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袁宏道天目 天目山,古称浮玉山。在浙江西北部,分东西两支,多奇峰,为浙西名胜。东西两山上均有天池,左右相望,好像是天的眼睛,所以叫天目山。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
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明万历年间进士,出任吴县令,不久即辞职。后复出仕,官至考功员外郎。他是明代著名诗人,公安派代表作家。袁氏三兄弟中,他的成就最高。有《袁宏道集》。作者简介 在明代后期,文坛沉寂之际,诞生了一个新的文学派别,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公安”派。这个文学派以提倡“性灵”著称,其领袖是出生于今荆州市公安县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史称“公安三袁”。他们都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继唐宋古文运动之后,又树起了一面文学革新运动的旗帜。给文坛带来了生机,他们的成就不仅是文学成果,也是思想成果,对以后几百年的历史乃至五四文化运动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凡山深僻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凡是 陡峭 少 光艳漂亮一般来说,深远偏僻的山大多荒无人烟,陡峭的山很少有盘旋迂回的山路;苍朴的山很少有光彩艳丽的景色,骨大则玲珑绝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 精巧雅致。 山架大了精巧雅致的趣味就很少;以至于山高的话,就缺少流水,岩石陡峭就草木枯败;总之这些都是山的缺点。 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 满 山沟 流水声 白色丝织品 天目山满山都是沟壑,飞泻的泉水水声淙淙,如同很多白色绸缎,这是一绝。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 青黑色 奥妙精巧 陡峭天目山石的颜色深沉润泽,石型巧妙精致,山路盘旋迂回,悬崖陡峭耸立,这是第二绝。虽 幽谷县岩, 庵 宇 皆精, 三绝也。 同“悬”。 庵:指小庙。宇:指小庙的房屋建筑。 虽然山谷偏僻幽深,悬崖险峻,但山上寺庙都很精巧,这是第三绝。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我不喜欢听到打雷的声音,而天目山打雷的声音很小,听到的好像婴儿的哭声,这是第四绝。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 我早早起来看云彩,在悬崖峭壁下,漂动的云彩洁白纯净就像棉花,飘荡翻腾如同海浪,尽大地作琉璃海, 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整个 光彩夺目的宝石 许多整个大地都变成了一片五光十色的琉璃海洋,许多山峰的山顶突出于云海之上,像是浮萍,这是第五绝。 悬崖峭壁。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 变化的形态 平常 寻常 不是 知道然而云彩的变化最不平常,它的样子非常奇特,如果不是久居山里的人,根本不能完全明白云彩的形态。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 定语后置 长度单位 超过 直 通 值天目山高大的树木,树身粗的几乎有四十围,松树的形态如同伞盖一样,树高不过几尺,一棵树就价值万余钱,这是第六绝。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 地名,茶叶天下闻名 清爽鲜美可口天目山每年第一次采摘的茶叶茶香扑鼻,远远超过龙井茶。竹笋的味道像绍兴破塘的竹笋,然而清嫩香甜远超过破塘笋,这是第七绝啊。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
出缠 结室之想矣。 隐居深山,修心悟道 超过。
出尘我说长江的南面,学佛归隐的地方,没有比天目山更好的,于是就起了归隐山林的念头。 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后登绝顶,晚宿高峰死关。 上午九时至十一时 我们住在幻住寺的第二天,早晨起来看云彩,巳时之后登上了天目山的顶峰,晚上住在高峰死关。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数日晴霁甚,山僧以为异,下山率相贺。 雨后转晴 认为第二天,从活埋庵找到上山的路,顺势下山。这几天天气十分晴朗,山寺的和尚认为这十分不平常,见我们下山都祝贺。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争以饭相劝。临行,诸僧进曰: “荒山僻小,不足当 巨目,奈何?”进言,说 相称。 巨人之目,大人物的眼界山寺的和尚有四百多人,非常客气地遵守着礼节,争着请我们吃饭。等到要走的时候,和尚们说:“天目山荒凉偏僻,不足以招待你们这些贵客,真不知道怎么办”。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 些子 分,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 因 大笑而别。 我们 一些 缘分
自称 于是我说:“我们和天目山也有些细微的缘份,僧人们不必过于谦虚,我们也不敢当面赞誉”。于是大笑着告别山僧,离开了天目山。课文思路全文可分为 部分:一.总写天目山的特点:幽邃奇古。 二.评述多数山的不足,反衬天目山的完美,宕 起波澜。三.细数天目山“七绝”:更有归隐山林之想。四.介绍游踪,叙写机缘,与众僧告别。四个课文探究作者游历天目,共逗留了几天?天目山有什么特征?(用文中一个词语)
第一段提到天目山“幽邃奇古”的特点后,为什么不马上写天目,而是宕开笔墨去写其它的山?
课文探究作者将天目山的景物特点以“七绝”概之。请找出是哪七种景物,并以最简洁精炼的语言概括这七种景物的特点。
“七绝”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绝,请依据文本内容,适当想象,阐述理由。
文中介绍的第七绝和“幽邃奇古”不相吻合,请你根据文中内容,谈谈看法。
作业:1. 完成书上填表,背诵,词语积累部分。2. 完成《伴你成长》相关内容 。3.搜集一名胜资料,写一片断描述,向同学介绍名胜中最吸引人的地方,能激起他人游览的兴趣。 沟壑飞泉山谷幽深,泉水晶莹石色苍润黑润,雄伟,幽静,奇巧庵宇掩映悬崖绝顶,精巧绝伦雷声嘤嘤雷声轻小,如婴儿声云浮山动白云飘滚,山峰如萍,动态松形如盖树形如盖,价值极高茶香笋鲜茶叶醇美,笋干鲜香飞瀑悬缟山石巧峭幽谷精舍细雷……云……………………………练一练古汉语知识: 定语后置句 古汉语中,定语后置是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一般有三种情况:1)中心词+定语+者 或 中心词+之+定语
郑人有欲买履者。《郑人买履》
山树大者,几四十围……
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 尽 粟一石。《马说》
尝贻余核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