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4《田家四季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识字4《田家四季歌》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3 15:43:10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时备课
课题 田家四季歌 课型 精读引领课 主备人 序号 1
教材分析 核心问题及问题系统
课标分析 维度 学段目标 任务群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左右结构的字、半包围结构的字),养成良好写字习惯。 认识有关天地四方、自然万物等方面的常用字;学习书写笔画简单的字, 初步体会汉字结构的主要特点。 喜欢识字,有意识地梳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汉字、词语。并尝试进行分类。
阅读与鉴赏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语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量词)。 借助图画阅读。 关心自然和生命,乐于交流想法和感受。 诵读表现自然之美的短小诗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变化。 看图说话,能描述图画的主要内容,说出多幅图之间的内容关联。 喜欢阅读童话、儿歌等,在阅读过程中能根据提示提取文本的显性信息,通过关键词句说出事物的特点。
表达与交流 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简要讲述感兴趣的见闻。 阅读有趣的短文,发现、思考身边的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日常事物的奇妙之处,说出自己的想法。 通过阅读、观察、请教、讨论等方式,积极思考、探究。 能借助关键词句复述自己读过的故事或其他内容。 愿意向他人讲述读过的故事,注意语气语调和节奏表现自己的感受。
梳理与探究 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结合日常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发见闻和想法。 阅读富有童趣的图画书等浅易的读物,体会读书的快乐。 学习讲述书中的故事。养成爱书、爱文具的好习惯。 在跨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中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提问,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所得。
学情分析 已知经验 困难障碍 突破措施
1.有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积累了多种识字方法,如结合图画识字,有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对偏旁部首有了初步的认知。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积累了一些量词。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会用音序检查字法查字典。 2.有阅读的兴趣,能够借助拼音诵读,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表达不同的语感。阅读过少量课外书,积累少量古诗谚语。 1.对形声字构字规律缺乏系统认知和主动运用意识。 2.在阅读方面,许孩子们边读边思考的能力欠缺,相对理解能力差,朗读的感情语气不够充沛。 3.对于生字关键词等掌握快遗忘速度也快知识点掌握不扎实。 强化形声字特点教学,通过归类、比较等方式,引导发现规律,并鼓励在自主识字中运用。 搭架支架,借助图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张开嘴巴大胆自信的阅读。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强调易错笔顺,投影展示,再次练写。
课时目标 1、通过查字典、借助拼音、结合语境等方法,正确认读 “季、蝴、蝶、麦” 等 16 个生字;通过组词识记、情境认读等方法,读准多音字 “场”;通过师生示范、观察范字等方法,规范、端正、整洁书写 “季、肥、农、事” 等 10 个生字;通过观察 “戴、带” 等字的字形,准确区分其用法,初步体会 “戴” 表示把东西加在头、脸、颈、胸、臂、手等处的含义。 2、通过自读、范读、分季节朗读等方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圈画关键信息和结合生活实际,正确说出田家四季的典型景物与农事活动,并借助图片、动作,理解 “嫩、肥” 等描写田家四季事物特点的字词的含义。通过提取关键信息,能按春、夏、秋、冬的顺序说出田家四季的生活,感受田家四季生活的丰富与美好。通过交流分享、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并说出 “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等语句的含义,感受农家人辛勤劳动、收获喜悦的精神。 3、根据田家四季的生活,完成 “农事文字收藏页” ,初步体会农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辛勤劳作的美好。 评价任务 1、能够正确认读生字和多音字,掌握生字书写规范并且写正确,准确区分 “戴”“带” 用法。 2、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圈画信息;正确说出田家四季的景物与农事,借助图片说清楚田家四季生活,感受农家人生活的丰富美好。感受农家人辛勤劳动、收获喜悦的精神。 3、完成 “农事文字收藏页” —— 田家四季的农事与景物。
课时任务 农事文字收藏页 亲爱的 “文字收藏家”,今天我们要从《田家四季歌》里挖掘藏在四季中的汉字宝贝,亲手制作专属的 “农事文字收藏页”! 评价维度具体要求星级汉字收集量至少圈出 8 个表示 “季节、农事、景物” 的汉字图画与文字汉字写在格子内,横平竖直、笔画正确,无涂改、连笔,字迹清晰可辨,图画与对应汉字匹配,画面完整分享表达能清晰说出 “收集的汉字、最喜欢的季节汉字及理由”,声音洪亮,仪态大方
环节任务 学评任务 评
1.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任务一: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活动1:分类梳理,集中识字。 1.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标注自然段,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出示本课生字词,学生自由认读,根据音形义进行分类梳理,集中识字。 ①出示二类字认读 “蝴、蝶”,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预设:这三个字都是虫字旁。这三个字都与昆虫有关。 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虫字旁的字?学生预设:蜻、蜓、蚂、蚁 ②出示多音字“场”,据义定音,组词识记,。教师出示句子检测:你能读准多音字“场”的字音吗 评价活动一: 开火车检查。 教师随机指词语,抽查学生认读。 评价方式: 评价标准星级朗读正确、声音洪亮☆根据偏旁部首等方法识字☆多音字认读正确☆
2.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任务二:梳理四季框架 借助诗歌的节拍,走进田家的春夏秋冬四季,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有哪些字写了季节的特有事物或农事?用圆圈出来,尝试填写表格。 学生预设:按照季节变化写的,我找到的四季特有的事物或农事有花、草、蝴蝶、麦苗、桑叶、采桑、养蚕、插秧、稻、谷、雪、棉衣。 季节典型事物农事活动春季花、草、蝴蝶、麦苗、桑叶/夏季/采桑、养蚕、插秧秋季稻、谷/冬季雪、棉衣/
评价活动二: 学生自由圈画,教师抽生回答 评价维度星级完整圈画关键信息☆正确填写表格☆语言通顺流畅☆
3.精读课文 任务三:品味四季特色 朗读课文,圈画关键词,谈谈田家四季的生活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分别用一个词来形容。 汇报提示:我从 (词语)中体会到 (季节)很 。 活动一:春季段落精读 展示春季田园的高清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找出对应句子。 “嫩”“肥” 等重点字词,通过展示不同生长阶段麦苗、桑叶的对比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其含义。 学生分组讨论:从这些词句中,你能体会到春季田家怎样的氛围?每个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学生带着对春季生机勃勃氛围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春季段落,读出轻快、愉悦的感觉。 活动二:夏季段落精读 学生自主朗读段落,分享自己所了解的采桑、养蚕、插秧等农事活动,教师适时补充相关知识和细节,如采桑的最佳时机、养蚕的注意事项等。 引导学生思考:夏季里农民如此忙碌,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体会 “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所表达的辛勤与坚持。 指导学生用忙碌、紧凑的节奏朗读夏季段落。 活动三:秋季段落精读 展示金黄稻谷满仓、农民丰收喜悦的图片,引出秋季段落。先让学生齐声朗读段落,思考:秋季田家的主要收获是什么?课文是如何描写这些收获的?引导学生关注 “谷像黄金粒粒香”“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等重点语句,通过比喻的手法理解稻谷的珍贵和丰收的喜悦。 开展 “丰收果实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秋季其他农作物或果实,拓宽对秋季丰收的认知。3、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 “辛苦” 与 “喜洋洋” 的理解,感受农民辛勤付出后收获成果的复杂情感。最后,指导学生带着喜悦、满足的情绪朗读秋季段落。 活动四:冬季段落精读 师生合作读冬季段落,思考:冬季田家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与其他季节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理解 “一年农事了,大家笑盈盈” 所传达的农闲时的轻松与满足。 组织学生讨论:冬季里农民虽然农事结束了,但他们还可能会做些什么来为来年做准备?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发言。教师补充一些冬季农村常见的活动,如修整农具、积肥等知识。最后,指导学生用平和、温暖的语气朗读冬季段落。 评价活动三: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抽生谈感受。 评价维度星级圈画关键信息☆借助提示支架,说出自己的感受☆语言通顺流畅☆
4.一类字书写 任务四:生字我会写 按 “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独体字” 分类讲解,每类选取典型字重点指导,其余字采用 “学生自主观察 + 教师点拨” 的方式。 1、上下结构:季、谷 观察范字:出示田字格中的 “季”,引导学生观察:“‘季’由‘禾’和‘子’组成,它们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有什么特点?”(预设:“禾” 字头窄,占上半格;“子” 字宽,占下半格,横画要写在横中线上。) 教师示范:边写边讲解笔顺(撇、横、竖、撇、点、横钩、竖钩、横),强调 “禾” 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子” 的横钩要舒展,竖钩要垂直。 同类迁移:让学生自主观察 “年” 的结构,提问:“‘年’和‘季’的结构有什么相似之处?”(预设:上窄下宽),教师补充强调 “年” 的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横要短,下半部分 “干” 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2、左右结构:肥、体、初 重点讲 “肥”:出示 “肥” 的范字,引导观察:“‘月’字旁和‘巴’在田字格中如何分布?”(预设:“月” 字旁窄,占左半格;“巴” 字宽,占右半格,竖弯钩要写得圆润。) 教师示范:讲解笔顺(撇、横折钩、横、横、横折、竖、横、竖弯钩),强调 “月” 字旁的撇要直,横折钩的折角要顿笔;“巴” 的竖弯钩要出钩有力。 快速点拨:体、初,让学生同桌间互相说说笔顺和结构特点。 独体字:事、辛、苦 突破难点 “事”:播放 “事” 的笔顺动画(横、竖、横折、横、横折、横、横、竖钩),提问:“‘事’的笔画较多,哪几笔最容易写错?”(预设:中间的两个横折,要注意长短和位置)。教师示范时强调:横画间距均匀,竖钩要写在竖中线上,贯穿上下格。出示 “事 vs 吏” 对比卡片,让学生找出差异(“事” 中间是 “横折、横、横折、横”,“吏” 中间是 “横、撇”)。 区分 “辛” 与 “苦”:出示两个字的范卡,提问:“‘辛’和‘苦’的上半部分有什么不同?”(预设:“辛” 上是 “立”,“苦” 上是 “草” 字头),教师示范 “辛” 的笔顺(点、横、点、撇、横、横、竖),强调中间的横要长;“苦” 的笔顺(横、竖、竖、横、竖、横折、横),强调 “草” 字头的竖要短,横要长。 巩固 “农”:简要示范 “农”(强调笔顺:点、横钩、撇、竖提、撇、捺,竖提要直,捺要舒展) 评价活动四: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教师抽查投影 评价维度星级笔顺正确☆占格规范☆结构匀称☆
课堂小结 《田家四季歌》不仅为我们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画卷,更让我们看到了农家人用勤劳换来收获的美好。希望大家今后不仅能记住课文中的四季景色,更能学会观察生活中的自然变化,懂得尊重劳动、珍惜成果,像农家人一样,用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 “成长四季”!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书空本课一类字两遍并组词一个 【发展性作业】 阅读主题丛书《四季农事歌》《农人种田》积累农事活动 【拓展性作业】 完成“农事文字收藏页”
板书设计 田家四季歌 春 麦苗嫩 桑叶肥 美 夏 采桑养蚕 插秧 忙 秋 稻谷 早出晚归 喜 冬 棉衣 乐 辛勤劳作 收获喜悦
课后反思 优点: 情境化教学激发兴趣:课堂中设计 “小小领读员”“识字大闯关”“模拟农事体验” 等互动活动,贴合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具象思维为主的特点。 字词教学扎实有效:针对本课 “季、戴、场” 等重点字词,采用 “形声字记忆法”“动画演示笔顺”“同桌互查书写” 等方式,突破识字写字难点。课堂听写检测显示,85% 的学生能准确写出 10 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多音字 “场” 的用法正确率达 90%,基本达成字词教学目标。 不足: 朗读环节时间分配不均:在春季、秋季段落的教学中,因过度展开图片观察与讨论,导致夏季、冬季段落的讲解较为仓促。部分学生对冬季 “农事了” 的理解仅停留在 “农事结束” 的表层,未深入体会农家人 “笑盈盈” 背后的满足感,情感感悟不够透彻。 个别指导针对性不足:课堂中虽关注了小组整体表现,但对识字、朗读能力较弱的 3 - 4 名学生缺乏一对一指导。例如,有学生将 “戴” 与 “带” 混淆,仅在集体订正时简单强调,未结合具体语境进行专项辨析,导致课后作业中仍出现用法错误。 评价反馈不够细化:在学生朗读展示、仿写汇报环节,评价多以 “读得好”“写得棒” 等笼统表述为主,未明确指出 “好在哪里”。如学生朗读秋季段落时,未具体肯定 “‘喜洋洋’一词读得有感染力”,难以让学生清晰把握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