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完全重合”的直观含义,抽象出全等三角形的的定义。
学生能理解,要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并不需要六对元素(三边三角)都相等,通过探究发现“SSS”“ASA”“SAS”这些更简洁更有效的判断公理和判断定理。
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断定理或公理,证明三角形全等,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对角角相等,对应边相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难点: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过程 】
知识铺垫
1、在图 12 - 23 中,△ABC 和△MPN 能够完全重合,我们说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全等”用符号“≌”来表示,读作“全等于”. △ABC 全等于△MPN,记作“△ABC≌△MPN”.
当两个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作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作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作对应角。
2、在图 12 - 24 中,△DEF 是由△ABC 沿 BC 平移得到的,那么△ABC ≌ . 指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和对应角 .
二、探究新知
1、如图:在△ABC和△DEF中,AB=DE,BC=EF,AC=DF, ∠A=∠D, ∠B=∠E, ∠C=∠F,则△ABC和△DEF全等吗
2、△ABC和△DEF全等是不是一定要满足AB=DE,BC=EF,AC=DF, ∠A=∠D, ∠B=∠E, ∠C=∠F这六个条件呢?若满足这六个条件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条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一个条件可分为:一组边相等和一组角相等
两个条件可分为:两个边相等、两个角相等、一组边一组角相等
探究一:
1.只给一个条件(一组对应边相等或一组对应角相等)。
①只给一条边:
②只给一个角:
2.给出两个条件:
①一边一内角:
②两内角:
③两边:
问题3:
两个三角形若满足这六个条件中的三个条件能保证它们全等吗?满足三个条件有几种情形呢?
三个条件可分为:三条边相等、三个角相等、两角一边相等、两边一角相等
探究二:已知线段a、b、c, 请画一个△ABC,使它满足:边 AB为 c,边BC为a,边AC为b. 然后把△ABC 剪下来,并与同学的三角形互相叠放在一起,它们能完全重合吗?
归纳: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基本事实) .
简记为:边边边或 SSS
数学语言:如图 12 - 33,在△ABC 和△A'B'C' 中,如果 AB = A'B',AC = A'C',BC =B'C',那么△ABC ≌△A'B'C'.
例题1:如图 12 - 34,在△ABC 中,AB = AC,D 为 BC 的中点 .
求证:AD 平分 ∠BAC.
证明:∵ D 为 BC 的中点,
∴ BD = CD .
在△ABD 和△ACD 中,
AB = AC,
BD = CD,
AD = AD,
∴ △ABD ≌△ACD ( SSS ) .
∴ ∠BAD = ∠CAD,
即 AD 平分 ∠BAC.
探究三:已知线段c,角α,角β,如图 12 - 28. 请画一个△ABC,使它满足:边 AB为 c,∠ A 为 α,∠ B 为 β. 然后把△ABC 剪下来,并与同学的三角形互相叠放在一起,它们能完全重合吗?
归纳: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简记为:角边角或 ASA
数学语言:如图12-29,在△ABC 和△A′B'C' 中,如果 ∠B = ∠B',∠C = ∠C',BC = B'C',那么,△ABC ≌ △A'B'C'
例2 ;如图 12 - 30,AC // BD,AB 交 CD 于点 O,且 AC = BD.
求证:△AOC ≌ △BOD.
证明:∵ AC // BD,
∴ ∠A = ∠B,∠C = ∠D.
在△AOC 和△BOD 中,
∠ A = ∠ B,
AC = BD,
∠C = ∠ D,
∴ △AOC ≌ △BOD ( ASA )
探究四:已知线段a,b,角α, 请画一个△ABC,使它满足:边BC为 a,边AC为b,∠ C 为 α 然后把△ABC 剪下来,并与同学的三角形互相叠放在一起,它们能完全重合吗?
归纳: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记为:边角边或 SAS.
数学语言;如图 12 - 31,在△ABC 和△A'B'C' 中,如果 AB = A'B',AC = A'C',∠A =∠A',那么△ABC ≌△A'B'C'.
例3:如图 12 - 32,AC = AD,AB 平分 ∠CAD.
求证:( 1 ) △CAB ≌△DAB;( 2 ) ∠C = ∠D.
证明:( 1 ) ∵ AB 平分 ∠CAD,
∴ ∠CAB = ∠DAB.
在△CAB 和△DAB 中,
AC = AD,
∠CAB = ∠ DAB,
AB = AB,
∴ △CAB ≌△DAB ( SAS ) .
( 2 ) ∵ △CAB ≌△DAB,
∴ ∠C = ∠D
探究五:由于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已知两个角相等,第三个角必定相等。所以得到;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简记为:角角边或 AAS.
数学语言:如图 12 - 35,在△ABC 和△A'B'C' 中,如果 ∠A = ∠A',∠B = ∠B',BC = B'C',那么△ABC ≌△A'B'C'.
例4:如图 12 - 36,∠C = ∠D = 90°,AB 平分 ∠CAD
求证:AC = AD.
证明:∵ AB 平分 ∠CAD,
∴ ∠1 = ∠2.
在△CAB 和△DAB 中,
∠C = ∠ D,
∠1 = ∠2,
AB = AB,
∴ △CAB ≌△DAB ( AAS ) .
∴ AC = AD
三、课堂总结:
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断定理
边边边(SSS)(基本事实)
边角边(SAS)
角边角(ASA);角角边(AAS)
随堂测试
单选题
1.下列说法:①全等三角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其中正确的为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已知下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度数是( )
A. 72° B. 60° C. 58° D. 50°
3.已知△ABC≌△A1B1C1 , A和A1对应,B和B1对应,∠A=70°,∠B1=50°,则∠C的度数为( )
A. 70° B. 50° C. 120° D. 60°
4.如图,若△ABC ≌ △ DEF, BC=6, EC=4,则CF的长为 ( )
A. 1 B. 2 C. 2.5 D. 3
5.如图,△ABC≌△AEF,AB=AE,∠B=∠E,则对于结论:①AC=AF;②∠FAB=∠EAB;③EF=BC;④∠EAB=∠FAC,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如图,△ABC≌△DEF,点A与D,B与E分别是对应顶点,且测得BC=5cm,BF=7cm,则EC长为( )
A. 2cm B. 3cm C. 4cm D. 5cm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7.如图,△ABC≌△BDE ,若AB=12 ,ED=5 ,则CD的长为( )
A. 5 B. 6 C. 7 D. 8
8.如图△ABC≌△ADE ,若∠B=80°, ∠C=30° ,则 ∠EAD 的度数为( )
A. 60° B. 70° C. 75° D. 80°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9.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C≌△DEF,∠B=45°,∠F=65°,则∠COE的度数为( )
A. 40° B. 60° C. 70° D. 100°
10.如图所示,△ABC ≌△AEF,AB=AE,∠B=∠E,有以下结论:①AC=AF;②∠FAB=∠EAB;③EF=BC;④∠EAB=∠FAC,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填空题
11.如图,△ACE≌△DBF,如果∠E=∠F,DA=12,CB=2,那么线段AB的长是________.
12.如图,△ABC≌△ADE,∠EAC=25°,则∠BAD=________。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3.如图,△ABC≌△DCB,若AC=7,BE=5,则DE的长为________.
14.如图,△ABC≌△ADE,∠EAC=35°,则∠BAD=________°.
15.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高,若ABC的面积为18cm2 ,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cm2.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6.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6、10、x,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 y 、6、12,如果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 x+y =________.
17.如图所示,△ABC≌△ADE,且∠DAE=55°,∠B=25°,则∠ACG=________.
18.如图,AB=6cm,AC=BD=4cm.∠CAB=∠DBA=60 ,点 P 在线段 AB 上以 1cm/s 的速度由点A 向点 B 运动,同时,点 Q 在线段 BD 上由点 B 向点 D 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 t(s),则点 Q的运动速度为________cm/s,使得 A.C.P 三点构成的三角形与 B.P、Q 三点构成的三角形全等。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三、综合题
19.如图,已知△ABC≌△DEF,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A=85°,∠B=60°,AB=8,EH=2.
(1)求∠F的度数与DH的长;
(2)求证:AB∥DE.
20.如图,已知△ABF≌△CDE.
(1)若∠B=30°,∠DCF=40°,求∠EFC的度数;
(2)若BD=10,EF=2,求BF的长.
21.如图,在△ ABC 中,D 为 BC 的中点,过 D 点的直线 GF 交 AC 于点 F,交 AC
的平行线 BG 于点 G,DE ⊥ GF 并交 AB 于点 E,连接 EG,EF .
( 1 ) 求证:BG = CF.
( 2 ) 请你猜想 BE + CF 与 EF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拓展提高:
22.刘大伯承包了一个鱼塘(如图),他想知道鱼塘的宽AB究竟是多少 .请你设计一种测量鱼塘宽度 AB 的方案,帮助刘大伯解决这个问题
D
E
F
A
B
C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