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一、选择题
1.14世纪中叶,意大利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的学者以"人"为中心研究古典文化,反对教会宣扬的"神权至上",主张追求现世幸福。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 )
A.启蒙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新文化运动
2.15—16世纪,欧洲涌现出大量以“歌颂人性、赞美现实生活”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如薄伽丘的《十日谈》描写市民阶层的爱情与生活,拉伯雷的《巨人传》倡导“随心所欲、畅所欲言”的人生态度。这些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
C.资产阶级革命的需求 D.工业资产阶级的崛起
3.课堂上老师呈现了如下历史信息,据此可知文艺复兴运动( )
·新兴资产阶级渴望摆脱封建束缚,追求财富和地位 ·黑死病的大流行导致了大量人口的死亡,但也促进了剩余人口的经济和社会流动性,从而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 ·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重新发现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古典文化的窗口
A.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B.兴起的条件具有多样化
C.促进西欧经济的发展 D.推动欧洲文化思想繁荣
4.14世纪,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已发展成为欧洲最发达的毛纺织业和银行业中心。当时,这里的豪商巨贾,竞相招引吸纳来自各地的诗人、学者和艺术家。经过长期发展,这个城市哺育了众多的文艺复兴巨匠,涌现出一大批文学艺术的杰作,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材料旨在说明影响文学艺术发展的因素是( )
A.人民受教育程度 B.外来文明的影响 C.经济发展程度 D.决策者的作用
5.英国著名文艺批评家沃尔特·佩特对某画家的作品《蒙娜丽莎》赞美道:“世界的万千气象汇聚于她……一个永恒的生命,席卷起上万种感受。”这位画家是( )
A.拉斐尔 B.达 芬奇 C.米开朗琪罗 D.莎士比亚
6.但丁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莎士比亚说“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彼特拉克说“我要做一个真实的我”……这些思想共同汇聚成( )
A.蒙昧主义 B.自由主义 C.浪漫主义 D.人文主义
7.文艺复兴时期抛弃了传统服装的包裹,女性和男性服饰大多轮廓分明、剪裁紧身,通过服装表现出了自然纯粹的人体之美。这体现了( )
A.女性社会地位的逐步提高 B.社会服饰风格脱离神学束缚
C.人文主义影响到社会生活 D.人类崇尚自然简约生活风格
8.下框所示内容是欧洲某场运动时期的名言,由此可知,这场运动( )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对自己不信任,还会信任什么真理。——莎士比亚
A.摧毁了封建统治 B.导致庄园制度走向瓦解
C.促进了思想解放 D.推动新的经营方式出现
9.19世纪历史学家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提到,文艺复兴“表面上是对古典文化的恢复,实际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古典文化之名,摆脱封建神学束缚,构建符合自身利益的思想体系的运动”。材料旨在说明文艺复兴的实质是( )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运动
B.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C.维护教会神权统治的文化运动
D.反对封建制度的政治革命
10.16世纪的欧洲,一场“着装革命”迅速崛起。人们不再将衣服视为对家族传承的象征或对后代的长期投资,他们开始穿戴以往贵族专属的丝绒、皮草,并通过独特的剪裁展示个性。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市场的扩张 B.人文主义的影响
C.商业革命的推动 D.宗教信仰的变化
11.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运动如同一个大煮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而中世纪保存和出现的各种文化,如同各种材料,都齐备在这个锅中,形成了后来西欧文化这锅味道独特的菜肴。该学者意在强调文艺复兴( )
A.厚古薄今 B.承古萌新 C.解放思想 D.人文内涵
12.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的叙事背景逐渐从宗教题材转向世俗生活,如莎士比亚的作品更多地描绘了“市民纠纷”与“市场交易”。这一转变深刻揭示了( )
A.文艺复兴运动旨在推翻封建王权
B.市民阶层成为文艺复兴的核心力量
C.文艺复兴促进了市井文化的兴起
D.文艺复兴直接导致了西欧的社会转型
二、材料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层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
材料二 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基本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怎样的运动?
(3)材料二中说“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请举两例予以说明。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运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2025年10月21日初中历史作业》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C B D C C B B
题号 11 12
答案 B C
1.B
【知识点】文艺复兴的兴起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14世纪中叶”、“意大利”、“以‘人’为中心”、“反对神权至上”等关键信息指向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起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现世幸福,反对教会的神权统治,B项正确;启蒙运动发生于17—18世纪,以理性为核心,排除A项;宗教改革是16世纪反对天主教会的行为,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中国的思想运动,均与题干时间、地点及主张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B
【知识点】文艺复兴的兴起
【详解】根据题干“歌颂人性、赞美现实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推动了这类歌颂人性的文学作品大量出现,B项正确;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是文艺复兴的表现形式,并非作品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资产阶级革命在17—18世纪才广泛开展,与15—16世纪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工业资产阶级的崛起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时间上与15—16世纪不匹配,排除D项。故选B项。
3.B
【知识点】文艺复兴的兴起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条“新兴资产阶级渴望摆脱封建束缚,追求财富和地位”,体现了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 第二条“黑死病的大流行……促进了剩余人口的经济和社会流动性,从而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体现了社会条件(黑死病带来的人口流动与思想传播契机); 第三条“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重新发现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古典文化的窗口”,体现了文化条件(古典文化的复兴基础)。故题干从阶级、社会、文化三个维度阐述了文艺复兴兴起的不同条件,符合“多样化”的特点,B项正确;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是文艺复兴的影响,而非题干所呈现的“兴起条件”,排除A项;促进西欧经济的发展是文艺复兴的影响,题干未涉及经济发展的结果,排除C项;推动欧洲文化思想繁荣也是文艺复兴的影响,题干聚焦的是“兴起条件”,而非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4.C
【知识点】文艺复兴的兴起
【详解】根据材料“14世纪,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已发展成为欧洲最发达的毛纺织业和银行业中心。当时,这里的豪商巨贾,竞相招引吸纳来自各地的诗人、学者和艺术家”可知,材料旨在说明影响文学艺术发展的因素是经济发展程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佛罗伦萨等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为文艺复兴的产生提供了条件,C项正确;材料重点强调经济发展对人文学者等的吸引,没有涉及人民受教育程度,排除A项;虽然有各地人才被招引,但核心是佛罗伦萨自身经济发展为人才汇聚和文艺发展提供了条件,而非外来文明本身是主导影响因素,排除B项;材料中未提及有特定决策者在文艺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5.B
【知识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详解】根据材料“《蒙娜丽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B项正确;拉斐尔擅长圣母像,代表作为《西斯廷圣母》,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米开朗琪罗以雕塑和壁画著称,代表作为《大卫》,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莎士比亚是文学家而非画家,《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代表作,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6.D
【知识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详解】根据材料“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我要做一个真实的我”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但丁、莎士比亚、彼特拉克的言论均强调人的价值、自主性和对现世生活的追求,这正是人文主义的核心主张,D项正确;蒙昧主义强调愚昧与宗教束缚,排除A项;自由主义侧重政治经济权利,属于启蒙运动后的思想,排除B项;浪漫主义兴起于19世纪,强调情感与自然,排除C项。故选D项。
7.C
【知识点】文艺复兴的性质和影响
【详解】由题干材料“文艺复兴时期抛弃了传统服装的包裹,女性和男性服饰大多轮廓分明、剪裁紧身,通过服装表现出了自然纯粹的人体之美。”可知,文艺复兴时期服饰强调人体自然美,体现了人文主义影响到社会生活,C项正确;题干未涉及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只讲服饰风格,排除A项;服饰风格确实脱离了部分神学束缚,但更核心的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排除B项;“崇尚自然简约”不符合当时欧洲服饰的实际特点,更多是强调人体美,不是生活风格的简约,排除D项。故选C项。
8.C
【知识点】文艺复兴的性质和影响
【详解】根据题干名言大意是:但丁和莎士比亚的名言强调人的价值、追求知识与美德,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教会束缚,促进思想解放,C项正确;摧毁封建统治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与文艺复兴无关,排除A项;庄园制度瓦解主要因经济变化(如黑死病),非思想运动直接导致,排除B项;新经营方式(资本主义)更多关联新航路开辟及经济变革,排除D项。故选C项。
9.B
【知识点】文艺复兴的性质和影响
【详解】据材料“表面上是对古典文化的恢复,实际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借古典文化之名,摆脱封建神学束缚,构建符合自身利益的思想体系的运动”可知,材料指出文艺复兴表面是复兴古典文化,实则是资产阶级构建新思想体系的运动,而资产阶级借古典文化摆脱封建束缚,属于思想解放运动,B项正确;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运动仅描述表面现象,与材料中“实质”不符,排除A项;文艺复兴反对教会神学而非维护,排除C项;“政治革命”不符合文艺复兴作为思想运动的性质,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知识点】文艺复兴的性质和影响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人们不再将衣服视为对家族传承的象征或对后代的长期投资,他们开始穿戴以往贵族专属的丝绒、皮草,并通过独特的剪裁展示个性”和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欧洲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盛行,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与个性解放。人们着装不再局限于家族象征,转而追求个性表达,这正是人文主义影响的体现,是主要原因,B项正确;世界市场的扩张主要涉及贸易范围、商品流通等经济领域的拓展,与人们着装观念从家族传承到展示个性的转变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商业革命的推动侧重于商业格局、经营方式等经济层面的变革,并非推动着装观念转变的核心因素,排除C项;宗教信仰的变化主要围绕宗教教义、教会权威等方面,与题干中着装展现个性的现象关联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知识点】文艺复兴的性质和影响
【详解】据材料“文艺复兴运动如同一个大煮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而中世纪保存和出现的各种文化,如同各种材料,都齐备在这个锅中,形成了后来西欧文化这锅味道独特的菜肴”可知,学者用“大煮锅”比喻文艺复兴,强调其融合中世纪文化(材料)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化(火焰),形成新文化,“中世纪保存和出现的各种文化”对应“承古”,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推动新文化的诞生,对应“萌新”,“承古萌新”准确体现这一继承与创新的双重特征,B项正确;“厚古薄今”片面强调复古,与文艺复兴借古创新的本质不符,排除A项;“解放思想”是文艺复兴的影响,但未直接体现题干中文化融合的过程,排除C项;“人文内涵”是内容特征,但未突出新旧结合的关键,排除D项。故选B项。
12.C
【知识点】文艺复兴的性质和影响
【详解】据题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的叙事背景逐渐从宗教题材转向世俗生活,如莎士比亚的作品更多地描绘了‘市民纠纷’与‘市场交易’。”和所学知识可知,世俗题材的兴起反映了人文主义对市民生活的关注,推动了市井文化发展,C项正确;文艺复兴主要是反对宗教神学束缚,不是推翻封建王权,排除A项;文艺复兴的核心力量是资产阶级,不是市民阶层,排除B项;“直接导致”表述错误,文艺复兴对西欧社会转型有推动作用,但不是直接导致,排除D项。故选C项。
13.(1)基本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人们思想的变化(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性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3)成就:但丁创作了长篇诗作《神曲》;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创作了《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戏剧。
(4)关系:思想解放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又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知识点】文艺复兴的兴起、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文艺复兴的性质和影响
【详解】(1)基本条件:根据材料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可以得出,基本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根据材料一“新兴市民阶层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可以得出,基本条件是市民阶层的壮大、城市化的生活方式;根据材料一“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得出,基本条件是人们思想的变化(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性质:根据材料二“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可以得出,文艺复兴宣传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3)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但丁创作了长篇诗作《神曲》;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创作了《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戏剧。
(4)关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而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因此可以得出,思想解放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又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