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密卷(D)(含答题卡和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密卷(D)(含答题卡和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0-22 15:01:20

文档简介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密卷(D)答题卡


三、实验探究题(共20分)
32. (1)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3.(1)
(2)____________ (3)[ A ] [ B ] [ C ]
(4)[ A ] [ B ] [ C ] (5)[ A ] [ B ] [ C ]
34. (1)[ A ] [ B ] [ C ] (2)[ A ] [ B ] [ C ] (3)[ A ] [ B ] [ C ]
(4)[ A ] [ B ] [ C ] (5)[ A ] [ B ] [ C ] (6)[ A ] [ B ] [ C ]
(7)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试室号: 座位号:
装 订 线
请勿在此区域内作答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考生号。
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用2B铅笔填涂信息点。作答选做题时,须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信息点涂满、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作答时注意题号顺序,不得擅自更改题号。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2.用2B铅笔填涂考号和选项信息点,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缺
以下为选择题、判断题答题区(必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符号为准)
一、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每题2分,共50分)
1. [ A ] [ B ] [ C ] [ D ] 2. [ A ] [ B ] [ C ] [ D ] 3. [ A ] [ B ] [ C ] [ D ]
4. [ A ] [ B ] [ C ] [ D ] 5. [ A ] [ B ] [ C ] [ D ] 6. [ A ] [ B ] [ C ] [ D ]
7. [ A ] [ B ] [ C ] [ D ] 8. [ A ] [ B ] [ C ] [ D ] 9. [ A ] [ B ] [ C ] [ D ]
10. [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 12. [ A ] [ B ] [ C ] [ D ]
13. [ A ] [ B ] [ C ] [ D ] 14. [ A ] [ B ] [ C ] [ D ] 15. [ A ] [ B ] [ C ] [ D ]
16. [ A ] [ B ] [ C ] [ D ] 17. [ A ] [ B ] [ C ] [ D ] 18. [ A ] [ B ] [ C ] [ D ]
19. [ A ] [ B ] [ C ] [ D ] 20. [ A ] [ B ] [ C ] [ D ] 21. [ A ] [ B ] [ C ] [ D ]
22. [ A ] [ B ] [ C ] [ D ] 23. [ A ] [ B ] [ C ] [ D ] 24. [ A ] [ B ] [ C ] [ D ]
25.[ A ] [ B ] [ C ] [ D ]
四、综合应用题(10分)
35.(1)____________ (2)[ A ] [ B ] [ C ] [ D ] (3)____________
(4)[ A ] [ B ] [ C ] [ D ] (5)[ A ] [ B ] [ C ] [ D ]
36.(1)[ A ] [ B ] [ C ] [ D ]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 A ] [ B ] [ C ] [ D ] (5)____________ (6)[ A ] [ B ] [ C ] [ D ]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6.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7.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8.____________ 29.____________
30.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1.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科学答题卷 第1页(共2页)
科学答题卷 第2页(共2页)
▲600
▲700
▲500
▲400
▲200
▲300
▲100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密卷(D)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等级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选项中,描述“日心说”的是( )。
A.地球围绕太阳转 B.太阳围绕地球转
C.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D.地球自转,同时围绕太阳转
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草履虫是( )。
A. B. C. D.
3.人类研制的“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模仿了苍蝇的( )。
A.触角 B.鼻子 C.复眼 D.口器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5.下列符合“春小绿点枝,夏绿叶茂盛,秋落叶飘飘,冬独见枝头”的是( )。
A.桂花树 B.香樟树 C.水杉 D.银杏
6.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无关的是( )。
A.夏天太阳升起比冬天早 B.秋去冬来
C.猫头鹰昼伏夜出 D.大雁南飞
7.小科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知道了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变化(如下表所示),从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
A.地球上四季温差变化与距离太阳的远近有关
B.利用距离太阳远近的方法可以推算具体的公历时间
C.地球上一天温差变化与距离太阳的远近有关
D.地球的公转轨道不是正圆
8.关于地球运动的观点,正确的是( )。
A.证实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托勒密
B.哥白尼的“日心说”和现在的天文理论观点完全一致
C.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
D.如果地轴不倾斜,地球上也会产生四季变化
9.如图是研究我国北京和乌鲁木齐,哪座城市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同学们面朝外围成圆圈是模拟地球
B.贴有“北京”纸片的同学同时要标注“东”
C.站在圈外的同学举一个红色纸片代表太阳
D.大家按照自“东”向“西”的方向慢慢转动,“北京”先看到太阳
10.下面四种假说,可以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
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②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③地球绕着太阳转但不自转 ④太阳自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如图,从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A点表示的是( )。
A.北极 B.南极
C.赤道 D.北京
12.下列有关模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作地球结构模型时,需要地球结构的相关名称和数据
B.模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实物、装置,也可以是数学公式、图示等
C.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
D.制作地球海陆分布模型,只要用橡皮泥捏一个圆形的球即可
13.海水中的夜光藻、小水塘中的鼓藻、土壤中的霉菌都属于微生物,以下不属于这一类生命体的共同特点是( )。
A.种类多样 B.繁殖速度快
C.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 D.都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4.在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过程中,发现视野内的“一个细胞”内有好几个小黑点,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没有用碘酒染色 B.盖玻片没有倾斜盖
C.洋葱表皮撕太厚 D.对光不到位
15.关于洋葱表皮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的小黑点是杂质 B.细胞中大泡泡是液泡
C.形状大体呈圆柱形 D.细胞内没有细胞核
16.把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②准备两个放大镜
③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 ④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A.②①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②④①③
17.显微镜甲的目镜是10×,物镜是10×;显微镜乙的目镜是20×,物镜是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观察的细胞多,图像大 B.甲观察的细胞多,图像小
C.甲观察的细胞少,图像大 D.乙观察的细胞少,图像小
18.小华透过眼镜镜片、空烧杯和玻璃片观察报纸上的文字,其中具有放大功能的是( )。
A.近视眼镜 B.老花眼镜
C.空烧杯 D.玻璃片
19.乐乐的卧室有个很大的南窗,床边隔着窗户有一段距离,中午时段阳光可以透过窗户玻璃直接照到室内。通过长期观察,乐乐发现同样是午休时间,阳光照射进屋内的距离是不同的。在( )时,阳光向里照射得最远,甚至可以直接照到床上。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从夏季到冬季,同一地点同一物体的正午影子变化规律是( )。
A. B.
C. D.
21.在绘制地球内部结构模型示意图时,同学们查阅了资料,知道地壳厚度约17千米,地幔厚度约2900千米,地核平均半径约3500千米。以下模型示意图比较接近地球内部结构的是( )。
A. B.
C. D.
22.发面时,最适宜的水是( )。
A.开水 B.冷水 C.温水 D.冰水
23.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
A.简·施旺麦丹 B.安东尼·范·列文虎克
C.罗伯特·胡克 D.艾萨克·牛顿
24.关于微生物与细胞的相关知识,下面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有( )。
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一个变形虫就是一个细胞
C.同一种生物不同部位的细胞是不同的
D.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5.下面是一位学生分别使用肉眼、放大镜以及显微镜对蝴蝶足的观察记录表,根据表内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一种观察 第二种观察 第三种观察
A.第一种观察是使用放大镜 B.肉眼比放大镜观察得更清楚
C.显微镜能看清蝴蝶足的细节部分 D.以上都正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6.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______小时,地球上的人,看到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周而复始,这种现象叫作___________。
27.用肉眼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微生物王国中的巨人”。
28.许多学者在显微镜下观察研究了植物的茎、芽和果实,以及血液和低等动物等,发现它们都具有胡克所描述的___________结构。
29.哥白尼是波兰的天文学家,他提出了“___________”。
30.在制作地球模型时,我们了解到地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核三部分组成。
31.乐乐买了一个透明水杯,如图,在杯子后面放了一张写着“乐”字的纸,
乐乐往水杯中注水,注满水后乐乐会看到“乐”字被 (选填“放
大”或“缩小”)了,这是因为水杯中注水后具有了类似 (选填
“放大镜”或“近视眼镜”)的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20分)
32.如图是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过程中绘制的示意图,看图回答问题。
(1)其中图甲是“___________”理论示意图。图乙是“___________”理论示意图。两种学说都认为地球是球形的。
(2)图乙所代表的学说认为:___________是不动的,而且处在宇宙的中心,___________以及其他的行星都围绕着它做圆周运动。
(3)图乙所代表的学说还认为:地球是在运动的,绕轴自转,并且___________小时自转一周。
(4)“日心说”发表后,___________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到木星的卫星以木星为中心旋转而不是围绕地球旋转,从而否定了___________宇宙中心的说法。
33.小明用地球仪、蜡烛搭建一个模型来探究地球的公转。如图是小明的地球公转模型设计图。
(1)在图中春分和夏至之间用箭头线“→”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在这个模型中,蜡烛用来代表___________。
(3)地球仪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时,地轴应该始终倾斜指向( )。
A.蜡烛 B.观察者 C.北极星
(4)如图所示,当地球公转到“冬至”位置时,涂灰的B区域将出现( )。
A.极昼现象 B.极夜现象 C.昼夜交替现象
(5)如图所示,当地球公转到“冬至”位置时,C点所在地区处于( )。
A.春季 B.夏季 C.冬季
34.观察草履虫
(1)为了让草履虫繁殖更快,培养液放在( )最合适。
A.实验室的窗台上 B.冰箱冷藏柜中 C.以上都对
(2)制作标本时,最好从( )取水,以便获得更多的微生物。
A.水面有霉点处 B.水底 C.任何位置都可以
(3)小林高兴地跳起来说:“我看到草履虫啦!”他看到的是( )。
A. B. C.
(4)由于太兴奋,小林将显微镜推到了同桌面前,让同桌观察,却怎么也看不到草履虫。下列猜测中最合理的是( )。
A.显微镜没有重新调焦 B.显微镜没有重新对光 C.玻片标本被碾碎了
(5)下列特征中能说明草履虫是生物的是( )。
A.草履虫会运动 B.草履虫会进食 C.草履虫能繁殖
(6)小林同学在显微镜中观察到一个污点,他移动载玻片,并转动物镜后,污点仍然在原来的地方,请你帮忙判断这个污点应该在(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玻片标本上
(7)在载玻片的一端滴一滴含有草履虫的培养液,在载玻片的另一端滴一滴清水,然后把这两滴水连通起来。如果在培养液中放入少许食盐,草履虫会___________,这个实验说明草履虫对外界刺激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做出反应。
四、综合应用题(10分)
35.为了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小科决定自己培养微小生物,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培养方法。
①号烧杯,加入50毫升纯净水,放在窗台上;②号烧杯,加入50毫升池塘水,放在窗台上;
③号烧杯,加入50毫升纯净水,并放入一些稻草,放在窗台上;④号烧杯,加入50毫升纯净水,并放入一些稻草,放在冰箱冷藏室里;
(1)一个星期后,小科用滴管从4个烧杯中各取了一滴水,分别用显微镜观察,有可能观察到微小生物的是___________。
(2)小科把制作好的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到如图所示,
为了能看到更多的微小生物,他可以( )。
A.向左移动玻片 B.向右移动玻片
C.向上移动玻片 D.向下移动玻片
(3)在观察微小生物玻片时,发现这些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这是为了___________。
(4)在显微镜下,小科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微小生物,这可能是( )。
A.草履虫 B.衣藻
C.变形虫 D.喇叭虫
(5)通过进一步观察和查阅资料,小科发现这种微小生物前端有两根“细毛”,这两根“细毛”具有( )功能。
A.繁殖 B.进食 C.感光 D.运动
36.地球的运动。
(1)小明自制了一个地球模型(如图),这个地球模型想要表达的地球知识是( )。
A.地球的海陆分布情况 B.地球的自转情况
C.地球的内部结构 D.地球上的地形
(2)此时太阳光从左侧照射(如图),则处于黑夜的地区是___________。(填“A”或“B”)
(3)根据上题太阳光照射的情况,判断B地区所处的季节是___________。
(4)如果小明做四季影长实验,在B地区竖直插入一根标杆,则地球处于如图位置时,正午标杆的影长是一年中( )的。
A.最长 B.最短 C.适中 D.无法判断
(5)图中A、B两地每天早上先迎来黎明的地区是哪个___________。
(6)如果有一天地球自转的速度变得忽快忽慢,则地球上( )。
A.四季更替变慢 B.昼夜更替变慢 C.每个昼夜时间长短不一 D.四季如春
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D 6.C 7.D 8.C 9.D 10.A 11.A 12.D
13.D 14.C 15.B 16.B 17.B 18.B 19.D 20.A 21.C 22.C 23.C
24.D 25.C
26.24 昼夜交替 27.蘑菇 木耳 28.细胞 29.日心说 30.地壳 地幔
31.放大 放大镜
32.(1) 地心说 日心说 (2) 太阳 地球 (3)24
(4) 伽利略 太阳
33.(1) (2)太阳 (3)C (4)B (5)B
34.(1)A (2)A (3)B (4)A (5)C (6)A (7) 移动到清水中 能
35.(1)②③ (2)B (3)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4)B (5)D
36.(1)B (2)A (3)冬季 (4)A (5)A (6)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