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正比例和反比例复习
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97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重点 进一少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难点 掌握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方法。
教学理念 1.引导学生探究正、反比例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应用数学模型进行判断。2.突出师生互动和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出正、反比例 多媒体出示:速度、路程和时间① 你发现路程、速度和时间这三个量之间有什么关系?② 当其中一个量一定时,其它两个量之间有什么比例关系呢?随着学生的归纳,多媒体依次出现:当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关系 ① 学生交流、汇报: 速度×时间=路程 ②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二、自主探究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多媒体闪烁: ① 当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为什么说是成正比例?什么叫做正比例量?什么叫做正比例关系? ② 正比例关系:Y/X = R(一定) ③ 如何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④ 你有什么好方法?多媒体闪烁: ① 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为什么说成反比例?什么叫做反比例的量?什么叫做反比例关系? ② 反比例关系:XY = R(一定) ③ 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④ 你有什么不同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出示:共同点不同点正比例两种量相关联,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即 Y/X = R(一定)反比例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即 XY = R (一定)3.正、反比例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同桌讨论、交流。学生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不同方法。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自己的意见。学生回答正、反比例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齐谈。发表不同意见。
三、巩固延伸 1.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关系,并说明理由。收入一定,支出和结余。出料一定,稻谷的重量和大米的重量。圆柱的侧面积一定,它的底面周长和高。分别指名学生说一说判断的结果,并说明理由。 集体评讲。2.木料总量、每件家具的用料和制成家具的件数这三种量:当( )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当( )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当( )一定时,( )和( )成反比例;如果Y=8X,X和Y成( )比例; 如果Y=8/X,X和Y成( )比例。 集体讲评。3.一幅地图上,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路程(千米) 速度(千米 / 时) 100 10080 8060 6040 4020 20 0 0 5 10 15 20 时间(时) 5 10 15 20 时间(时)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