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唐)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兼语句邹忌讽 纳谏齐王解
题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接受。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西汉刘向编订的。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期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全书共12策,33篇,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其中一篇优秀的散文。
唐太宗李世民对敢于直谏的魏征的一句评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昳 窥 间进
期年 谤讥
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三、阅读课文,理解文意:(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yì kuī jiàn
jī bàng jī
zhāo cháo 再读课文
读准句读
理解文意邹忌/修/八尺有余,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王之蔽/甚矣!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句读示例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长,身高早晨穿戴照对…说固定句式。“与…相比,谁更…” 孰:副词,谁甚美,太美了比得上光艳美丽判断句标志:……者也。信自。宾语前置又“…与…孰…”,“与…相比,谁更…” 第二天(邹忌)与(客)坐谈补足音节,无意义及、比得上美丽、漂亮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
我也。”第二天仔细认为视自“甚远”太远了在晚上以…为美。(认为…美)偏爱对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他,指徐公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确实,实在土地方圆国君旁边的近臣没有因受蒙蔽而不明比的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朝廷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当面指责过失上等的使…听到。满一年偶然即使“齐王纳谏”这件事所说的批评、议论公共场合朝见到集市不时,有时候授予1、朝服衣冠,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受上赏
5、闻寡人之耳者
在早晨,名词作状语认为……美,形容词意动用法偏爱,形容词作动词。当面,名词作状语头等的,方位名词作形容词使……听到,动词使动用法。词类活用课后积累 一词多义
1、朝服衣冠
入朝见威王
皆朝于齐
能谤讥于市朝
2、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门庭若市
3、吾妻之美我者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早晨)(朝廷)(以…….为美)(漂亮好看)(朝见)(及,比的上)(像,如)(公共场合)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 哪一个)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通“熟”, 仔细)6、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上等)(送上,进献)7、乃下令
受下赏(颁布,下达)(下等)8、邹忌修八尺有余
欲有求于我也(通 “又”连接整数和零数)(与“无”相对)古今异义1、今齐地方千里
(古:土地方圆)(今:处所)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国君旁边的近臣)(表方位)
3、邹忌讽齐王纳谏。
(委婉劝说)(讥讽)
4、能谤讥于市朝
(公开指出)(诽谤、讥讽)
5、下列句式,你掌握了吗?
A.固定句式(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吾与徐公孰美?
这是比较高下的文言句式,其中(1)是(2)的倒装。
B.宾语前置
——忌不自信(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动词宾语,前置。
C.状语后置
——能谤讥于市朝 (能于市朝谤讥)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此所谓于朝廷战胜)
D.判断句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者,······也。”
E.省略句
(邹忌)与(客)坐谈。我在积累问 美 八尺有余, 形貌昳丽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比 美思 美妻妾客私畏求孰视:自以为不如窥镜:又弗如远甚相 貌邹忌比美(开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比较“三问”、“三答”有何不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吾孰与徐公美?”
“吾与徐公孰美?”“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对象不同身份不同语气不同不著一字,尽显风流。邹忌思考后得到的结论是: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你能用自己的话谈谈邹忌由比美想到了什么?(即悟出的道理) 他认识到一个人想听真话不易,很容易被蒙蔽。凡是对自己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这比美悟出的道理为邹忌讽谏齐王埋下了伏笔。皆以美于徐公妻私臣妾畏臣客求臣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求王王之蔽甚矣(生活小事)(国家大事)以小见大类比说理邹忌讽谏(发展)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在哪里? 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比大,由家事到国事,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中,贴切自然,入情入理,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三赏上赏:面刺寡人之过者中赏:上书谏寡人者下赏: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令初下: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 无可进者。三变齐王纳谏 (高潮)四国朝齐 (结局)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小结思考一:邹忌在什么前提下“讽”齐王的?三问思考二:对于某一个事件或者史实,我们可以从各种角度进行思考,引发不同的看法。请你从文中选一个角度进行思考,有什么启示。三答三思三比三赏三变面对妻、妾与客的赞美,邹忌态度如何?邹忌“入朝”是如何“讽”齐王的?纳谏的结果如何?整齐美角度启示
2、邹忌自知不如
3、妻妾皆美邹忌
4、邹忌规劝齐王
1、齐王纳谏除蔽 广开言路才能富国安民 … … …… 谈话要讲究方法技巧 人贵要有自知之明对讨好恭维话要警惕委婉含蓄
点到为止
关心国家 具有远见卓识,足智多谋,实事求是 , 娴于辞令 深谙君王心里的贤能之士。邹忌一代忠臣齐王开明、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广开言路、勇于改革,有作为的君王一代明君我在评论邹忌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学以致用忠言顺耳利于听,要想想方式方法,
委婉的表述。使之受到启发、明白
道理,从而愉快的接受我要训练话题:
1、讽谏同学不要迷恋网吧。
2、讽谏长辈不要吸烟、酗酒。
3、讽谏同学要讲究公共卫生。
4、讽谏上级领导注意环保。小 结 《邹忌讽齐王纳谏》对话精彩,结构精巧,邹忌的睿智,齐威王的英明等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邹忌的讽谏艺术,对于当代人际交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评价自己,积极接受他人建议,善于向他人推销自己。 善思:小中见大
善谏:足智多谋
求实: 实事求是邹忌一代忠臣齐王善听:从善如流
善做:改革创新一代明君我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