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练(第三单元)
一、我会选(每小题4分,共40分)
1.对水的沸腾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水分子体积增大
B.水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水分子质量变轻
D.水分子间隔发生变化
2.(泰安中考)钛合金在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应用广泛。有一种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26个中子,则该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A.22 B.26 C.58 D.48
3.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表示氧气的是 ( )
4.(毕节中考)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物质,用我们所学的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结冰时,分子静止不动
C.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改变
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5.铀235(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铀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C.该原子核内有51个中子
D.该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6.(衢州中考)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7,中子数为174,相对原子质量为291,元素名称Ununseptium,符号Uus。请模仿甲,将该元素对应信息编写到图乙中相应位置,“①”处应填( )
A.291 B.174 C.117 D.57
7.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
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
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1 Na
钠
12 Mg
镁
13 Al
铝
14 Si
硅
15 P
磷
16 S
硫
17 Cl
氯
18 Ar
氩
19 K
钾
20 Ca
钙
…
A.12号元素的离子符号是Mg+2
B.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
C.表中左边是非金属元素、右边是金属元素
D.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
9.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是加热红色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该反应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改变
B.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氧化汞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
D.氧化汞、汞、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10.(雅安中考)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氙、锶等原子及一些粒子和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图2、图3都属于锶元素
B.图3所表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Sr
C.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
D.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 g
二、我会填(共48分)
11.(10分)在下面(1)~(5)事实后的空格内,选择填写有关分子基本特征的序号。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停运动 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1)将50 mL酒精和50 mL水混合后,混合液体积小于100 mL。 ;
(2)湿衣服经晾晒一段时间后,会变干。 ;
(3)25 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 m3的钢瓶。 ;
(4)一滴水里的水分子个数由10亿人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用3万年才能数完。 ;
(5)如图所示,用长颈漏斗小心地将硫酸铜溶液(蓝色)注入水的下面,可以看到明显的界面。静置几天后,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 。
12.(8分)(天津中考)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1869年, (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A.张青莲 B.门捷列夫
C.拉瓦锡
(3)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有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氟属于金属元素
B.氟的原子序数是9
C.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 g
(4)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3.(9分)(娄底中考)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以锶(Sr)做钟摆的钟,它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1)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2)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 。
(3)锶原子最外层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
14.(9分)某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m=11,则该粒子所对应离子的符号为 ;
(2)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且n=8,则该粒子的符号为 ;
(3)若m-n<10,则该粒子是一个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15.(12分)(朝阳中考)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12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是 。
(2)图2是铟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 。通过上表分析可知,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
三、我会探究(12分)
16.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理
由是
参考答案
周周练(第三单元)
1.D 2.A 3.D 4.A 5.B 6.C 7.D 8.B 9.A 10.A 11.(1)B (2)C (3)B (4)A (5)C 12.(1)A (2)B (3)B (4)得到 13.(1)38 (2)5 (3)失 14.(1)Na+ (2)S2- (3)阴离子 15.(1)失去 Mg2+ (2)49 5 16.(1)水不能使酚酞变红,氨水可以使酚酞变红 (2)烧杯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 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 (3)无必要 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在实验Ⅰ中已经可以证明了
课件10张PPT。周周练(第三单元)一、我会选(每小题4分,共40分)
1.对水的沸腾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水分子体积增大
B.水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水分子质量变轻
D.水分子间隔发生变化
2.(泰安中考)钛合金在生产、生活的多个领域应用广泛。有一种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26个中子,则该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A.22 B.26 C.58 D.48
3.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表示氧气的是 ( )4.(毕节中考)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物质,用我们所学的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结冰时,分子静止不动
C.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改变
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DADA5.铀235(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铀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C.该原子核内有51个中子
D.该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6.(衢州中考)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7,中子数为174,相对原子质量为291,元素名称Ununseptium,符号Uus。请模仿甲,将该元素对应信息编写到图乙中相应位置,“①”处应填( )A.291 B.174 C.117 D.57
7.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BCDA.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
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
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2号元素的离子符号是Mg+2
B.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
C.表中左边是非金属元素、右边是金属元素
D.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9.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是加热红色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该反应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A.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发生改变
B.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氧化汞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
D.氧化汞、汞、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10.(雅安中考)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氙、锶等原子及一些粒子和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图2、图3都属于锶元素
B.图3所表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Sr
C.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
D.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 gA二、我会填(共48分)
11.(10分)在下面(1)~(5)事实后的空格内,选择填写有关分子基本特征的序号。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停运动 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1)将50 mL酒精和50 mL水混合后,混合液体积小于100 mL。 ;
(2)湿衣服经晾晒一段时间后,会变干。 ;
(3)25 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 m3的钢瓶。 ;
(4)一滴水里的水分子个数由10亿人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用3万年才能数完。 ;(5)如图所示,用长颈漏斗小心地将硫酸铜溶液(蓝色)注入水的下面,可以看到明显的界面。静置几天后,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 。BCBAC12.(8分)(天津中考)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1869年, (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A.张青莲 B.门捷列夫
C.拉瓦锡
(3)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有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氟属于金属元素
B.氟的原子序数是9
C.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 g(4)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ABB得到13.(9分)(娄底中考)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以锶(Sr)做钟摆的钟,它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1)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2)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 。
(3)锶原子最外层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14.(9分)某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m=11,则该粒子所对应离子的符号为 ;
(2)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且n=8,则该粒子的符号为 ;
(3)若m-n<10,则该粒子是一个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385失Na+S2-阴离子15.(12分)(朝阳中考)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图1中12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是 。
(2)图2是铟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 。通过上表分析可知,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三、我会探究(12分)
16.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失去Mg2+495(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理由是 水不能使酚酞变红,氨水可以使酚酞变红 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烧杯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无必要 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在实验Ⅰ中已经可以证明了单元知识清单
01 知识框架
02 知识纵横)
1.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项目
分子
原子
概念
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
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构成
由原子构成
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根本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相同点
都很小;都在不断地运动;粒子之间存在间隔;同种粒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粒子性质不同;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联系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组合形成分子
2.原子与离子的比较
项目
原子
离子
eq avs4al(构成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阳离子)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阴离子)
结构
一般不具有稳定结构
具有稳定结构
具有稳定结构
电性
不显电性
显 电
显 电
相互转
化关系
相同点
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3.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的比较
项目
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来源
测定出来的
比较出来的
性质
绝对的
相对的
数值
非常小,单位是kg
≥1,单位是1(一般不写)
以C-12
为例
1.993×10-26 kg
12
联系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 ÷ 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
4.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项目
元素
原子
概念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分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即讲种类,又讲个数
使用
范围
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举例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联系
元素和原子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原子是元素的个体,是体现元素性质的最小微粒;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一种元素可以包含几种原子
03 实验再现
探究分子的运动
【实验步骤】①向盛有20 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②从A烧杯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③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
现象
实验①中 ,实验②中
实验③中,烧杯A溶液
解释
浓氨水会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进入A烧杯
【实验结论】分子总在不断运动着。
参考答案
知识框架
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在不停地运动 电子 中子 阳离子 阴离子 非金属元素 某种元素 一个原子
知识纵横
1.化学性质 化学 2.> < 正 负
实验再现
无色 变红 由无色变红色
课件7张PPT。单元知识清单01 知识框架
02 知识纵横1.分子和原子的比较化学性质 化学2.原子与离子的比较> < 正 负3.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的比较4.元素与原子的比较03 实验再现
探究分子的运动【实验步骤】①向盛有20 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②从A烧杯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③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子总在不断运动着。 由无色变红色无色 变红课件9张PPT。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01 知识管理
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物质的构成: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 。(2)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 。(3)分子间有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受物质的状态和温度的影响。
说 明:(1)同一物质不同状态: 分子间的间隔> 分子间的间隔> 分子间的间隔。(2)温度:温度升高,分子间隔 ,遇冷时 。
注 意:温度改变,物质的体积改变,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改变,但分子本身的大小不变。
2.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概 念:(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 的最小粒子。(2)原子是 的最小粒子。
关 系:分子是由 构成的。
实 质:在化学变化中, 可以分为 ,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 。
注 意:“最小”是指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而离开化学变化这一条件,它则不是最小粒子,且可以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 分子很小越快气体液体固体 变大缩小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化学变化中原子 分子02 基础题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氧气 B.过氧化氢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
2.(益阳中考)栀子花开,香气四溢,此现象说明(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3.下列事实说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
A.水结成冰 B.水分蒸发
C.过氧化氢分解 D.水汽化
4.化学上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 )
A.原子的质量很小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的体积极小
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5.(襄阳中考)“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 )
A.分子很小 B.分子可以再分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6.(河南中考)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1)酒香不怕巷子深。 。
(2)加压时,6 000 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ACD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7.如图所示是氢气和氯气(Cl2)反应的示意图,试回答:(1)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反应;
(2)在反应中,氢分子变成 ,氯分子变成 ,它们相互结合成新的分子是 ;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氯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因此在这个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03 中档题
8.如图,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分界面,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的更快些。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 )A.体积小、质量小
B.在不断运动
C.相互之间有间隙
D.随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化合氢原子 氯原子氯化氢分子氢分子 氯原子氢分子和氯分子D9.下图是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图中“○”“●”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10.(宿迁中考) 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C.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静止不动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11.(宜宾中考)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DDB12.如图是氢气(H2)和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氢(HCl)的微观模拟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C.该反应说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变化
D.该反应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为新的分子D13.(1)向容积为250 mL的细颈玻璃仪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是 ,说明 。
(2)继续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A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次。静置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为
,说明 。仪器A细颈部的作用是 。(1)从图中可知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为: ;联系为 。
(2)物质汞是由 构成的,氧气是由 构成的。
(3)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有: 。整瓶水变红 分子在不断运动液面低于刻度线且距离较远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便于观察液面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汞原子 氧分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变化(或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04 实验突破
15.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A的名称是: ,其用途是________ 。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
(4)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滤纸条上酚酞试液从右向左依次变红浓氨水易挥发,氨分子不停地运动,氨水使酚酞变红反衬作用酚酞与氨水的位置滴反了浓氨水 请规范的抄写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氧 气O2: 、 、 , 氢气H2: 、 、 ,
二氧化碳CO2: 、 、 , 氨气NH3: 、 、 ,
氯 气Cl2: 、 、 , 氯化氢HCl: 、 、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01 知识管理
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物质的构成: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 。(2)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 。(3)分子间有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受物质的状态和温度的影响。
说 明:(1)同一物质不同状态: 分子间的间隔> 分子间的间隔> 分子间的间隔。(2)温度:温度升高,分子间隔 ,遇冷时 。
注 意:温度改变,物质的体积改变,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改变,但分子本身的大小不变。
2.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概 念:(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 的最小粒子。(2)原子是 的最小粒子。
关 系:分子是由 构成的。
实 质:在化学变化中, 可以分为 ,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 。
注 意:“最小”是指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而离开化学变化这一条件,它则不是最小粒子,且可以分为更小的粒子。
02 基础题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氧气 B.过氧化氢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
2.(益阳中考)栀子花开,香气四溢,此现象说明(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3.下列事实说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
A.水结成冰 B.水分蒸发
C.过氧化氢分解 D.水汽化
4.化学上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 )
A.原子的质量很小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的体积极小
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5.(襄阳中考)“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 )
A.分子很小 B.分子可以再分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6.(河南中考)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1)酒香不怕巷子深。 。
(2)加压时,6 000 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图所示是氢气和氯气(Cl2)反应的示意图,试回答:
(1)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反应;
(2)在反应中,氢分子变成 ,氯分子变成 ,它们相互结合成新的分子是 ;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氯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因此在这个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
03 中档题
8.如图,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分界面,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的更快些。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 )
A.体积小、质量小
B.在不断运动
C.相互之间有间隙
D.随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
9.下图是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图中“○”“●”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
10.(宿迁中考) 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C.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静止不动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11.(宜宾中考)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序号
事实
解释
A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
CO2分子很小
C
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冰遇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分子可以再分
12.如图是氢气(H2)和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氢(HCl)的微观模拟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C.该反应说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变化
D.该反应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为新的分子
13.(1)向容积为250 mL的细颈玻璃仪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是 ,说明 。
(2)继续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A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次。静置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为 ,说明 。仪器A细颈部的作用是 。
14.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表示汞原子,表示氧原子):
(1)从图中可知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为: ;联系为 。
(2)物质汞是由 构成的,氧气是由 构成的。
(3)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有: 。
04 实验突破
15.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A的名称是: ,其用途是________
。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
(4)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
请规范的抄写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氧 气O2: 、 、 , 氢气H2: 、 、 ,
二氧化碳CO2: 、 、 , 氨气NH3: 、 、 ,
氯 气Cl2: 、 、 , 氯化氢HCl: 、 、 。
参考答案
知识管理
1.很小 越快 气体 液体 固体 变大 缩小 2.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中 原子 分子 原子 分子
基础题
1.A 2.A 3.C 4.D 5.A 6.(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 7.(1)化合 (2)氢原子 氯原子 氯化氢分子 (3)氢分子 氯原子 氢分子和氯分子
中档题
8.D 9.D 10.B 11.D 12.D 13.(1)整瓶水变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2)液面低于刻度线且距离较远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便于观察液面变化 14.(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汞原子 氧分子 (3)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变化(或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实验突破
15.(1)胶头滴管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 (2)滤纸条上酚酞试液从右向左依次变红 浓氨水易挥发,氨分子不停地运动,氨水使酚酞变红 (3)反衬作用 (4)酚酞与氨水的位置滴反了 浓氨水
课件17张PPT。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01 知识管理
1.原子的构成
结 构:原子
关 系: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注 意: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如普通氢原子中没有中子。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分层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 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 的区域运动,这种现象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电 子 层:一共分为七层,离核最近的电子层为 ,最多容纳 个电子,离核最远的电子层又叫 ,电子数不超过 个。
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以钠原子为例):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一个单位负电荷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近远第一层 2最外层 8电子层电子数目原子核 核电荷数3.原子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02 基础题
1.下列粒子不属于构成原子的粒子的是 ( )
A.质子 B.中子 C.分子 D.电子
2.(荆州中考)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
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质子和中子
3.(北京中考)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4 B.26
C.30 D.56
4.原子中,下列等量关系不一定正确的是 ( )
A.质子数=电子数 B.质子数=中子数
C.核电荷数=质子数 D.核电荷数=电子数 多于 易得到 不稳定8 2 难得失 稳定少于 易失去 不稳定CBBB5.(广州中考) 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容易得到电子
B.属于非金属原子
C.核电荷数为11
D.最外层电子数为11
6.下表列出了几种原子中的粒子数:分析表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B.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原子只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D.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7.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横线上:CD(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 ;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3)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
(4)带正电荷的是 ;
(5)带负电荷的是 ;
(6)不显电性的是 ;
(7)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8.氮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1)“+7”表示 。
(2)弧线表示 。
(3)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03 中档题
9.(滨州中考)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数为34 B.核电荷数为79
C.质子数为34 D.中子数为45
10.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分子、原子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电子分子、原子、中子质子、电子原子核带正电荷数及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为7电子层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BC11.(桂林中考)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关于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子层数是3
B.核内质子数是17
C.最外层电子数是7
D.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12.(杭州中考)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现代模型的问世,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不能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部分
C.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
D.原子呈电中性DA13.(威海中考)汤姆森和卢瑟福都对现代原子结构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论述中,不属于他们两人共同观点的是( )
A.原子很小,但可以分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C.原子的电子带负电荷
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14.(龙东中考)如图为原子构成示意图,请你仔细观察此图片,你从中能获得哪些信息?(答出三条信息)① ;
② ;
③ 。B原子很小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构成15.(株洲中考)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是 (填字母代号)。
(2)以上四种粒子中,能得到电子的是 (填字母代号)。
(3)D粒子的名称是 ;D中x= 。16.有A、B、C、D四种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且为4个连续的数。B和D的原子核里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A和C的原子核里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已知B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
(1)根据以上事实填写下表:(2)分析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哪些规律?① ;
② 。A和BA和C氩原子 8 9 10 9 910 10 1011 12 11 1112 12 12 12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请画出下列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氢H: ,氦He: ,锂Li: ,铍Be: ,硼B: ,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
钠Na: ,镁Mg: ,铝Al: , 硅Si: , 磷P: 。第2课时 离子和相对原子质量01 知识管理
1.离子
定 义: 的原子。
分 类: 的原子是阳离子; 的原子是阴离子。
意 义:(以镁离子为例)注 意:原子形成离子只是核外电子的得失,核内质子数不变;失电子时电子层数减少一层,得电子时电子层数不变。
2.相对原子质量定 义:以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 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符号为Ar。
表 达 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关 系:与构成原子的粒子之间的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 数+ 数
注 意: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比较得到的比值,没有质量单位,其单位是“1”,一般省略不写。带电 带正电 带负电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2个镁离子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质量质子 中子02 基础题
1.(乐山中考)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2.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1”
B.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它没有单位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 g
3.如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金属原子
B.该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
C.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8
D.该粒子表示阴离子CAD4.(成都中考)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 和 其中相同的是 ( )
A.电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层数 D.所带电荷数
5.(苏州中考)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
A.铜 B.二氧化碳
C.水 D.氯化钠6.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阴离子的有 ,属于阳离子的有 。通过上图可以总结出,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在于: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D②⑤⑥③①④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离子中不等原子不显电性,离子显电性03 中档题
7.(朝阳中考)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
8.(呼和浩特中考)下列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B.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C.钠原子的质量比钠离子大得多
D.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
9.(郴州中考)阳离子R2+中含有18个电子,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则一个R原子中所含中子数为( )
A.40 B.22
C.20 D.18
10.(广州中考)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是实心球体
B.质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
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
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ADCD11.(六盘水中考)认真分析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示意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A.12 B.16 C.5 D.10
12.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B.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
C.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13.(荆州中考)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其中n≠0),请回答下列问题。
(1)n的最大值为 。
(2)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其对应的化学符号为 。
?
(3)若m-n=10,则该粒子对应的常见金属原子有 。BB8S2-钠、镁、铝14.(1)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 kg,另一个A原子的质量为n kg,且其中有a个质子。则A原子中的中子数是 。
(2)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5.4 m kg,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n/3,则一个R原子的质量是 kg。
(3)现以一种氧原子质量的1/16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比值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 kg,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9.288×10-26 kg,则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15.下图是核电荷数分别为1~18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核电荷数的关系图。试完成下列问题:(1)一个水分子共有 个原子核、 个质子。
(2)一个Mg2+核外共有 个电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和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通过上图你能发现哪些规律?请写出其中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3mn/20 563 1010 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或其他合理答案)请规范的抄写下列离子符号(各2遍)并画出离子结构示意图:
钠离子Na+: 、 ,氯离子Cl-: 、 ,
镁离子Mg2+: 、 ,氧离子O2-: 、 ,
铝离子Al3+: 、 ,硫离子S2-: 、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01 知识管理
1.原子的构成
结 构:原子
关 系: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注 意: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如普通氢原子中没有中子。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分层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 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 的区域运动,这种现象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电 子 层:一共分为七层,离核最近的电子层为 ,最多容纳 个电子,离核最远的电子层又叫 ,电子数不超过 个。
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以钠原子为例):
3.原子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原子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
个(氦为 个)
电子
金属
一般 4个
电子
非金属
一般 4个
电子
02 基础题
1.下列粒子不属于构成原子的粒子的是 ( )
A.质子 B.中子 C.分子 D.电子
2.(荆州中考)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
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质子和中子
3.(北京中考)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4 B.26
C.30 D.56
4.原子中,下列等量关系不一定正确的是 ( )
A.质子数=电子数 B.质子数=中子数
C.核电荷数=质子数 D.核电荷数=电子数
5.(广州中考)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容易得到电子
B.属于非金属原子
C.核电荷数为11
D.最外层电子数为11
6.下表列出了几种原子中的粒子数:
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钾
19
20
19
分析表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B.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原子只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D.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7.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横线上:
(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 ;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3)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
(4)带正电荷的是 ;
(5)带负电荷的是 ;
(6)不显电性的是 ;
(7)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
8.氮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7”表示 。
(2)弧线表示 。
(3)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
03 中档题
9.(滨州中考)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数为34 B.核电荷数为79
C.质子数为34 D.中子数为45
10.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
A B C D
11.(桂林中考)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子层数是3
B.核内质子数是17
C.最外层电子数是7
D.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12.(杭州中考)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现代模型的问世,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不能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
A.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部分
C.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
D.原子呈电中性
13.(威海中考)汤姆森和卢瑟福都对现代原子结构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论述中,不属于他们两人共同观点的是( )
A.原子很小,但可以分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C.原子的电子带负电荷
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14.(龙东中考)如图为原子构成示意图,请你仔细观察此图片,你从中能获得哪些信息?(答出三条信息)
① ;
② ;
③ 。
15.(株洲中考)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是 (填字母代号)。
(2)以上四种粒子中,能得到电子的是 (填字母代号)。
(3)D粒子的名称是 ;D中x= 。
16.有A、B、C、D四种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且为4个连续的数。B和D的原子核里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A和C的原子核里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已知B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
(1)根据以上事实填写下表: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A
B
10
C
D
(2)分析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哪些规律?
① ;
② 。
请画出下列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氢H: ,氦He: ,锂Li: ,铍Be: ,硼B: ,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
钠Na: ,镁Mg: ,铝Al: , 硅Si: , 磷P: 。
第2课时 离子和相对原子质量
01 知识管理
1.离子
定 义: 的原子。
分 类: 的原子是阳离子; 的原子是阴离子。
意 义:(以镁离子为例)
注 意:原子形成离子只是核外电子的得失,核内质子数不变;失电子时电子层数减少一层,得电子时电子层数不变。
2.相对原子质量
定 义:以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 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符号为Ar。
表 达 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r)=
关 系:与构成原子的粒子之间的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 数+ 数
注 意: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比较得到的比值,没有质量单位,其单位是“1”,一般省略不写。
02 基础题
1.(乐山中考)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2.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1”
B.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它没有单位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 g
3.如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金属原子
B.该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
C.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8
D.该粒子表示阴离子
4.(成都中考)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和其中相同的是 ( )
A.电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层数 D.所带电荷数
5.(苏州中考)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
A.铜 B.二氧化碳
C.水 D.氯化钠
6.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阴离子的有 ,属于阳离子的有 。
通过上图可以总结出,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在于: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 中档题
7.(朝阳中考)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三种微粒含有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
8.(呼和浩特中考)下列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B.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C.钠原子的质量比钠离子大得多
D.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
9.(郴州中考)阳离子R2+中含有18个电子,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则一个R原子中所含中子数为( )
A.40 B.22
C.20 D.18
10.(广州中考)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实心球体
B.质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
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
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11.(六盘水中考)认真分析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示意图,推断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A.12 B.16 C.5 D.10
12.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B.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
C.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13.(荆州中考)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中n≠0),请回答下列问题。
(1)n的最大值为 。
(2)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其对应的化学符号为 。
(3)若m-n=10,则该粒子对应的常见金属原子有 。
14.(1)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 kg,另一个A原子的质量为n kg,且其中有a个质子。则A原子中的中子数是 。
(2)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5.4 m kg,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n/3,则一个R原子的质量是 kg。
(3)现以一种氧原子质量的1/16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比值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 kg,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9.288×10-26 kg,则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15.下图是核电荷数分别为1~18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核电荷数的关系图。
试完成下列问题:
(1)一个水分子共有 个原子核、 个质子。
(2)一个Mg2+核外共有 个电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和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通过上图你能发现哪些规律?请写出其中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规范的抄写下列离子符号(各2遍)并画出离子结构示意图:
钠离子Na+: 、 ,氯离子Cl-: 、 ,
镁离子Mg2+: 、 ,氧离子O2-: 、 ,
铝离子Al3+: 、 ,硫离子S2-: 、 ,
参考答案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知识管理
1.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 一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2.近 远 第一层 2 最外层 8 电子层 电子数目 原子核 核电荷数 3.8 2 难得失 稳定 少于 易失去 不稳定 多于 易得到 不稳定
基础题
1.C 2.B 3.B 4.B 5.C 6.D 7.(1)分子、原子 (2)分子 (3)原子 (4)原子核、质子 (5)电子 (6)分子、原子、中子 (7)质子、电子 8.(1)原子核带正电荷数及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为7 (2)电子层 (3)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中档题
9.B 10.C 11.D 12.A 13.B 14.①原子很小 ②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③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构成 15.(1)A和B (2)A和C (3)氩原子 8 16.(1)9 10 9 9 10 10 10 11 12 11 11 12 12 12 12 (2)①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第2课时 离子和相对原子质量
知识管理
1.带电 带正电 带负电 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2个镁离子 2.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质量 质子 中子
基础题
1.C 2.A 3.D 4.B 5.D 6.②⑤⑥ ③ ①④ (1)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离子中不等 (2)原子不显电性,离子显电性
中档题
7.A 8.D 9.C 10.D 11.B 12.B 13.(1)8 (2)S2- (3)钠、镁、铝 14.(1)-a (2)3mn/20 (3)56 15.(1)3 10 (2)10 氖 (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或其他合理答案)
课件14张PPT。课题3 元素
第1课时 元素01 知识管理
1.元素概 念:具有相同 (即核内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分 布:在地壳中的含量,按质量分数,居前四位的元素为 。
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 的数目相关。点 拨: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图:注 意:(1)元素是宏观概念,只有种类之分,没有数量之别,元素是从宏观上对物质组成的描述,一般用“某某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来描述。(2)分子、原子均是微观概念,既有种类之分又有数量之别,分子、原子是从微观上对物质构成的描述。2.元素符号书 写 :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 写;若第一个字母相同,就附加一个字母区别,第一个字母 ,第二个字母 。
意 义:(1)宏观:表示 ;(2)微观:表示 。
注 意:若元素符号前面加上化学计量数,该符号只能表示该原子的个数,如2H表示2个氢原子。一种元素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核电荷数 质子数氧、硅、铝、铁最外层电子大 大写 小写02 基础题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电子数
B.质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2.(泰安中考)日本福岛核泄漏的成分有碘-131和铯-137等。碘元素与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3.(桂林中考)下列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氦 B.硫
C.锰 D.溴
4.你知道吗,缺铁会引起贫血;缺碘易患甲状腺肿;缺钙易得佝偻病或发生骨质疏松;缺锌会引起生长迟缓、发育不良…这里的铁、碘、钙、锌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离子
5.(锦州中考)“2N”表示的意义是( )
A.氮离子 B.2个氮原子
C.氮气 D.氮元素BACBC6.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的一组是 ( )
A.氯、碳、钙、铜
B.氢、汞、铁、银
C.钠、镁、氧、氮
D.锰、硫、锌、钡7.(甘南中考)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黄金 B.二氧化碳
C.金刚石 D.氯化钠
8.如图为地壳中元素含量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请按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写出前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
(2)地壳中的元素(除“其他”外)属于金属的有 种,属于非金属的有 种。ABO、Si、Al、Fe6 303 中档题
9.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并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矿、我国山东富含黄金,但从整个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来看,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 )
A.O B.Si
C.Al D.Fe
10.(湘西中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B.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C.水是由氢气、氧气两种分子组成的
D.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1.(泰安中考)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I和I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
B.都属于碘元素
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
D.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
12.(云南中考)如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对相关粒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DAC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B.②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①③都容易失去电子
D.②④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
13.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一种原子核内无中子;B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金属元素;只含有C元素的物质在只含有D元素的物质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A、B、C、D四种元素的符号:A. ;B. ;C. ;D. 。
14.(1)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
①氢元素 ;
②2个铜原子 ;
③氦气 ;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⑤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2)指出下列符号的意义:①O ;
②3S ;
③Fe ;
④5P 。HFe S OH2CuHeON氧元素、一个氧原子3个硫原子铁元素、一个铁原子 5个磷原子15.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比如二氧化碳是由 (填具体粒子的名称,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图中B处应填入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16.如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二氧化碳分子钠离子和氯离子原子(1)金属铁是由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①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原子 离子10 阴离子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01 知识管理
1.原子序数
概 念: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 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
关 系:原子序数= = 。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横行(也叫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每周期(第一周期除外)以 元素开始,再过渡到 元素(终止于其中的 元素)。
纵行(也叫族):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单元格信息(以氢为例):非金属 稀有气体核电荷数核电荷数 质子数金属02 基础题
1.(昆明中考)铂用于制造首饰、特种容器和标准量具衡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提供的铂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78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元素符号是Pt
D.相对原子质量是195.1
2.(益阳中考)下图分别是某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9
C.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D.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该元素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BA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F代表六种不同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E<C B.A、D同族
C.A、B同周期 D.C、F化学性质相似
03 中档题
4.(泉州中考)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镍元素的符号为Ni
B.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93 g
C.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D.各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5.(益阳中考)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AB请回答:
(1)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2)同一周期(横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具有共同的特点是
(任写一点)。
6.在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就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下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相同(或其他合理答案)(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写元素符号),其质子数为 。
(2)地壳中硅元素的含量仅次于氧元素,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第三周期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
(4) 当11号元素与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时,构成此物质的阳离子的符号为 。
(5)下图所示的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序号)。 1328.09Al18Na+BDBC课题3 元素
第1课时 元素
01 知识管理
1.元素
概 念:具有相同 (即核内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分 布:在地壳中的含量,按质量分数,居前四位的元素为 。
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 的数目相关。
点 拨: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图:
注 意:(1)元素是宏观概念,只有种类之分,没有数量之别,元素是从宏观上对物质组成的描述,一般用“某某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来描述。(2)分子、原子均是微观概念,既有种类之分又有数量之别,分子、原子是从微观上对物质构成的描述。
2.元素符号
书 写 :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 写;若第一个字母相同,就附加一个字母区别,第一个字母 ,第二个字母 。
意 义:(1)宏观:表示 ;(2)微观:表示 。
注 意:若元素符号前面加上化学计量数,该符号只能表示该原子的个数,如2H表示2个氢原子。
02 基础题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电子数
B.质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2.(泰安中考)日本福岛核泄漏的成分有碘-131和铯-137等。碘元素与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3.(桂林中考)下列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氦 B.硫
C.锰 D.溴
4.你知道吗,缺铁会引起贫血;缺碘易患甲状腺肿;缺钙易得佝偻病或发生骨质疏松;缺锌会引起生长迟缓、发育不良…这里的铁、碘、钙、锌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离子
5.(锦州中考)“2N”表示的意义是( )
A.氮离子 B.2个氮原子
C.氮气 D.氮元素
6.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的一组是 ( )
A.氯、碳、钙、铜
B.氢、汞、铁、银
C.钠、镁、氧、氮
D.锰、硫、锌、钡
7.(甘南中考)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黄金 B.二氧化碳
C.金刚石 D.氯化钠
8.如图为地壳中元素含量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按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写出前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
(2)地壳中的元素(除“其他”外)属于金属的有 种,属于非金属的有 种。
03 中档题
9.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并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矿、我国山东富含黄金,但从整个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来看,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 )
A.O B.Si
C.Al D.Fe
10.(湘西中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B.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C.水是由氢气、氧气两种分子组成的
D.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1.(泰安中考)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I和I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
B.都属于碘元素
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
D.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
12.(云南中考)如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对相关粒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B.②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①③都容易失去电子
D.②④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
13.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一种原子核内无中子;B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金属元素;只含有C元素的物质在只含有D元素的物质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A、B、C、D四种元素的符号:A. ;B. ;C. ;D. 。
14.(1)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
①氢元素 ;
②2个铜原子 ;
③氦气 ;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⑤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2)指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①O ;
②3S ;
③Fe ;
④5P 。
15.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比如二氧化碳是由 (填具体粒子的名称,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图中B处应填入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16.如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请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
H:,He:,C:,N:,O,F:,Ne:,
Na: , Mg, Al: , Si: , P: , S:, Cl:,
Ar: , K:, Ca: , Fe: , Cu:, Zn: , Ag:。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01 知识管理
1.原子序数
概 念: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 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
关 系:原子序数= = 。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横行(也叫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每周期(第一周期除外)以 元素开始,再过渡到 元素(终止于其中的 元素)。
纵行(也叫族):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单元格信息(以氢为例):
02 基础题
1.(昆明中考)铂用于制造首饰、特种容器和标准量具衡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提供的铂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78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元素符号是Pt
D.相对原子质量是195.1
2.(益阳中考)下图分别是某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9
C.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D.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该元素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F代表六种不同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E<C B.A、D同族
C.A、B同周期 D.C、F化学性质相似
03 中档题
4.(泉州中考)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26 Fe
铁
55.85
27 Co
钴
58.93
28 Ni
镍
58.69
29 Cu
铜
63.55
A.镍元素的符号为Ni
B.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93 g
C.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D.各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5.(益阳中考)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2)同一周期(横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具有共同的特点是 (任写一点)。
6.在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就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下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第二
周期
9 F
氟
19.00
10 Ne
氖
20.18
第三
周期
11 Na
钠
22.99
12
镁
24.31
13
铝
26.98
14 Si
硅
28.09
15 P
磷
30.97
16 S
硫
32.07
17
氯
35.45
18 Ar
氩
39.95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写元素符号),其质子数为 。
(2)地壳中硅元素的含量仅次于氧元素,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第三周期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
(4) 当11号元素与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时,构成此物质的阳离子的符号为 。
(5)下图所示的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序号)。
参考答案
第1课时 元素
知识管理
1.核电荷数 质子数 氧、硅、铝、铁 最外层电子 2.大 大写 小写 一种元素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基础题
1.B 2.A 3.C 4.C 5.B 6.A 7.B 8.(1)O、Si、Al、Fe (2)6 3
中档题
9.C 10.D 11.A 12.C 13.H Fe S O 14.(1)①H ②2Cu ③He ④O ⑤N (2)①氧元素、一个氧原子 ②3个硫原子 ③铁元素、一个铁原子 ④5个磷原子 15.二氧化碳分子 钠离子和氯离子 原子 16.(1)原子 离子 (2)①10 ②阴离子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知识管理
1.核电荷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2.金属 非金属 稀有气体
基础题
1.B 2.A 3.A
中档题
4.B 5.(1)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电子层数相同(或其他合理答案) 6.(1)Al 13 (2)28.09 (3)18 (4)Na+ (5)BD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