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氧气的性质随堂练习 (含解析)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2氧气的性质随堂练习 (含解析)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26 16:5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2氧气的性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下列能代替红磷的物质是
A.硫 B.木炭 C.白磷 D.铁丝
2.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难溶于水 B.氧气能助燃
C.通常状况下,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D.氧气化学性质很活泼,能跟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氧循环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重要循环。下列不属于氧循环意义的是
A.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的物质平衡
B.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的能量平衡
C.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和谐的生态环境
D.氧循环有利于持续增加大气中氧气的含量
4.要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且不混入其他气体,最好在该容器中燃烧
A.硫 B.木炭 C.红磷 D.蜡烛
5.下列关于氧气的“自述”,不合理的是
A.我能供给呼吸 B.我能支持可燃物燃烧
C.我易溶于水 D.我能变成淡蓝色液体或淡蓝色固体
6.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HgOHg+O2 B.CaO+H2O→Ca(OH)2
C.CO+O2CO2 D.CH4+O2CO2+H2O
7.烟花,又称花炮、烟火、焰火。烟花的绚丽色彩主要是因为燃放时物质与氧气反应发出各种颜色的光芒。我们燃放烟花时经常看到淡蓝色火焰和闻到刺激性气味,这主要是烟花中哪种物质燃烧表现的现象
A.木炭 B.硫磺 C.铁粉 D.镁粉
8.如图所示,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B导管处接一个注射器,向外拉注射器,会观察到水中冒泡
B.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C.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D.该装置可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率
9.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分子的运动。如图所示,收集一塑料瓶氧气按图一组装依次进行以下三个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捂在塑料瓶外;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测得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操作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整个实验过程中氧气分子都在运动
B.NP段与MN段比较,可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C.PQ段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少过快的原因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D.实验③因氧气不断溢出最终会导致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0
10.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 B.红磷的量可多可少
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D.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空气、溶液属于混合物 B.酒精、水属于化合物
C.过氧化氢、水属于氧化物 D.氨气、氮气属于单质
12.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反应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铜粉在空气中加热,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放出热量
二、非选择题
13.氧化物:由 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 元素。
14.图示实验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 。
15.教材P38第一段的内容,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
(1)任务一:
①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 g/L,空气的密度为1.293 g/L,所以氧气的密度比空气 。
②氧气能溶于水,但 溶于水。在室温下,1 L水中只能溶解约30 mL氧气,所以家庭水族箱中需要经常补充氧气,以供给鱼儿呼吸。
③常温常压下,氧气是 色、 味的 体。在压强101 kPa时,氧气在-183 ℃时变为 色 体,在-218 ℃时变为淡蓝色固体。
(2)任务二:简述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否为氧气?此方法利用了氧气的什么性质?
(3)任务三:观察并描述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实验 现象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木炭燃烧时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4)任务四:观察并描述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实验 现象
硫在空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硫燃烧时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5)任务五: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6)任务六:观察并描述铁丝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点燃后的现象。
实验 现象
铁丝在空气中受热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7)任务七:分析下列四个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硫+氧气二氧化硫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8)任务八:简述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并思考下列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或氧化反应?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16.化学科学十分重视实证和理性思维。在课堂学习中,通过选用典型物质进行实验,来探究物质的有关性质。如图所示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请回答:
(1)实验一:木炭在图②中燃烧与在图①中燃烧剧烈程度 (选填不同”或“相同”)。图③的实验目的是 。
(2)实验二:图⑤的实验过程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火星四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
(3)实验三:观察到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生成 (填现象)的气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集气瓶⑦底预先放少量水来吸收生成气体二氧化硫,说明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4)比较归纳:
a.集气瓶⑤⑦里都预先加入少量水,但其目的各不相同。集气瓶⑤加少量水的目的是 。
b.根据上述实验,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
c.比较三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共同点有 (写一点)。
《4.2氧气的性质》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C C C B B D D
题号 11 12
答案 D A
1.C
【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所选物质必须只消耗氧气,无气体生成。
【详解】A. 硫燃烧有气体生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木炭燃烧有气体生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白磷燃烧只消耗氧气,无气体生成,此选项符合题意;
D.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A、氧气不易溶于水,不是难溶于水,不符合题意;
B、氧气能助燃,但是能助燃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通常状况下,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且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D、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反应,但是氧气不能与所有物质反应,如氧气与水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详解】A、氧循环中氧气的产生和消耗使得各种含氧化合物不断转化,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的物质平衡,故A正确;
B、在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等过程中,氧气参与能量的转化,对维持自然界中的能量平衡有重要作用,故B正确;
C、氧循环保证了生物呼吸所需的氧气供应,同时也参与了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化学反应,有利于维持和谐的生态环境,故C正确;
D、氧循环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氧气的产生和消耗基本保持平衡,并不会持续增加大气中氧气的含量,故D错误。
故选D。
4.C
【详解】A、硫燃烧消耗氧气,但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A选项错误;
B、木炭燃烧消耗氧气,但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选项错误;
C、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C选项正确;
D、蜡烛燃烧消耗氧气,但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选项错误。
故选:C。
5.C
【详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可燃物燃烧,正确;
C、氧气不易溶于水,错误;
D、氧气在加压、降温的情况下,能变成淡蓝色液体或淡蓝色固体,正确。
故选C。
6.C
【详解】A、该反应不符合多变一,不属于化合反应,反应中没有氧气参加,不属于氧化反应。选项错误;
B、该反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反应中没有氧气参加,不属于氧化反应。选项错误;
B、该反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反应中有氧气参加,属于氧化反应。选项正确;
B、该反应不符合多变一,不属于化合反应,反应中有氧气参加,属于氧化反应。选项错误;
故选C。
7.B
【分析】根据题干中的信息,淡蓝色火焰和刺激性气味,为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生成的气体无味;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刺激性气味;
C、铁粉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镁粉在空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大量白烟。
故选B。
8.B
【详解】A、在B导管处接一个注射器,向外拉注射器,装置内压强减小,则会观察到水中冒泡,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不易溶于水,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导气管,如果接反了,装置内的氧气越来越多,装置内压强大于外面的大气压,水就会沿着A导管被人吸入,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氧气不易溶于水,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如果接反了,装置内的氧气越来越多,装置内压强大于外面的大气压,水就会沿着A导管被人吸入,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气不易溶于水,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该装置可以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观测输出氧气的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9.D
【分析】MN段表示敞口放置;NP段表示双手捂在塑料瓶外;PQ段表示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
【详解】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整个实验过程中氧气分子都在运动,说法正确;
B、NP段是双手捂在塑料瓶的外壁上,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分子间隔变大,能量越多,运动速率越快,氧气逸出的越多,体积分数越小,NP段与MN段比较,可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说法正确;
C、PQ段是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会从瓶口逸出运动到空气中,说法正确;
D、由图2可知:实验③因氧气不断溢出最终会导致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不为0,说法错误;
故选:D。
10.D
【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却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A错误;
B、要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以消耗掉装置内的氧气,故B错误;
C、红磷熄灭后,不能立即打开止水夹,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测定结果偏小,故C错误;
D、红磷燃烧消耗氧气,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A、空气、溶液中均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分类正确;
B、酒精、水均为含有多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该选项分类正确;
C、过氧化氢、水均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该选项分类正确;
D、氨气中含有氮、氢两种元素,不属于单质,氮气中只含一种元素,属于单质,该选项分类不正确。
故选D。
12.A
【详解】A、铜粉在空气中加热,红色固体变为黑色,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错误;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没有白雾,错误。
故选A。
13. 两 氧
【详解】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填:两;氧。
14. 生成黑色固体
【详解】铁和氧气反应产生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实验中,可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15.(1) 略大 不易 无 无 气 淡蓝 液
(2)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该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则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
(3) 木炭在空气中受热后持续红热,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化学
(4) 硫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在氧气中剧烈的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学
(5)物质燃烧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所以在空气中燃烧没有在纯氧中剧烈。
(6) 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化学
(7)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反应物中都有氧气。
(8)化合反应: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
此反应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是化合反应,反应物中有氧气参与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详解】(1)①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 g/L,空气的密度为1.293 g/L,所以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故填:略大;
②氧气能溶于水,但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 L水中只能溶解约30 mL氧气,所以家庭水族箱中需要经常补充氧气,以供给鱼儿呼吸,故填:不易;
③常温常压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压强101 kPa时,氧气在-183 ℃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 ℃时变为淡蓝色固体,故填:无;无;气;淡蓝;液
(2)氧气具有助燃性,则检验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否为氧气的操作为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该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则是氧气,故答: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该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则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
(3)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可观察到木炭在空气中受热后持续红热,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填:木炭在空气中受热后持续红热,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可观察到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填: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碳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文字表达式为,故填:化学;;
(4)硫在空气中燃烧:可观察到硫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填:硫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在氧气中燃烧:可观察到硫在氧气中剧烈的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填:硫在氧气中剧烈的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硫,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文字表达式为,故填:化学;;
(5)详见答案;
(6)铁丝在空气中受热:可观察到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故填: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可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故填: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文字表达式为,故填:化学;;
(7)详见答案;
(8)详见答案。
16.(1) 不同 检验生成物二氧化碳
(2)氧气浓度
(3)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能溶于水
(4) 防止高温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 活泼 都有氧气参加/生成物只有一种(合理即可)
【详解】(1)实验一:木炭在空气(氧气体积含量21%)中和在氧气中的燃烧剧烈程度不同,因为空气中氧气浓度较低;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往木炭在氧气中反应后的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是为了检验木炭燃烧的产物二氧化碳。
(2)实验二中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由于空气中铁丝不能燃烧,因此铁丝需要氧气浓度较高时才会剧烈燃烧,故分析为可能氧气浓度不够或者铁丝表面有锈(或未打磨铁丝/温度未达到着火点等。
(3)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集气瓶底预先放少量水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 说明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是能溶于水。
(4)a、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高温熔融物,燃烧时放入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
b、根据上述实验,氧气能与硫、碳、铁等多种物质反应,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
c、比较三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共同点有:都有氧气参加反应、生成物只有一种等(合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