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亦说乎(yuè) B. 吾日三省吾身(xǐng) C. 逝者如斯夫(fū) D. 博学而笃志(dǔ)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人不知而不愠 愠:__________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_________
(3)温故而知新 故:__________
(4)匹夫不可夺志也 夺:__________
3.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恕乎
C. 于我如浮云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D. 学而不思则罔 三十而立
4.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C.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 尊君在不
5. 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 吾日/三省吾身
C.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 择其善者而/从之
6. 翻译下列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论语〉十二章》中强调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2)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的句子是:“ , ?”
(3)孔子感叹时光流逝的句子是:“ , 。”
8.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吾日三省吾身”体现了孔子对自我反省的重视。
B.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了复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C.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表现了孔子谦虚好学的态度。
D.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表达了孔子对生命短暂的悲观情绪。
9.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B.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C.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D.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内容涵盖哲学、政治、伦理等多个方面。
10.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理解。
11. 课内阅读
阅读《〈论语〉十二章》中的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不亦说乎 说:__________
②学而不思则罔 罔:__________
③三军可夺帅也 夺: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选段中孔子强调了学习的哪些方法和态度?请简要概括。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12.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孔子观于周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选自《荀子·宥坐》)
【注释】①欹器:一种倾斜易覆的器具。②宥坐: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③挹:舀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孔子观于周庙 观:__________
②孔子顾谓弟子曰 顾:__________
③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覆: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3)孔子从欹器的特点中领悟到了什么道理?
(4)这个故事与《〈论语〉十二章》中的哪句话所蕴含的道理相近?请简要分析。
13. 微写作
请以“我心中的孔子”为话题,写一段不少于150字的文字。可以结合《〈论语〉十二章》的内容,谈谈你对孔子的认识和评价。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C 解析:“逝者如斯夫”中“夫”的读音为“fú”,是语气词。
2. (1)生气,恼怒 (2)诚信 (3)学过的知识 (4)改变
3. A 解析:A项中两个“之”都是代词,代指知识、道理等;B项中第一个“其”是代词,“他们的”,第二个“其”是语气词,“大概”;C项中第一个“于”是“对于”,第二个“于”也是“对于”,但C项不如A项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D项中第一个“而”是连词,表转折,“但是”,第二个“而”是连词,表顺承。
4. C 解析:A项中“说”通“悦”,愉快;B项中“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D项中“不”通“否”。
5. D 解析:正确的节奏划分应为“择其善者/而从之”。
6. (1)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2)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7. (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3)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8. D 解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表达了孔子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并非悲观情绪。
9. 无错误选项 解析:四个选项的文学常识表述均正确。
10. 示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也不要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比如自己不喜欢被别人随意打扰,就不要去打扰别人;自己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就应该先尊重他人。这句话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平等和宽容,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11. (1)①通“悦”,愉快 ②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③改变
(2)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②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3)学习方法:按时复习、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习态度:以学习为乐、谦虚好学、坚定志向。
(4)示例: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志向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普通人,也不能被强迫改变自己的志向。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且为之努力奋斗,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志向。
12. (1)①参观,观看 ②回头看 ③倾覆,倒塌
(2)空的时候就倾斜,装到一半的时候就端正,装满的时候就倾覆。
(3)孔子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要时刻保持谦逊的态度,否则就会走向失败。
(4)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蕴含的道理相近。两者都强调了要保持谦虚的态度,不断学习他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避免骄傲自满。
13. 示例:我心中的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言论被收录在《论语》中,流传千古,影响深远。从“学而时习之”中,我看到了他对学习方法的重视;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我感受到了他谦虚好学的品质;从“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中,我体会到了他对坚定志向的推崇。孔子的思想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学习,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他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用他的言行指引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