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3)六年级上册信息科技 第4课 算法的程序体验 教案+学习单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23)六年级上册信息科技 第4课 算法的程序体验 教案+学习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信息科技(信息技术)
更新时间 2025-10-22 20:53:24

文档简介

课题 算法的程序体验 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计算机语言,理解算法可以通过计算机语言来实现。 通过体验“鸡兔同笼”问题验算器,认识python语言的基础语句。
学习重点 认识Python语言的基础语句。 学习难点 理解算法可以通过计算语言来实现。
学习准备 PPT、课堂练习
学习过程
学习版块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改进设计
回顾:什么是程序 与同桌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场景程序便利了生活,主要的功能是 什么,使用体会如何。填写任务记录单,并在班级内部展示交流。 1.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程序人手,组织学生 思考并填写任务记录单,简要说明自己所了解的程序功能和使用体 会,教师巡视记录,展示部分优秀的任务记录单。 2.提出问题:程序是怎么来的 倡导真实性学习,从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程序入手,将学 生自身经验作为素材,开放式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讨论,了解程 序设计的作用和价值,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学科思维水平, 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探 索: 认识计算机语言 1.自学课本板块一 “计算机语言”,认识计算机语言和程序后举手交流。 2. 自主观看学习微课1,举手交流感受。 1.教师询问学生“如何将我们文字设计的算法转化为电脑上的程序”,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算法的程序体验”。请学生自学课本,认识计算机语言和程序,邀请学生进行回答。 ② 组织学生观看学习微课1,邀请积极举手的学生发表感想,引导学生归纳出同一个算法可以使用不同的计算机语言实现,且功能一致。 本环节内容较为枯燥,采用自学课本和观看微课的形式,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什么是计算机语言,明确同一算法可以使用不同的计算机语言实现。
建构:程序验证鸡兔同笼算法 活动 一 认识Python 环境 自学课本板块二“程序的运行环境”,认识IDLE Shell和程序 编辑器窗口,并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它们的用处。 跟着教师的演示,打开Python 软件,尝试输入代码。 根据图1所示,在IDLE Shell窗口中输入print("hello,world!"), 同桌相互帮助,确保都能完成任务。 跟着教师的演示,运行代码。 活动二 程序验证“鸡兔同笼”算法 跟着教师演示,打开教师发送到指定位置(如桌面)的“鸡兔 同笼问题验算器 .py” 程序文件并运行,查看程序运行结果并与手工计算结果比较,看是否相同,填写任务记录单。 活动三 认识Python 基础语句 1.听教师讲解赋值语句、输出语句和常见比较运算符。 2.完成任务记录单上的活动三内容,将比较运算符和其代表的 意义进行连线。 1.请学生自学课本,认识IDLE Shell窗口和程序编辑器窗口。 2.演 示 打 开IDLE Shell和 Python 程序编辑器的方法:“开 始”菜单—Python—IDLE一文件一新文件,并演示输入代码 print("hello,world!") 。 提醒学生需要在英文输入法状态下输入代码, 完成后按回车键。学生尝试输入相同的代码,并通过同桌互助的方 式进行初步纠错。 3.演示运行代码,组织学生运行代码。 演示打开“鸡兔同笼问题验算器 .py” 程序文件的方法,请学生 运行程序并记录运行结果。教师巡视,帮助部分在操作上存在困难 的学生。 根据“鸡兔同笼”程序文件, 一步步讲解Python的赋值语 句、输出语句、常见比较运算符等,重点讲解输出语句。在Python 中,使用print() 可以实现1个或多个对象的输出,多个对象之间用 英文逗号分隔。输出的对象可以是数字或字符串,字符串需要放在 英文单引号或双引号之中。 组织学生完成任务记录单上的活动三内容,巩固对比较运算 符的认识。 体验在Python自带的IDLE Shell的环境中学习代码的输 入和运行。帮助学生理解程序的基本概念和程序运行的环境,提升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计算思维。体验程序运行带来的乐趣,让学生认识到程序设计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学生实践探究,初 步尝试程序体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通过运行程序文件获得成就感,认识到程序设 计的价值和意义,学会利用计算机实现问题的自动化求解,提高学 生用信息科技的思想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鸡兔同笼”程序文件的讲解,让学生理解Python 中基础语句的应用。通过完成任务三和输出语句的重点学习,让学 生理解代码语句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提高学生数字化学 习与探究的能力。
应 用:计算三角形周长的程序编写 尝试在IDLE Shell中编写一段代码,计算并输出边长为3、4、5 厘米的三角形的周长。采用前后6人为1个大组,同桌2人为1个小 组的模式,小组讨论代码,大组内相互评价输出结果是否正确。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请学生编写计算三角形周长的代码。教师 巡视并提醒学生易错点,如要使用英文输入法以及符号的用法等。 通过任务驱动,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大组内互助评价的 学习模式,提高学生数字化合作与探究的能力。在评价上坚持自评 与他评相结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 结 : 回 顾 所 学 思考并举手发言今天学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组织学生思考,邀请本课参与积极、 一般、不积极的3名学生 代表回答学会了什么、有什么体会,教师进行梳理归纳。 以学生视角总结、回顾、归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意 识地培养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其迁移到其他问题的求解 中来。
作业指导 任务一:打开教师发送到指定位置(如桌面)的“鸡兔 同笼问题验算器 .py” 程序文件并运行,查看程序运行结果并与手工 计算结果比较,看是否相同,填写任务记录单。 任务二:完成任务记录单上的活动三内容,将比较运算符和其代表的 意义进行连线。 运算符比较运算符十//==、大于一*!=小于×十>/等于÷一<1不等于
板书第4课 算法的程序体验
任务记录单
任务一 认识Python环境
打开pyhton,使用IDLE Shell输入代码print(“hello,world!”)。
第一步:打开python
操作方法:点击“开始”,找到Python,点击IDLE
第二步:输入代码 print("hello,world!")
注意:英文输入法状态下输入,完成后按回车键。
任务二 程序验证“鸡兔同笼”算法
打开教师发送到指定位置的“鸡兔同笼问题验算器.py”程序文件并运行,查看程序运行结果并与手工计算结果比较,看是否相同,填写任务记录单。
任务三 认识Python基础语句
将比较运算符和其代表的意义进行连线。
运算符 比较运算符
+ / == 大于
- * != 小于
× + > 等于
÷ - < 不等于
P
Python 3.12
IDLE (Python 3.12 64-bit)
Python 3.12 (64-bit)
Python 3.12 Manuals (64-bit)
Python 3.12 Module Docs (64-b...
≥IDLE Shell3.12.0a2
File Edit Shell Debug Options Window Help
Python 3.12.0a2 (main,Nov 15 2022,10:49:06)[MSC v.1933 64 bit (AMD64)]on win
A
32
Type "help","copyright","credits"or "license()"for more information.
>>>
print ("Hello,world!)
Hello,world!
>>>
Ln:5 Col:0
≥IDLE Shell3.12.0a2
File Edit Shell Debug Options Window Help
Python 3.12.0a2 (main,Nov 15 2022,10:49:06)[MSC v.1933 64 bit (AMD64)]on win
A
32
Type "help","copyright","credits"or "license()"for more information.
>>>
Ln:3 Col:0
“鸡兔同笼”程序输出
tu =0
头脚
鸡兔
while tu<36:
ji 35-tu
35
94
ifji*2+tu*4=94:
“鸡兔同笼”手工计算
print(ji,"只鸡",tu,"只兔")
tutu+1




35
9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