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高一年级十月月考
物理试卷
命题教师:高一物理组 考试时间:2025年10月11日上午8:30—9:45
一、单选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下列关于质点和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研究雄鹰翅膀扇动方式对飞行的影响时,雄鹰可看作质点
B.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岸青山相对出”是以两岸为参考系的
C.研究“玉兔”号探测器巡视月球时的运动轨迹时,可把“玉兔”号探测器视为质点
D.诗句“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桥流水不流”是以桥为参考系的
2.关于物理必修1教材中的四幅插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汽车速度表上的示数指的是平均速度
B.图2中,速度的变化量△v的方向与加速度a的方向始终相同
C.图3中,把变速运动过程细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将这些小段的位移相加,得到总位移,这种方法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D.图4中,伽利略用实验验证了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经过路程成正比
3.下列实例中对部分力的方向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半圆面对杆有竖直向上的弹力,地面对杆有竖直向上的弹力
B.乙图中,篮球与地面发生相互作用时,地面对篮球有竖直向上的弹力
C.丙图中,物体A与水平传送带共同匀速向右运动,传送带对A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D.丁图中,物体A随斜传送带共同匀速上滑运动时,受到沿传送带向下的摩擦力
4.甲、乙两辆完全相同的小车均由静止沿同一方向出发做直线运动。以出发时刻为计时零点,甲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a)所示,乙车的加速度—时间图像如图(b)所示。则( )
A.0~2s内,甲车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B.2~6s内,甲、乙两车的位移相同
C.时,甲、乙两车的速度不同
D.乙车在和时的速度相同
5.无人配送小车在某次进行刹车性能测试时,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可用如图所示的图像表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4s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前3s内小车的位移大小为8m
C.小车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4m/s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6.子弹垂直射入叠在一起的厚度相同,材质相同的木板,穿过第20块木板后速度恰好变为0,可以把子弹视为质点,已知子弹在木板中运动的总时间是t,认为子弹在木板中运动的加速度都相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子弹穿过第一块木板所用的时间是
B.子弹穿过前15块木板所用的时间是
C.子弹穿过第15块所用的时间是
D.子弹穿过最后4块所用的时间是
7.如图所示,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同时在离地面某一高度处有一物体B开始自由下落,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同一高度时速度大小均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上抛的初速度与B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都是2v
B.两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C.A上升的最大高度与B开始下落时的高度不相同
D.两物体在空中同时达到的同一高度处一定在B开始下落时高度的中点下方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8.在足够高的空中某点竖直上抛一物体,抛出后第5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是2m,设物体抛出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则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上升的时间可能为4.7s
B.第5s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为2m/s,方向向上
C.4s末的瞬时速度可能为3m/s
D.10s内的位移可能为-70m
9.甲、乙两同学相约去参观博物馆、两人同时从各自家中出发,沿同一直线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后两人会合。身上携带的运动传感器分别记录了他们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甲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为两段四分之一圆弧。则( )
A.在时刻,甲、乙两人速度相同
B.时间内,乙所走路程小于甲
C.在时刻,甲、乙两人加速度大小相等
D.时间内,甲、乙两人平均速率相同
10.如图所示,物体依次经过A、B、C、D四点.已知物体通过、、的时间分别为t、2t、2t,段长为、段长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B.段长度为
C.C点的速度大小为 D.B点的速度大小为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11.(6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某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打点时小车与纸带 (填“左”或“右”)端相连;实验时,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 再 (均选填“接通电源”或“放开小车”);根据纸带数据,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得vB= m/s,a= m/s2(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2.(12分)基米同学同样热爱学习和运动,家里还备有健身器材——拉力器。 他们决定利用拉力器做实验,一起探究胡克定律。 首先把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弹簧的右侧固定一刻度尺,如图甲所示。 然后在弹簧下端悬挂不同质量的钩码,记录弹簧弹力F和相关数据。
(1)基米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弹力F与x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图中x表示______。
A.弹簧的形变量
B.弹簧形变量的变化量
C.弹簧处于水平状态下的自然长度
D.弹簧处于竖直状态下的自然长度
(2)小天同学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根据实验数据绘制F与x图像(如图丙所示),发现图像中弹簧a的斜率小于弹簧b的斜率,由此可知弹簧a的劲度系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b的劲度系数。 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选填“a”或“b”)。
(3)实验过程中发现某类弹簧自身重力不可忽略,不可视为轻质弹簧,若把此类弹簧放在铁架台上竖直悬挂时,弹簧呈现的形态如下图中的_______。
A. B. C.
四、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42分)
13.(10分)钢架雪车是北京冬奥会上观赏性强、危险性高的比赛项目,比赛线路由起跑区、出发区、滑行区及减速区4个区段组成。如图所示,长15m的水平直道ab(起跑区)与长50m的倾斜直道bc(出发区)在b点平滑连接,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出发,推着雪车匀加速跑到b点时,迅速俯卧到雪车上沿bc匀加速下滑,到达c点的速度大小为20m/s,从a点到c点用时s。雪车和运动员均可视为质点。
(1)求雪车(包含运动员)在b点的速度大小;
(2)若雪车(包含运动员)质量为90kg,求其在ab段所受合外力的大小。
14.(14分)强行超车是道路交通安全的极大隐患之一,如图所示是汽车超车过程的示意图,B为长的大货车,正以的速度匀速向右行驶,A是在B后方同向行驶的小汽车,长度.A车以的速度行驶,当两车相距时,A车司机准备借对向车道超越B车,但A车司机发现对向车道与A车相距处有另一小汽车C正迎面匀速驶来。已知A车加速时加速度,A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不考虑变道过程中车速的变化和位移的侧向变化)。求:
(1)若A车司机还想安全超越B车,则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2)若A车司机依然选择超越B车,为避免与C车相碰,C车匀速的速度最大是多少;
(3)若A车司机放弃超车,为避免与B车相撞,立即刹车,同时鸣笛发出信号提示,B车司机加速,B车司机反应时间,并立即以的加速度加速,判断A车会不会追尾B车(请通过计算分析),若不会求两车的最近距离。(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5.(18分)2017 年 4 月 18 日,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戴姆 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阿里云等权威数据机构发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在 2017 年第一季度中国拥堵城市中排名第一的是济南,重庆排名第六,成都排名第三十一.如图所示为某高峰时段成都街头一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L=6.0m,若汽车起动时都以a=2.5m/s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到v=10.0m/s 后做匀速运动通过路口。该路口亮绿灯时间t=40.0s,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另外交通规则规定: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红灯亮起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请解答下列问题:
(1)若绿灯亮起瞬时,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有多少辆汽车能通过路口?
(2)第(1)问中,不能通过路口的第一辆汽车司机,在时间显示灯刚亮出“3”时开始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结果车的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时刚好停下,求刹车后汽车加速度的大小.
(3)事实上由于人反应时间的存在,绿灯亮起时不可能所有司机同时起动汽车.现假设绿灯亮起时,第一个司机迟后△t1 =0.90s 起动汽车,后面司机都比前一辆车迟后△t2=0.70s 起动汽车,在该情况下,有多少辆车能通过路口?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D B A A ACD CD ABC
11. 左 接通电源 放开小车 0.8 2.0
12.(1)A
(2) 小于 a
(3)B
13.(1)10m/s;(2)300N
14.(1)2s
(2)18m/s
(3)A车不会追尾B车,0.28m
15.(1) 64 辆;(2);(3) 29 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