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单元备课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单元备课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3 14:4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二上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歌谣中的汉字
——创编《大自然的汉字书》,争当大自然探秘员
人文主题: 大自然的秘密
语文要素: ◎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学习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
小学语文单元备课设计
年级 二年级 单元及主题 第二单元——歌谣中的汉字 备课团队
教材内容 分析 1.依托四大实践活动进行教材梳理 本单元以“歌谣中的汉字”为主题,编排了本单元编排了《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4篇歌谣。本单元是识字单元,以“歌谣中的汉字”为主题串联起了本单元学习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呈现,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本单元课文内容都是大自然中的场景、事物。《场景歌》把语义相关的数量短语分类集中在4个不同场景中,勾勒出一幅幅清新生动的风景画,画面中出现的事物,是不同地域学生出游时可以看到的场景;《树之歌》介绍了祖国大江南北常见的树木,通过对不同树木的描述,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基本特点;《拍手歌》是根据传统歌谣改编的一首富有时代气息的儿歌,通过有趣的拍手游戏,渗透保护动物的意识;《田家四季歌》展现了乡村美丽的四季景色,介绍了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歌颂了勤劳朴素的生活。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亲近自然,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阅读要素1: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阅读要素2学习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 本组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呈现,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美和音韵美。 单元内容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整本书阅读《场景歌》1.一类字“群、队”等7个; 2.二类字“帆、港”等16个,“行”1个多音字。词语“花园、飞鸟”等4组词语。 易错字
易写错:快、群 易读错:领、垂、翠1.有节奏朗读课文。 2.积累含数量短语 3.感受每幅场景的美丽景色。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选择一样你喜欢的照片或图片,仿照课文说一说上面有什么?梳理常用的量词,看谁说的多。《小鲤鱼跳龙门》 《《树之歌》一类字“树、杨”等8个
2.二类字“汽、越”等15个。积累树木名称以及树的组成部分的词语。 易错字 易写错:之、瑾 易读错:柏、桦朗读课文,读出儿歌的韵律和节奏。 背诵课文。 2.积累 与树木相关的词语和谚语 。 3.借助图片学习生字。说出树木的名名称以及和树相关的谚语。儿歌的句尾押韵。《《拍手歌》认识:“世界”等14个二类字。
2、会写一类字“拍、世、”等10个;“ 易错字 易写错:世、彩 易读错:镜、猛1.朗读课文,了解蒲公英等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体会“乘着、挂住、钻出来、炸开”用词的准确模仿文本句式,根据图片及词语提取关键信息说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提升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梳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不同办法,探究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田家四季歌》》 1.识字加油站:通过天气词汇拓展识字量,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2.书写提示:强调汉字结构规律(左右宽窄比例)及书写习惯培养。 1.古诗积累:通过《梅花》感受植物的成长特点(开放时间、散发香气)。 2.词句运用:对比动词差异,如“迎”与“追”的动态方向。 口语交际:聚焦“动物趣味性”,有序表达、主动提问和礼貌回应。 表示时间的句式“有时候+干什么”、表示方位的句式“在+哪里+干什么”说句子。观察生活,拓展词汇,如天气类词语。
2.教材结构化建构 (1)同一主题下的学段相关内容的分析 纵观统编教材,其编排体系呈螺旋上升式发展。在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这一重点中,学生在一下第三单元积累了动宾短语,在第七单元了解动词的不同含义,本单元的学习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运用与提升,为中高年级通过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人物品质等打下基础。 在借助图片,了解课文内容这一重点中,从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借助图画自主阅读课文到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借助插图读懂长课文,再到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从借助连环画理解课文内容说主要情节,到本单元借助图片了解课文内容并讲述故事。教材内容层层递进,体现了进阶性。 同一主题下的学期相关单元的分析 册别单元课文主题课文类型识字要素一上一传统文化 渗透图片、韵语、 象形字、对子在有趣的场景中,借助韵语识字、看图识字、字理识字等多种方法认识象形字,感受汉字的音韵美。一上五童趣情趣图片、古诗、 儿歌、韵文初步认识会意字,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认识会意字,进一步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一下一传统文化 渗透 图片、韵语、 字族儿歌、字谜借助汉语拼音,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主动识字。一下五贴近生活渗透传统文化图片、韵语、 童谣学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感受汉字的乐趣。二上二自然中的场景与事物歌谣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学习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 二下三弘扬传统 文化童谣、传统民谣、古诗文利用韵语、形旁与字义的联系、借助图片识字,初步感受汉字的魅力。
单元大概念层级结构图及学科问题系统 1.单元大概念层级结构 2.学科问题系统
课标分析
学情分析 已有经验 困难障碍 突破措施
学生已经掌握汉语拼音识字工具,并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独体字和常用汉字,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认读拼音识字的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如看图识字、换偏旁、形声字、熟字比较等,具备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1.大量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如“榕、桦、枫、柏”,字形复杂、抽象,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识记和书写难度较大。(知识经验) 2.借助图片或课文关键信息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不足。(策略经验) 3.城市学生可能对《田家四季歌》中描绘的播种、插秧、打谷等农事活动缺乏感性认识,难以形成生动表象,影响对课文意境的理解。(生活经验) 多样化情境识字,突破识字难 归类识字: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如《树之歌》中的字多是“木字旁”,《拍手歌》中多有“鸟字旁”、“隹字旁”,通过偏旁归类理解字义,举一反三。
单元目标 1.认识58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5个字,认识住字旁,知道它与鸟类有关,会写24个词语。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认识10个生字,会写2个字。 2.了解量词的不同用法,能在生活情境中恰当运用量词。 3.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课文插图、形声字的特点等多种方法识字。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树之歌》、《田家四季歌》、民谣《数九歌》。阅读《十二月花名歌》,初步了解正月至腊月中每月开花的花名和特点。 5.初步了解不同树木的基本特点和四季农事,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感受农民的辛勤劳作和丰收的喜悦,体会大自然的丰富美妙,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单元驱动总任务(评价量规)及任务群
单元实施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