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测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测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22 20:5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
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政治前提是( )
A.瓦特改良蒸汽机并广泛应用于生产 B.工厂制度的确立
C.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D.君主立宪制首先在英国确立
2.“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机械装置最终在这个已经准备好迎接自己的新领域建立起来”。这表明( )
A.市场需求催生工业革命兴起 B.技术进步助力机械装置改进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手工工场在不断发展、蜕变
3.英国学者罗伯特·C.艾伦在《全球经济史》中记载:“1700年,英国煤价仅为法国的一半,铁价是欧洲大陆各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同时拥有欧洲最发达的信贷市场,商人能轻松获得投资工厂的资金。”这些条件共同促成了( )
A.文艺复兴的兴起 B.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4.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珍妮机的发明 C.火车的发明 D.轮船的发明
5.詹姆斯在1823年8月给他的弟弟杰斐逊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亲爱的弟弟,我将要把我的工厂从曼彻斯特搬到伦敦,我们很快就可以见面了。”詹姆斯能把厂房搬到伦敦得益于( )
A.珍妮机的发明 B.火车的发明
C.改良蒸汽机的出现 D.汽船的发明
6.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后,曼彻斯特的棉纺织厂从1786年的4家增至1830年的99家,产量从1788年的400万码增至1830年的5.2亿码。这说明蒸汽机的应用( )
A.直接推动交通运输业革新(如蒸汽机车)
B.为工业生产提供稳定动力,促进生产效率提升
C.使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D.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7.历史学家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写道:“18世纪中期,英国的工厂不再依赖河流峡谷的地理位置,只要有煤炭供应,就能在城市中心或交通便利处建立。”这一变化的关键原因是( )
A.珍妮机的广泛应用 B.火车的发明与普及
C.蒸汽机的改良与推广 D.飞梭的发明与使用
8.中国是世界公认的高铁技术强国,正迅速进入“高铁时代”。人类社会发展中,为铁路时代的开始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
A.哈格里夫斯 B.爱迪生 C.斯蒂芬森 D.瓦特
9.大批实行倒班制的产业工人在机器轰鸣的流水线上昼夜工作,并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生产。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手工工场发展 B.工厂制度形成 C.生产效率提高 D.经济效益扩大
10.《剑桥欧洲经济史》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主要说明了工业革命( )
A.改变了阶级结构 B.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C.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D.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11.由于棉花的需求量激增,美国南方种植园经济迅速发展和扩大起来。南方黑奴人数从 1790年的70万增加到1860年的395.4万,其中60%的人在棉花种植园里劳动。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发展 B.三角贸易的影响 C.美国内战的结束 D.独立战争的胜利
12.从1848年到1854年,英国乘坐火车的人次从大约0.58亿增加到大约1.08亿。这可用于说明工业革命( )
A.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B.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
C.强化了工人的劳动纪律 D.导致了贫富分化的加剧
13.下表是英国某时期交通发展简表,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类别 大事记
内河航运 1761年,开凿第一条内陆运河
18世纪90年代,开凿42条新运河,耗资650万英镑
铁路 至1835年,议会批准了54条铁路修筑计划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三角贸易”日益繁荣 D.殖民争霸
14.下表是1852年刊登于英国著名的幽默讽刺杂志《笨拙》上的一幅漫画。漫画主要揭示了( )
漫画名称(底部):《霍乱国王的宫殿》 漫画信息解读:画面中,一眼望去尽是简陋的街 道、遍地的污秽、拥挤的人群,面对正在肆虐的霍乱疫情,这些瘦弱的人们目光呆滞、满脸愁容、束手无策
A.环境污染威胁人类的生存 B.致命疫病肆意蔓延
C.工业时代的社会弊病 D.贫富分化现象加剧
15.18世纪下半叶,欧洲国家邮政业务的主要服务对象由政府逐步扩大到民间,各国邮局数量普遍增加,邮政体系进一步完善。如普鲁士地区的信件传递速度在24小时内可达150千米,邮递范围遍及欧洲。据此可知邮政业( )
A.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B.成为欧洲国家重点发展行业
C.促进了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
D.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
二、材料题
1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材料二 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单位:万吨)
年代 1800 1820 1830 1850 1860 1870
产量 1100 1740 2400 4940 8000 11000
材料三 大多数专家倾向于18世纪80年代,而不是18世纪60年代作为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只有到那个时期,所有相关的统计指数才能突然快速地、几乎直线式地上升,这才是“起飞”的标志,工业革命仿佛从天而降。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是哪些?
(3)材料二反映的趋势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在动力方面的哪一重大技术进步显著地促进这一趋势的出现?
(4)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2025年10月22日初中历史作业》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B C B C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B C D
1.D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开始标志
【详解】据题干“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政治前提”和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的发生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体制作为保障。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前提,D项正确;“瓦特改良蒸汽机并广泛应用于生产”是工业革命进程中的技术成果,而非政治前提,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是工业革命发生的经济条件,而非政治前提,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工厂制度的确立”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是工业革命的后果之一,而非政治前提,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2.A
【知识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开始标志
【详解】据题干“‘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于是,‘机械装置……新领域建立起来’”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市场需求的增长使得原有的工场手工业生产模式无法满足,从而催生了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革命,A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市场需求对机械装置(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而非技术进步助力机械装置改进,没有涉及技术进步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工业革命的结果,而题干说的是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排除C项;题干只是说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并没有体现手工工场在不断发展、蜕变,排除D项。故选A项。
3.B
【知识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开始标志
【详解】根据题干“1700年,英国煤价仅为法国的一半,铁价是欧洲大陆各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同时拥有欧洲最发达的信贷市场,商人能轻松获得投资工厂的资金”可知,题干指出1700年英国煤、铁价格低廉且信贷市场发达,廉价能源(煤)是蒸汽机等机械的动力来源,廉价原材料(铁)用于制造机器和基础设施,发达的信贷市场为工厂投资和新技术应用提供了资金支持,B项正确;文艺复兴发生于14-17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时间错误,排除C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于1688年,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4.B
【知识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开始标志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它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B项正确;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动力机器,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但不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排除A项;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发明,由斯蒂芬森发明,是工业革命的成果之一,并非开始的标志,排除C项;轮船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领域的发明,属于工业革命的成果,不是开始的标志,排除D项。故选B项。
5.C
【知识点】瓦特改良蒸汽机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良蒸汽机的出现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使工厂摆脱了对水力等自然动力的依赖,能够在更广泛的地区,如伦敦,建立和搬迁,为工厂的选址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所以詹姆斯能把厂房搬到伦敦得益于改良蒸汽机的出现,C项正确;珍妮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它主要是提高了纺纱的效率,与工厂的动力和搬迁的便利性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火车的发明主要是便利了交通运输,尤其是陆地的长途运输,但不是工厂能够搬迁的关键动力因素,排除B项;汽船的发明主要是便利了水上运输,对于工厂从曼彻斯特搬到伦敦(主要是陆地迁移相关),不是最直接的因素,排除D项。故选C项。
6.B
【知识点】瓦特改良蒸汽机
【详解】根据题干“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后,曼彻斯特的棉纺织厂从1786年的4家增至1830年的99家,产量从1788年的400万码增至1830年的5.2亿码”和所学知识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工业生产的动力问题,为工业生产提供了稳定、高效的动力,摆脱了传统水力、风力等自然力的限制,推动棉纺织厂数量和产量大幅增长,即促进生产效率提升,B项正确;题干材料仅涉及蒸汽机对棉纺织工业生产的影响,未提及“交通运输业革新(如蒸汽机车)”,二者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使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而非瓦特改良蒸汽机,排除C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与题干中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蒸汽机应用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7.C
【知识点】瓦特改良蒸汽机
【详解】由材料“18世纪中期,英国的工厂不再依赖河流峡谷的地理位置,只要有煤炭供应,就能在城市中心或交通便利处建立。”并结合所学可知,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从此工厂不再依赖水力,转而使用煤炭驱动的蒸汽动力,从而摆脱地理限制,C项正确;珍妮机和飞梭属于纺织工具改进,与动力无关,排除AD项;火车是交通运输工具,需要蒸汽机提供动力,排除B项。故选C项。
8.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与新能源
【详解】据题干“为铁路时代的开始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和所学知识可知,斯蒂芬森在1825年设计蒸汽机车“旅行者号”并主持修建首条公用铁路,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C项正确;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属于纺织业革新,与铁路无关,排除A项;爱迪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领域的发明家,与铁路无关,排除B项;瓦特改良蒸汽机,虽为火车提供动力基础,但未直接参与铁路机车发明,排除D项。故选C项。
9.B
【知识点】工厂的诞生
【详解】根据题干“大批实行倒班制的产业工人在机器轰鸣的流水线上昼夜工作,并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生产”和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时期工厂制度形成,使得工人在工厂里,围绕机器流水线,遵循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生产,B项正确;手工工场以手工劳动为主,与机器流水线无关,排除A项;生产效率提高是这种生产状况带来的结果,不是原因,排除C项;经济效益扩大是工厂制度下的生产带来的影响,不是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知识点】工厂的诞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详解】材料强调工人从家庭分散劳动转变为受工厂机器约束的集中生产。材料强调工人从家庭分散劳动转变为受工厂机器约束的集中生产。C项正确;材料核心是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家庭作坊→工厂制度),而非阶级结构,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家庭作坊转变为工厂制度,着重突出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无法得出提高生产力水平的结论,排除B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材料没有涉及这方面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详解】根据材料可以得出棉花需求量的增长促进了美国南方种植园的扩大与黑奴数量的增加,结合所学知识,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主要发展动力,促进了现代工厂制的出现,推动纺织业发展,导致棉花需求激增,促使南方扩大种植园和黑奴数量,所以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发展,A项正确;三角贸易虽涉及奴隶贸易,但其高峰期在18世纪前,与题干时间(1790年至1860年)关联较弱,排除B项;美国内战结束的时间是186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独立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使美国独立,没有直接导致棉花需求激增,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详解】据题干“1848年到1854年,英国乘坐火车的人次从约0.58亿增加到约1.08亿”和所学知识可知,火车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交通革新成果,乘坐火车人次的大幅增长,直接体现出工业革命创造的新式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方式,A项正确;题干未涉及社会关系变化、工人劳动纪律强化的相关内容,排除BC项;材料没有体现贫富分化加剧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13.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与新能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详解】据题干“英国某时期交通发展简表”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对原材料和商品运输需求激增,运河和铁路的修建正是为满足这一需求,B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于17世纪,时间不符,排除A项;“三角贸易”主要涉及海外奴隶贸易,与国内交通建设关联较小,排除C项;殖民争霸侧重海外扩张,而非国内基础设施,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详解】根据题干“1852年刊登于英国著名的幽默讽刺杂志《笨拙》上的一幅漫画,画面中,一眼望去尽是简陋的街道、遍地的污秽、拥挤的人群,面对正在肆虐的霍乱疫情,这些瘦弱的人们目光呆滞、满脸愁容、束手无策”和所学知识可知,1852年处于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工业革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环境恶化、公共卫生条件差等社会弊病,漫画中霍乱疫情肆虐以及城市的糟糕状况,正是工业时代社会弊病的体现,C项正确;漫画虽体现了环境污染等问题,但核心是揭示工业革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弊病,A项表述片面,排除A项;致命疫病肆意蔓延只是工业时代社会弊病的一个表现,并非漫画主要揭示内容,排除B项;题干主要表达了工业时代的社会弊病,漫画中未体现贫富分化现象,排除D项。故选C项。
15.D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
【详解】根据题干“欧洲国家邮政业务的主要服务对象由政府逐步扩大到民间,各国邮局数量普遍增加,邮政体系进一步完善”可得出,18世纪欧洲邮政业发展迅速,邮政服务对象扩大、效率提升、覆盖范围广,说明其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对高效通讯的需求,D项正确;工业革命推动邮政发展,排除A项;题干信息仅涉及邮政发展,未提及邮政是重点行业,排除B项;文化素养提高是间接影响,不是题干强调的直接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
16.(1)政治前提: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建立。
(2)三要素:市场、资金、劳动力。
(3)趋势:煤产量逐年迅速增加;
技术:瓦特改良蒸汽机。
(4)标志:珍妮机的发明。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与新能源、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开始标志、瓦特改良蒸汽机
【详解】(1)政治前提:据材料“(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建立。
(2)三要素:据材料“(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是市场、资金、劳动力。
(3)趋势:根据材料二可知,从1800年到1870年,每一个后续时间节点的煤产量都持续高于前期,数据呈现“逐年快速增长”的态势,因此材料二反映的趋势是煤产量逐年迅速增加。
技术: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动力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是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机通过燃烧煤炭加热水产生蒸汽,进而转化为机械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后,这一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厂生产和交通运输。蒸汽机运转需持续消耗大量煤炭作为燃料,其广泛应用直接大幅增加了对煤炭的需求。为满足需求,煤矿开采规模扩大、技术提升,最终推动煤产量随时间迅速增长。因此,瓦特改良蒸汽机是促进“煤产量逐年迅速增加”这一趋势的核心技术进步。
(4)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的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