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
月考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直线 3x y 1 0的倾斜角是
2 5
A. B. C. D.
6 3 3 6
2.已知圆 C的圆心坐标为(2,3),半径为 4,则圆 C的标准方程为( )
A.(x-2)2+(y-3)2 =4 B.(x+2)2+(y+3)2 =16
C.(x+2)2+(y+3)2=4 D.(x-2)2+(y-3)2 =16
3.两条平行线 l1 :3x - 4y - 1=0与 l2 :6x - 8y - 7 =0间的距离为( )
1 3 6
A. B. C. D.1
2 5 5
4.已知直线 l1 : x ay 1 0, l2 : (3a 2)x ay 1 0,若 l1//l2,则a ( )
1 1
A.1 或 2 B.0 C. D.0 或
3 3
2 2 2
5.已知圆C1 : (x 1)
2 (y 1)2 1与圆C2 : x y 4x 6y a 0外切,则a ( )
A. 1 B. 2 C. 3 D. 5
6.已知向量a,b 是平面 内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向量,非零向量 c 在直线 l 上,则“ c a 0,
且 c b 0 ”是“ l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已知点 A 1,0 ,且点 是圆 x2 y2B 1上的动点,AB 3 ,则直线 AB 的方程为( )
A. y 3x 3或 y 3x 3
3 3 3 3
B. y x 或 y x
3 3 3 3
C. y x 1或 y= x 1
试卷第 1 页,共 4 页
D. y 2x 2 或 y 2x 2
8.直线 ax y 1 0 与圆 C : x2 y2 2y 3 0 相交于 A,B 两点,当 VABC 面积最
大时,a ( )
A.0 B. 1 C. 2 D. 3
9.空间 A, B,C, D四点共面,但任意三点不共线,若 P 为该平面外一点且
5 1
PA PB xPC PD,则实数 x的值为( )
3 3
4 1 1 4
A. B. C. D.
3 3 3 3
10.如图,在棱长为 2 的正方体 ABCD AB BB1 1C1D1中,P为棱 1 的中点,Q为底面 A1B1C1D1
上一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存在点 Q,使得 BQ 平面 A1PD
B.在棱 A1B1 上存在点 Q,使得D1Q / / 平面 A1PD
π
C.在线段 B1D1上存在点Q,使得直线CQ与 AA1 所成的角为
6
D.存在点Q,使得三棱锥Q A1PD的体积为 2
二、填空题
11.已知直线 l (2,4)1过点 ,直线 l2 : y 2x .若 l1 l l2,则直线 1的一般式方程为 .
12.已知空间三点 A 1, 1, 1 ,B 1, 2,2 ,C 2, 4,1 ,则 AB 与 AC 的夹角 的大小是 .
13.已知 A( 2,0), B(4,a) 两点到直线 l :3x 4y 1 0的距离相等,则a .
2 2 1 2
14.已知圆 x 1 y 2 4关于直线ax by 1 0 a 0,b 0 对称,则 的最小值
a b
为 .
15.已知圆 C与圆 D: x2 y2 4x 2y 3 0关于直线4x 2y 5 0 对称,则圆 C的方程
试卷第 2 页,共 4 页
为 .
16.阿波罗尼斯(公元前 262 年~公元前 190 年),古希腊人,与阿基米德、欧几里得一起被
誉为古希腊三大数学家.阿波罗尼斯研究了众多平面轨迹问题,其中阿波罗尼斯圆研究了例
| PA |
如:已知平面上两点 A( 1,0),B(1,0) ,则所有满足 2的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
| PB |
已知平面内的两个相异定点T ,Q,动点M 满足 MT 2 MQ ,记M 的轨迹为C ,若与C 无
公共点的直线 l 上存在点 R ,使得 | MR |的最小值为 6,且最大值为 10,则圆C 的周长
为 .
17.设直线 l : y x a ,圆C : (x 2)2 y2 1,若在圆 C上存在两点 P,Q,在直线 l上存
在一点M,使得 PMQ 90 ,则 a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
18.如图,在平行六面体 ABCD A1B1C1D1中, A1AD A1AB BAD 60 ,AB AD 2,
AA1 1,点 P 为线段BC 中点.
(1)求 D1P ;
(2)求直线 AB1与D1P所成角的余弦值.
19.已知圆C 的圆心为C(3,0),且过点 A(1, 5),直线 l 的方程为 y kx 2.
(1)求圆C 的标准方程;
(2)若直线 l 与圆C 相切,求 k 的值;
(3)若O 为坐标原点,点 P 满足 PO 2 PC ,且点 P 在直线 l 上,求 k 的取值范围.
6
20.在 ABC 中, A为锐角,且 sin2A cosA.
5
(1)求 cos A的值;
(2)再从条件①、条件①、条件①这三个条件中选择两个作为已知,求c .
试卷第 3 页,共 4 页
5
条件①: cosB ;
3
条件①: a 9 ;
条件①:b 10 .
注:如果选择多组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21.如图,在三棱锥D ABC 中,侧面DAC 底面 ABC , AD DC , AB BC .
(1)求证: AC BD;
(2)已知 AB 5 , AC 2, AD 2 ,F 是线段BD上一点,当 AF BD 时,求二面角
F AC B 的余弦值.
22.已知数列 A: a1, a2 ,…,an 满足:ai 0,1 ( i 1,2,…,n,n 2 ),从 A中选
取第 i1项、第 i2 项、…、第 im 项( i1 i2 im ,m≥ 2 )称数列a , ai i ,…,ai 为 A的1 2 m
长度为m的子列.记T A 为 A所有子列的个数.例如 A:0,0,1,其T A 3 .
(1)设数列 A:1,1,0,0,写出 A的长度为 3 的全部子列,并求T A ;
(2)设数列 A: a , a2,…,a1 n , A :an , an 1,…, a1, A :1 a ,1 a 1 a1 2 ,…, n ,
判断T A ,T A ,T A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对于给定的正整数n,k(1 k n 1),若数列 A:a a1, 2 ,…,an 满足:a1 a2 an k,
求T A 的最小值.
试卷第 4 页,共 4 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B C B B B C D
11. x 2y 10 0
12. / 60
3
9
13.2或
2
14.9
15. x2 y2 2
2 2 10
16. x y x 1 0 4π
3
17.[ 4,0] .
18.
(1)因为在平行六面体 ABCD A1B1C1D1中,点 P 在线段BC 上,且满足BP PC .
设 AB a , AD b, AA1 c,这三个向量不共面, a,b,c 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1 1
所以D1P AP AD1 AB BP AD AA1 a b b c a b c.
2 2
2
1 2 1 2 1 2 2
D1P a b c , D1P a b c a b c a b 2a c b c
2 2 4
1 1 1 1
4 4 1 2 2 2 2 1 2 1 4 1 1 2 2 1 3,
4 2 2 2
D1P 3.
1
(2)由(1)知 D P a b c , D1P 31 ,
2
2 1
AB1 a c , AB1 a c 4 1 2 2 1 7 ,
2
1 a c a b c
AB
cos AB , D 1
D1P 2
1 1P
AB1 D1P 7 3
2 1 1 2 3
a a b a c a c b c c
2 2 2
21 ,
7 3 21 14
直线 AB1与D1P
21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14
答案第 1 页,共 5 页
19.
(1)因为圆C 的圆心为C(3,0),且过点 A(1, 5),
2 2
则圆的半径 r AC 1 3 5 3,
2
所以圆C 的标准方程为 x 3 y2 9;
3k 2 5
(2)因为直线 l 与圆C 相切,所以圆心C(3,0)到直线的距离d 32 ,解得 k .
k 2 1 12
(3)设P x, y 2,因为 PO 2 PC ,即 x2 y2 2 x 3 y2 ,
2
即 x 4 y2 4,即点 P 在以D 4,0 为圆心,2 为半径的圆上,
2
又点 P 在直线 l 上,即直线 l 与圆D : x 4 y2 4有公共点,
4k 2
所以d1 2
4 4
2 ,解得0 k ,即 k 的取值范围为 0, .
k 2 1 3 3
20.
6 6
(1)因为sin2A cosA,所以2sinAcosA cosA.
5 5
3
因为①A为锐角,cosA >0,所以sinA .
5
又因为sin A cos A 1,
2
3 4
所以cosA 1 .
5 5
(2)选条件①①:
2
5 5 2
因为cosB ,又 03 3 3
答案第 2 页,共 5 页
2
9
a b asinB
由 ,得b
3 10.
sinA sinB sinA 3
5
a2 c2 b2 5 81 c2 100
由 cosB ,得 ,
2ac 3 2 9 c
即c2 6 5c 19 0,又 c>0,所以c 8 3 5.
选条件①①:
2
5 5 2
因为cosB ,又 03
3
3
3
10
a b bsinA
, a 5由 得 9.
sinA sinB sinB 2
3
下同选条件①①.
选条件①①:
b2 c2 a2 4 100 c2 81
由 cosA ,得 ,
2bc 5 2 10 c
即 c 16c 19 0,解得c 8 3 5.
经检验,符合题意.
21.
(1)取 AC 中点M ,连接DM 、 BM ,
由 AD DC , AB BC ,故 AC DM 、 AC BM ,
又DM 、BM 平面DBM ,DM BM M ,
则 AC 平面DBM ,又BD 平面DBM ,故 AC BD;
(2)由侧面DAC 底面 ABC ,且 AC BM , BM 平面DBM ,
AC 平面DAC 平面 ABC ,故BM 平面DAC ,
又DM 平面DAC ,故BM DM ,
即有 BM 、DM 、 AC 两两垂直,
故可以M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M ABD,
由 AB 5 , AC 2, AD 2 , AD DC , AB BC ,
1 2
则DM AC 1,BM 5 12 2,
2
答案第 3 页,共 5 页
即M 0,0,0 、D 0,0,1 、B 0,2,0 、 A 1,0,0 、C 1,0,0 ,
DB 0,2, 1 、 AD 1,0,1 、 AC 2,0,0 ,
令DF DB 0,2 , ,则 AF AD DF 1,2 ,1 ,
1
由 AF BD,故2 2 1 1 0,解得 ,
5
2 4
故 AF 1, , ,
5 5
令平面FAC 的法向量为m x, y, z ,
2x 0
则有 2 4 ,令 y 2,则有m 0,2, 1 ,
x y z 0
5 5
由 z 轴 平面 ABC ,故平面 ABC 的法向量可为n 0,0,1 ,
m n 1 5
则cosm,n ,
m n 4 1 1 5
5
故二面角F AC B 的余弦值为 .
5
22.
(1)由T (A)的定义以及 A:1,1,0,0,
可得: A的长度为 3 的子列为:1,0,0;1,1,0,有 2 个,
又 A的长度为2的子列有3个, A的长度为4 的子列有1个,
所以T(A) 6;
(2)T (A) T (A ) T (A ) .
理由如下:
若m1,m2 ,L ,mk 1,mk 是 A:a1 ,a2 ,L ,an 的一个子列,
则mk ,mk 1,L ,m,m 为 A 2 1 :an ,an 1,L ,a1的一个子列.
答案第 4 页,共 5 页
若m1,m2 ,L ,mk 1,mk 与 n1,n2 ,L ,nk 1,nk 是 A:a1 ,a2 ,L ,an 的两个不同子列,
则mk ,mk 1,L ,m2,m1 与 nk ,nk 1,L ,n2,n1也是 A :an ,an 1,L ,a1的两个不同子列.
所以T(A) T(A );
同理T(A ) T(A),
所以T (A) T (A ) .
同理T (A) T (A ) .
所以有T (A) T (A ) T (A ) .
(3)由已知可得,数列 A:a1 ,a2 ,L ,an 中恰有 k 个 1, n k 个 0.
A : 0 0 L 0 1 1 L 1
令 1 44 2 4 43 1 4 2 4 3 ,
n k个 k个
下证:T (A) T (A ) .
A : 0 0 L 0 1 1 L 1
由于 1 44 2 4 43 1 4 2 4 3 ,
n k个 k个
所以 A 的子列中含有 i 个 0,j 个 1 (i 0,1,,n k,j 0,1,,k,i j 2)的子列有且仅有 1 个,
0 0 L 0 1 1 L 1
设为: 1 44 2 4 43 1 4 2 4 3 .
i个 j个
因为数列 A:a1 ,a2 ,L ,an 的含有 i 个 0, j 个 1 的子列至少有一个,
所以T (A) T (A ) .
A : 0 0 L 0 1 1 L 1
数列 1 44 2 4 43 1 4 2 4 3 中,
n k个 k个
不含有 0 的子列有 k 1个,
含有 1 个 0 的子列有 k个,
含有 2 个 0 的子列有 k 1个,L L ,
含有 n k 个 0 的子列有 k 1个,
所以T (A ) (n k)(k 1) k 2 nk n k 2 2 .
所以T (A)的最小值为nk n k 2 2 .
答案第 5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