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数学期中复习试卷(一)
考查范围:(第24章~第25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 下列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的是( )
(A)两个直角三角形; (B)有一个内角为40°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C)两个等腰三角形; (D)有一个内角是4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2.已知非零向量、和,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的是( )
A.; B.,; C.; D.∥,∥.
3.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如果AD=1,BD=3,那么下列条件中能够推得DE//BC的是( )
(A); (B); (C); (D).
4.在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如图,在4×4的网格中,点A、B、C都在格点上,那么∠BAC的正切值( )
(A); (B);
(
(第
4
题图)
)(C)2; (D).
5.小海在距离地面高60米的热气球中测得地面上的着落点P的俯角为37°,那么此时热气球离着落点P的距离约是(参考数据:sin37°≈0.6,cos37°≈0.8,tan37°≈0.75)
(A)75米; (B)80米; (C)100米; (D)米.
6.如图,在矩形中,是边的中点,,垂足为点,连接,有下列五个结论:①;②;③;④;
⑤.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7.线段厘米,厘米,线段和的比例中项 厘米.
8. 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是2∶3,那么它们的面积比是 .
9.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有一点,那么OP与x轴正半轴夹角的余弦值是 .
10. 如果一传送带和地面所成斜坡的坡比为,要把物体从地面送到离地面10米高的地方物体所经过的路程为 米.
11. .
(
A
B
C
D
E
F
第
1
4
题图
)12.如图,点、分别在边、上,且,∥.设,,那么用向量、表示向量为 .
(
A
B
C
D
E
F
第
13
题图
) (
第
1
2
题图
A
D
B
E
C
)
如图,,如果,,,那么的长是 .
14.如图,已知在中,高相交于点,,,那么长为 .
15.已知点G是△ABC的重心,AB=AC=5,BC=8,那么AG=_____.
16.如图,在Rt△ABC中,∠C=90°,AC=2,BC=1,正方形DEFG内接于△ABC,点G、F分别在边AC、BC上,点D、E在斜边AB上,那么正方形DEFG的边长是 .
(第16题) (第18题)
17.新定义: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被其他两边所截得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弦”.已知等边三角形的一条弦的长度为cm,且这条弦将等边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那么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_______cm.
18.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AD=4,将矩形ABCD绕着点B顺时针旋转后得到矩形A'BC'D',点A的对应点A'在对角线AC上,点C、D分别与点C'、D'对应,A′D'与边BC交于点E,那么BE的长是 .
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第19—22题每题10分;第23、24题每题12分;第25题14分;满分78分)
19.计算:.
20.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DE∥BC,AD=2BD,已知,.
用向量分别表示向量、;
(2)作出向量分别在方向上的分向量(不要求写作法,写出结论).
21. (
(图
9
)
A
B
C
D
E
)如下图,在△中,点分别在边上,,,且.
(1)求线段的长;
(2)当,时,
求△的面积.
22.如图,为了测量河宽,在河的一边沿岸选取B、C两点,对岸岸边有一块石头A,在△ABC中,测得∠B=64°,∠C=45°,BC=50米,求河宽(即点A到边BC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米).
(参考数据:1.41,sin64°=0.90,cos64°=0.44,tan64°=2.05)
23.如图,在△ABC中,点D、G在边AC上,点E在边BC上,DB=DC,EG∥AB,AE、BD交于点F,BF=AG.
(1)求证:△BFE △CGE;
(2)当∠AEG=∠C时,求证:AB2=AG AC.
24.如图,Rt△ABC中,∠ACB=90°,D是斜边AB上的中点,E是边BC上的点,AE与CD交于点F,且.
(1)求证:AE⊥CD;
(2)联结BF,如果点E是BC中点,求证:∠ EBF=∠EAB.
25.如图,已知△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
(1)求证:=;
(2)如图,过点C作射线,与AD交于点M,与边AB交于点E,又知BD=9,CD=6
①如果=,求CE的长;
②设=x,=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沪教版九年级数学期中复习试卷参考答案
1. 下列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的是( B )
(A)两个直角三角形; (B)有一个内角为40°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C)两个等腰三角形; (D)有一个内角是4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解析:
A选项:两个直角三角形不一定相似。反例:含30°的直角三角形和含45°的直角三角形
B选项:根据两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以得到有一个角是40°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
C选项: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等边三角形和一般的等腰三角形就不相似。
D选项:反例:一个40°的角是顶角,一个40°角是底角就不相似。
2.已知非零向量、和,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的是( C )
A.; B.,; C.; D.∥,∥.
解析:
A选项:由向量平行定义两个向量是平行的
B选项:根据平行的传递性两个向量是平行的
C选项:仅仅表示模相等无法确定其方向,无法判定平行
D选项:根据平行的传递性判定是平行的。
3.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如果AD=1,BD=3,那么下列条件中能够推得DE//BC的是( D )
(A); (B); (C); (D).
解析:
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逆定理:
故选D
4.在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如图,在4×4的网格中,点A、B、C都在格点上,那么∠BAC的正切值( D )
(A); (B);
(
(第
4
题图)
)(C)2; (D).
解析:
5.小海在距离地面高60米的热气球中测得地面上的着落点P的俯角为37°,那么此时热气球离着落点P的距离约是(参考数据:sin37°≈0.6,cos37°≈0.8,tan37°≈0.75)
(A)75米; (B)80米; (C)100米; (D)米.
解析:
6.如图,在矩形中,是边的中点,,垂足为点,连接,有下列五个结论:①;②;③;④;
⑤.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 B. C. D.
解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7.线段厘米,厘米,线段和的比例中项 厘米.
解析:
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是2∶3,那么它们的面积比是 .
解析:根据相似比是2:3,所以面积比为(2:3) =2 :3 =4:9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有一点,那么OP与x轴正半轴夹角的余弦值是 .
解析:
如果一传送带和地面所成斜坡的坡比为,要把物体从地面送到离地面10米高的地方物体所经过的路程为 米.
解析:
11. .
解析:
(
A
B
C
D
E
F
第
1
4
题图
)12.如图,点、分别在边、上,且,∥.设,,那么用向量、表示向量为 ▲ .
(
A
B
C
D
E
F
第
13
题图
) (
第
1
2
题图
A
D
B
E
C
)
解析:
13.如图,,如果,,,那么的长是 .
解析:
如图,已知在中,高相交于点,,,那么长为 .
解析:
已知点G是△ABC的重心,AB=AC=5,BC=8,那么AG=_____.
解析:
16.如图,在Rt△ABC中,∠C=90°,AC=2,BC=1,正方形DEFG内接于△ABC,点G、F分别在边AC、BC上,点D、E在斜边AB上,那么正方形DEFG的边长是 .
解析:
17.新定义: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被其他两边所截得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弦”.已知等边三角形的一条弦的长度为cm,且这条弦将等边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那么这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_______cm.
解析:
18.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AD=4,将矩形ABCD绕着点B顺时针旋转后得到矩形A'BC'D',点A的对应点A'在对角线AC上,点C、D分别与点C'、D'对应,A′D'与边BC交于点E,那么BE的长是 .
(第18题)
解析:
19.计算:.
解析:
20.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DE∥BC,AD=2BD,已知,.
用向量分别表示向量、;
作出向量分别在方向上的分向量(不要求写作法,写出结论).
解析:
(
(图
9
)
A
B
C
D
E
)21. 如下图,在△中,点分别在边上,,,且.
(1)求线段的长;
(2)当,时,
求△的面积.
解析:
22.如图,为了测量河宽,在河的一边沿岸选取B、C两点,对岸岸边有一块石头A,在△ABC中,测得∠B=64°,∠C=45°,BC=50米,求河宽(即点A到边BC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米).
(参考数据:1.41,sin64°=0.90,cos64°=0.44,tan64°=2.05)
23.如图,在△ABC中,点D、G在边AC上,点E在边BC上,DB=DC,EG∥AB,AE、BD交于点F,BF=AG.
(1)求证:△BFE △CGE;
(2)当∠AEG=∠C时,求证:AB2=AG AC.
解析:
24.如图,Rt△ABC中,∠ACB=90°,D是斜边AB上的中点,E是边BC上的点,AE与CD交于点F,且.
(1)求证:AE⊥CD;
(2)联结BF,如果点E是BC中点,求证:∠ EBF=∠EAB.
解析:
25.如图,已知△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
(1)求证:=;
(2)如图,过点C作射线,与AD交于点M,与边AB交于点E,又知BD=9,CD=6
①如果=,求CE的长;
②设=x,=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
过点D作DH∥EC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