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引子——仰望唐诗 一切都会过去,而唐诗却历经时间风雨的侵蚀,保持着永不
消褪的绿色,一千多年来一直震撼着中华儿女的心灵。
唐诗,是中国诗坛上的珠穆朗玛峰。那挺立在唐代诗坛的一队队令后人肃然起敬的巨人,使得宋朝以后的诗人,都极力想跳进他们的磁场却又无从着手,或是极力想跳出他们的磁场却又无能为力。
即使在晚唐衰飒的风尘中,仍有一位踏步而来歌者,带着他那低沉而感伤的嗓音,不经意的一挥手,便撒下一路的唐诗的花朵。他就是“小李杜”中的小李——李商隐。
爱情——人类永恒的主题 李商隐在他的这首《无题》诗中,虽含感伤痛苦却遮不住
那颗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心灵。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诗人。政 治上 因受牛李党争牵连,虽才华横溢,却 一
直遭排挤,潦倒一生。在晚唐诗人中,他的诗歌艺术成就最高,是唐代“小李杜” “大唐三李”之一。
他擅长律诗,绝句。所作诗歌富于文采,情致缠绵婉曲,用典 多,意隐晦。尤其是他的无题诗,成就最高,最为人传诵。关于作者诗以“无题”命篇——此类诗歌,大多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因此命为“无题”。再加上政治上的失意,此类诗也可能别有所托。尤以写相思、失意的作品最为凄婉迷离、优美动人。李商隐的“无题诗”,后人多把它们视为爱情诗。 李商隐
(812-858)一、读诗1、初读感知(吟读、朗读、译读、说读……)2、听读(注意所提示的字的读音)无 题 李商隐(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 题
李商隐(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y īn)(wèi)(kān)整体把握全诗情绪—相思的感伤凄苦
内容:写别离相思愁绪——写两个有情人不忍分别、别后
彼此思念的心情。二、整体感知三、研读赏析1、识体: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2、引导探究(1)此诗从哪个字一眼就能看出它所写的内容?别(2)首句中的两个“难”字意义上有何区别?相见难别亦难——相见机会难得——相别难舍难分情深意厚 (3)首联:奠定了全诗感伤忧郁的基调
——未见时的苦苦思念
与见后又别离时的痛苦忧伤 (3)首联:——暮春时节两个有情人的离愁别绪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思考:“东风无力百花残”这一写景句对于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渲染、烘托离愁别绪(更增离愁)(4)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方尽”——隐指“思方尽”
“烛 泪”—— 隐指相思之泪 巧用双关思考:诗人仅仅是在说”春蚕吐丝,烛泪流干”吗?
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明确:巧用双关、比喻表达生死不渝的忠贞爱情(5)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寒
———写别后的担心选取了两个典型的生活场景(设想):晓镜(但愁)—久别相思,只担心容颜衰减夜吟(应觉)—更显体贴入微、关怀备至(6)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执勤为探看。
——强作宽慰之语好在蓬山距此没有多远,
且有仙鸟殷勤捎信、探望
前四句(首联和颔联)—抒难舍难分之情,表爱
情的坚贞不渝、至死不变后四句(颈联和尾联)—对别后的设想和希望3、小结:晓镜但愁云鬓改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悉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3、听乐品读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四、再读、背诵四、扩展延伸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两句诗,除了歌颂爱情的执著,人们还赋予了它别的什么意义?j明确:
歌颂爱情的坚贞不渝
歌颂无私奉献已醇化为一种哲理,其涵义
也远远超出了它的本意。五、FLASH欣赏无题素材2[1].swf爱情—人类永恒的主题。我们不应避而不谈。
但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它就像那挂在枝上的苹果,
没到季节别轻意去采摘,让它挂在那儿,每一天你都有一份
希望。
切记:没到季节的采摘只会咽下青涩的苦果!
留住它 ,珍惜它,到了季节它会醇香四溢美丽无边!心愿心语: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人间,因爱而美丽;爱情,因执着而珍贵!1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
相思(思念、愁思、离情、别思、伤别等) 2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内容、情感: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
语言、写法:从比喻、对偶、(谐音)双关等修辞的角度或语言风格的悲剧色彩等角度谈都可;如扣住“到”或“成”“方”或“始”中某一字的强调作用谈也可。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分别是什么意思?作者突出的是哪一种难?
(1)困难(2)难受,
把两种“难”作对比,
以“相见时难”反衬“别亦难”,表达分别时的难舍难分。“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1)点明离别的季节;
(2)渲染离别的气氛;
(3)烘托人物凄楚的心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千古名句,你怎样理解?用生动的比喻,巧妙的谐音,表现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语言摇曳多姿,精彩感人。“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用了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1)两人见面很难(2)期待双方互通音讯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诗中的警句。此句运用了双关语,“丝方尽”隐喻,“泪始干”隐喻。后被大家常喻为无私奉献的象征,和你的亲人联系起来,你认为谁最有资格享用?为什么?能举一例吗?
思方尽 相思之泪才干
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无怨无悔,尽心尽力,只有奉献,不求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