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统编九上语文第4单元检测卷(新考向)02(原卷版+答案版+讲解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秋统编九上语文第4单元检测卷(新考向)02(原卷版+答案版+讲解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3 07:41:39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人教新版 九上 语文
同步课件
统编版九上语文 阶段性检测(新考向)讲解课件
九上语文第4单元检测卷02
范围:4单元
(建议用时: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 默写。(10分)
(1)“乡愁”是诗词中永恒的主题,这种贯穿古今的情感,凝聚成思乡情结,
展现在诗词中。
远离故乡时,年迈的杜甫借月抒怀,流露出“ ,
”(《月夜忆舍弟》)的思乡之情;温庭筠借梦抒情,抒发了
“ , ”(《商山早行》)的思乡之情;大
诗人李白曾对月低吟,倾诉了“ , ”
(《静夜思》)的思乡之情。
露从今夜白 

是故乡明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2)古往今来,无数文人登临览胜,抒发情感。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抒
发了“ , ”的忧乐观;许浑
在《咸阳城东楼》中发出“ ,
”的痛惜之情。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行人莫问当年事 
故国东来渭水流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12分)
  那种地道人笑道:“墙角边绿杨树上新添了一个老鸦cháo,每日只聒.到
晚。”众人道:“把梯子去上面拆了那cháo便了。”有几个道:“我们便去。”
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杨树上一个老鸦cháo。众人道:“把梯
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李四便道:“我与你盘上去,不要梯子。”智深
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
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
“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智深道:
“打甚鸟紧!明日都看洒家演武使器xiè。”众泼皮当晚各自散了,从明日始,
这二三十个破落户见智深匾匾的伏,每日将酒肉来请智深,看他演武使拳。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老鸦cháo( 巢 )   聒.( ɡuō )   
酒兴.( xìnɡ )   器xiè( 械 )
(2)文中鲁智深的绰号是“ ”,小锋同学非常喜欢鲁智深这一形
象,下面是他搜集的三幅图片,按照小说情节的先后顺序,三幅图片应排
序为 、 、 。(填写字母)(4分)
A
B
C

ɡuō
xìnɡ

花和尚 
B 
C 
A 
(3)《水浒传》一书中智真长老送鲁智深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
遇水而兴,遇江而止。”这四句偈言,暗示了鲁智深的一生,结合全书,
谈谈这四句偈言的含义。(4分)
“遇林而起”,指鲁智深在野猪林为搭救林冲而走上了落草的道路;“遇
山而富”,指鲁智深于二龙山落草,做了山寨之主;“遇水而兴”,指的
是在水泊梁山替天行道;“遇江而止”,指鲁智深在钱塘江圆寂。
3. 复兴中学九年级(1)班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3分)
(1)九年级(1)班准备开展一次“小说人物大家猜”的竞猜活动,下面是语文
课代表拟好的活动步骤,请将其补充完整。(2分)
①全班同学各自用卡片给小说人物建立档案;
②汇总同学们的小说人物档案,建立一个内容丰富的竞猜题库;
③ ;
④表彰竞猜突出的同学,整理同学们的小说人物档案,编写小说人物
小词典。
制定比赛规则,开展“小说人物大家猜”竞猜活动 
(2)作为本次活动的负责人,请你根据下面的流程图,将本次活动流程完整、
准确地介绍给同学们。(4分)
示例:“走进小说天地”活动主要进行讲座和实践课程两项活动,讲座主
要讲人物鉴赏和情节构思;实践课程由阅读课和写作课构成,阅读课举办
讲故事比赛和表演课本剧,写作课进行小说创作和小说鉴赏;学期末将对
实践课程进行表演、展示。
(3)小琪同学在活动结束后,写了一段话,表达了她阅读小说的感受,请你帮
她修改。(4分)
  小说,以其鲜活的人物、跌宕的情节吸引了万千读者。翻开语文课
本,走进小说天地,我见到了一个个鲜明的形象:有沙地护瓜、聪明伶俐
的小闰土,有视财如命、让人鄙视的菲利普夫妇,有侠肝义胆、除暴安良
的梁山好汉,【甲】有神通广大、意志坚定的孙悟空等……【乙】他们的
形象在我脑海中久久回荡,让我印象深刻。
①【甲】处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2分)
将结尾处的省略号改为句号。
②【乙】处有语病,请你修改。(2分)
将“久久回荡”改为“浮现”。
(4)以下是关于小说阅读方法的讨论,请你发表自己的看法。(3分)
小兰:我觉得阅读小说首先要把握小说的主题,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可以
联系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去把握。
小明:我觉得还要探讨它的艺术手法,就是小说的一些创作技巧,包括构
思、选材、语言等方面的技巧,可以指导我们写作呢。
我:
(示例)我觉得还应该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小说的现实意义。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
韩逸萌
①儿时的记忆里,奶奶的手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②想起奶奶的手,恍惚中就觉得香气四溢。在那个物质不甚充裕的年代,在那
个并不富足的家庭里,我(奶奶的孙女)的童年却充满着香甜酥脆的回忆。
③暮春时节的榆钱,奶奶煮在粥里。我的碗里便漂了一片片的小荷叶,我像捉
小鱼一样吞下,奶奶说,吃了榆钱,一生富足。初夏的傍晚,浓郁的槐花香笼着整
个小院,我穿着奶奶做的豆绿色的小裙子,看她洗净采下的槐花,撒上盐和面粉,
上锅蒸熟,晚上就能吃到唇齿留香的槐花饭。锅里还煮着绿豆稀饭,煮开了花的绿
豆和大米也像一朵朵盛开的小槐花,令我小小的心里久久着迷。那时的夏天竟可以
如此清香和清凉。
④冬天是我最爱的。奶奶用坏了的脸盆扣住火炉口,漏洞的地方用白菜叶盖
住,不到饭点,烤地瓜的香味就把在街上疯玩的我“勾”了回来。滚烫的地瓜我拿
不住,奶奶一边叫我小馋猫,一边帮我剥皮。“奶奶的手怎么不怕烫?”我奇怪。
奶奶笑着说:“奶奶的皮厚啊!”那香喷喷的味道,时时想起,时时垂涎不已。
⑤奶奶的手如此灵巧呵!童年时,我是小伙伴里的孩子王,得此殊荣唯一的原
因就是我有最多最好玩的玩具。我没有布娃娃,但我有奶奶缝的布老虎,张着大
口,额头上用黑毛线绣着“王”字,那是我最喜欢的玩偶,高兴时才给别的小朋友
抱一下。
⑥包装箱上的封条,奶奶一根根洗净攒着,攒得够多了,在一个木头盒上缠缠
绕绕,一横一竖,不同颜色的封条就在奶奶的手指尖穿梭纷飞。奶奶编的篮子小巧
精致,除了自家用,还送给邻里乡亲,整条街上的人都提着奶奶编的篮子去赶集。
人人见了都夸奶奶编得好,有人让奶奶再编了就拿去卖。奶奶笑笑,再编好了仍旧
是送人。
⑦在村里口口相传的还有奶奶做虎头鞋的手艺。亲戚里谁家生了孩子,奶奶总
要做一双虎头鞋送去。鞋底是奶奶亲手纳的布底,小孩子穿着轻巧又舒服。奶奶做
的虎头鞋针脚细密,“老虎”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珠是特意找了亮面的皮革剪下
的,眉毛、胡子、耳朵,个个都精致。
⑧衣柜的另一个角落,塑料袋里装着一个枕头。枕头是金黄缎面的,上面绣了
一朵莲花。那莲花真漂亮呀,花瓣层层叠叠,上面是粉紫色,下面是粉白色。我问
奶奶:“我可以枕那个枕头吗?”奶奶用粗糙的大手摸摸我的头:“傻孩子,那是
奶奶的送老衣啊!”我一直不明白什么是送老衣,后来才知道它的另一个名字叫作
寿衣,那是念在嘴里都觉得心惊胆战的字眼啊!所幸,一直到现在,那个枕头依旧
放在角落里,始终未用。只是每次看到,我都心酸到不行,不敢想,不敢想,一想
几乎要窒息。
⑨这次回家,奶奶捧着我的手,像个孩子一样说:“妮儿的手真嫩,看奶奶的
手,跟锉子一样。”“锉子”这个词刺痛了我,小的时候,我总喜欢让奶奶给挠痒
痒,不用任何工具,奶奶粗糙的大手在我背上划拉几下,那种感觉最舒服了。
⑩第二天,我冒着四五级风,跑了三个金店,终于买到了一枚尺寸最大的金戒
指。奶奶嗔怪:“这孩子,我年纪这么大了,你花这冤枉钱干什么!”我不说话,
我只是想用一枚戒指装饰奶奶的手,这其实是一个华而不实的自我安慰。
我拉过奶奶的手,给她戴上戒指,这么大的尺寸竟刚刚好。奶奶照例抓过我
的手,给我暖手。我自小手脚怕冷,冬天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
到奶奶身边,奶奶就伸出她的粗糙的大手握住我冰冷的小手。温暖从她的指尖一点
点传过来,我的心也暖和起来。那种温馨是我一生难忘的。奶奶,你的指尖是我一
生的温暖,可不可以,让我握得久一点?
(选自《意林》,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 文章对奶奶的手的描写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B. 文中第⑩段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我”只是想为奶奶尽量多做点事,以此得
到自我的心灵安慰,表达了“我”因无法多为奶奶做有用的事而愧疚的情
感。
C. 文章第⑧段虽然能更进一步表现奶奶的手巧,但与文章标题“你的指尖是我
一生的温暖”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可以认为本段离题。
D. 文中的奶奶是一个慈祥、善良、勤劳、大方、淳朴、热心的老人。
【解析】C. 第⑧段并不离题,本段对奶奶送老衣的描写,更加突出了奶奶在
“我”心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与文本主旨紧密相关。
C
5. 文章开篇说“奶奶的手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这“魔力”在第③—⑦段中分别用
哪些具体的事件进行了体现?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5分)
①做榆钱粥、槐花饭;②奶奶给“我”烤地瓜;③奶奶给“我”做布老虎;④奶
奶编制篮子;⑤奶奶做虎头鞋。
6. 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所包含的人物情感。(4分)
奶奶嗔.怪.:“这孩子,我年纪这么大了,你花这冤枉钱干什么!”
假装发怒,表现了奶奶舍不得让“我”为她花钱,但又因为孙女懂得关爱自己而
感到欣慰和幸福的情感。
7. 通读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 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
用。(4分)
结构上:收束全文,首尾呼应,照应开头。内容上: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
“我”对奶奶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我”希望奶奶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8. 文章以“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为标题,有何妙处?(6分)
①奶奶的手是全文的行文线索,文章写了奶奶用手给“我”准备食物、给“我”
缝制玩具、为“我”挠痒痒,奶奶的手指尖是“我”情感的生发点;②以小见大
(或化大为小),使取材集中,立意更鲜明;③表达了文章主旨,表现了“我”
对奶奶的感激之情;④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富有文采。(答出三点即可)
【二】(17分)
材料一 科学家们把遗忘看作是记忆的一个小故障。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记忆的丧失并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更像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我们的大脑在不停地主
动遗忘。
通过对人类在睡眠中的监测,有一些观点可以证实,人在睡眠中会“主动遗
忘”。目前关于在睡眠中遗忘机制的启动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可能与下丘脑黑
色素聚集激素神经元有关。日本学者发现一种仅在REM期(快速眼动期)激活的一
类神经元可以分泌一种“黑色素聚集激素”的物质,黑色素聚集激素神经元的激活
在促进REM期睡眠的同时,显著抑制海马神经元活性导致遗忘,动物实验也证实了
该说法的可信性。
另一种观点可能与突触重整来达到突触稳态有关。研究发现,觉醒持续一定时
间后,与学习记忆有关的通路会出现突触数量增多、体积增大、膜上受体过多等表
现,这些变化会导致进一步占据有限空间,消耗能量,使突触传递效率下降。睡眠
可移除觉醒期细胞膜上增加的受体,减小一部分并不重要的新突触,与此同时它还
会巧妙地加强和保存一小部分比较重要的突触,恢复突触权重,保证突触稳态,从
而提高突触传递效率。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遗忘的存在是为了保持大脑的活力。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信息进入我们的大
脑,占用我们许多思考资源,所以大脑每天都要进行记忆清理工作,才能保持高速
的运转能力。一些患有大脑疾病的人,无法自动进行信息的遗忘和清理,会因各种
不重要信息的干扰而烦恼。比如,遇到的每个人的样子、街边路牌内容、昨天听到
的每句话都在脑海中打转,影响正常思考。大脑远远先进于现在的各种电子设备。
因为它的内存清理工作完全是自动进行的。大脑通过高效的筛选机制,让我们保持
了持续高内存的运行状态。
遗忘推动我们归整知识,进行选择性记忆。在大脑自然遗忘的规律下,我们会
激发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思考哪些知识是我们喜欢的,然后进行持续的强调
和复习,同时也筛选出哪些知识是我们不需要的,自动放弃它们。渐渐地每个人就
会建立起自己独一无二的知识系统。并且,我们将掌握培养自己专长能力的方法。
(选自《科学24小时》,有删改)
材料三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告诉我们,学过的知识很快会遗忘,同时,大脑的
遗忘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则。因为我们刚刚学过的东西往往保留在大脑的短时记忆系
统里。而短时记忆系统空间、时间容量有限,记忆质量也往往不过关,大脑并没有
形成稳定的神经元连接,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记不牢、记不准”。但如果我们学过
的知识或技能过了两三天还记忆犹新,那就意味着它们很大程度上已经转入大脑的
长时记忆系统,不容易被遗忘。
什么时间复习“性价比”最高呢?当我们理解了大脑遗忘的规律,就能够更加
合理地、科学地安排复习的时机。复习的时机要恰到好处,如果我们学过的东西全
部都记着,那么此时没有必要复习。相反,如果我们学过的东西已全部遗忘,再复
习就似乎为时已晚。逻辑上讲,复习的理想时间点是我们学过的东西快要遗忘的时
候。这就需要时不时地回忆、评估和反思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状态,并进行感知
和监控评估。
(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9.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 大脑每天都进行信息的遗忘和清理工作,以保持其高速的运转能力。
B. 觉醒后与学习记忆有关的通路发生变化,占据大脑有限空间,会使突触传递
效率下降。
C. 复习的时机只要是恰到好处,我们学过的东西可以全部记得。
D. 遗忘是因为短时记忆系统空间、时间容量有限,大脑并没有形成稳定的神经
元连接。
【解析】C. 根据材料三“复习的时机要恰到好处,如果我们学过的东西全部都
记着,那么此时没有必要复习”,可知C项表述逻辑混乱。
C
10. 材料一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举例子。列举了睡眠中遗忘的两种观点。举了日本学者发现“黑色素聚集激
素”的物质,在促进REM期睡眠的同时,显著抑制海马神经元活性导致遗忘的
例子,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人在睡眠中会“主动遗忘”的特点。
11. 材料二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逻辑顺序。按照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说明大脑每天都要对占有的
信息进行自动内存清理工作的好处。
12. 结合以上材料,联系自己的经历,说说我们如何才能让学过的东西记得更牢。
(写出三点即可)(6分)
①及时复习。“学而时习之”,学过的知识及时复习巩固。②根据大脑遗忘先
快后慢的规律,进行“间隔重复”和“检索记忆”。③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
是大量记忆的源泉,想象得越生动,记忆越容易。把要记忆的那些无意义的数
字或文字,通过“谐音、形象转化、意义转化”进行编码,从而更好地完成记
忆。④对知识进行关联。尝试将新知识与已经知道的知识建立联系。
【三】(16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
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
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
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
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
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①,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
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
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
淡,投箸而起,愀然②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
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
(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注释】①熨:像被熨烫过一样。②愀然:忧愁的样子。
13.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朝晖.夕阴    晖:     
(2)南极.潇湘 极:
(3)时.有小舫往来 时:
(4)亦甚雄快. 快:
14.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
日光 
至,到达 
时常 
愉快 
/
/
15.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2)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
等到完工,宾客同僚请典礼大乐庆祝落成。
16. 【甲】【乙】两文在写景、抒情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分析。(4分)
【甲】、【乙】两文都是借景抒情,都体现“以物喜,以己悲”的感情。
【甲】文段写淫雨、阴风等表现悲苦之情,写沙鸥、锦鳞等表现喜悦之情。
【乙】文段写清风、湖水表现喜悦之情,写浓云、巨浪表现悲伤之情。
【乙文参考译文】
  (我们)出游的这一天,风和日丽,湖面像被熨烫过一样平坦。时常有小
船来来往往,像蝇头小字,附着在像白绢一样的溪流上。举酒同饮,意趣闲
淡。中午时分,风渐渐大起来,湖水发出汩汩的声音。许多船只排阵而来,景
色雄壮,让人愉快。傍晚时分,状如炮车般的云升腾起来,狂风大作,湖面波
浪奔腾,白色的波浪如雪山汹涌起伏,震动了城郭。我这时环顾四周一片惨
淡,放下筷子站立起来,忧愁悲伤,伤心流泪不能自制了。从前滕子京因在庆
州统领军队抗敌的事情被贬官到这里,因不得志而心情忧郁,扩大原有城楼的
规模而有了现在的岳阳楼。等到完工,宾客同僚请典礼大乐庆祝落成。
三、写作(55分)
17.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有人说,向日葵总朝着太阳,它永远不惧烈日,永远仰着头颅;有人说,
失败总带给人灰暗,但是只要心中有光明,生活就不至于痛苦。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
题目自拟,写一篇记叙文,分享你的体验和发现。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
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2025秋统编九上语文第4单元检测卷(新考向)02
(安徽等地适用)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时间:150分钟
班级: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乡愁”是诗词中永恒的主题,这种贯穿古今的情感,凝聚成思乡情结,展现在诗词中。
远离故乡时,年迈的杜甫借月抒怀,流露出“ 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的思乡之情;温庭筠借梦抒情,抒发了“ 因思杜陵梦 , 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的思乡之情;大诗人李白曾对月低吟,倾诉了“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的思乡之情。
(2)古往今来,无数文人登临览胜,抒发情感。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抒发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忧乐观;许浑在《咸阳城东楼》中发出“ 行人莫问当年事 , 故国东来渭水流 ”的痛惜之情。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12分)
  那种地道人笑道:“墙角边绿杨树上新添了一个老鸦cháo,每日只聒到晚。”众人道:“把梯子去上面拆了那cháo便了。”有几个道:“我们便去。”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杨树上一个老鸦cháo。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李四便道:“我与你盘上去,不要梯子。”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智深道:“打甚鸟紧!明日都看洒家演武使器xiè。”众泼皮当晚各自散了,从明日始,这二三十个破落户见智深匾匾的伏,每日将酒肉来请智深,看他演武使拳。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老鸦cháo( 巢 )   聒( guō )   酒兴( xìng )   器xiè( 械 )
(2)文中鲁智深的绰号是“ 花和尚 ”,小锋同学非常喜欢鲁智深这一形象,下面是他搜集的三幅图片,按照小说情节的先后顺序,三幅图片应排序为 B 、 C 、 A 。(填写字母)(4分)
A     B     C
(3)《水浒传》一书中智真长老送鲁智深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这四句偈言,暗示了鲁智深的一生,结合全书,谈谈这四句偈言的含义。(4分)
“遇林而起”,指鲁智深在野猪林为搭救林冲而走上了落草的道路;“遇山而富”,指鲁智深于二龙山落草,做了山寨之主;“遇水而兴”,指的是在水泊梁山替天行道;“遇江而止”,指鲁智深在钱塘江圆寂。
3.复兴中学九年级(1)班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3分)
(1)九年级(1)班准备开展一次“小说人物大家猜”的竞猜活动,下面是语文课代表拟好的活动步骤,请将其补充完整。(2分)
①全班同学各自用卡片给小说人物建立档案;
②汇总同学们的小说人物档案,建立一个内容丰富的竞猜题库;
③ 制定比赛规则,开展“小说人物大家猜”竞猜活动 ;
④表彰竞猜突出的同学,整理同学们的小说人物档案,编写小说人物小词典。
(2)作为本次活动的负责人,请你根据下面的流程图,将本次活动流程完整、准确地介绍给同学们。(4分)
示例:“走进小说天地”活动主要进行讲座和实践课程两项活动,讲座主要讲人物鉴赏和情节构思;实践课程由阅读课和写作课构成,阅读课举办讲故事比赛和表演课本剧,写作课进行小说创作和小说鉴赏;学期末将对实践课程进行表演、展示。
(3)小琪同学在活动结束后,写了一段话,表达了她阅读小说的感受,请你帮她修改。(4分)
  小说,以其鲜活的人物、跌宕的情节吸引了万千读者。翻开语文课本,走进小说天地,我见到了一个个鲜明的形象:有沙地护瓜、聪明伶俐的小闰土,有视财如命、让人鄙视的菲利普夫妇,有侠肝义胆、除暴安良的梁山好汉,【甲】有神通广大、意志坚定的孙悟空等……【乙】他们的形象在我脑海中久久回荡,让我印象深刻。
①【甲】处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2分)
将结尾处的省略号改为句号。
②【乙】处有语病,请你修改。(2分)
将“久久回荡”改为“浮现”。
(4)以下是关于小说阅读方法的讨论,请你发表自己的看法。(3分)
小兰:我觉得阅读小说首先要把握小说的主题,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可以联系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去把握。
小明:我觉得还要探讨它的艺术手法,就是小说的一些创作技巧,包括构思、选材、语言等方面的技巧,可以指导我们写作呢。
我: (示例)我觉得还应该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小说的现实意义。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
韩逸萌
①儿时的记忆里,奶奶的手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②想起奶奶的手,恍惚中就觉得香气四溢。在那个物质不甚充裕的年代,在那个并不富足的家庭里,我(奶奶的孙女)的童年却充满着香甜酥脆的回忆。
③暮春时节的榆钱,奶奶煮在粥里。我的碗里便漂了一片片的小荷叶,我像捉小鱼一样吞下,奶奶说,吃了榆钱,一生富足。初夏的傍晚,浓郁的槐花香笼着整个小院,我穿着奶奶做的豆绿色的小裙子,看她洗净采下的槐花,撒上盐和面粉,上锅蒸熟,晚上就能吃到唇齿留香的槐花饭。锅里还煮着绿豆稀饭,煮开了花的绿豆和大米也像一朵朵盛开的小槐花,令我小小的心里久久着迷。那时的夏天竟可以如此清香和清凉。
④冬天是我最爱的。奶奶用坏了的脸盆扣住火炉口,漏洞的地方用白菜叶盖住,不到饭点,烤地瓜的香味就把在街上疯玩的我“勾”了回来。滚烫的地瓜我拿不住,奶奶一边叫我小馋猫,一边帮我剥皮。“奶奶的手怎么不怕烫?”我奇怪。奶奶笑着说:“奶奶的皮厚啊!”那香喷喷的味道,时时想起,时时垂涎不已。
⑤奶奶的手如此灵巧呵!童年时,我是小伙伴里的孩子王,得此殊荣唯一的原因就是我有最多最好玩的玩具。我没有布娃娃,但我有奶奶缝的布老虎,张着大口,额头上用黑毛线绣着“王”字,那是我最喜欢的玩偶,高兴时才给别的小朋友抱一下。
⑥包装箱上的封条,奶奶一根根洗净攒着,攒得够多了,在一个木头盒上缠缠绕绕,一横一竖,不同颜色的封条就在奶奶的手指尖穿梭纷飞。奶奶编的篮子小巧精致,除了自家用,还送给邻里乡亲,整条街上的人都提着奶奶编的篮子去赶集。人人见了都夸奶奶编得好,有人让奶奶再编了就拿去卖。奶奶笑笑,再编好了仍旧是送人。
⑦在村里口口相传的还有奶奶做虎头鞋的手艺。亲戚里谁家生了孩子,奶奶总要做一双虎头鞋送去。鞋底是奶奶亲手纳的布底,小孩子穿着轻巧又舒服。奶奶做的虎头鞋针脚细密,“老虎”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珠是特意找了亮面的皮革剪下的,眉毛、胡子、耳朵,个个都精致。
⑧衣柜的另一个角落,塑料袋里装着一个枕头。枕头是金黄缎面的,上面绣了一朵莲花。那莲花真漂亮呀,花瓣层层叠叠,上面是粉紫色,下面是粉白色。我问奶奶:“我可以枕那个枕头吗?”奶奶用粗糙的大手摸摸我的头:“傻孩子,那是奶奶的送老衣啊!”我一直不明白什么是送老衣,后来才知道它的另一个名字叫作寿衣,那是念在嘴里都觉得心惊胆战的字眼啊!所幸,一直到现在,那个枕头依旧放在角落里,始终未用。只是每次看到,我都心酸到不行,不敢想,不敢想,一想几乎要窒息。
⑨这次回家,奶奶捧着我的手,像个孩子一样说:“妮儿的手真嫩,看奶奶的手,跟锉子一样。”“锉子”这个词刺痛了我,小的时候,我总喜欢让奶奶给挠痒痒,不用任何工具,奶奶粗糙的大手在我背上划拉几下,那种感觉最舒服了。
⑩第二天,我冒着四五级风,跑了三个金店,终于买到了一枚尺寸最大的金戒指。奶奶嗔怪:“这孩子,我年纪这么大了,你花这冤枉钱干什么!”我不说话,我只是想用一枚戒指装饰奶奶的手,这其实是一个华而不实的自我安慰。
我拉过奶奶的手,给她戴上戒指,这么大的尺寸竟刚刚好。奶奶照例抓过我的手,给我暖手。我自小手脚怕冷,冬天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奶奶身边,奶奶就伸出她的粗糙的大手握住我冰冷的小手。温暖从她的指尖一点点传过来,我的心也暖和起来。那种温馨是我一生难忘的。奶奶,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可不可以,让我握得久一点?
(选自《意林》,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文章对奶奶的手的描写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B.文中第⑩段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我”只是想为奶奶尽量多做点事,以此得到自我的心灵安慰,表达了“我”因无法多为奶奶做有用的事而愧疚的情感。
C.文章第⑧段虽然能更进一步表现奶奶的手巧,但与文章标题“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可以认为本段离题。
D.文中的奶奶是一个慈祥、善良、勤劳、大方、淳朴、热心的老人。
【解析】C.第⑧段并不离题,本段对奶奶送老衣的描写,更加突出了奶奶在“我”心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与文本主旨紧密相关。
5.文章开篇说“奶奶的手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这“魔力”在第③—⑦段中分别用哪些具体的事件进行了体现?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5分)
①做榆钱粥、槐花饭;②奶奶给“我”烤地瓜;③奶奶给“我”做布老虎;④奶奶编制篮子;⑤奶奶做虎头鞋。
6.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所包含的人物情感。(4分)
奶奶嗔怪:“这孩子,我年纪这么大了,你花这冤枉钱干什么!”
假装发怒,表现了奶奶舍不得让“我”为她花钱,但又因为孙女懂得关爱自己而感到欣慰和幸福的情感。
7.通读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 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4分)
结构上:收束全文,首尾呼应,照应开头。内容上: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我”希望奶奶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8.文章以“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为标题,有何妙处?(6分)
①奶奶的手是全文的行文线索,文章写了奶奶用手给“我”准备食物、给“我”缝制玩具、为“我”挠痒痒,奶奶的手指尖是“我”情感的生发点;②以小见大(或化大为小),使取材集中,立意更鲜明;③表达了文章主旨,表现了“我”对奶奶的感激之情;④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富有文采。(答出三点即可)
【二】(17分)
材料一 科学家们把遗忘看作是记忆的一个小故障。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记忆的丧失并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更像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我们的大脑在不停地主动遗忘。
通过对人类在睡眠中的监测,有一些观点可以证实,人在睡眠中会“主动遗忘”。目前关于在睡眠中遗忘机制的启动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可能与下丘脑黑色素聚集激素神经元有关。日本学者发现一种仅在REM期(快速眼动期)激活的一类神经元可以分泌一种“黑色素聚集激素”的物质,黑色素聚集激素神经元的激活在促进REM期睡眠的同时,显著抑制海马神经元活性导致遗忘,动物实验也证实了该说法的可信性。
另一种观点可能与突触重整来达到突触稳态有关。研究发现,觉醒持续一定时间后,与学习记忆有关的通路会出现突触数量增多、体积增大、膜上受体过多等表现,这些变化会导致进一步占据有限空间,消耗能量,使突触传递效率下降。睡眠可移除觉醒期细胞膜上增加的受体,减小一部分并不重要的新突触,与此同时它还会巧妙地加强和保存一小部分比较重要的突触,恢复突触权重,保证突触稳态,从而提高突触传递效率。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遗忘的存在是为了保持大脑的活力。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信息进入我们的大脑,占用我们许多思考资源,所以大脑每天都要进行记忆清理工作,才能保持高速的运转能力。一些患有大脑疾病的人,无法自动进行信息的遗忘和清理,会因各种不重要信息的干扰而烦恼。比如,遇到的每个人的样子、街边路牌内容、昨天听到的每句话都在脑海中打转,影响正常思考。大脑远远先进于现在的各种电子设备。因为它的内存清理工作完全是自动进行的。大脑通过高效的筛选机制,让我们保持了持续高内存的运行状态。
遗忘推动我们归整知识,进行选择性记忆。在大脑自然遗忘的规律下,我们会激发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思考哪些知识是我们喜欢的,然后进行持续的强调和复习,同时也筛选出哪些知识是我们不需要的,自动放弃它们。渐渐地每个人就会建立起自己独一无二的知识系统。并且,我们将掌握培养自己专长能力的方法。
(选自《科学24小时》,有删改)
材料三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告诉我们,学过的知识很快会遗忘,同时,大脑的遗忘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则。因为我们刚刚学过的东西往往保留在大脑的短时记忆系统里。而短时记忆系统空间、时间容量有限,记忆质量也往往不过关,大脑并没有形成稳定的神经元连接,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记不牢、记不准”。但如果我们学过的知识或技能过了两三天还记忆犹新,那就意味着它们很大程度上已经转入大脑的长时记忆系统,不容易被遗忘。
什么时间复习“性价比”最高呢?当我们理解了大脑遗忘的规律,就能够更加合理地、科学地安排复习的时机。复习的时机要恰到好处,如果我们学过的东西全部都记着,那么此时没有必要复习。相反,如果我们学过的东西已全部遗忘,再复习就似乎为时已晚。逻辑上讲,复习的理想时间点是我们学过的东西快要遗忘的时候。这就需要时不时地回忆、评估和反思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状态,并进行感知和监控评估。
(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大脑每天都进行信息的遗忘和清理工作,以保持其高速的运转能力。
B.觉醒后与学习记忆有关的通路发生变化,占据大脑有限空间,会使突触传递效率下降。
C.复习的时机只要是恰到好处,我们学过的东西可以全部记得。
D.遗忘是因为短时记忆系统空间、时间容量有限,大脑并没有形成稳定的神经元连接。
【解析】C.根据材料三“复习的时机要恰到好处,如果我们学过的东西全部都记着,那么此时没有必要复习”,可知C项表述逻辑混乱。
10.材料一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举例子。列举了睡眠中遗忘的两种观点。举了日本学者发现“黑色素聚集激素”的物质,在促进REM期睡眠的同时,显著抑制海马神经元活性导致遗忘的例子,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人在睡眠中会“主动遗忘”的特点。
11.材料二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逻辑顺序。按照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说明大脑每天都要对占有的信息进行自动内存清理工作的好处。
12.结合以上材料,联系自己的经历,说说我们如何才能让学过的东西记得更牢。(写出三点即可)(6分)
①及时复习。“学而时习之”,学过的知识及时复习巩固。②根据大脑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进行“间隔重复”和“检索记忆”。③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是大量记忆的源泉,想象得越生动,记忆越容易。把要记忆的那些无意义的数字或文字,通过“谐音、形象转化、意义转化”进行编码,从而更好地完成记忆。④对知识进行关联。尝试将新知识与已经知道的知识建立联系。
【三】(16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①,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②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
(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注释】①熨:像被熨烫过一样。②愀然:忧愁的样子。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朝晖夕阴   晖: 日光     (2)南极潇湘    极: 至,到达 
(3)时有小舫往来 时: 时常  (4)亦甚雄快 快: 愉快 
1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
15.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2)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
等到完工,宾客同僚请典礼大乐庆祝落成。
16.【甲】【乙】两文在写景、抒情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分析。(4分)
【甲】、【乙】两文都是借景抒情,都体现“以物喜,以己悲”的感情。【甲】文段写淫雨、阴风等表现悲苦之情,写沙鸥、锦鳞等表现喜悦之情。【乙】文段写清风、湖水表现喜悦之情,写浓云、巨浪表现悲伤之情。
【乙文参考译文】
  (我们)出游的这一天,风和日丽,湖面像被熨烫过一样平坦。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像蝇头小字,附着在像白绢一样的溪流上。举酒同饮,意趣闲淡。中午时分,风渐渐大起来,湖水发出汩汩的声音。许多船只排阵而来,景色雄壮,让人愉快。傍晚时分,状如炮车般的云升腾起来,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白色的波浪如雪山汹涌起伏,震动了城郭。我这时环顾四周一片惨淡,放下筷子站立起来,忧愁悲伤,伤心流泪不能自制了。从前滕子京因在庆州统领军队抗敌的事情被贬官到这里,因不得志而心情忧郁,扩大原有城楼的规模而有了现在的岳阳楼。等到完工,宾客同僚请典礼大乐庆祝落成。
三、写作(55分)
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有人说,向日葵总朝着太阳,它永远不惧烈日,永远仰着头颅;有人说,失败总带给人灰暗,但是只要心中有光明,生活就不至于痛苦。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题目自拟,写一篇记叙文,分享你的体验和发现。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2025秋统编九上语文第4单元检测卷(新考向)02
(安徽等地适用)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时间:150分钟
班级: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乡愁”是诗词中永恒的主题,这种贯穿古今的情感,凝聚成思乡情结,展现在诗词中。
远离故乡时,年迈的杜甫借月抒怀,流露出“ 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的思乡之情;温庭筠借梦抒情,抒发了“ 因思杜陵梦 , 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的思乡之情;大诗人李白曾对月低吟,倾诉了“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的思乡之情。
(2)古往今来,无数文人登临览胜,抒发情感。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抒发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忧乐观;许浑在《咸阳城东楼》中发出“ 行人莫问当年事 , 故国东来渭水流 ”的痛惜之情。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12分)
  那种地道人笑道:“墙角边绿杨树上新添了一个老鸦cháo,每日只聒到晚。”众人道:“把梯子去上面拆了那cháo便了。”有几个道:“我们便去。”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杨树上一个老鸦cháo。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李四便道:“我与你盘上去,不要梯子。”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智深道:“打甚鸟紧!明日都看洒家演武使器xiè。”众泼皮当晚各自散了,从明日始,这二三十个破落户见智深匾匾的伏,每日将酒肉来请智深,看他演武使拳。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老鸦cháo( 巢 )   聒( guō )   酒兴( xìng )   器xiè( 械 )
(2)文中鲁智深的绰号是“ 花和尚 ”,小锋同学非常喜欢鲁智深这一形象,下面是他搜集的三幅图片,按照小说情节的先后顺序,三幅图片应排序为 B 、 C 、 A 。(填写字母)(4分)
A     B     C
(3)《水浒传》一书中智真长老送鲁智深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这四句偈言,暗示了鲁智深的一生,结合全书,谈谈这四句偈言的含义。(4分)
“遇林而起”,指鲁智深在野猪林为搭救林冲而走上了落草的道路;“遇山而富”,指鲁智深于二龙山落草,做了山寨之主;“遇水而兴”,指的是在水泊梁山替天行道;“遇江而止”,指鲁智深在钱塘江圆寂。
3.复兴中学九年级(1)班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3分)
(1)九年级(1)班准备开展一次“小说人物大家猜”的竞猜活动,下面是语文课代表拟好的活动步骤,请将其补充完整。(2分)
①全班同学各自用卡片给小说人物建立档案;
②汇总同学们的小说人物档案,建立一个内容丰富的竞猜题库;
③ 制定比赛规则,开展“小说人物大家猜”竞猜活动 ;
④表彰竞猜突出的同学,整理同学们的小说人物档案,编写小说人物小词典。
(2)作为本次活动的负责人,请你根据下面的流程图,将本次活动流程完整、准确地介绍给同学们。(4分)
示例:“走进小说天地”活动主要进行讲座和实践课程两项活动,讲座主要讲人物鉴赏和情节构思;实践课程由阅读课和写作课构成,阅读课举办讲故事比赛和表演课本剧,写作课进行小说创作和小说鉴赏;学期末将对实践课程进行表演、展示。
(3)小琪同学在活动结束后,写了一段话,表达了她阅读小说的感受,请你帮她修改。(4分)
  小说,以其鲜活的人物、跌宕的情节吸引了万千读者。翻开语文课本,走进小说天地,我见到了一个个鲜明的形象:有沙地护瓜、聪明伶俐的小闰土,有视财如命、让人鄙视的菲利普夫妇,有侠肝义胆、除暴安良的梁山好汉,【甲】有神通广大、意志坚定的孙悟空等……【乙】他们的形象在我脑海中久久回荡,让我印象深刻。
①【甲】处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2分)
将结尾处的省略号改为句号。
②【乙】处有语病,请你修改。(2分)
将“久久回荡”改为“浮现”。
(4)以下是关于小说阅读方法的讨论,请你发表自己的看法。(3分)
小兰:我觉得阅读小说首先要把握小说的主题,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可以联系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去把握。
小明:我觉得还要探讨它的艺术手法,就是小说的一些创作技巧,包括构思、选材、语言等方面的技巧,可以指导我们写作呢。
我: (示例)我觉得还应该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小说的现实意义。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
韩逸萌
①儿时的记忆里,奶奶的手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②想起奶奶的手,恍惚中就觉得香气四溢。在那个物质不甚充裕的年代,在那个并不富足的家庭里,我(奶奶的孙女)的童年却充满着香甜酥脆的回忆。
③暮春时节的榆钱,奶奶煮在粥里。我的碗里便漂了一片片的小荷叶,我像捉小鱼一样吞下,奶奶说,吃了榆钱,一生富足。初夏的傍晚,浓郁的槐花香笼着整个小院,我穿着奶奶做的豆绿色的小裙子,看她洗净采下的槐花,撒上盐和面粉,上锅蒸熟,晚上就能吃到唇齿留香的槐花饭。锅里还煮着绿豆稀饭,煮开了花的绿豆和大米也像一朵朵盛开的小槐花,令我小小的心里久久着迷。那时的夏天竟可以如此清香和清凉。
④冬天是我最爱的。奶奶用坏了的脸盆扣住火炉口,漏洞的地方用白菜叶盖住,不到饭点,烤地瓜的香味就把在街上疯玩的我“勾”了回来。滚烫的地瓜我拿不住,奶奶一边叫我小馋猫,一边帮我剥皮。“奶奶的手怎么不怕烫?”我奇怪。奶奶笑着说:“奶奶的皮厚啊!”那香喷喷的味道,时时想起,时时垂涎不已。
⑤奶奶的手如此灵巧呵!童年时,我是小伙伴里的孩子王,得此殊荣唯一的原因就是我有最多最好玩的玩具。我没有布娃娃,但我有奶奶缝的布老虎,张着大口,额头上用黑毛线绣着“王”字,那是我最喜欢的玩偶,高兴时才给别的小朋友抱一下。
⑥包装箱上的封条,奶奶一根根洗净攒着,攒得够多了,在一个木头盒上缠缠绕绕,一横一竖,不同颜色的封条就在奶奶的手指尖穿梭纷飞。奶奶编的篮子小巧精致,除了自家用,还送给邻里乡亲,整条街上的人都提着奶奶编的篮子去赶集。人人见了都夸奶奶编得好,有人让奶奶再编了就拿去卖。奶奶笑笑,再编好了仍旧是送人。
⑦在村里口口相传的还有奶奶做虎头鞋的手艺。亲戚里谁家生了孩子,奶奶总要做一双虎头鞋送去。鞋底是奶奶亲手纳的布底,小孩子穿着轻巧又舒服。奶奶做的虎头鞋针脚细密,“老虎”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珠是特意找了亮面的皮革剪下的,眉毛、胡子、耳朵,个个都精致。
⑧衣柜的另一个角落,塑料袋里装着一个枕头。枕头是金黄缎面的,上面绣了一朵莲花。那莲花真漂亮呀,花瓣层层叠叠,上面是粉紫色,下面是粉白色。我问奶奶:“我可以枕那个枕头吗?”奶奶用粗糙的大手摸摸我的头:“傻孩子,那是奶奶的送老衣啊!”我一直不明白什么是送老衣,后来才知道它的另一个名字叫作寿衣,那是念在嘴里都觉得心惊胆战的字眼啊!所幸,一直到现在,那个枕头依旧放在角落里,始终未用。只是每次看到,我都心酸到不行,不敢想,不敢想,一想几乎要窒息。
⑨这次回家,奶奶捧着我的手,像个孩子一样说:“妮儿的手真嫩,看奶奶的手,跟锉子一样。”“锉子”这个词刺痛了我,小的时候,我总喜欢让奶奶给挠痒痒,不用任何工具,奶奶粗糙的大手在我背上划拉几下,那种感觉最舒服了。
⑩第二天,我冒着四五级风,跑了三个金店,终于买到了一枚尺寸最大的金戒指。奶奶嗔怪:“这孩子,我年纪这么大了,你花这冤枉钱干什么!”我不说话,我只是想用一枚戒指装饰奶奶的手,这其实是一个华而不实的自我安慰。
我拉过奶奶的手,给她戴上戒指,这么大的尺寸竟刚刚好。奶奶照例抓过我的手,给我暖手。我自小手脚怕冷,冬天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奶奶身边,奶奶就伸出她的粗糙的大手握住我冰冷的小手。温暖从她的指尖一点点传过来,我的心也暖和起来。那种温馨是我一生难忘的。奶奶,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可不可以,让我握得久一点?
(选自《意林》,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文章对奶奶的手的描写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B.文中第⑩段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我”只是想为奶奶尽量多做点事,以此得到自我的心灵安慰,表达了“我”因无法多为奶奶做有用的事而愧疚的情感。
C.文章第⑧段虽然能更进一步表现奶奶的手巧,但与文章标题“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可以认为本段离题。
D.文中的奶奶是一个慈祥、善良、勤劳、大方、淳朴、热心的老人。
【解析】C.第⑧段并不离题,本段对奶奶送老衣的描写,更加突出了奶奶在“我”心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与文本主旨紧密相关。
5.文章开篇说“奶奶的手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这“魔力”在第③—⑦段中分别用哪些具体的事件进行了体现?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5分)
①做榆钱粥、槐花饭;②奶奶给“我”烤地瓜;③奶奶给“我”做布老虎;④奶奶编制篮子;⑤奶奶做虎头鞋。
6.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所包含的人物情感。(4分)
奶奶嗔怪:“这孩子,我年纪这么大了,你花这冤枉钱干什么!”
假装发怒,表现了奶奶舍不得让“我”为她花钱,但又因为孙女懂得关爱自己而感到欣慰和幸福的情感。
7.通读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 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4分)
结构上:收束全文,首尾呼应,照应开头。内容上: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我”希望奶奶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8.文章以“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为标题,有何妙处?(6分)
①奶奶的手是全文的行文线索,文章写了奶奶用手给“我”准备食物、给“我”缝制玩具、为“我”挠痒痒,奶奶的手指尖是“我”情感的生发点;②以小见大(或化大为小),使取材集中,立意更鲜明;③表达了文章主旨,表现了“我”对奶奶的感激之情;④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富有文采。(答出三点即可)
【二】(17分)
材料一 科学家们把遗忘看作是记忆的一个小故障。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记忆的丧失并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更像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我们的大脑在不停地主动遗忘。
通过对人类在睡眠中的监测,有一些观点可以证实,人在睡眠中会“主动遗忘”。目前关于在睡眠中遗忘机制的启动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可能与下丘脑黑色素聚集激素神经元有关。日本学者发现一种仅在REM期(快速眼动期)激活的一类神经元可以分泌一种“黑色素聚集激素”的物质,黑色素聚集激素神经元的激活在促进REM期睡眠的同时,显著抑制海马神经元活性导致遗忘,动物实验也证实了该说法的可信性。
另一种观点可能与突触重整来达到突触稳态有关。研究发现,觉醒持续一定时间后,与学习记忆有关的通路会出现突触数量增多、体积增大、膜上受体过多等表现,这些变化会导致进一步占据有限空间,消耗能量,使突触传递效率下降。睡眠可移除觉醒期细胞膜上增加的受体,减小一部分并不重要的新突触,与此同时它还会巧妙地加强和保存一小部分比较重要的突触,恢复突触权重,保证突触稳态,从而提高突触传递效率。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遗忘的存在是为了保持大脑的活力。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信息进入我们的大脑,占用我们许多思考资源,所以大脑每天都要进行记忆清理工作,才能保持高速的运转能力。一些患有大脑疾病的人,无法自动进行信息的遗忘和清理,会因各种不重要信息的干扰而烦恼。比如,遇到的每个人的样子、街边路牌内容、昨天听到的每句话都在脑海中打转,影响正常思考。大脑远远先进于现在的各种电子设备。因为它的内存清理工作完全是自动进行的。大脑通过高效的筛选机制,让我们保持了持续高内存的运行状态。
遗忘推动我们归整知识,进行选择性记忆。在大脑自然遗忘的规律下,我们会激发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思考哪些知识是我们喜欢的,然后进行持续的强调和复习,同时也筛选出哪些知识是我们不需要的,自动放弃它们。渐渐地每个人就会建立起自己独一无二的知识系统。并且,我们将掌握培养自己专长能力的方法。
(选自《科学24小时》,有删改)
材料三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告诉我们,学过的知识很快会遗忘,同时,大脑的遗忘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则。因为我们刚刚学过的东西往往保留在大脑的短时记忆系统里。而短时记忆系统空间、时间容量有限,记忆质量也往往不过关,大脑并没有形成稳定的神经元连接,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记不牢、记不准”。但如果我们学过的知识或技能过了两三天还记忆犹新,那就意味着它们很大程度上已经转入大脑的长时记忆系统,不容易被遗忘。
什么时间复习“性价比”最高呢?当我们理解了大脑遗忘的规律,就能够更加合理地、科学地安排复习的时机。复习的时机要恰到好处,如果我们学过的东西全部都记着,那么此时没有必要复习。相反,如果我们学过的东西已全部遗忘,再复习就似乎为时已晚。逻辑上讲,复习的理想时间点是我们学过的东西快要遗忘的时候。这就需要时不时地回忆、评估和反思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状态,并进行感知和监控评估。
(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大脑每天都进行信息的遗忘和清理工作,以保持其高速的运转能力。
B.觉醒后与学习记忆有关的通路发生变化,占据大脑有限空间,会使突触传递效率下降。
C.复习的时机只要是恰到好处,我们学过的东西可以全部记得。
D.遗忘是因为短时记忆系统空间、时间容量有限,大脑并没有形成稳定的神经元连接。
【解析】C.根据材料三“复习的时机要恰到好处,如果我们学过的东西全部都记着,那么此时没有必要复习”,可知C项表述逻辑混乱。
10.材料一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举例子。列举了睡眠中遗忘的两种观点。举了日本学者发现“黑色素聚集激素”的物质,在促进REM期睡眠的同时,显著抑制海马神经元活性导致遗忘的例子,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人在睡眠中会“主动遗忘”的特点。
11.材料二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逻辑顺序。按照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说明大脑每天都要对占有的信息进行自动内存清理工作的好处。
12.结合以上材料,联系自己的经历,说说我们如何才能让学过的东西记得更牢。(写出三点即可)(6分)
①及时复习。“学而时习之”,学过的知识及时复习巩固。②根据大脑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进行“间隔重复”和“检索记忆”。③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是大量记忆的源泉,想象得越生动,记忆越容易。把要记忆的那些无意义的数字或文字,通过“谐音、形象转化、意义转化”进行编码,从而更好地完成记忆。④对知识进行关联。尝试将新知识与已经知道的知识建立联系。
【三】(16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①,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②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
(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注释】①熨:像被熨烫过一样。②愀然:忧愁的样子。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朝晖夕阴   晖: 日光     (2)南极潇湘    极: 至,到达 
(3)时有小舫往来 时: 时常  (4)亦甚雄快 快: 愉快 
1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
15.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2)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
等到完工,宾客同僚请典礼大乐庆祝落成。
16.【甲】【乙】两文在写景、抒情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分析。(4分)
【甲】、【乙】两文都是借景抒情,都体现“以物喜,以己悲”的感情。【甲】文段写淫雨、阴风等表现悲苦之情,写沙鸥、锦鳞等表现喜悦之情。【乙】文段写清风、湖水表现喜悦之情,写浓云、巨浪表现悲伤之情。
【乙文参考译文】
  (我们)出游的这一天,风和日丽,湖面像被熨烫过一样平坦。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像蝇头小字,附着在像白绢一样的溪流上。举酒同饮,意趣闲淡。中午时分,风渐渐大起来,湖水发出汩汩的声音。许多船只排阵而来,景色雄壮,让人愉快。傍晚时分,状如炮车般的云升腾起来,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白色的波浪如雪山汹涌起伏,震动了城郭。我这时环顾四周一片惨淡,放下筷子站立起来,忧愁悲伤,伤心流泪不能自制了。从前滕子京因在庆州统领军队抗敌的事情被贬官到这里,因不得志而心情忧郁,扩大原有城楼的规模而有了现在的岳阳楼。等到完工,宾客同僚请典礼大乐庆祝落成。
三、写作(55分)
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有人说,向日葵总朝着太阳,它永远不惧烈日,永远仰着头颅;有人说,失败总带给人灰暗,但是只要心中有光明,生活就不至于痛苦。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题目自拟,写一篇记叙文,分享你的体验和发现。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