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19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19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23 09:2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名词解释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的一次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6世纪纺织业手工工场
19世纪纺织工厂
手工生产
生产组织形式
手工工场
生产方式
大机器生产
工厂
观察比较两图,从图片中你得到什么信息?
一、溯兴起原因:需求引发革命
1.工业革命的含义
生产效率提高
2.兴起原因
根据下列提示,结合所学分析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恩格斯
《权利法案》
殖民扩张
工场手工业
圈地运动
前提 政权保障
条件 资金
劳动力
技术
原料和市场
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
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
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经验和大量人才
殖民扩张提供了原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一、溯兴起原因:需求引发革命
2.兴起原因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手工工场的生产效率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
材料二: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 ——《大国崛起》
工业革命最先从哪个行业开始?
工业革命最早从棉纺织业开始
一、溯兴起原因:需求引发革命
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过程
(一)纺织技术革新
棉纺织业
纺纱
织布
生产效率低下
1733年,
凯伊发明飞梭
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也刺激了对棉纱的需求。
1765年
哈格里夫斯发明 “珍妮机”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珍妮机比旧式纺车的纺纱能力提高了8倍,但仍然要用人力,如何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想一想
P94
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过程
(一)开始标志
时间 发明 特点 动力
1765 珍妮纺纱机 细而易断 人 力
1769 水力纺纱机 粗而结实 水 力
1779 骡 机 细而结实 水 力
1785 水力织布机 效率提高40倍 水 力
阅读图表,生产动力改变又会带来什么问题?
想一想
工厂必须建在靠近河流的地方
1712年,纽可门发明蒸汽机
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过程
(二)蒸汽机的改进
瓦特改良蒸汽机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
(1)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2)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人力、风力、水力→蒸汽动力
P95
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过程
(三)工厂制度确立
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工厂选址不受限制
工厂规模变大,人数增加
进入 19 世纪,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相关史事P95
棉织工厂都是大建筑,不过这样建造是为了容纳最大量的人。为要尽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厂建成几层,各层尽可能不高。机器占了最多的面积......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混杂机油的棉尘……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
——《受雇于曼彻斯特棉纺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1832 年)
工厂环境恶劣
工人受机器支配,成为机器的附庸
标志工业革命完成
P96
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过程
(四)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推动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1830年,斯蒂芬森的机车“火箭号”以平均14英里的时速行驶了31英里,将一列火车从利物浦牵引到曼彻斯特。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到1838年,英国拥有500英里铁路;到1850年,拥有6600英里铁路;到1870年,拥有1.55万英里铁路。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②意义: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①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P96
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过程
阅读图表,说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提示:可从发明者、国别、发明成就等角度思考)
想一想
技工
①发明者多为技术工人
③主要发生于英国
④从棉纺织部门开始/从轻工业开始
⑤动力来源主要为蒸汽动力
②技术发明多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积累,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
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
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
增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英国,
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已有200万工厂工人和
运输工人,工业无产阶级也正式形成。掌握
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取利润,无情地
剥削无产阶级。
①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形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材料三:以工厂为中心形成了很多城市,现代工业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也逐渐兴起。
材料四: ——《中外历史纲要(下)》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
③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时代到来。
④资本主义国家加紧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⑤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五:一天下来,棉厂的工人就变成了
雪人,身上沾满了空气中飘着的棉花纤维。
梳棉车间的工人,还容易染上“梳棉哮喘”
病,呼吸上气不接下气,往往年纪轻轻就
离开人世。严重的噪音,使许多人丧失了
听力,也催生了一整套车间里专用的手语。
未经工头允许,机器操作人员不能离开岗
位,上厕所也不行。
——《剧变 英国工业革命》
⑥消极影响:造成了环境污染
结合本课所学,思考:工业革命前后发生了哪些变革?
16世纪纺织业手工工场(工业革命前)
19世纪纺织工厂(工业革命后)
生产组织形式:手工工场
生产方式:手工生产
动力:人力、水力
生产组织形式:现代工厂
生产方式:机器生产
动力:蒸汽动力
实质:生产方式的变化,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狄更斯《双城记》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启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技是把双刃剑,发展经济同时注意保护环境,走共同富裕道路。
侵略: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探索:洋务派看到西方技术先进,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社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影响。
本课小结
手工工场生产
不能 满足
资本主义发展
海内外市场扩大
迫切需要
技术革新
第一次
工业革命
开始
珍妮机
核心
瓦特改良蒸汽机
交通
蒸汽机车
提高社会生产力
机器大生产
取代
进入“蒸汽时代”
考点链接-第一次工业革命
2.(2025·天津中考·21)在1866年出使欧洲的清朝使团成员的笔记中记载,“以火灼(烧)水,藉(借)水气之力以运船”。笔记中描写的动力机器最可能是( )
A.鼓风机 B.蒸汽机 C.内燃机 D.发电机
1.(2025·广东中考·26)据估算,1837年英国棉纱价格下降到1760年的1/20。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英国(  )
A.生活水平的下降 B.生产成本的提高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海外市场的萎缩
3.(2025·江苏苏州中考·20)1852年至1855年间,法国阿歇特出版社将厚重的文学书籍改良成可随身携带上火车阅读的规格。这一新现象主要得益于(  )
A.铁路时代的到来 B.电气时代的到来
C.内燃机的发明 D.垄断组织的形成
6.(2025·四川德阳中考·10)进入19世纪以后,英国城市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人口密集,居住拥挤,环境恶劣,犯罪增多,疾病流行,生活贫困。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英国(  )
A.垄断组织的普遍建立 B.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工业革命的快速推进 D.政府治理效能的下降
考点链接-第一次工业革命
4.(2025·四川自贡中考·14)从前车马很慢,人力畜力有局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火车的发明为人们提供了便捷廉价的交通工具,汽船的发明加强了洲际联系,开创了交通新纪元。新式交通工具的革新有赖于(  )
A.蒸汽机的改良 B.电力广泛应用C.内燃机的发明D.化学工业兴起
5.(2025·广西中考·20)从1848年到1854年,英国乘坐火车的人次从大约0.58亿增加到大约1.08亿。这可用于说明工业革命(  )
A.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B.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
C.强化了工人的劳动纪律 D.导致了贫富分化的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