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历史
(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考试开始前,请用黑色签字笔将答题卡上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清楚,并在相应位置
粘贴条形码。
2.选择题答题时,请用2B铅笔答题,若需改动,请用橡皮轻轻擦拭千净后再选涂其它选
项;非选择题答题时,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答题;在规定区域以外的答
题不给分;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考古发现的牛河梁遗址中,有的墓葬筑有二层台,石棺底板和盖板均用规整的石块搭建,
有的墓葬石质盖板、低板俱全,墓室用石规整,但圹壁未见层台,有的是无圹石棺墓,直
接建在地表上。据此推断,该遗址所处的时期
A.掌握高超的建筑工艺
B.已经迈入阶级社会
C.存在明显的等级分化
D开始出现成熟国家
2.
小臣是商朝臣仆中受宠幸的特殊群体。武丁时期,商王任用小臣任临时职官,同时接受执
事贵族的呼令;康丁之后,商王开始派遣小臣参与对外战争;帝辛时期,小臣被派驻于边
域,获得建族立邑的资格。这一变化表明商朝
A.内外服制不复存在
B统治范围不断扩大
C.贵族政治走向瓦解
D.商王权力渐趋强化
3.
汉武帝即位后,任用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在河西走廊设敦煌等四郡,派人联络西南夷,
还在南方越族聚居的地区设置南海、合浦、交阯等九郡。这些举措旨在
A.调整国家治理方略
B解决遗留的边患危机
C.打击地方豪强地主
D.促进不同民族的交融
4.
魏晋之际,玄学家用老庄的思想解释《周易》等儒家经典,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
是产生万物的根本。他们认为,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
风气上崇尚“清谈”。以上现象源自于
A.士族阶层的政治诉求
B.儒学正统地位丧失
C.动荡的社会政治环境
D封建经济遭到破坏
5.
有学者曾这样评价唐代科举:“各地域按名额获得其进士参政权,而历年全国各地士子群
集中央会试,对于传播国家意识,交换地方情感,熔铸为一体,更为有力。”该学者意在
强调,唐代科举
A.强化了中央集权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消除了地域隔阂
D.促进了社会公平
6.北宋理学家周敦顾在《太极图说》中提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
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同时强调人应通过“主静”“无欲”的修养方
法来体悟天理。这反映出,周敦颐的理学思想
A.融合了道家的辩证思维与修身理念
B.推动理学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
C着重从自然科学角度阐释理学思想
D.试图打破封建等级秩序和伦理规范
遵义市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1·(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