白的雄狮一起蹦跳,遮蔽了大江奔流而下,好像有怒雷鞭打他一样,像所有的狮子攒集的样子,没有一头敢落后而争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又靠近了一点,浪潮像飓风一样逼来,水势将要拍打着岸而上。看到的人惊恐的退开,跑到塘下躲避。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潮到塘上,尽力一撞,水花激射,溅起来有好几丈高,我的衣服和脸都湿了。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潮水快速卷着向右而去,被龟山一挡,轰隆着好像十分愤怒一样,好像龙湫瀑布被炮轰一样,水花在半空中像雪片般飞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我看了惊恐万分,感到眩目无比,坐了好一会儿,脸色才正常下来。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先辈说:“浙江潮头,从龛、赭两座山冲刷激荡而起。”白洋在这两座山之外,潮头却更大,这是为什么呢?动动脑1、作者写海潮来至潮起时,是怎样观察到的?
(找出文中表示观察顺序的词。)2、从远及近,作者分别描写了潮水的哪些
状态?(正面描写)远见 ——
稍近——
渐近——
再近——
近看——想一想1、飓风逼之后,潮大起,作者为什么
要写观潮者的表现呢?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飓风之大,
海潮之大??(侧面烘托)板书设计
记叙:时间、地点、人物
白洋潮 描写:正侧结合描写潮水涨起的过程
议论:提出疑问,留下想象空间
见潮——稍近 行为
白洋潮 (比喻) 看潮人 感觉
渐近——再近 心理
正面描写 侧面烘托 《白洋潮》张岱张岱山水散文艺术特点之二: 写出景物的“性情”本文用什么方法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正面描写: 比喻 从行为效果上;从感觉效果上;从心理效果上.侧面烘托: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欲扬先抑 由远及近
层层推进 联想本文主旨: ???本文描绘了作者与朋友在白洋上看到涨潮时的雄伟气势和壮阔场面。抒发了作者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叹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