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时备课
课题 探寻大自然的文字奥秘—— 3.拍手歌 课型 课时备课 主备人 序号
教材分析 核心问题及问题系统
课标分析 维度 学段目标 任务群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本课是集中识字课,承担着识记“世、界、雀”等生字的核心任务。目标强调在语境中识字,感受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 学生应能在儿歌语境中准确认读本课生字,能按结构(如左右结构、上下结构)正确、端正地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并初步建立根据汉字部首猜测字义的意识。
阅读与鉴赏 本课通过描绘动物世界和谐共处的场景,旨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同时,要求“诵读儿歌,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 学生应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能说出文中提到了哪些动物,它们在哪里做什么,能就自己觉得有趣的句子(如“黄鹂百灵唱不休”)展开简单想象并与同伴交流。
表达与交流 在拍手歌的对读、创编环节,需要学生与同伴协作,认真倾听。同时,“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复述大意”也体现在对课文内容的讲述和创编中。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讨论等方式,辨析态度和立场,养成辨别是非、善恶的习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 能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拍手朗读任务。能仿照“你拍一,我拍一,[什么动物][做什么]”的句式,说/写出一两句自己的拍手歌,表达通顺,最终形成动物识字画册。
梳理与探究 这直接指向对生字构字规律的梳理。同时,“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也为课后拓展探究指明了方向。 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 学生能发现并梳理出本课生字中带有相同偏旁(如“隹”)的字,并能简单说明这些偏旁与字义的联系。能尝试运用这一规律去猜测陌生汉字的字义(如看到“雕”字,能猜到可能与鸟类有关)。
学情分析 已知经验 困难障碍 突破措施
1. 识字:具备拼音基础,认识常见偏旁(如“鸟”、“犭”),有初步的识字方法。 2. 朗读:有诵读儿歌的经验,喜爱节奏感强的文本,对动物感兴趣。 3. 表达:有模仿表达的欲望,进行过简单的仿句练习。 1. 识字:形近字易混淆(如雀/雁/鹰);难以理解“翱翔”、“不休”等抽象词。 2. 朗读:拍手与朗读节奏难以协调;无法想象“雁群会写字”等诗化意境。 3. 表达:仿写时只能简单替换动物名,缺乏生动描述;小组合作时易发生争执。 1. 识字:归类识字,对比讲解“隹”字部汉字;结合视频/动作演示理解抽象词汇。 2. 朗读:教师示范,先读熟再加拍手;用图片/视频展示“雁群写字”等画面,化抽象为具体。 3. 表达:提供句式模板和词语库辅助仿写;明确小组分工,用“句子卡片”合作完成创编。
课时目标 1、通过归类比较、观察甲骨文“隹”字演变、组词说话等方法,准确认读“世、界”等14个生字,;重点能通过偏旁归类,说出“雀、雁、鹰”等字与“鸟”有关,并能据此猜测陌生鸟类名称生字的大致意思,达成“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要求。 2、通过教师范引、同桌拍手对读、节奏律动游戏等多种形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与同伴合作拍手,有节奏、能背诵;能联系文中“雄鹰翱翔”、“雁群写字”等画面,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快乐,体会儿歌的语言美与节奏美,达成“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发展型任务群中“感受美、欣赏美”的要求。 3、通过观察结构、教师范写、书空等方法正确书写“拍、彩”等4个字和“拍手、世界”等3个词语,达成“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要求。 评价任务一: 归类识记含有“隹”“鸟”的生字,交流含有这两个部首的生字和什么有关。 评价任务二: 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儿歌,感受动物世界的快乐。 评价任务三: 正确书写“拍、彩”等生字,书写美观。
课时驱动任务 “丛林律动”课时驱动任务 ——制作动物朋友画册 “我们怎样才能不仅‘看见’动物,更‘读懂’它们的世界?如何用我们的眼睛和双手,发现并记录动物伙伴的奇妙与美好?” 要完成“大自然识字画册”中《动物朋友》这一页,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呢? 解决“认识”问题——如何认出动物朋友的名字与特征? (任务一:识字归类) 解决“节奏”问题——如何用拍手歌传递动物世界的快乐? (任务二:朗读与背诵) 解决“运用”问题——如何制作动物识字画册? (任务三:梳理与实践)
教学环节 学习过程 (强化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的过程) 评价任务及标准
环节1 归类识字巧记生字
任务一:动物世界大发现——归类识字,巧记生字 活动1:初读课文,圈画动物名称 1.教师活动:①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标上小节序号。 ③圈出文中出现的动物。 学生活动:拿出笔,充当“动物侦察兵”,在儿歌中圈出所有动物的名字。 学生预设:孔雀、锦鸡、雄鹰、大雁、黄鹂、百灵 3.教师反馈:教师贴出动物词卡,学生对照检查。 活动2: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识字 1.学生活动:将课文中出现的动物名称进行分类,观察兽类的两个词语“猛虎、熊猫”,说说发现的规律。 学生预设:带有“犭”的字大多是兽类 教师追问:观察“雀、鹰、雁”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预设:隹字旁和鸟字旁的字大多都与鸟有关。 2.看一看:出示“隹”的甲骨文(像一只短尾鸟),讲解其演变,理解其表示“短尾鸟”的含义。 归一类:将带“隹”字旁和“鸟”字旁的字(如鸡、鹂、灵)进行归类,总结规律:“隹”和“鸟”作偏旁时多与鸟类有关。 评价维度星级圈出所有动物的名字☆能够将动物进行分类☆能够找出“雀、鹰、雁”这三个字的共同点☆
教师巡视、按标准指导学生学习。 评价标准 学生根据标准,完整呈现学习过程。
环节2 节奏诵读,想象画面 任务二:快乐节拍我来和——节奏诵读,想象画面 活动1:再读儿歌,说一说,动物世界有什么特点? 1.学生活动:再读儿歌,思考动物世界的特点,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 2.思考并交流 学生预设: 新颖奇妙、新鲜奇妙 活动2:感受动物世界的新奇 1.学生活动:聚焦优美语句,想象画面。 2.选一选: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学生预设:天空雁群会写字 教师追问:想一想,出示大雁南飞的图片,提问:“大雁在天空中写的是什么字呢?(人字、一字)”,将文字转化为生动画面。 学生活动:读一读,带着想象的画面,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体会语言的奇妙与快乐。 评价任务:快乐节拍我来和 评价标准星级初步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朗读正确流利、节奏感强☆能够想象画面,并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环节3 认真观察,规范书写 任务三:我是动物书法家——认真观察,规范书写 活动1:读好生字词,观察分类 1.学生活动:读本课生字词,将一类字按结构分类。 2.学生预设:左右结构:拍 彩 休 朋 保 护 上下结构:界 丛 独体字:世 友 活动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1.学生活动:练写一类字。 2.教师反馈:重点指导书写界、丛、世、友。 “界”字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田略扁;第六笔撇和第七笔捺舒展,起笔不相交。 “丛”字左人小,右人大,左人第二笔点在横中线。 “世”字重点指导独体结构,第一笔横写在横中线上,第二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友”字“又”的横撇横段写在横中线上,捺起笔略低于横撇折点。 练一练: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界、丛、世、友”。 评价任务:美观生字我来写 评价标准星级能将生字按照结构准确分类☆能够按照笔顺正确书写生字☆能够规范美观的书写生字☆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漫步在丛林中,跟随动物的脚步,认识动物,感受动物世界的快乐,并进行了与动物名称有关的归类识字的学习。我们与动物同处一个自然世界,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板书设计 3.拍手歌 鸟类 兽类 保护动物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巩固识字法) 积累带有隹字旁和鸟字边的动物名称。 【发展性作业】(场景迁移运用) 根据课文节奏,模仿你拍一我拍一的句式,为你喜欢的动物,编一句拍手歌。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