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传说
【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重点:1、农业起源的传说。
2、炎帝、黄帝与华夏族的形成。
3、禹治水的传说。
难点:1、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与联系。
2、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
3、“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一、预习回答:
1、知道什么是传说。
2、记住黄河流域的两个重要部落是?
3、以我国原始农业的出现为例,谈谈传说和史实的区别和联系。
4、在地图上找出炎帝、黄帝和蚩尤活动地区,指出阪泉、涿鹿的地理位置,标出炎陵县和黄陵县。
5、写出华夏族的形成过程
6、理解什么是“禅让”?它的实质是什么?
7、探究:大禹治水的传说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什么重要信息?
二、课堂学习和讨论:
导入:早期人类 农耕文化 (史料证明)
传说 (映证和拓展)
1、讨论:传说和史实的区别和联系。
2、在地图上落实炎帝、黄帝和蚩尤活动地区,指出阪泉、涿鹿的地理位置,标出炎陵县和黄陵县。
3、华夏族的形成和发展:
( )
( ) ( ) ( ) 汉族
蚩尤
其他部落
4、“禅让”的含义及其实质
5、鲧治水和禹治水的对比
鲧
禹
堵塞
失败
6、大禹治水的传说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什么重要信息?
课堂小结: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部分组成,本课利用传说资料,探询中华文明的起源,作为第1、2课的补充和拓展。
三、检测练习:
1.在我国古老传说的人物中,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的是(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2.“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这是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拜谒何处时的祭文?( )
A.炎帝陵 B.黄帝陵 C.始皇陵 D.中山陵
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始租,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祭祖活动。你知道这位“人文始祖”是( )
A.尧 B.舜 C.禹 D.黄帝
4.相传造宫室、车船、衣裳等,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5.右图中的人物被中华民族尊称为“人文初祖”,他是( )
A.禹 B.舜 C.黄帝 D.炎帝
6.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7.被毛泽东称为“赫赫始祖,吾华肇始”的人文初祖的是( )
A.黄帝 B.炎帝 C.禹 D.尧
四、疑问与反思: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目标呈现】
1.记住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2.了解炎帝和黄帝的传说与农业起源的关系。
3.理解“禅让”的实质。
【预习热身】
初读正文,勾划要点、完成知识建构:
炎帝与黄帝的传说 : 炎帝和黄帝部落生活在
两场战役:(炎帝-黄帝) 、(炎黄-蚩尤)
中华人文始祖的传说:黄炎联盟—— 族——汉族。
禅让的传说:尧—— ——
治水的传说:大禹用“ ”的方法治水,取得成功。
【活动探究】
炎帝与黄帝的传说与农业起源的关系
阅读材料: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请回答:
材料中的“神农”指的是谁?
(2)“神农”在传说中有何贡献?
(3)与“神农”一起后来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祖先的还有谁?
2、结合黄帝与炎帝的传说,小结传说与历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禅让与治水的传说
细读教材2-3子目,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材料二 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材料三 传说舜年老时,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
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请完成:
(1)材料一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2)材料二中所说的人物是谁?根据材料三,他为何被推选为部落首领的后继人?
(3)结合材料,说说“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什么意思?这种推举首领的制度叫什么?
(4)议一议:禅让”的实质是什么?
【盘点提升】
1、知识要点:一个制度(禅让制)、两个人文始祖(黄帝与炎帝)、三个传说
2、华夏族的形成:炎帝
黄帝——黄炎联盟——华夏族——汉族
蚩尤
其他部落
【达标检测】
1、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
A.燧人氏? B.神农氏 ?C.轩辕氏? D.伏羲氏
2、“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孙中山先生的这首诗歌颂的是( )
A.盘古 B.女娲 C.黄帝 D.炎帝
3、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确定下来( )
A.战争 B.世袭 C.禅让 D.谦让
4、禹治水时,采取的新方法是( )
A.堵塞决口 B.加高堤坝 C.顺势疏导 D.加宽河道
5、炎帝与黄帝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双方激战的地点在哪里?结果如何?黄炎联盟与蚩尤激战于哪里?结果如何?
学习了这一课后:
我记住了 ;
我想到了 ;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学习目标:
记住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理解炎帝和黄帝与农业起源关系的传说的实质。
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教学重点: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
教学难点:“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一、【课前热身】
写一写:我国南方一处重要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是 ,半坡遗址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究、交流、讨论、练习)
二、【自主学习、探究】
导标:(1)出示教学目标
(2)出示自学提示
探究1:炎帝与黄帝为华夏族做了哪些贡献?
点拨1:炎帝制作耒耜,教民耕种,还发明了陶器,尝百草。黄帝创制立法,指导人们根据季节变化播种收割,还发明了加工谷物和蒸煮的用具。
探究2: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
点拨2:炎黄部落不断融合其他民族,成为华夏族的主干,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
探究3:什么是“禅让制”?“禅让制”的实质是什么?
点拨3:经过部落首领民主推选接替部落联盟首领的这一制度为“禅让”。实质是民主推选。
三、【能力提升】
1、中国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讲解“炎”、“黄”之意及其传说(或抽学生来讲)
整理出华夏族的来历:
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农耕文化的重要信息?
炎帝:姜 号神农 耕种 陶器 尝百草
炎黄部落 华夏族
黄帝:姬 号轩辕 创制历法 发明用具
2、让学生简单发表一下关于如何看“禅让制”的看法。
3、要求学生讲述大禹治水的传说。然后问,禹治水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善于总结经验,寻找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4、P16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讲其他的传说故事,要说出传说的名称、点出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或提供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四、【测评、达标】
(一)、选择
1、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
A.燧人氏? B.神农氏 ?C.轩辕氏? D.伏羲氏
2、“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孙中山先生的这首诗歌颂的是( )
A.盘古 B.女娲 C.黄帝 D.炎帝
3、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确定下来( )
【课程标准】: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课堂导入】
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
上一课时,我们从考古发掘的物证来学习了原始农耕文化,本课时要通过传说来认识农耕文化。看看那些流传久远的传说中,包含了有关远古农耕文化的哪些有用的历史信息?
【学情预设与目标】:
1、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以传说印证历史的基本方法
2、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了解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验禹治水的艰辛并了解其业绩,体会人生的价值。
【教学流程】:
初读课文,勾划重点,完成知识结构。(10)
组内进行交流、检查,基础过关。(5)
新课解读(20)
学习反馈(5)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
组内对子检查、记忆
巩固知识:
【课后谈收获】
我记住了:
我想到了 :
课后反思:
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
班级: 姓名: 授课时间: 年 月
教学目标
1.识记:
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治理水的方法及其可贵的品行。
2.理解: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3.运用: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农业起源的传说
2、炎帝、黄帝与华夏族的形成
3、大禹治水的传说
教学难点
1、传说与史实的区别和联系
2、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
3、“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 了解、收集我国古代的传说,特别是和本课内容有关的传说。
2.什么是禅让制?
合作探究
(一)炎帝与皇帝的传说
1. 农业起源的传说
讲述传说并结合课文,思考讨论:
大约在4000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传,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最为有名。华夏族的形成与炎黄部落有着密切的联系,可究竟谁的功劳最大?谁才是真正的华夏之祖呢?
②农业真是炎帝发明的吗?那么这个传说有没有真实成分呢?
2.华夏族的形成
讨论归纳华夏族的形成过程,并且思考回答:为什么我们自称炎黄子孙?
(二)禅让的传说
1.三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顺序是怎样的?
2.舜和禹接替前任经过了哪几个步骤?他们为什么能够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
(三)治水的传说
自学,思考讨论:
1.禹和鲧治水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结果怎样?
2.我们可以从大禹身上看出中华民族祖先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3.你认为禹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大禹治水的传说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
5.大禹治水成功对部落联盟发展和禹个人有什么重要意义?
当堂巩固
阅读下列材料:
每年清明节的祭祀轩辕黄帝陵,为我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大典。据史书记载,中华民族对轩辕黄帝的祭祀,始于部落时代。自春秋时期开始成为了一种由官方组织的公祭活动。千百年来,不论是皇亲贵族,朝廷重臣,还是江湖游客,草泽布衣;不论显达富贵,抑或困顿寒微,无论海内裔子,还是城外侨胞,民不论汉满回蒙等各族,都无一例外地登临祭祀。请回答:
(1)从古到今,中华儿女祭祀黄帝的活动为什么绵延不绝?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2)我们如何才能不愧对我们的祖先?
(3)为什么炎帝和黄帝被称为华夏族祖先?
(4)黄帝陵在陕西、甘肃、河北、河南等地都有,说明了什么问题?
课后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1、大约在4000年前,黄河流域的两个重要部落是????????????????????????? (???? )
①黄帝部落②炎帝部落③蚩尤部落④夏部落
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
2、下列传说中与炎帝无关的是??????????????????????????????????????????
(???? )
A.制作耒耜,教民耕种??? B.尝百草,寻药物??? C.创制历法??? D.发明陶器
3、传说中铜器和车船的发明人是???????? ????????????????????????????????(???? )
A.炎帝B.黄帝C.蚩尤D.嫘祖
4、有关黄帝、炎帝传说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是不打不相识B.黄炎联盟后,共同战胜了蚩尤部落
C.黄炎联盟在长江流域生活、繁衍,构成了华夏族D.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
5、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主体是???????????????????????????????? (???? )
①炎帝部族??? ②蚩尤部族???? ③黄帝部族????? ④尧部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6、2004年4月4日,海内外炎黄子孙数万人聚集在陕西省黄陵县新落成的祭祀大殿前祭拜,这是为了纪念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7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 )
A.燧人氏???? B.神农氏??? ?C.轩辕氏??? D.伏羲氏
8、2005年5月,宋楚瑜先生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祭拜黄帝陵。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传说时代的人物是(??? )
A、炎帝?????? B、禹????? C、尧??? D、舜
9、2005年5月6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首站拜谒了陕西桥山的黄帝陵,因为黄帝
A、是文字的发明者??? B、曾经打败了炎帝
C、制造出了指南车??? D、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10、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去:(?? ???)
A 黄帝陵??? B? 大禹陵???? C? 秦始皇陵??? D 中山陵
11、下列不是由“禅让”方式选举出来的领袖是??????????????????????????? (?????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12、禹治水时,采取的新方法是??????????????????????????????? (????? )
A.堵塞决口?????? B.加高堤坝?????? C.顺势疏导?????? D.加宽河道
13、“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成语与下面哪个部落联盟首领有关 ??????????????(?????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14、传说中的“禅让”,首领地位顺利更替的实现方法是? ?????(????? )
A.经过民主推选??????? ??B.按亲属关系 C.比试个人武功强弱????? D.按年龄大小
15、尧、舜、禹的传说反映了当时??????????????????????????????????????? (????? )
①没有贵贱之分?? ②实行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③原始社会走向解体???? ④贫富分化加剧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 ????????
???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 -------孙中山
阅读材料,请回答:
(1)上述材料指的是哪一历史人物?
?(2)他的贡献有哪些?这些传说的真实性的证据是什么?
?
?课堂反思
还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惑的问题
?
?
?
?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始祖。理解炎帝和黄帝与农业起源关系的传说的实质,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能力和方法: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以传说印证历史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了解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验禹治水的艰辛并了解其业绩,体会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禹治水的传说。
难点: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有关黄帝、炎帝、蚩尤、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读引言。
2.教师引入: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上一课时,我们从考古发掘的物证来学习了原始农耕文化,本课时要通过传说来认识农耕文化。看看那些流传久远的传说中,包含了有关远古农耕文化的哪些有用的历史信息?
二、新课讲授
(一)二、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中国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讲解“炎”、“黄”之意及其传说(或抽学生来讲)
整理出华夏族的来历:
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农耕文化的重要信息?谈后世祭祀炎、黄(谈两碑上的字),黄帝、炎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禅让的传说
1.简要讲:黄帝以后很久,尧禅舜、舜让禹。要求学生概括其过程的共同点。然后得出结论,让学生理解禅让的含义。
2.让学生简单发表一下关于如何看“禅让制”的看法。
(三)治水的传说
1.禹之所以在舜死后出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必定是他的德才出众、威望很高。何以见得?还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禹治水的传说。
2.要求学生讲述大禹治水的传说。然后问,禹治水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然后小结:禹治水成功,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3.处理辅栏的读读、说说。
(四)情感升华
学习了本课内容,我们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生答,教师简评),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将其发扬光大。
(五)学习测评
完成课后学习测评题
【教学后记】略
1.3远古的传说精练精析
一、选择题
1.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每年的清明节,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祖先,数万华夏子孙汇聚在黄帝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规模宏大的公祭典礼。在古史传说中,他是______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
A.黄河 B.长江 C.珠江 D.淮河
2.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
A.牧野 B.涿鹿 C.长平 D.城濮
3.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汉族的前身是( )
A.戎族 B.鲜卑族
C.蚩尤部落 D.华夏族
4.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山岳巍巍,河海殇殇,缅怀祖德,永矢弗忘!海外华人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他们都是黄皮肤
B.是从中国大陆移民的人
C.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黄炎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D.全部是黄帝和炎帝的后代
5.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
①炎帝 ②黄帝 ③尧 ④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下列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与“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情况相符( )
A.原始人群时期 B.山顶洞人时期
C.半坡原始居民时期 D.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
7.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著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选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任命制 D.禅让制
8.尧舜时期,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的治水英雄是( )
A.尧 B.舜 C.鲧 D.禹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
(1)材料中的“轩辕”指谁?
(2)从材料中指出“轩辕”参加过的两次战役名称及交战双方。
(3)根据所学知识,列举“轩辕”还有哪些贡献?
三、活动探究
10.在河南郑州黄河岸边的炎黄广场,有万众瞩目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见下图)。塑像高106米、单眼长3米多、鼻高8米。以山为体,山人合一,浑然天成。塑像左侧为炎帝,广额纯朴,智慧慈爱,右侧为黄帝,威武刚强,气宇轩昂。炎黄二帝塑像包容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不屈不挠、勤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伟气概。它的建成,大大增强了全球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请回答:
(1)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为什么建在黄河岸边?
(2)今天我们建造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有什么意义?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知识的能力。提取题干关键信息可知此战役是炎黄二帝战胜蚩尤部落的涿鹿之战。
3.【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汉族是由生活于黄河流域的黄炎联盟不断繁衍、融合邻近部落而构成的华夏族逐渐发展而成的。
4.【解析】选C。黄炎二部联合形成了华夏族的主体,中华民族的雏形形成。D的说法太绝对。
5.【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依据教材可知:中华民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祖先,故符合题意的是A。
6.【解析】选D。“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是指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给大家办事),这与传说中的尧、舜、禹的高尚品质及“禅让”有关。
7.【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由题干中“通过推选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可知是禅让制。
8.【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禹吸取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
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辨别及综合运用能力。从材料中的“蚩尤作乱”“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可推知“帝”为黄帝,“轩辕”即黄帝,第(1)题答案可迎刃而解。阅读材料可直接得出第(2)题的答案。第(3)题考查黄帝的贡献,直接根据教材回答即可。
答案:(1)黄帝。
(2)与炎帝发生过阪泉之战,联合炎帝与蚩尤发生过涿鹿之战。
(3)创制历法,指导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播种、收割。他还制作了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
10.【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两小题是创新型题目,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因为黄帝和炎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2)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华夏文明,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自豪感,团结所有炎黄子孙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3 远古的传说
一、选择题
1.传说4 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一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他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他是 ( )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大禹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的“教民农耕”“尝百草”可知这位杰出的部落首领是炎帝。
2.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打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
A.周口店 B.涿鹿 C.阪泉 D.西安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战役是炎黄二帝战胜蚩尤部落的涿鹿之战。
3.当今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汉族占全国人口的91.96%。汉族的前身是
( )
A.戎族 B.鲜卑族 C.蚩尤部落 D.华夏族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汉族是由生活于黄河流域的黄炎联盟不断繁衍、融合邻近部落而构成的华夏族逐渐发展而成的。
【概念链接】华夏:“华夏”一词的来历,有考古学家认为“华”即花,原为我国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的“一种标志”,后来和燕山脚下的龙图腾标志的部族,形成中华文化的共同体,所以有“华山玫瑰燕山龙”演变发展为“夏商周及晋文公”之说。“夏”即历史上夏朝的先人之称,《大百科全书》说是“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称为夏族。大约从春秋时代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族。《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有“楚失华夏”之说,这是关于“华夏”一词的最早记载。
4.“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人这样亲切地赞颂黄河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它是中国最早人类的发源地
B.它灌溉了大批良田,千秋万代造福中国人民
C.我们的祖先全靠黄河的养育
D.中华民族早期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在黄河流域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半坡原始居民到炎帝、黄帝,再到尧舜禹,他们的生活区域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早期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在逐步形成和发展,因此,“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早期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在黄河流域。
5.黄河,东西贯九州,南北串百川。它是一部滚动的民族史,一部炎黄子孙的家谱!在这部“家谱”的源头有哪两位先祖( )
A.炎帝 蚩尤 B.黄帝 舜
C.黄帝 炎帝 D.大禹 尧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炎帝和黄帝都是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炎帝战败后归顺黄帝,炎、黄二部走向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炎帝、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6.根据禅让传说,下列各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舜→尧→禹 B.尧→禹→舜
C.尧→舜→禹 D.禹→舜→尧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禅让制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尧、舜、禹相继担任。
7.“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继承者需具备的条件是( )
A.父子关系 B.母女关系
C.有德有才 D.叔侄关系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禅让制是推举有德有才的人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继承人,而不是推举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
8.苏辙的《涂山》:“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古人辛苦今谁信,只见清淮入海流。”这首诗称赞的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他是 ( )
A.黄帝 B.炎帝 C.禹 D.尧
【解析】选C。从“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可以判断是禹。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轩辕乃修德振兵……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谁?指出材料中“轩辕”参加过的两次战役名称及交战双方。
材料二 据史书记载,中华民族对炎帝和黄帝的祭祀,始于部落时代。自春秋时期开始成为了一种由官方组织的公祭活动。千百年来,不论皇亲国戚,朝廷重臣,还是江湖游客,草泽布衣;不论显达富贵,抑或困顿寒微;无论海内裔子,还是海外侨胞,民不论汉满回蒙等,都无一例外地登临祭祀。
(2)从古到今,中华儿女祭祀炎黄的活动为什么绵延不绝?
材料三
(3)大禹治水与其父亲治水有何不同,这体现了禹怎样的精神?“三过家门而不入”,又体现了禹怎样的品德?
(4)从大禹治水的事件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概括能力。第(1)题,材料中的“炎帝”“蚩尤”“阪泉”“涿鹿”等是解题的重要信息。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华夏族的形成及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记忆、运用和拓展。第(3)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答案:(1)“轩辕”指黄帝。与炎帝发生过阪泉之战,联合炎帝与蚩尤进行过涿鹿之战。
(2)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祖先,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被奉为人文始祖,中华儿女祭祀炎黄的活动充分体现了华夏儿女对炎黄的崇敬与怀念。
(3)不同:鲧治水用堵塞的办法,而禹用疏导的办法。
精神:创新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品德:不辞辛劳、公而忘私的高贵品质。(言之有理即可)
(4)不拘泥于传统思维,要有创新意识,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等。(言之有理即可)
课件20张PPT。第3课
远古的传说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汉族的前身和人文始祖。
(2)“禅让”涉及的人物及其含义。
(3)大禹治水的方式及结果。
2.在预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速填速记】,自检预习效果。
3.课前预习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一、炎帝与黄帝的传说
1.生活区域:_____流域。
2.部落战争:
(1)_____之战。
①交战双方:_____与_____。
②战争结果:炎帝战败,归附黄帝。
(2)_____之战。
①交战双方:蚩尤部落与黄炎联盟。
②战争结果:_____战败被杀。黄河阪泉炎帝黄帝涿鹿蚩尤3.历史影响:_________构成后来华夏族的主干。_______是汉
族的前身,中华民族尊奉___________为人文始祖。黄炎联盟华夏族炎帝和黄帝【图文要点】【易错提醒】“黄帝”不要错写为“皇帝”。部落首领与部落联盟首领不同。二、禅让的传说
1.过程:___→___→___。
2.含义:民主推选_________首领的制度。
三、治水的传说
1.概况:___挖沟开渠,把洪水疏导到江河中去。
2.典故:三过家门而不入。
【要旨提醒】黄炎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中华五千年文明始于黄帝时期。尧舜禹部落联盟禹 【判断抢答】
1.远古时,活动于长江流域的由炎帝和黄帝领导的两个部落十
分有名。( )
提示:远古时,活动于黄河流域的是由炎帝和黄帝领导的两个
部落。
2.部落战争是部落融合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
提示:例如,黄帝打败炎帝,炎帝归附黄帝,双方融合结成部
落联盟,并不断融合邻近的部落,又打败蚩尤部落,进一步发
展壮大,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3.海外华人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主体
是由黄炎联盟发展而来的。( )
提示:黄炎联盟结成后,不断融合邻近的部落,构成后来华夏
族的主干,成为中华民族的雏形。
4.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的社会状况与“天下为公,选贤任
能”的情况相符。( )
提示:“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是指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人
们把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为社会服务,尧舜禹时
期,“选贤与能”,实行“禅让”。√√5.传说与史实是一致的,都是真实历史的再现。( )
提示:远古传说是远古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史实则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在远古传说时代,黄河流域的黄帝和炎帝在阪泉大战后结盟并联合打败蚩尤,形成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尧舜禹时期,通过民主推选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禅让”。大禹因治水有功受到人们的尊敬。探究主题1 炎帝与黄帝的传说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探究思考】
(1)炎帝、黄帝、蚩尤三个部落分别活动于哪一区域?这三个部落又有怎样的发展变化?
参考答案:区域: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活动在黄河流域,蚩尤部落在东方。
变化:阪泉之战,黄帝战胜炎帝,两部落结成部落联盟。涿鹿之战,黄炎联盟打败蚩尤部落。通过不断融合邻近的部落,黄炎联盟得到更大发展,构成后来华夏族的主干。(2)中华民族为什么尊奉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始祖?
参考答案: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早期文明(或文化)的缔造及中华民族的初步形成作出了卓越贡献。因此,中华民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始祖。探究主题2 禅让的传说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相传,舜在正式继位以前,把权力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避居不出。然而,天下民众却拥戴贤能的舜。同样,禹也曾把权力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商均缺乏才干,禹终于成为舜的继承人。【探究思考】
(1)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参考答案:德才兼备,以身作则。
(2)尧舜的禅让有哪三个阶段?禅让的实质是什么?
参考答案:推举、考察、接班三个阶段。
通过民主推选方式,推选部落联盟首领。(3)禹在当时人们心目中为何会享有崇高的威望?大禹治水的成功给人以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原因:禹有杰出的才能:治水成功,使人民安居乐业。禹还有高尚的品德:为治水劳身焦思,顾不上家庭。
启示:处理问题要方法得当、灵活多变,有创新精神;取得成功必须具备坚持不懈和奉献精神;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人们应树立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