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一、选择题
1.古希腊某学者研究领域广泛(下图),几乎对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据此判断,这位学者是( )
A.伯里克利 B.苏格拉底 C.德谟克利特 D.亚里士多德
2.古希腊神话中,诸神不仅拥有人的外形,更具备人类的情感、欲望乃至缺点。这些故事实质上折射了人类自身的生活体验。此现象最能说明古希腊( )
A.城邦民主制度臻于完善 B.盛行否定神灵存在的观念
C.文化传统蕴含人文思想 D.社会普遍缺乏宗教神权意识
3.索福克勒斯认为“奇异的事物虽然多,却没有一件比人更奇异。”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由此可知,他们二人都
A.推崇科学实验 B.重视对人的研究
C.擅长演绎推理 D.维护奴隶主利益
4.如图《掷铁饼者》因包含着无限生命力而成为古希腊艺术中的杰作。这反映了古希腊( )
A.对城邦荣誉的强烈拥护 B.对建筑美学的独特理解
C.对神话创作的高度重视 D.对力量与美的艺术追求
5.某同学进行主题探究活动搜集了以下照片。其探究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史前人类文明遗迹 B.古代世界大型建筑
C.古代区域文明成果 D.大河文明发展历程
6.罗马大竞技场将希腊古典建筑的柱式和罗马的拱门结合。这体现了古罗马人在建筑上( )
A.趋向封闭保守 B.强调全盘模仿 C.重视中西合璧 D.注重吸收创新
7.下列图片能够反映出人类古代文明的( )
A.交流交融 B.多样多元 C.源起江河 D.以农为本
8.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通过神话与英雄叙事,承载了古代印度的宗教伦理与社会生活;而古希腊《荷马史诗》则以神话英雄事迹,反映了希腊的城邦文化与个人荣誉观。这说明( )
A.古代文学的全部内容都是神话传说
B.古希腊文学是世界文学发展的源头
C.古代东西方社会文化逐渐走向一致
D.文学作品有利于我们了解古代社会
9.下面史料反映了古罗马文化的发展。据此可知,古罗马文化( )
罗马的历法深受古埃及影响,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 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改造,如石拱门、穹顶
A.简单挪用但缺乏自身创造 B.独善其身并拒绝融合借鉴
C.博采众长后加以创新发展 D.完全独立而无外部的影响
10.罗马人将古埃及的太阳历修订为“儒略历”。每四年增加1天为“闰年”,后来为世界大多数地区通用,称为公历。下列属于公历纪年的是( )
A.公元2025年 B.康熙十五年 C.民国元年 D.农历五月初五
11.下图为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历法。由两幅图的对比可知,古罗马( )
埃及太阳历 罗马“儒略历”
A.既善于借鉴又不断创新 B.历法文明源远流长
C.照抄照搬不同地区文明 D.天文历法遥遥领先
二、材料题
12.古希腊罗马文化是古代西方文化的精华,他们与东方的中国文化相映成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说出图1和图2两幅图片中建筑的名称?
材料二: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恩格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位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的名字?中国这一时期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即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在此时期,哪一历史事件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材料三: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Gaius Julius Caesar)是古罗马历史上(罗马共和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统帅和政治家之一,以其征服高卢、打败庞培、制定历法等成就闻名,并成为罗马帝国的奠基者,最终因独裁统治遭元老院成员刺杀身亡。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出的新的历法被称为什么?这部历法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哪一历法的基础?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2025年10月20日初中历史作业》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D C D B D C A
题号 11
答案 A
1.D
【知识点】古希腊的科学家、哲学家
【详解】根据题干图片“逻辑学”“哲学”等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研究领域包括哲学、逻辑学(创立逻辑学)、动物学(对动物分类研究)、解剖学等,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D项正确;伯里克利是雅典政治家,推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并非学者,排除A项;苏格拉底是哲学家,主要研究道德哲学,强调“认识你自己”,未涉及动物学、解剖学等自然科学,排除B项;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属自然哲学范畴,研究领域较窄,不涵盖题干中多学科,排除C项。故选D项。
2.C
【知识点】古希腊的科学家、哲学家、《荷马史诗》《伊索寓言》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古希腊神话中,诸神不仅拥有人的外形,更具备人类的情感、欲望乃至缺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文思想的核心是重视人、肯定人的价值与体验。神被赋予人的外形、情感,且折射人类生活,正体现了对“人”的关注,蕴含人文色彩,C项正确;题干围绕神话中神的人性化特征展开,与“城邦民主制度”(政治制度范畴)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神话本身以“诸神”为核心,说明当时承认神灵存在,并非“否定神灵”,排除B项;古希腊神话是其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诸神”的存在恰恰反映了宗教神权意识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3.B
【知识点】古希腊的科学家、哲学家
【详解】据题干“奇异的事物虽然多,却没有一件比人更奇异”、“认识你自己”和所学知识可知,索福克勒斯强调人的奇异,苏格拉底主张认识自己,都体现了对人的研究的重视,B项正确;题干说的是对人的研究,没有体现推崇科学实验的内容,排除A项;题干说的是对人的研究,没有涉及演绎推理(通过逻辑规则,由总体原理逐步推导出具体结论),排除C项;题干内容说的是对人的关注,与维护奴隶主利益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D
【知识点】古希腊雕塑、建筑
【详解】根据题干“《掷铁饼者》因包含着无限生命力而成为古希腊艺术中的杰作”和所学知识可知《掷铁饼者》是古希腊著名雕塑,作品通过刻画运动员掷铁饼瞬间的动态,展现了人体肌肉的力量感与运动的美感,体现了古希腊对力量与美的艺术追求,D项正确。“城邦荣誉”与雕塑展现的个体身体美无关,排除A项;该作品为雕塑而非建筑,因此“建筑美学”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此雕塑表现的是现实中的运动员而非神话人物,“神话创作”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5.C
【知识点】古埃及、楔形文字、古希腊雕塑、建筑
【详解】根据题干图片“图1楔形文字、图2狮身人面像、图3帕特农神庙”结合所学可知,楔形文字属于古代两河流域(西亚)文明成果,狮身人面像属于古埃及(北非)文明成果,帕特农神庙属于古希腊(欧洲)文明成果。三者分别对应不同古代区域的典型文明成就,C项正确;“史前人类文明遗迹”错误,题干均为文明时代(有文字、国家)的成果,非史前原始社会遗迹,排除A项;“古代世界大型建筑”错误,图1楔形文字是文字而非建筑,无法涵盖,排除B项;“大河文明发展历程”错误,古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帕特农神庙不属于大河文明范畴,排除D项。故选C项。
6.D
【知识点】古希腊雕塑、建筑
【详解】据材料“罗马大竞技场将希腊古典建筑的柱式和罗马的拱门结合”并结合所学可知,罗马大竞技场结合了希腊柱式与罗马拱门,罗马借鉴希腊柱式并融入自身技术(如拱门),体现创新,“注重吸收创新”正确,D项正确;“趋向封闭保守”错误,吸收外来元素说明开放,排除A项;“全盘模仿”不符,罗马在希腊基础上创新(如拱门),排除B项;“中西合璧”用词不当,希腊与罗马同属西方文明,且无中国元素,排除C项。故选D项。
7.B
【知识点】古埃及、哈拉帕文明、古希腊雕塑、建筑
【详解】根据材料“狮身人面像金字塔”“阿育王石柱”“帕特农神庙”“圆形大竞技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属于尼罗河流域文明代表;阿育王石柱是古印度的,属于印度河流域文明代表;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的,属于爱琴海文明代表;圆形大竞技场是古罗马的,属于地中海文明代表,它们代表的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四大独立文明,各有独特的建筑、文化和地域特征,体现了古代文明的“多样多元”,B项正确;“交流交融”强调不同文明间的相互影响,而图片中四者分属独立文明,未体现文明间的借鉴或融合,排除A项;“源起江河”指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但古希腊、古罗马属于海洋文明、地中海文明,并非典型“江河文明”,无法涵盖所有图片,排除C项;“以农为本”强调农业是文明经济基础,但古希腊以商业航海为主,古罗马后期工商业发达,与农业关联较弱,不能概括所有文明特征,排除D项。故选B项。
8.D
【知识点】哈拉帕文明、《荷马史诗》《伊索寓言》
【详解】由题干“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通过神话与英雄叙事,承载了古代印度的宗教伦理与社会生活;而古希腊《荷马史诗》则以神话英雄事迹,反映了希腊的城邦文化与个人荣誉观”可知,《摩诃婆罗多》和《荷马史诗》分别通过神话英雄叙事反映了古代印度和希腊的社会文化特征。“文学作品有利于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正确,因为史诗作为文学作品,承载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伦理、价值观等,是研究古代文明的重要依据,D项正确;“全部”过于绝对,题干仅举例两本史诗,无法概括所有古代文学,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文学起源问题,且古印度与希腊文学独立发展,排除B项;题干强调东西方文化差异(如宗教伦理与个人荣誉观),而非“走向一致”,排除C项。故选D项。
9.C
【知识点】罗马共和国和帝国、公历的缘起(儒略历)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历法以古埃及太阳历为蓝本编制儒略历,罗马建筑吸收希腊特点并改造出石拱门、穹顶,体现罗马既借鉴了古埃及、希腊的文化成果,又通过编制新历法、改造建筑形式实现了创新,C项正确;材料中“编制新历法”“有所改造”体现了罗马的创新,并非简单挪用,排除A项;材料明确体现了对古埃及、希腊文化的借鉴,与“拒绝融合”相悖,排除B项;材料中罗马文化明显受到古埃及、希腊的影响,并非“完全独立”,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知识点】公历的缘起(儒略历)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025年”属于公历纪年,公历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公元元年,是世界大多数地区通用的纪年方式,A项正确;“康熙十五年”是中国古代的帝王年号纪年,以康熙皇帝的年号来纪年,排除B项;“民国元年”是中华民国的纪年方式,以中华民国成立为元年,排除C项;“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农历的日期表述,农历是阴阳合历,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知识点】公历的缘起(儒略历)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罗马历法最初为阴历,后借鉴埃及太阳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之一),并在其基础上改进,由凯撒制定“儒略历”,体现了古罗马既善于借鉴其他文明成果,又进行创新发展,A项正确;“源远流长”强调起源早、历史悠久,而罗马历法是借鉴埃及太阳历发展而来,并非自身起源早,排除B项;儒略历是对埃及太阳历的改进,并非照抄照搬,排除C项;材料没有对比信息,无法得出古罗马天文历法遥遥领先,排除D项。故选A项。
12.(1)名称:帕特农神庙、大竞技场。
(2)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事件:百家争鸣。
(3)历法:儒略历。
历法:公历。
【知识点】古希腊的科学家、哲学家、古希腊雕塑、建筑、公历的缘起(儒略历)、百家争鸣的影响
【详解】(1)名称:根据材料一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罗马的代表性建筑有可容纳近8万名观众的大竞技场。
(2)哲学家:结合所学知识,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他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3)历法:结合所学知识,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