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五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一(10月)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德州市五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一(10月)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22 17:0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德州市五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借助“鹊桥”中继卫星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了一面由玄武岩纤维制成的五星红旗。读嫦娥六号登月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天体的是( )
A.月球 B.“鹊桥”中继卫星 C.地球 D.着陆月球背面的嫦娥六号
2.与月球相比,地球上适宜生命生存的自身条件是( )
①安全的宇宙环境 ②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③适宜的温度 ④液态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为了进一步探测土星和土卫六(土星卫星),人类发射了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卡西尼号对土星进行了近距离观测,并释放随行的惠更斯号探测器在土卫六上着陆。下图为地球和土卫六大小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土星属于( )
A.巨行星 B.近日行星 C.类地行星 D.远日行星
4.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在航行过程中,穿过了( )
A.水星轨道 B.海王星轨道 C.天王星轨道 D.木星轨道
2024年10月30日(农历二十八),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并与天宫空间站成功对接。半个月后,天宫空间站过境宁波上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到了月亮与空间站同框的照片(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绕地球运动的系统类似于下列天体系统中的(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6.该天文爱好者拍摄照片的时间和方向分别是( )
A.傍晚,东边 B.凌晨,东边 C.傍晚,西边 D.子夜,西边
内蒙古自治区主要位于大兴安岭以西,自东向西受海洋水汽的影响逐渐减弱。研究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太阳能资源丰富。下图为内蒙古自治区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图(单位:MJ/m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
A.较为均匀 B.低值区位于西南部
C.西多东少 D.高值区位于东南部
8.影响内蒙古自治区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昼长 B.植被 C.纬度 D.降水
9.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能清洁环保,无任何缺点 B.燃烧煤炭是间接使用太阳能
C.太阳辐射不会引起地球地表景观的改变 D.太阳辐射的能量绝大部分都能到达地球
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2024年10月1日至3日,太阳分别释放了两次强烈爆发。此时正值国庆假日期间,太阳也配合地放起了“大烟花”(色球层局部地区突然增亮)。下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材料中描述的“大烟花”主要是( )
A.太阳耀斑 B.日珥 C.太阳黑子 D.太阳风
11.此次太阳活动爆发可能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有( )
①高纬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②指南针不能正确地指示方向
③导致大规模的火山、地震 ④宇宙空间卫星信号全部中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图1中a、b、c、d代表不同岩层,图2中①②③④⑤依次代表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等5个地质年代。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五个地质年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叶虫出现于③地质年代 B.恐龙出现于②地质年代
C.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发生在④地质年代 D.哺乳动物出现于⑤地质年代
13.图1中岩层由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 )
A.a-b-c-d B.b-a-d-c C.d-c-b-a D.c-d-a-b
2024年11月17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开始正式服役,其最大钻深可达11000米,有望助力全球科学家实现“打穿地壳、进入地球深部”的科学梦想。下图示意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梦想”号最大钻深处位于( )
A.大气圈 B.水圈 C.生物圈 D.岩石圈
15.“梦想”号有望打穿的界面最可能是( )
A.M B.N C.G D.H
16.“梦想”号下钻过程所经过的岩层( )
A.①代表的圈层为地壳 B.②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C.③圈层物质以液态为主 D.④圈层物质呈坚硬固态
有效辐射为下垫面向上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差值。如图表示2003—2012年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向上长波辐射(L↑)及其上大气逆辐射(L↓)的月平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与7—9月相比,2—4月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之上的大气逆辐射值较低,主要是因为2—4月期间( )
A.降水较多 B.云雾较少
C.地表植被覆盖度较低 D.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18.根据有效辐射变化可知,一年中该地热带季雨林的林冠层( )
A.表面的温度保持恒定 B.热量主要来自大气层
C.各月都是其上表层大气的冷源 D.夏季对大气加热效果小于冬季
近地面大气接收的太阳辐射量主要由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共同决定。如图示意黄河源区夏季某日两种辐射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9.①②分别为( )
A.太阳短波辐射、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 B.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
C.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 D.太阳短波辐射、大气逆辐射
20.①在12:00后呈“双峰”波动的原因是( )
A.大气透明度升高 B.水汽含量变化 C.地面反射率变化 D.植被覆盖度变化
为了延缓冰川消融,瑞士科学家会在每年某个时段,把数英里长的保护毯覆盖在冰丘上,以保护阿尔卑斯山脉最古老的冰川。左图为冰川“盖被子”景观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为冰川“盖被子”能延缓冰川消融,主要是因为( )
A.减少了① B.增强了③ C.增强了② D.减弱了④
22.瑞士每年为冰川“盖被子”的时间段最可能位于( )
A.1~3月 B.6~8月 C.9~11月 D.12~2月
2024年11月4日0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在高度为145千米处与推进舱分离,降至10千米处打开降落伞,助力航天员安全返回。下图是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处所在的大气层的特点是( )
A.大气密度很小 B.对流运动旺盛 C.固体杂质较多 D.天气复杂多变
24.返回舱打开降落伞的位置在( )
A.平流层上部 B.电离层下部 C.对流层上部 D.对流层下部
25.返回舱选择在东风着陆场着陆,主要考虑该地区( )
①人烟稀少,安全性高②地形平坦,视野开阔③植被茂密,环境优越④风力微弱,便于着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综合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20世纪60年代起,人类就已经开始对火星进行探测活动。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从火星取样并返回地球的目标。而在更为长远的未来,人类或许真能够圆满实现“移民火星”的宏伟梦想。
材料二 图a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图b为火星与地球数据比较(均以地球为1)。
(1)写出图a中表示火星的序号,并描述火星在太阳系的运动特征。
(2)分析火星被认为是除了地球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的判断依据。
(3)从大气构成的差异,说明火星基地想要长期独立运行必须具备的功能。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西走廊东部位于乌鞘岭以西、祁连山北麓,海拔1300~3100米。目前,河西走廊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支持下,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村集体经济产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图示意河西走廊东部等高线及年太阳总辐射量空间分布。
(1)指出影响太阳辐射量的主要自然因素。
(2)描述河西走廊东部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3)从太阳能资源角度,分析河西走廊地区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的原因。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5月,研究人员在云南省禄丰市恐龙山镇梨园村发现数量众多的白垩纪早期梁龙足迹化石。梁龙为植食性恐龙,个体最长可超过30米,体重约10吨。按梁龙的体重计算,它每天需要食物1500千克左右。
恐龙足印化石的形成非常苛刻,需要恐龙生活离水比较近,比如在河海、湖滨等,如果是土层坚硬的话是不会留下足印的。恐龙留下脚印后,需要暴露在空气里一段时间,使得脚印坚固起来,这样在下次泥沙、波浪袭来时,脚印才可能不会被冲掉,随后的地壳运动把这些足迹埋住,这些足迹就这样保留了下来。图甲为恐龙足迹化石的形成的四个阶段。图乙为梁龙足迹化石照片。

(1)恐龙足印化石形成的四个阶段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2)结合地球演化历史知识,指出梁龙主要食物来源的植物类型,说明判断理由。
(3)推断分析白垩纪早期云南省禄丰市恐龙山镇梨园村的古气候特点。
(4)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云南恐龙化石研学活动,发现化石损坏严重,请针对足迹化石的保存提出合理建议。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当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多于一定温度条件下大气饱和水汽量且有足够的凝结核存在时,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多余的水汽便会凝结出来,变成小水滴或冰晶。因大气中水汽凝结形成的小水滴使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上称之为雾。
材料二 2024年11月13日清晨,江苏中部出现大面积浓雾,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受近地面逆温(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影响,浓雾消散较慢。上午9时后浓雾逐渐消散,气温迅速回升。下图为该日江苏如皋天气资料及浓雾照片。
如皋11月13日 雾/晴 11~23℃ 风向:东北风 风力:微风一级 相对湿度:100% 总降水量:0mm
(1)结合当日如皋天气状况,简述该日清晨形成浓雾天气的气象条件。
(2)浓雾消散后,近地面气温回升较快,请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简述原因。
(3)用实线绘制逆温发生时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并解释逆温影响下浓雾消散较慢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 2.B
3.A 4.D
5.D 6.A
7.C 8.D 9.B
10.A 11.A
12.A 13.B
14.D 15.A 16.B
17.B 18.D
19.A 20.B
21.A 22.B
23.A 24.C 25.A
26.(1)③。运动特征:绕日公转,与地球绕日运行的方向相同;公转轨道面具有共面性;公转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绕轴自转。
(2)火星与太阳的距离比日地距离略远,火星表面均温略低但不会太低;火星自转、公转周期比较适中,使气温昼夜变化与季节变化不大;具有大气层。
(3)火星上缺氧,需要氧气供应功能;火星空气中没有水,需要制造水蒸气,调节空气湿度功能;火星大气稀薄,气压低、温差大、辐射强,需具备气压调节、大气温差调节、防过强的辐射等功能。
27.(1)纬度位置、 海拔、天气状况、日照时数、坡向、大气透明度等。
(2)年太阳总辐射量空间分布差异大;总体上北部多,南部少;由低海拔到高海拔呈减少趋势。
(3)河西走廊地区海拔较高,大气透明度较高,太阳辐射强;晴天日数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为清洁能源,无污染;太阳能资源为可再生能源。
28.(1)③④①②
(2)裸子植物,蕨类植物。中生代时期气候温暖湿润,裸子植物与蕨类植物较多。
(3)大量沉积岩发育,河流流量大,输送泥沙多,说明气候湿润沉;积岩含有植食性梁龙遗迹化石,说明当时植被丰茂,气候温暖湿润。
(4)修建拉网围栏、排水工程以及树立警示牌等;在化石集中区可以建立保护区和保护场馆。
29.(1)相对湿度大,水汽饱和;最低气温低,水汽易凝结;风力微弱,不易消散。
(2)浓雾消散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地面辐射增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加,气温迅速升高。
(3)
逆温层上热下冷,空气对流受抑制,不利于浓雾消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