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原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螺青点出暮山色,石绿染成春浦潮。”其中“石绿”与铜离子的颜色有关,下列表示铜离子的是
A.cU2+ B.CU2+ C.Cu2+ D.Cu+
2.如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③属于同种元素 B.②的微粒符号可表示为O2-
C.②③④粒子均为稳定结构 D.④中x的值为6
3.如图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硫原子核外第一层有8个电子 B.硫原子核内有16个中子
C.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
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金和水银 B.水和氨气 C.铜和氧气 D.二氧化碳和铁
5.跨学科活动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的问世,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B.图中带负电的微观粒子是电子
C.由图可知,锂原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D.锂原子的质子数是2
6.全球新注册的药物中20%~25%含有氟原子。以下表示氟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A. B. C. D.
7.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下列有关推理正确的是
A.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则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水
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则任何一种原子必含质子、中子和电子
D.阳离子带正电荷,则带正电荷的原子就是阳离子
8.美国科学家将铅和氮的原子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293,核电荷数为118的超重原子。则该超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57 B.59 C.118 D.293
9.已知X、Y、Z、R分别表示四种元素,它们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分别为a、b、c、d,如果Xm+、Yn+、Zn-、Rm-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c=m-n B.a-b=n-m C.c-d=m+n D.b-d=m+n
10.“原子”一词源自希腊形容词atomos(或atomon),它的意思是“不可分割、数量无限、大小各异、形状完美、坚固,且无内部间隙;除了自身所处位置的变化,它们本身是不变的,不可再生,也不可摧毁的”。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故分子一定都比原子大
B.原子中一定都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同种原子只能构成同种分子
11.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③粒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B.②粒子为钠离子
C.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④中x为7
12.若以碳12 原子质量的 1/6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根据此标准,下列有关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 B.NaOH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0
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6 D.C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课本,了解核外电子排布
电子能量不同,能量高的在离核 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 的区域运动,称为电子的分层排布。
14.
15.任务二:阅读教材P65,总结原子的构成。
(1)科学实验证明:原子是由 和 构成的;原子核居于原子的 ,它在原子中占的体积 ; 绕着 做高速运动。
(2)用框图形式表示原子的构成情况,并标明各微粒的带电情况:
、 、 、 、 、 、 、 。
16.离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粒子 结构 电性 相互转化
原子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不带电
阳离子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带 电 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阴离子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带 电 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2.1原子》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B B B D C D C
题号 11 12
答案 D C
1.C
【详解】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一个铜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铜离子表示为Cu2+;
故选C。
2.D
【详解】A、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①③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②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可表示为O2-,故选项说法正确
C、②③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②③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2+8+x,x=8,则④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
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2+8+x,x=8,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3.D
【详解】A、由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硫原子核外第一电子层有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硫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但是不能确定核内的中子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4.B
【详解】A.金和水银属于金属单质,金由金原子构成,水银是汞的俗称,由汞原子构成,故A错误;
B.水由水分子构成,氨气由氨气分子构成,故B正确;
C.铜由铜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故C错误;
D.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故D错误。
故选:B。
5.B
【详解】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也是可分的,不符合题意;
B、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电子带负电。图中原子核外带负电的微观粒子为电子,符合题意;
C、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正负电荷数相等,整个原子呈电中性,不带2个单位负电荷,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B
【详解】氟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9,核外电子层数为2,其电子排布分别是2、7,故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选:B。
7.D
【详解】A、水确实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但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水。例如,酒精(乙醇溶液)、白醋(醋酸溶液)等也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但它们不是水。错误。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因为它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O2)和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但它们是不同的单质;如果混合在一起,就形成混合物,不是单质,错误。
C、大多数原子(如碳、氧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但氢原子(最常见的是氕)没有中子,它只含1个质子和1个电子,错误。
D、阳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的带正电荷的粒子。原子本身是电中性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当原子失去电子时,质子数多于电子数,从而带正电荷,成为阳离子。因此,带正电荷的原子就是阳离子,正确。
故选D。
8.C
【详解】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则该超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8,故选C。
9.D
【分析】已知X、Y、Z、R分别表示四种元素,它们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分别为a、b、c、d,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m+是其原子失去m个电子后形成的,Yn+是其原子失去n个电子后形成的,Zn-是其原子得到n个电子后形成的,Rm-是其原子得到m个电子后形成的,如果Xm+、Yn+、Zn-、Rm-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a-m=b-n=c+n=d+m。
【详解】A、由分析可知,a-m=c+n,则a-c=m+n,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a-m=b-n,则a-b=m-n,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c+n=d+m,则c-d=m-n,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b-n=d+m,则b-d=m+n,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详解】A、分子由原子构成,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例如氢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而一些金属原子(如铁原子等)质量和体积都比氢分子大,应该说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该选项错误;
B、原子一般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但有一种氢原子(氕)中没有中子,只有质子和电子,所以原子中不一定都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该选项错误;
C、电子质量很小,约为质子质量的,可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原子核上,该选项正确;
D、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种分子,例如氧原子可以构成氧气分子(O2),也可以构成臭氧分子(O3),该选项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A、结构示意图中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电子数,①、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6,正确;
B、结构示意图圆圈内数字为质子数,②的质子数为11,质子数为11的原子是钠原子。该微粒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2+8),是离子,所以②粒子为钠离子。正确;
C、③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因此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正确;
D、原子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故x=17-2-8=7,若为离子则最外层电子数是8,故不一定是7,错误;
故选:D。
12.C
【分析】一般情况下,,若以碳12原子质量的1/6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则,对比可知新标准下相对原子质量的值是原值的一半。
【详解】A、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则新标准下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A选项错误;
B、Na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新标准下Na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B选项错误;
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新标准下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C选项正确;
D、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则新标准下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D选项错误。
故选:C。
13. 较远 较近
【详解】原子中,离核越远的电子层,能量越高,离核越近的电子层能量越低。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根据能量高低的不同,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电子层)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电子层)运动,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电子层)运动称为电子的分层排布。
14.
【详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每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小圈表示原子核,圈内数字表示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5.(1) 原子核 核外电子 中心 很小 电子 原子核
(2) 不带电 原子核 正 质子 正电荷 中子 核外电子 负电荷
【详解】(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它在原子中占的体积很小;电子绕着原子核做高速运动;
(2)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由于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故填:不带电;原子核;正;质子;正电荷;中子;核外电子;负电荷。
16. 大于 正 小于 负
【详解】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显中性。阳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所以阳离子带正电;阴离子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的,阴离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所以阴离子带负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