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3初探物质构成同步练习 (含解析) 仁爱科普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3初探物质构成同步练习 (含解析) 仁爱科普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26 15:4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元3初探物质构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西达本胺是我国原创的抗肿瘤药物。在西达本胺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A.碳元素 B.氢元素 C.氮元素 D.氧元素
2.84消毒液是一种公共场所常用的消毒剂,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中的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1 C.0 D.+2
3.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某品牌肉制品中含有毒物质瘦肉精。某种瘦肉精的化学式为,下列有关该瘦肉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瘦肉精由碳、氢、氯、氮、氧五种元素组成
B.瘦肉精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C.瘦肉精由10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3个氯原子、2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瘦肉精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4.下列化学符号表示氧分子的是
A.2O B.O2 C.O3 D.CO2
5.据预测,到2030年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将增加5倍,因此对于上游锂资源的需求也将增加5倍。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锂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3
B.核外有3个电子层
C.“+”表示锂原子带正电
D.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6.化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众多科学家的贡献。在研究催化剂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A.徐寿 B.闵恩泽 C.张青莲 D.袁隆平
7.符号表征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符号中可以表示2个氯原子的是
A. B. C. D.
8.“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水结成冰——水分子停止运动
B.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C.夏天湿衣服干的快——温度高水分子运动快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9.下列容器中所盛的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 B. C. D.
10.合理晒太阳,有利于人体内特定的物质转化为维生素,促进身体健康。下列有关维生素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由72个原子构成
C.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D.一个分子中含有22个氢分子
11.依据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氧化物—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A.NaOH HCl Mg(OH)2 MgCl2
B.CO2 H2CO3 CaCO3 K2CO3
C.H2O HNO3 Cu(OH)2 NH4Cl
D.SO3 NaHCO3 NaOH Na2SO4
12.由C5H10、C3H6O、C2H4O2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该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60% B.45% C.30% D.22.5%
二、非选择题
13.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都 4,在化学反应中 电子,化学性质 。
14.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第一层最多排 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 个电子,最外层最多排 个电子。
15.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填空。
(1)水是由氢、氧两种 组成的,由水 构成。
(2)氧化汞 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化学变化中,氧化汞 分解为汞 和氧 ,其中汞 直接构成金属汞,两个氧 构成一个氧 。
(3)鱼能在河水里生存,说明河水中含有氧 。
(4)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
16.常见元素化合价
一价 、二价 、三 、四 、五 、二三 、二四 、二四六 、铜汞 。
17.离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粒子 结构 电性 相互转化
原子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不带电
阳离子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带 电 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阴离子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带 电 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18.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则A的名称是 。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了 。
(3)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的 (填“酚酞溶液”或“浓氨水”)具有较强的挥发性。
19.氧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占地壳质量的。48.6%,是丰度最高的元素。
【O2的发现】
(1)我国古代炼丹家发现加热火硝(主要成分为KNO3)能产生“阴气”(即O2),比欧洲发现氧气的时间早了1000多年。
①KNO3受热分解的另一产物为亚硝酸钾(KNO2)。,KNO2由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唐朝炼丹家马和在《平龙认》中指出:阴气(O2)存在于青石、火硝中,用火加热它们,阴气就会放出。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分析,该观点 (填“正确”或“错误”)。
【实验制O2】
(2)“追梦”项目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并探究其性质,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①指出标号仪器M的名称 。
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a.过氧化氢溶液分解;b.加热氯酸钾与MnO2固体。若用b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选择时考虑的因素是 。
③可用于实验室收集氧气的装置有 (从“C、D、E"”中选择)。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该从 端通入(填“a或b”)。
④空间站中水和氧气的最大化利用是生活保障的重要措施。如果在空间站失重状态下收集制得的O2,可选用右图装置中的 (填序,下同号)。
(3)过氧化氢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О2.其他条件相同时,按图2装置分别测定催化剂MnO2、CuO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测得锥形瓶内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3所示。
①实验室用催化剂MnO2和5%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用MnO2作催化剂进行实验至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可能原因是 。
【家庭制O2】随着科技的进步,家用制氧机逐步走进千家万户。
Ⅰ.认识制氧机
(4)新型分子筛制氧机以空气为原料,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原理如图4所示,该获得O2的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化学药剂型家用制氧机如图5,可利用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分解为Na2CO3和H2O2,2 Na2CO3·3H2O24Na2CO3+6H2O+3O2↑)等试剂与水反应获取O2。加湿仓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填序号)。
A.使氧气具有一定湿度 B.观察氧气产生速率 C.加快氧气的生成
Ⅱ.自制简易供氧器
(6)同学们利用饮料瓶、注射器、吸管、输液管等日常用品设计并制作了三套装置如图所示。
右瓶中所装液体为水,向左侧瓶中加入制氧药品后,发现装置有缺陷的是 。
《单元3初探物质构成》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B A B C A A A
题号 11 12
答案 C A
1.A
【详解】西达本胺中碳、氢、氟、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19):19:(14×4):(16×2)=264:19:19:56:32,故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故选A。
2.B
【详解】化合物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1)+x+(-2)=0,x=+1;故选B。
3.A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瘦肉精包含碳、氢、氯、氮、氧五种元素,选项正确;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瘦肉精分子中含氮原子,不含氮分子,选项错误;
C.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瘦肉精分子由10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3个氯原子、2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选项错误;
D. 瘦肉精中碳、氢、氯、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9):(35.5×3):(14×2):16=120:19:106.5:28:16,碳元素占比最大,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错误;
故选A。
4.B
【详解】A、位于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故2O表示2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
B、表示氧分子,符合题意;
C、表示臭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D、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详解】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锂原子的质子数为3,故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锂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错误;
C、“+”表示锂原子核带正电,原子不显电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D、锂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少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6.B
【详解】A、徐寿翻译了《化学鉴原》等并创造出铝、钾、钠等化学元素汉语名称,是我国近代化学启蒙者,故选项错误;
B、闵恩泽是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故选项正确;
C、张青莲测定了铟、铱、铕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故选项错误;
D、袁隆平是中国水稻之父,在杂交水稻的培育方面作出杰出贡献,故选项错误。
故选:B。
7.C
【详解】A、“Cl ”表示氯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则 表示2个氯离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 表示一个氯气分子,一个氯分子中含有两个氯原子,但不能直接表示2个氯原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Cl表示2个氯原子,该选项符合题意;
D、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则 2Cl2 表示2个氯气分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
【详解】A、不管物质是哪种状态,分子都在不断运动,水结成冰,水分子还在不断运动,该选项解释错误;
B、氧气和液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都具有可燃性,该选项解释正确;
C、夏天湿衣服干的快,是因为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该选项解释正确;
D、水银是金属汞,汞是由原子构成,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是因为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该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9.A
【详解】A、液氧和氧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不同状态形式,属于纯净物,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选项符合题意;
B、氧气和臭氧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不同状态形式,属于纯净物,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A
【详解】A、由化学式C27H44O可知,其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
B、分子由原子构成,则1个C27H44O分子中含有27+44+1=72个原子,故B错误;
C、C27H44O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C错误;
D、分子由原子构成,则1个C27H44O分子中含有44个氢原子,不含氢分子,故D错误。
故选A。
11.C
【分析】根据概念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详解】A、NaOH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HCl是酸,Mg(OH)2是碱,MgCl2是盐,A选项错误;
B、CO2是氧化物,H2CO3是酸,CaCO3是盐,K2CO3是盐,B选项错误;
C、H2O是氧化物,HNO3是酸,Cu(OH)2是碱,NH4Cl是盐,C选项正确;
D、SO3是氧化物,NaHCO3是盐,NaOH是碱,Na2SO4是盐,D选项错误。
故选:C。
12.A
【详解】分析化学式可知,三种物质中,碳、氢原子个数比均为1:2,则质量比均为12:(1×2)=6:1,由于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0%=70%,其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故选A。
13. 小于 容易失去 不稳定
【详解】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都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不稳定。
14. 2 8 8
【详解】核外电子排布规则:每个电子层最多能排布的电子数为2n2,其中n是电子层数,当n=1时,2n2=2,当n=2时,2n2=8,所以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定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
15.(1) 元素 分子
(2) 分子 分子 原子 原子 原子 原子 分子
(3)分子
(4)离子
【详解】(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水由水分子构成;
(2)氧化汞分子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化学变化中,氧化汞分子分解为汞原子和氧原子,其中汞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汞,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
(3)鱼能在河水里生存,说明河水中含有氧分子;
(4)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16. 钾钠银氯氢 氧钙钡镁锌 铝 硅 氮磷 铁 碳 硫 二价最常见
【详解】一价钾钠银氯氢;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17. 大于 正 小于 负
【详解】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显中性。阳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所以阳离子带正电;阴离子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的,阴离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所以阴离子带负电。
18.(1)胶头滴管
(2) 滤纸条上酚酞溶液由试管口到试管底逐渐变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3) 酚酞溶液和浓氨水的位置滴反了 浓氨水
【详解】(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则A的名称是:胶头滴管;
(2)该实验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当运动到酚酞溶液处时,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现象是:滤纸条上酚酞溶液由试管口到试管底逐渐变红;
该实验中浓氨水和酚酞溶液没有直接接触,一段时间后,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3)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的错误操作可能是酚酞溶液和浓氨水的位置滴反了;
该实验中,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浓氨水具有较强的挥发性。
19.(1) +3 错误
(2) 锥形瓶 A 药品状态和反应条件 D和E a D
(3) 瓶内压强过大,造成橡皮塞被冲开
(4)物理
(5)AB
(6)乙
【详解】(1)①KNO2中钾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氮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正负代数和为0,(+1)+x+(-2)×2=0,解得x=+3;
②硝酸钾中含有氧元素,硝酸钾加热会分解产生氧气,但硝酸钾中不含氧气,所以错误;
(2)①由图可知,标号仪器M的名称是锥形瓶;
②加热氯酸钾与MnO2固体制取氧气,由于反应物的状态为固体和固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则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选择时考虑的因素是药品状态和反应条件;
③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采用排水法收集,故可用实验室收集氧气的装置有D和E;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长管进入,即从a端通入;
④A、装置A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在失重状态下无法正常使用,不符合题意;
B、装置B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在失重状态下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能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符合题意;
C、装置C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但在失重状态下水也处于漂浮状态,不易操作,不符合题意;
D、在空间站失重状态下,可以利用真空袋收集氧气,符合题意;
故选:D;
(3)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用MnO2作催化剂进行实验至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可能是由于实验过程中过氧化氢分解产生大量的气体,瓶内气体增多,压强过大冲开了橡皮塞造成的;
(4)新型分子筛制氧机以空气为原料,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5)A、加湿仓中的水能将氧气润湿,使氧气具有一定湿度,利于呼吸,选项正确;
B、通过气泡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选项正确;
C、过滤仓中的水不能加快氧气的生成,选项错误;
故选:AB;
(6)乙装置中,右侧瓶中导管在液面以下,反应生成的氧气无法导出,该装置有缺陷,丙装置可通过注射器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氧气流量,而甲装置将制氧药品和水直接混合,无法控制生成氧气的流量,则丙装置更适合,故选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