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时备课
课题 拍手歌 课型 精读课 主备人 序号 12
教材分析 核心问题及问题系统
课标分析 维度 学段目标 任务群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1.认识常用汉字1600 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2.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先认先写基本字,学习部首检字法,尝试发现汉字的一些规律,初步学习分类整理课内外认识的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发展独立识字能力。 1.借助学过的偏旁部首推测字音字义; 2.喜欢识字,有意识地梳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汉字、词语,并尝试进行分类。
阅读与鉴赏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3.阅读浅近的童话、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 阅读有关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的短文,认识图文中相关的汉字,感受美好亲情。 与人讨论交流,注意倾听,主动用礼貌用语回应。 诵读表现自然之美的短小诗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变化。 与人讨论交流,注意倾听,主动用礼貌用语回应。 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遵守规则,主动合作,积极参与讨论,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表达与交流 1.能认真听他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阅读有趣的短文,发现、思考身边的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日常事物的奇妙之处,说出 自己的想法。 大胆提出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阅读、观察、请教、讨论等方式,积极思考、探究,乐于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 能借助关键词句复述自己读过的故事或其他内容,尝试对阅读内容提出问 题。
梳理与探究 1.结合语文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 2.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 阅读富有童趣的图画书等浅易的读物,体会读书的快乐,感受儿歌的韵味和童趣。 养护一种绿植或者小动物。综合运用语文、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学习日常观察。 喜欢观察、提问,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所得。 愿意整理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向他人展示。
学情分析 已知经验 困难障碍 突破措施
已掌握了基本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初步认识了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并学习了音序查字法。能结合图画识字学文,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能用部件归类法识字;并学习部首查字法。 现在的学生可能对小动物的特征缺乏认识。不能很好的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导致字音误读的问题。 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多种形式诵读。通过做游戏、图文对照、结合习题、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进行重复强化。
课时目标 1.认识“世、界”等14个生字,会写“歌、写”等10个字,了解“隹、鸟”偏旁表示的意思,会写“写字、丛林”等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读出儿歌的节奏,体验儿歌带来的快乐。 3.感受动物生活的自由、快乐,产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评价任务
课时驱动任务 本节课的自然文字之旅开始了,我们将走进动物园,来到美丽的动物世界,感受并亲近小动物。旅行途中,我们会收集一个个识字秘籍,完成自然之旅识字手册,争当识字解密人,现在我们出发吧! 任务一:我是识字小能手 任务二:我是小小朗读者 任务三:隹字旁我知道 任务四:鸟字边我知道
教学环节 学习过程 (强化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的过程) 评价任务及标准
环节一:复习二类字 活动1:认识生字,正确认读 一、多媒体导入,练写生字“歌”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指名读:世界 孔雀 锦鸡 雄鹰 飞翔 雁群 2.提问:读这些词语,你能想到文中的哪一句? 学生结合词语提示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二、学习第5-10小节,会写生字“丛、深、六、熊、猫、九、朋、友” 1.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四个小节,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五至十小节。 指名读第5—10小节。 2.学习第5小节。 (1)指名读第5小节。出示第5小节课文内容和“猛虎”图片,学习会认字“丛”和“猛”。(板书:丛林深处有猛虎) 交流:能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两个生字?先同桌之间讲讲,再讲给大家听。 预设: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丛”和“猛”。 从+一=丛 犭+孟=猛 (2)指导书写“丛、深”。 ①指导书写“丛”:先观察结构——上下结构,上大下小,左“人”小,右“人”大。左“人”第二笔点在横中线,右“人”第一笔撇伸向左下,“一”居下居中,收笔于捺脚内侧。 学生描红,教师巡视并随机指导。 ②指导书写“深”: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顶部左右齐平,底部左高右低,右半部分上部扁宽,下部宽大,横笔在横中线上,竖笔紧贴竖中线右侧。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展示学生书写并点评。 3.学习第6小节。 (1)品读“黄鹂百灵唱不休”这句话,想想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点拨:黄鹂和百灵本身是鸟,不会唱歌,只会鸣叫,这是一种拟人的修辞手法。 (2)运用字理识字法,识记“休”。 点拨:出示字理图。引导发现“休”是个会意字,表示人靠在大树旁休息。“休”的意思是停止。“唱不休”是说黄鹂和百灵叽叽喳喳不停地歌唱。 (3)指导书写“六”。 教师边示范书写,边提示点拨:“六”,上下结构,首笔点在竖中线上,长横起笔在横中线上,左低右略高,撇、点分列竖中线两侧。 4.学习第7小节。 (1)指名读第7小节,找出这句话中的会写字。 (2)指导书写“熊、猫”。 ①指导书写“熊”:上下结构,上大下小,“能”左右齐平,上“匕”在右上格,下“匕”略大,起笔在横中线上侧,四点底上合下开,左点偏左,第二、三点分写在竖中线左右,末点偏右。 学生练写,展评。 ②指导书写“猫”: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顶部左右齐平,底部“苗”略高,左半部分反犬末笔撇从横中线上起笔,右半部分“苗”第四笔竖和横折的横分别在竖中线、横中线上。 学生练写,展评。 5.学习第8—10小节。 (1)齐读最后三个小节,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动物?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评。 (2)思考:为什么说“保护动物是大事”? 点拨: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人类和动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所以保护动物是一件大事。 (3)指导书写“九、朋、友”。 “九”,独体字,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横折弯钩从左上格的横中线起笔,横左低右高,弯钩至竖中线右侧后伸展至左下格出钩。 (出示课件45)“朋”,左右结构,两个“月”字左窄右宽,顶部左右齐平,两个“月”字分列竖中线左右,“月”中两短横分布在横中线上下。 (出示课件46)“友”半包围结构,首笔横在上半格居中,第二笔撇从竖中线上端起笔,撇向左下格,“又”的横撇横段写在横中线上,捺起笔略低于横撇的折点。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随机指导。 评价任务: 开火车检查。 教师随机指词语,抽查学生认读。 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生生互评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星级朗读正确、声音洪亮☆☆☆认读错1-2个,吐字清晰☆ ☆认读错误3个及以上,声音较小☆
环节二: 初读儿歌,整体感知 三、重点突破,学习“隹”“鸟” 1.引导学生回顾儿歌,发现八种动物名称的特点。(出示课件47) (1)课件出示课后习题第二题的图片和文字,学生读一读,说说每组加点的字有什么相同之处。(出示课件48) 孔雀 大雁 老鹰 锦鸡 黄鹂 天鹅 预设:第一组词中加点字都有相同的部件“隹”,第二组词中加点字都有“鸟”。 (2)认识“隹”部。(出示课件49) ①教师指导:“隹”这个部件读“zhuī”。猜一猜,“隹”表示什么呢?相机出示“隹”的甲骨文,引导观察。 预设:“隹”的甲骨文像一只鸟。 教师点拨:孔雀、大雁、老鹰都是鸟类,所以带有“隹”部的字大多与鸟有关。 ②知识拓展。 提问:“隹”作为声旁时,你还知道有哪些字吗? 教师点拨:“隹”作为声旁时还有“谁、堆、推”这些字,不过这些字都与鸟无关。 2.动物分类,部件归类识字。(出示课件50) 完成随堂作业:我为动物朋友找家。 孔雀 锦鸡 雁群 雄鹰 猛虎 黄鹂 百灵 熊猫 评价任务: 接力朗读课文——朗读,对照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评价方式: 师生评价、生生评价 维度评价标准姿势端正☆声音洪亮☆字音准确、流利☆语调尝试读出不同语气的变化☆
环节三:我知道 与隹有关的字 活动1: 2.画一画,找一找。(出示课件12) (1)引导学生自己画一画、找一找课文里提到了哪些动物:动物世界很奇妙,同学们刚才发现第2至第7小节中都有动物名称,请你读一读第2至第7小节,并画出新奇的动物世界里的动物吧。 (2)(出示课件13)学生交流汇报,课文中的动物有:孔雀、锦鸡、雄鹰、雁群、猛虎、黄鹂、百灵、熊猫。 指名开火车认读:请大家跟这些圈画出的动物朋友们打个招呼。相机纠正读音 (3)学生借助图片了解课文中的小动物。(出示课件14—21) 3.学习第2小节。(出示课件22) (1)请学生看课件展示的图片,想一想:为什么说孔雀和锦鸡是伙伴呢?预设:孔雀和锦鸡外形相似,颜色都艳丽,尾巴都特别长。(板书:孔雀锦鸡是伙伴) (2)指导理解“锦”的意思。(出示课件23) ①出示“锦鸡”的图片并提问:“锦鸡”这个名字很奇怪,“锦”是什么意思呢? ②出示“锦缎”的图片并提问:你们发现锦缎和锦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预设:颜色都很显眼,都有花纹…… 教师讲解:“锦”原来是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如“锦缎”,后来逐渐表示色彩艳丽的意思,儿歌中的“锦鸡”,就是因为它的羽毛色彩艳丽,所以才叫“锦鸡”。 ③提问:你能给“锦”组词吗? 预设:锦绣、锦旗、锦上添花。 (设计意图:出示课件,展现锦缎、锦鸡画面,在比较和观察中,理解了“锦鸡”的含义)4.学习第3小节。(出示课件24) 出示“雄鹰”图片,学习“翔”字。学生拼读词语“飞翔”。理解“翔”的本义是指盘旋地飞而不扇动翅膀。(板书:雄鹰飞翔云彩间) 点拨:翔,形声字,“羊”提示读音,“羽”提示字义。 5.学习第4小节。(出示课件25) (1)请学生看课件上大雁摆成特定队形飞翔的两张图片,提问:为什么说“天空雁群会写字”?(板书:天空雁群会写字) 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雁飞翔时摆出的队形分别是“人”字和“一”字。了解大雁结队飞翔时的特点 (2)指导书写“写”。(出示课件26) 教师范写,提示要点:秃宝盖要写的略宽,竖折折钩横笔的折在横中线上。 (设计意图:出示课件,展现大雁南飞的景象,联系学习积累,理解了“雁群会写字”的含义。) 四、玩拍手歌游戏,练读第1至第4小节(出示课件27) 1.课件出示第1至4小节儿歌,学生朗读,教师指导。 点拨:“你拍二,我拍二,孔雀锦鸡是伙伴”,“伙伴”要读成儿化韵“huǒ bànr”,读起来就更有味道了。 2.拍手朗读:哪组同学能做拍手歌游戏读一读这四小节儿歌? 点拨:做拍手儿歌游戏时两个人面对面坐着,两只手先在胸前拍一下,然后拍对方的手,同事读着儿歌。 3.同桌之间展示拍手朗读。提醒:注意朗读的节奏。 4.教师引读。教师读每小节前半句,学生读每小节后半句,体会诗歌的节奏。 评价任务: 从原文中正确找出春天的农事 评价方式: 老师评价,学生互评 评价标准: 评价维度评价 标准正确性说出夏天的农事生动性运用动词说生动表现性声音洪亮,自信大方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拍手歌》,大家不仅掌握了"世、界"等生字,还能边拍手边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儿歌。 我们在欢快的节奏中认识了多种动物,更重要的是,懂得了"人和动物是朋友",要保护动物的道理。希望大家把这份爱心带到生活中,做动物的好朋友。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 朗读背诵:有感情地朗读《拍手歌》,并尝试边拍手边背诵。 【拓展性作业】 - 动物小档案:从儿歌里选一种你最喜欢的动物,用一两句话说说它的特点。 - 拍手编一编:模仿"你拍一,我拍一"的句式,自己编1-2句关于保护动物的拍手歌。 【综合性作业】 - 保护动物倡议书:和家人讨论后,写一条保护动物的宣传标语,明天带来和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 本课以“保护动物”为主题,分为十小节,以拍手歌的形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优点:在教学中,我根据课文和学生的特点,呈现给学生许多动物自由活动玩耍的画面,让他们在欣赏中感受,在感受中生趣,从而有了认识动物的兴趣。课文每节字数相同,读音押韵,节奏感强,我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识字记字,识字偏重在写字,所以我创设一些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不足之处:汉字书写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正确的书写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记住字形,也有益于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品味。若忽视书写指导,可能会导致学生只能闻音知义而无法书其形,字形间架结构不准确,失去汉字的美观。 因此,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写字的指导,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