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提升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提升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6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3 09:2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提升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爱国,如同熔铸在灵魂深处的烙印,引领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砥砺前行。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厚植家国情怀,做时刻心怀祖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在学习中感受爱国之情。(26分)
(一)艾青的诗歌让你感动不已,你决定把下面这段话抄写在日记本上,时刻激励自己。(用正楷字抄写)(2分)
(二)面对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你感慨万千,爱国之情溢于言表。(12分)
如今,我们的祖国早已摆脱内忧外患的镜遇,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生活。边防战士忠诚地守卫在祖国的边缰,包藏祸心之人休想来犯;各类产品供应充足,不仅能满足国人的需求,还能消售到海外。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科技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蛟龙号”载人替水器深海探测、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开展各项科学 ……厉害了,我的国!我要为您点赞!
1.语段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修改。(4分)
“ ”改为“ ” “ ”改为“ ”
“ ”改为“ ” “ ”改为“ ”
2.根据以下词典中的解释,语段中的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 ;请用另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4分)
【实验】shí yàn①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②指实验的工作。
【试验】shì yàn①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②旧时指考试。
3.读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再写两个形容国家衰败、局势动荡的成语: 、 ;读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再写两个形容国家兴盛、安定和谐的成语: 、 。(4分)
(三)202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学校大队部在大礼堂举办了欢庆祖国76周年成就展,你兴致勃勃地前去参观,有很多收获。(12分)
1.放眼当下,你明白祖国的发展离不开无数默默奉献的中华儿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科研人员呕心沥血的努力使得祖国的航天事业飞速发展。
B.教育工作者处心积虑地为祖国培养人才,令人敬佩。
C.年轻的大学生村官足智多谋,巧妙地解决各种难题,积极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的道路。
D.那些平凡的工人们筑路架桥,用双手建造了举世闻名的高原铁路、跨海大桥,他们同样令人敬佩。
2.你深刻感受到,祖国的蓬勃发展不仅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还让祖国收获了外国游客的盛赞。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出门在外、想家时可以与家人视频通话,坐在家中、动动手机,美食就送上门来。科技正在悄悄地改变人们的生活。
B.人们的出行工具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地铁、汽车、高铁、飞机……这些交通工具让人们的出行既省时又便利。
C.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以前只有过节时才舍得吃的水果、肉类,人们现在餐餐吃,日日食。
D.长城、故宫、泰山、莫高窟……祖国的风景名胜不仅让每一个中国人大饱眼福,而且吸引了无数外国游客前来游览。
3.祖国辉煌的成就让你不禁回忆起学习过的课文。下列句子中,应该用豪迈的语气朗读的一项是( )
A.母亲啊,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B.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C.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D.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4.回到家,你向爷爷分享了这场成就展,你们还决定写一副对联赞美蒸蒸日上的强大祖国。爷爷写了上联,你认为下列最适合作下联的一项是( )
上联:山河壮丽绘新景 下联: .
A.江山代代出英贤 B.和风报喜万家春
C.岁月峥嵘谱华章 D.风和日丽咏太平
二、在时事中体会爱国之情。(15分)
(一)百年来,在强国梦的激励下,中国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人物,为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五年级(1)班向日葵小组的同学们准备制作一份手抄报,他们根据下面的示意图认真探讨,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11分)
1.组长君君想考考组员:以上人物中,李四光是 ,华罗庚是 ,邓稼先是 ,袁隆平是 (填序号)(4分)
A.数学家 B.杂交水稻育种专家 C.地质学家 D.核物理学家
2.平平和安安在查找资料时有感而发,请你根据示意图和语境,完成下面的对话。
平平:我发现这些人物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因此我认为图中问号处应填入的关键词语是 ,因为他们都是 。(4分)
安安:像这样的杰出人物,我知道还有革命先辈 、心系祖国的科学家 、航天英雄 等。(3分)
(二)2023年10月18日,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之牛首、虎首、猴首、猪首铜像,在时隔163年后首次与马首铜像重聚圆明园,一起亮相“五首重聚·故园新语”圆明园兽首铜像特别展览。自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包括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在内的大批珍贵文物被无情烧毁、非法掠夺……一条艰难而坎坷的流失文物回家之路也就此开始。为了让更多流失海外的文物尽早回归祖国,聪聪想围绕“文物回归与保护”这个主题写两条宣传标语,请你帮助他。(4分)
标语一: 。
标语二: 。
三、在历史中领悟爱国之情。(29分)
(一)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后,小文和小语对那段岁月产生了兴趣,他们查阅了相关资料。(14分)
材料一: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选自《圆明园的毁灭》)
材料二:
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多名学生赴美留学。这些学生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当半数学生开始他们的大学学业时,清政府却突然提前终止留学计划,将这群学生召回国。这群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学生是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他们之中出现了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等。他们大多在不同的岗位上为中国的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材料三:
敢于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就是最有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现,这样的民族也一定是能够自强的民族。
——周恩来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总结出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写在右边的批注框里。(4分)
2.阅读材料二,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清政府派学生赴美留学这件事可以看出,清政府有想要进步的愿望。
B.这几批赴美留学的学生中,大部分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社会的进步。
C.学生们少年时期就离开祖国,远赴海外求学,就算以后回来了,他们也不习惯国内的生活。
D.这群学生回归后,为中国的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结合上述材料,下列表述中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其实没有必要送这些只有十多岁的孩子赴美留学。
B.当时的中国人丧失了反抗的斗志。
C.当时的中国还是很强大的。
D.虽然政府软弱,但是国家和人民正在为复兴中华而努力。
4.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面的对话。(4分)
小文:读完材料,我知道周恩来认为使中国富强应该 ,于是他在1917年赴日本留学。
小语:读完材料,我认为当时清政府应该 。
(二)爷爷给小华讲述了下面的革命故事,小华听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万千思绪涌上心头。(15分)
竹丝沟的一场胜仗
1938年冬天,日本侵略者入侵安徽省南部的一个小村庄,他们照例掳来一些老百姓当向导。这次被掳的一共有十七人,其中有一个是小学教师,还有一个是教师的学生。他们一直有为国捐躯的志愿,现在,他们知道时机到了。
这伙敌人展开军用地图,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对着掳来的老百姓们一阵叽里咕噜,说的是什么,没有人懂,不过看这意思,似乎是让老百姓们领着他们到什么地方去。教师仔细地看着地图,上面画得很精细,连一座桥、一座庙都画上了。随后,教师看出来了,敌人所指的地方是竹丝沟——一个很重要的军事据点,八路军战士正防守在那里。教师暗想:报效祖国的时候到了!他向敌人点点头,敌人起先不同意,经他再三请求才答应。当他的学生要离开的时候,他向学生使了个眼色,学生立刻心领神会。
教师领着敌人向竹丝沟走去,有意不挑平坦的大道走。四十几个敌人一路上傲慢地唱着歌,他们以为中国人个个都是没有骨气的家伙。他们走了三四个小时,太阳已落到山后了,才到达竹丝沟。此时村中静悄悄的,连一只狗也找不到。这里是重要的军事据点,怎么会静悄悄的没有人呢 可是,现在的确是一个空村!
故人打开一戶人家的大门,在斤堂里拆下窗格和椅腿,烧着了取暖。他们派了几个兵在村口防守,然后架起锅灶煮东西吃。教师默默地坐在一边,好像在等待什么。敌人吃饱了,便呼呼大睡起来。
田野寂静无声。大约将近午夜,突然,村外响起一阵紧密的枪声,教师的眼睛亮了起来。枪声越来越近,睡得像死猪似的敌人被枪声惊醒,跳了起来。这时,教师蓦地冲过去,抓起一支手枪,一枪打中一个敌人的脑袋,那人倒下去,死了。他正要打第二枪,一颗子弹飞来,打进他的胸膛,鲜血不住地涌出。他用手按住胸口,背靠着墙,身子慢慢地滑了下去。
从村外冲进来的正是八路军战士,他们从四面八方将村子包围起来,敌人像瓮中之鳖,全部被歼灭了。原来,学生获得自由后,立即奔到这里,把这个消息报告给守卫在此的八路军战士。战士们马上撤出竹丝沟,埋伏在四周。等敌人进了村,他们再把敌人包围起来,一举歼灭。
学生跟着部队回到竹丝沟,四处寻找他的老师,最后在一间破旧的大厅里找到了。他的老师含着微笑,挨着墙角,坐在地上,已经光荣地为国牺牲了。全村人都十分感动,用干净的布覆盖在教师的遗体上,向他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1.敌人指着地图上竹丝沟这个地方的原因是 ,而竹丝沟是 。(4分)
2.“四十几个敌人一路上傲慢地唱着歌”中,“傲慢”一词写出了敌人的 。(2分)
3.这位教师为什么再三请求敌人释放其余的人?(3分)
4.“当他的学生要离开的时候,他向学生使了个眼色,学生立刻心领神会。”这句话中,他“使了个眼色”是什么意思?(3分)
5.小华想用一句话赞美这位教师,抒发对他的敬佩之情,请你帮帮他。(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四、在文字间倾诉爱国之情。(30分)
学校文学社举办“歌唱祖国新时代”主题征文活动,你纵览祖国的发展,内心既激动又期待,想写一封信把心里话告诉亲爱的祖国。
要求:①注意书信的格式;②语句通顺、连贯,叙述有条理,表达真情实感;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一)工整即可
(二)1.镜 境 缰 疆 消 销 替 潜 2.实验 示例:工人们正在试验新购人的机器 3.示例:兵荒马乱 民不聊生 国泰民安 政通人和
(三) 1. B 2. A 3. D 4. C
二、(一)1.C A D B 2.示例:热爱祖国 为祖国发展呕心沥血并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刘胡兰 钱学森 杨利伟 (二)示例:文物维系文脉,文脉关乎国脉。 保护文物,共同传承,让文化与文明薪火相传。
三、(一)1.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恶行 清政府派出一百多名学生去美国学习(意思对即可) 2.C 3.D 4.学习其他国家的长处 支持那些学生继续留在美国学习
(二)1.他们想入侵这个地方 八路军重要的军事据点 2.示例:嚣张、不可一世 3.他做好了诱敌入围然后牺牲自己的准备,他不想伤害无辜的人。 4.他是在暗示学生赶快去竹丝沟,告诉八路军战士敌人即将入侵,让八路军战士提前埋伏好。 5.示例:您就像黑夜中熊熊燃烧的火把,燃尽了自己,带来了胜利的曙光!
四、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