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2二氧化碳的排放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一定不需要的仪器是
A.导气管 B.试管 C.酒精灯 D.集气瓶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只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木炭用于取暖
C.稀有气体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3.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A.石墨为灰黑色质软的固体,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B.氦气密度小于空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C.氮气难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 D.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验满操作正确的是
A.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B.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C.倒入水 D.倒入石灰水
5.下列关于的实验室制取及检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方法 D.检验
6.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中,对应正确的是
A.选择制备反应的试剂 B.选择发生的装置
C.选择收集的方法 D.检验气体集满与否
7.如图所示关于二氧化碳的实验中不正确的是
A.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B.加入大理石
C.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 D.把二氧化碳倒入烧杯
8.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和保证。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在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其纯度
B.实验室制取CO2时,先加试剂,再检验装置气密性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
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
9.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中,连接上压强传感器,如图一。测得实验过程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情况如图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下降 B.bc段石灰石反应完全
C.c点对应的操作是关闭弹簧夹 D.图像所示过程中一直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10.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CaCO3粉末的容器中,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0~300s内,两个容器内固体质量逐渐减少
B.0-100s内,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
C.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的少5a mL
D.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
11.某班开展制取CO2的学生实验,以下是几组学生的实验片段,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石灰石 C.收集CO2 D.存放CO2
12.CO、CO2和CaCO3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可通过物质的还原性实现
B.②可通过物质的可燃性实现
C.③可通过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实现
D.④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
二、实验题
1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用途是 。
(2)装置B相对于装置C,其优点是 。
(3)比较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与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两者的共同点是______(填字母)。
A.发生装置可以相同
B.都可以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成分相同
D.收集装置可以相同
(4)装置A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5)用装置E收集氢气时,开始收集的适宜时刻是 。
(6)氯化氢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可以通过加热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的混合物来制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三、综合应用题
14.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用贺兰石(含碳酸钙)与稀盐酸混合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 。
(2)为了测定贺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向一定量样品中加入稀盐酸,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①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②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6.2二氧化碳的排放》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B A A B B A C
题号 11 12
答案 A B
1.C
【详解】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在常温下即可进行,使用的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故可判断一定不需要的仪器是酒精灯,C选项正确。
故选C。
2.C
【详解】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可以供给呼吸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木炭用于取暖,是利用木炭燃烧释放热量,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用稀有气体作电光源,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用镁做照明弹,是利用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C
【详解】A、石墨为灰黑色质软的固体,可用于生产铅笔芯,选项正确;
B、氦气密度小于空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选项正确;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选项错误;
D、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选项正确;
故选C。
4.B
【详解】二氧化碳的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故选:B。
5.A
【详解】A、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用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是因为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于水的物质,会覆盖在石灰石或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故选项说法错误;
B、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为固液常温型,可选该装置作为发生装置,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通常使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6.A
【详解】A、实验室采用大理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故A正确;
B、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适用于固-液常温型,故B错误;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故C错误;
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则验满的方法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已经收集满,不能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故D错误。
故选A。
7.B
【详解】A、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可用图中装置制取,故选项实验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装块状大理石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大理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已集满,故选项实验操作正确;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以像倒水一样倾倒二氧化碳,要注意二氧化碳气体的倾倒,一定要将玻璃片推开一部分,沿着烧杯壁倾倒,故选项实验操作正确;
故选:B。
8.B
【详解】A、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因此在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其纯度,防止爆炸,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添加药品,防止装置漏气,更换仪器浪费药品,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A
【详解】A、实验室通常利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图示装置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具体原理是:反应过程中,关闭弹簧夹,则试管内气压上升,导致液面下降,直到稀盐酸与多孔隔板上的大理石脱离接触,此时反应停止,重新打开弹簧夹,则气体可以沿着导管流向收集装置,试管内气压下降,液面回升,液面高于多孔隔板时大理石与稀盐酸重新接触,反应发生,根据图二,ab段装置内压强不断增大,则试管中的液体药品逐渐被压到长颈漏斗中,试管中液面逐渐下降,此选项正确;
B、bc段装置内压强保持不变,说明装置内不再产生二氧化碳,可能是石灰石完全反应,可能是稀盐酸完全反应,也可能是稀盐酸与多孔隔板上的大理石脱离接触,此选项错误;
C、c点后装置内压强减小,对应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此选项错误;
D、图像所示过程中压强先增大后减小,而cd段装置内压强不断减小,是因为打开了弹簧夹,二氧化碳流向装置外,所以不能确定c点时石灰石或稀盐酸是否完全反应,因此不能确定图像所示过程中是否一直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此选项错误。
故选A。
10.C
【详解】A、0~300s内气体体积逐渐增加,属于反应的发生阶段,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固体质量逐渐减少,A选项判断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可知,0-100s内,曲线的变化是先缓后陡,说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变化先小后大,由此可知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B选项判断正确,不符合题意;
C、如图所示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为2.8amL,100-200s内产生的CO2体积为7.8amL-2.8amL= 5amL,则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产生的CO2体积少5amL-2.8amL= 2.2amL,C选项判断错误,符合题意;
D、由图形可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与等质量碳酸钙粉末反应,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比稀盐酸反应的速率要慢一些,但是可以通过改变稀硫酸的浓度使反应速率合适,因此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D选项判断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11.A
【详解】A、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A正确;
B、取用块状固体时,应“一横二放三慢竖”,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慢慢竖起来,使固体慢慢滑落试管底,故B错误;
C、收集二氧化碳一般用向上排空气法,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故C错误;
D、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因此存放二氧化碳时瓶口向上,故D错误。
故选A。
12.B
【详解】A、①是由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碳的化合价升高了,碳元素被氧化,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因此可通过物质的还原性实现,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②是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可以通过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因此不能通过物质的可燃性实现;故选项说法错误。
C、③是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钙,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④是碳酸钙转化为二氧化碳,可通过高温煅烧碳酸钙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来实现;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相互转化、碳酸钙和二氧化碳相互转化的原理,以及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解题的关键。
13.(1)用于加热(或作热源)
(2)能控制反应速率
(3)AD
(4)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5)导管口有连续且均匀的气泡冒出时
(6)DF
【详解】(1)仪器a为酒精灯,常用于给物质加热。
(2)B使用分液漏斗,可以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3)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使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常温反应,使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也使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符合题意。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需要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不符合题意。
C、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中的杂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剩余固体是二氧化锰,固体成分不同,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氧气密度都比空气密度大,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符合题意。
故选AD。
(4)A是固体加热型装置。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5)E排水法收集氢气时,需要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以免收集到开始装置内排出的空气。
(6)加热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的混合物来制取氯化氢气体,则反应需要加热,需要使用酒精灯,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A试管口向下倾斜液体会流出,D液体加入后可以与固体接触反应,故选用的发生装置是D;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选择F作为收集装置。
14.(1)B
(2) 8.8 解:设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x=80%
答: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详解】(1)用固体(贺兰石中碳酸钙)和液体(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应选固液不加热型,即装置B。
(2)①加入稀盐酸,发生的反应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反应后剩余物质质量为116.2g,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②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见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