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水资源及其利用
(第2课时)水的净化
(人教版)九年级
上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核心素养目标
一、化学观念
通过氢气燃烧、电解水实验,形成 “物质可分” 的观念,理解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构建元素观、微粒观,认识化合物、氧化物、单质等概念 。
二、科学思维
基于水的生成与分解实验现象及数据,运用推理、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究水的组成,培养逻辑思维和科学探究思维 。
三、科学态度与责任
了解水组成发现的科学史,体会科学家探索精神,认识化学对认识物质组成的价值,增强科学探究的责任感 。
新知导入
在人类漫长的探索历史中,对世界基本物质的认知不断革新。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就提出 “水、火、气、土” 是构成万物的四大元素,认为水是最基本且不可再分的物质。到了 17 世纪,波义耳等科学家开始用实验验证理论,却始终无法揭开 “水的真面目”。直到 18 世纪末,卡文迪许、拉瓦锡等科学家通过一系列精妙的实验,终于打破千年认知 —— 原来水并不是单一元素!究竟是什么样的实验让科学界对水的认知发生颠覆性改变?今天,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走进这段充满智慧与惊喜的水组成发现之旅!
水到底含有哪些元素?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了解认识水的组成的化学史
普里斯特利发现,“易燃空气”(氢气)与空气混合通电火花,产生液体。
氢气的燃烧实验
检验氢气的纯度
氢气在空气里燃烧
实验现象:
放出热量,
烧杯内壁产生白雾。
实验结果:
氢气 + ?+ … 水
点燃
新知导入
卡文迪什进行实验, 将氢气与氧气混合反应,生成的液体是水。
实验结果:
氢气 + 氧气 水
点燃
探究新知
1.氢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解性
无色
无臭
气体
比空气小
难溶于水
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g/L,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可用排水法收集
探究新知
2.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注意:氢气中混有一定量的空气
或氧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
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的爆鸣声则
表示不纯;声音很小则表明气体较纯
(任何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明火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都要验纯)
检验氢气的纯度
氢气在空气里燃烧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气体能燃烧,
火焰呈淡蓝色
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
产生气泡少,
液面下降慢
产生气泡多,
液面下降快
左右两级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实验时为增加水的导电性,可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
水的组成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1)文字表达式
水 氢气 + 氧气 (分解反应)
H2O H2 O2
通电
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②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2)实验结论
(3)实验现象
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电极表面都有无色气泡产生,正极的少,负极的多,正负极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 1:2
(4)注意
电解水的反应条件是“通电”,不是“电解”
探究新知
产生气泡
液面下降
产生气泡
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可使燃着木条燃烧更旺;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
2.正、负电极相连玻璃管内气体体积比大约为 1∶2。
教材第 92 页表格填写
(1) 正极端的玻璃管 负极端的玻璃管
现象
比较两玻璃管中现象差异
产生的气泡少,液面下降较慢
产生的气泡多,液面下降较快
产生气体较少,体积是负极玻璃管的1/2
产生气体较多,体积是正极玻璃管的2倍
探究新知
教材第 93 页表格填写
正极端玻璃管 负极端玻璃管
现象
解释
木条燃烧得更旺
产生的是氧气
产生的气体可燃,火焰为淡蓝色
产生的是氢气
探究新知
微观解释
实验测得的一个水分子的构成为H2O
微观上,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
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成氢气;
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成氧气。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通电
分解
重新组合
水分子
氢原子
氧原子
氢分子
氧分子
分子分成原子
分子不可再分,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探究新知
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作化合物。
如二氧化碳(CO2)、氧化铁(Fe2O3)和高锰酸钾(KMnO4)都是化合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作氧化物。
如二氧化碳(CO2)、氧化铁(Fe2O3)、五氧化二磷(P2O5)和水(H2O)都是氧化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作单质。
如氢气(H2)、氧气(O2)、氮气(N2)、铁(Fe)和碳(C)等都是单质。
化合物、单质与氧化物
化合物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化合物、单质与氧化物三者的关系
探究新知
课堂总结
物质
按组成物质
种类的多少分
混合物
(多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
(一种物质组成)
按组成元素
种类的多少分
单质
(由一种元素组成)
化合物
(多种元素组成)
氧化物
其他化合物
课堂练习
1.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氢气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
A.产生的氢气无色、无味
B.试管中能收集到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
C.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氢气后试管口应向下放置
D.将收集氢气的试管移近火焰,可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D
课堂练习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C.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化合物
D. 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D
课堂练习
3.超市里有成百上千种商品,为了便于顾客选购,往往会分门别类、有序地摆放。在化学学习中,我们也要将物质进行分类。请将下列物质按要求分类。(用序号填空)
①洁净的空气;②二氧化硫;③液态氧气;④水银;⑤冰水混合物;⑥海水;⑦氯酸钾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2)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
(3)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
(4)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
①⑥
②③④⑤⑦
②⑤
③④
分层作业
5. 下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
C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