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3 13:1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单元主题
艺术之美
阅读要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习作要素: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语文要素
伯牙鼓琴
趣味导入·壹

你在生活中是否喝过或听过有一种奶茶叫“伯牙绝弦”呢?
“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

“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位非常厉害的琴师,他的琴声极具感染力,有“琴仙”之称。
“绝”是断绝、折断的意思;“弦”就是琴弦。“绝弦”就是把琴弦弄断,再也不弹琴了。

一个最会弹琴的人,为什么再也不弹琴了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文言文中。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初闻琴韵·贰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鼓琴
zhōng
shāng
自由朗读,把句子读通顺,借助注释理解文意。

人物介绍
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也是著名的琴师,擅弹古琴原籍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
伯牙技艺高超。既会弹琴,又会作曲,被人尊为“琴仙”。现在的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传说中伯牙的作品。
锺子期,名徽,字子期,是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集贤村)人。相传锺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鼓琴
zhōng
shāng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本味》。《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其门下众多学者宾客共同编撰的一部著作。
译文: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伯牙弹琴。
之:代词,指伯牙弹琴的琴声。
鼓琴:弹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鼓琴
shāng
zhōng
方:正当,正在。
志:心志、情志。
太山: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善哉:好啊。
巍巍乎若太山:像大山一样高峻。
巍巍:高大的样子。若:像。
译文:伯牙正在弹琴,他的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大山一样高峻。”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鼓琴
shāng
zhōng
少选:一会儿,不久。
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
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译文: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流水一样浩浩荡荡。”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鼓琴
shāng
zhōng
破琴:摔断琴。
绝弦:扯断弦。
复:再。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
以为:认为
足:值得。
译文: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鼓琴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吧。
图为《伯牙鼓琴图》卷,元,王振朋作。
何为知音·叁

听 山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请你闭上眼睛想象锺子期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泰山
华山
衡山
恒山
嵩山

听 水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请你闭上眼睛想象锺子期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黄河
长江

锺子期听到的仅仅是琴声吗?
琴声
善哉乎鼓琴
景物
高山、流水
情志
志向、气魄

通过课文的学习,你是否理解了“知音”的意思呢?
知音指的是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知己朋友。

根据二人的对话思考,为什么他们会成为知音?
伯牙在用心弹琴,锺子期在用心欣赏,两人都是钟爱琴音之人。锺子期不仅能听懂伯牙的琴音和情志,还能跟上伯牙瞬息万变的思绪。可以看出,两人都是爱琴懂琴之人。因此,他们能成为知音。
弦断谁听·肆

弦断谁听?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这短短的四个字,对伯牙来说意味着什么?
高山依旧,江水长流。可那个能听懂它们的人,却再也回不来了。伯牙失去的不是一个听众,而是一个懂自己的知音。

弦断谁听?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破”和“绝”表现出伯牙怎样的心情?
“破”和“绝”不是轻轻放下,而是“愤然摔碎”和“毅然扯断”。表现出伯牙一种决绝、悲伤到极点的心情。

弦断谁听?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结合课文最后一句和课后资料袋,谈谈你的感受。
感受:知音难遇!

资料拓展
管鲍之交
管仲与鲍叔牙为友,鲍叔牙深知管仲才华,在仕途竞争中屡次退让并力荐他,成就齐国霸业。这诠释了理解、信任与成全的知音之道。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
恩格斯在思想上与马克思高度共鸣,并在生活上无私资助他完成《资本论》。他们志同道合,彼此支撑,是理想与事业的终极知音。

分 享
知音:知音指的是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知己朋友。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形容乐曲高妙。
在你的生活中,有懂你、理解你的朋友或家人吗?请和同学们分享你们之间的情谊吧!
课程总结·终

课下背诵
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按照“相遇—高山—流水—破琴”的情感变化,熟读课文后背诵。

知音难遇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