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北 非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从撒哈拉到安第斯——古代非洲与美洲
1
3
4
2
阿克苏姆
摩加迪沙等城市国家
加纳、马里、桑海帝国
津巴布韦
1
3
2
玛雅文明
印加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
古代非洲(北非以外) 古代美洲
经济状况
技术发明
国家形态
典型城市
宗教文化
最大差异
【任务一 】
请结合教材及所学完成表格,并比较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差异。
古代非洲(北非以外) 古代美洲
经济状况 培育高粱西瓜棉花等,驯养牛, 发展园艺业,对外贸易发达 培育马铃薯、玉米等作物,
驯养骆马
技术发明 掌握冶铁技术 发明“浮动园地”
国家形态 王国、帝国,部落政治兼具 城市国家、大帝国,神权色彩浓厚
典型城市 廷巴克图、大津巴布韦, 城市繁荣 特诺奇蒂特兰、马丘比丘城,
高超的建筑艺术
宗教文化 部落文化、伊斯兰教 文字、历法、20进制,多神崇拜
最大差异
【任务一 】
请结合教材及所学完成表格,并比较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差异。
观点1: 历史上,非洲与欧亚大陆隔绝的程度十分严重。这一与世隔绝至今仍是非洲大陆发展中的一个首要而又持久的因素。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999年版)
【任务二】
你是否同意这些观点?请从教材中寻找相关论据。
观点2: 杰斐逊等受过启蒙思想洗礼、笃信天赋人权学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认为印第安人处于“人类的童年”……尚停留在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存在“野蛮性”的一面。
要求:态度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
地形复杂,不易开发,
封闭状态下独立发展,发展程度低
未曾出现统一的大帝国,
内部缺乏身份认同。
海 洋
高 原
山 地
沼泽地
沙 漠
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古代非洲文明
大津巴布韦内城石塔
大津巴布韦的建筑
历史学家西奥说:
这是我见过的最为神秘最为复杂的建筑结构,他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区域性,起源早,多元性, 发展不平衡。
开放性
班图人迁徙
沙漠商队(绘画作品)
环印度洋贸易
国内交流
发现于坦桑尼亚的中国瓷器
国际交流
隔而不绝,流动的文明
刻有国王头像的阿克苏姆金币
曼萨·穆萨到罗马分发黄金
观点1: 历史上,非洲与欧亚大陆隔绝的程度十分严重。这一与世隔绝至今仍是非洲大陆发展中的一个首要而又持久的因素。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999年版)
【任务二】
如何看待这些观点?请从教材中寻找相关论据支撑你的看法。
与通常的看法相反,在欧洲扩张之前的时期中,非洲绝不是与世隔绝的,自7世纪以来,外部联系和内部关系开始增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005年版)
观点2: 杰斐逊等受过启蒙思想洗礼、笃信天赋人权学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认为印第安人处于“人类的童年”……尚停留在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存在“野蛮性”的一面。
美洲早期部落分布图
不仅美洲诸印第安文明与其他大陆诸文明相隔绝,而且诸印第安文明彼此之间基本上也相隔绝。换句话说,在2500年中,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可证明中美洲文明和秘鲁文明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 ·上)
玛雅神灵众多,自然界中每个现象、社会各个职业和等级都有相应神灵。阿兹特克人社会宗教色彩极为浓厚,他们相信灵魂永生并崇拜至少 128位主神,最高统治者被当做神的化身。印加最崇拜太阳神。 ——朱寰主编《世界古代史》(第二版)下册
到公元1500年时,美洲大陆刚进入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早在公元前2500年便已达到的文明阶段。他们的工具仅用石头、木头或骨头制成,没有利用轮子,除美洲驼和羊驼外,人的背是唯一的运输工具。更严重的是,他们缺乏抵御欧洲人所带来的种种疾病的免疫力。 ——[ 美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 7版(上)
独立发展的,封闭性,落后的
古代美洲
经济生活
思想文化
国家管理
印第安人是如何应对人类发展遇到的共同挑战?
1.群落生存和生产问题;
2.生产生活中记事、统计、信息传递、时间管理及精神需求等问题;
3.治理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庞大国家。
培育玉米、番薯、马铃薯等大陆没有的
农作物;驯化骆马;发明“浮动园地”
建造金字塔庙宇,创造文字、历法,使用数字,建设城市,进行祭祀…
印加帝国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
从政治到经济等完整的国家体系
孤而不独,内生的智慧
成就辉煌,多元性
探究:你如何评价古代非洲与美洲的文明水平?
人类发展面临的挑战 古代美洲人 古代非洲人 古代亚欧人
群落的 生存和生产 培育玉米、马铃著、 番薯等,驯化骆马 培育高粱、西瓜等, 驯养牛,引进绵羊 培育大小麦、水稻和粟,饲养羊、猪、狗
记事、计时与精神生活 多神崇拜,祭祀, 创造文字、太阳历, 20进制 音乐、歌舞 绘画、雕刻 祭拜太阳、天,创造文字、数字和进位制,发明历法
治理 庞大国家 印加实行集权, 划分政区、建立税收、道路系统,迁移人口 桑海实行中央集权, 官吏由国王直接任免,广泛使用奴隶 实行君主专制,建立对地方直接控制的政治制度、道路系统、税收系统
多元性
趋同性
多源性
【任务三】结合表格和学思之窗,全面认识世界文明
①人类走向文明具有必然性和共性;②多源并不意味着齐头并进;
③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时间和空间出现的差异性,生产技术、物质资料、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差异性都推动文明的多源发生和多元发展。
【学思之窗】
文明真正的进步,始于承认发展轨迹多是在生态骰子掷出的框架内交织着人类突破约束的自主选择,终于对共同命运的悲悯与超越地理宿命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