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
岩之魂· 大河根基
第二单元
探秘黄河流域山川地貌的形成之旅
高二年级 上学期
1.利用岩石标本、图像等资料,说明三大类岩石形成过程及其主要特征。
2.绘制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3.结合实例,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
4000万年前
25-28亿年前
2-3亿年前
泰山的形成与演化
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
部分岩石经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片麻岩。
华北地区整体下降为浅海和湖泊;
泰山地区接受沉积,形成多种沉积岩。
泰山开始抬升,沉积岩被剥蚀,继续抬升,在各种地质作用下,雄伟壮观的泰山形成
步骤①:阅读课本并借助岩石资料卡,分析岩石形成过程,描述特征和用途。
步骤②:选取合适的照片,制作三类岩石的身份证,并派小组代表上台讲解。
步骤③:观察岩石标本,判断岩石类型。
提示:“形成过程” 标出关键词
活动: 制作岩石身份证
【探究一】岩理溯源——识泰山岩性,辨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
照片
常见岩石 花岗岩、玄武岩等
形成过程 岩浆在地下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基本特征 侵入岩(如花岗岩)矿物颗粒较大,质地坚硬; 喷出岩(如玄武岩)矿物颗粒细小,常见气孔。
喷出岩
侵入岩
岩浆侵入地壳,压力、温度逐渐降低,岩浆缓慢冷却凝固。
矿物结晶充分,颗粒较粗,质地致密坚硬。
岩浆喷出地表,压力、温度骤降,岩浆迅速冷却凝固。
矿物结晶不充分,颗粒细小,岩石中常见气孔。
沉积岩
照片
常见岩石 石灰岩、页岩、砂岩等
形成过程 地表岩石在阳光、流水、风、海浪等外力作用下,被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并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水中的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而沉淀下来,经过固结形成沉积岩。
基本特征 具有层理构造;可能含有化石。
堆积
沉积岩
风化、侵蚀
搬运
固结成岩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沉
积
物
砾石
沙子
泥土
裸露
岩石
搬运
堆积
固结成岩
风化
侵蚀
沉积岩
沉积岩
裸露 在地表的岩石
外力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华北地区整体下降为浅海和湖泊。这时泰山周围地区气候温和湿润,林木繁茂,大量林木被埋压在泥沙中形成煤层,同期形成砂岩、页岩、石灰岩等沉积地层,泰山被覆盖在厚厚的沉积地层之下。图3为沉积地层和常见沉积岩。
2-3亿年前
图 3 沉积地层及常见沉积岩
变质岩
照片
常见岩石 片麻岩、大理岩、板岩等
形成过程 地壳中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
特征 片理构造
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石灰岩
岩浆
石灰岩
岩浆
大理岩
变质
接触带
变质带
(高温)
变质环境多样,既有在地下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区域变质、也有遭到强烈挤压引起的动力变质,还有因岩浆侵入形成的热动力接触变质
片麻岩
花岗岩
板岩
页岩
常见原岩与变质岩
变质岩形成示意
大理岩
石灰岩
大规模岩浆侵入,形成了现今泰山的主体岩石—— (图1)。这些古老的侵入岩后期经历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部分岩石变质形成片麻岩(图2)。
25-28亿年前
图 1 花岗岩
图2 片麻岩
花岗岩
类型 成因 特征 常见岩石
岩浆岩 侵 入 岩
喷 出 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地下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在地表以下冷却凝固而成岩石。
地下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岩石。
地表各种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岩石
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成新岩石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
矿物结晶颗粒较小,有的有气孔构造。
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片理构造
花岗岩
玄武岩
石灰岩、砾岩、砂岩、页岩
花岗岩-片麻岩
石灰岩-大理岩
石英砂岩-石英岩
页 岩 - 板 岩
【核心归纳】
三大类岩石的比较
1.在上图中方框内标注组成物质,在未写字的箭头处注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
2.重新组织上方的地理术语,用简洁的语言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5种组成物质:岩浆、岩浆岩、沉积物、沉积岩、变质岩
4种地质作用:冷却凝固、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探究二】石迹循踪——绘物质循环,解前世今生
1.在下图中方框内标注组成物质,在未写字的箭头处注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
1.在下图中方框内标注组成物质,在箭头处注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
2.重新组织上方的地理术语,用简洁的语言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5种组成物质:岩浆、岩浆岩、沉积物、沉积岩、变质岩
4种地质作用:冷却凝固、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地表岩石在阳光、流水、风、海浪等外力作用下,被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各类岩石,经变质作用(高温、高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
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再生,又形成新的岩浆。
岩浆岩
岩浆
沉积岩
变质岩
3、绘制岩石圈循环示意图,用箭头表示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并写出各箭头的含义。
【探究二】石迹循踪——绘物质循环,解前世今生
4、请补全右图中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变式图,并写出箭头代表的作用。
变式图
变式图2
沉积物
变质岩
岩浆
岩浆岩
风化
侵蚀、搬运、堆积
固结成岩
变质作用
风化
风化
变质作用
冷却凝固
重熔再生
岩浆
岩
变式图1
岩浆
沉积
岩
变质
岩
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重熔再生
冷却凝固
重熔
再生
岩浆
岩
外力作用
【探究二】石迹循踪——绘物质循环,解前世今生
5.总结此类图的读图要领。
先找岩浆(箭头“1出3进”),再找岩浆岩(岩浆指向的是岩浆岩);
风化物→沉积物→沉积岩;
各类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经重熔再生形成岩浆。
变式图2
沉积物
变质岩
岩浆
岩浆岩
风化
侵蚀、搬运、堆积
固结成岩
变质作用
风化
风化
变质作用
冷却凝固
重熔再生
岩浆
岩
变式图1
岩浆
沉积
岩
变质
岩
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重熔再生
冷却凝固
重熔
再生
岩浆
岩
外力作用
【探究二】石迹循踪——绘物质循环,解前世今生
(1)意义1:形成丰富的矿产资源
【探究三】山河共脉——论内外力协作,悟人地相依
(2)改变了地形,塑造出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3)实现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促使自然环境不断演化
【探究三】山河共脉——论内外力协作,悟人地相依
学以致用
泰山玉形成于距今25.36亿年前,是深源岩浆沿构造侵入,富镁超基性岩受高温气体-液体作用变质而成的。下图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泰山玉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能反映泰山玉形成过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D
C
4000万年前
25-28亿年前
2-3亿年前
泰山的形成与演化
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
部分岩石经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片麻岩。
华北地区整体下降为浅海和湖泊;
泰山地区接受沉积,形成多种沉积岩。
泰山开始抬升,沉积岩被剥蚀,继续抬升,在各种地质作用下,雄伟壮观的泰山形成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