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时备课
课题 田家四季歌 课型 精读课 主备人 序号 12
教材分析
课标分析 维度 学段目标 任务群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1.认识常用汉字1600 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2.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先认先写基本字,学习部首检字法,尝试发现汉字的一些规律,初步学习分类整理课内外认识的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发展独立识字能力。 1.借助学过的偏旁部首推测字音字义; 2.喜欢识字,有意识地梳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汉字、词语,并尝试进行分类。
阅读与鉴赏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3.阅读浅近的童话、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 阅读有关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的短文,认识图文中相关的汉字,感受美好亲情。 与人讨论交流,注意倾听,主动用礼貌用语回应。 诵读表现自然之美的短小诗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变化。 与人讨论交流,注意倾听,主动用礼貌用语回应。 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遵守规则,主动合作,积极参与讨论,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表达与交流 1.能认真听他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阅读有趣的短文,发现、思考身边的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日常事物的奇妙之处,说出 自己的想法。 大胆提出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阅读、观察、请教、讨论等方式,积极思考、探究,乐于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 能借助关键词句复述自己读过的故事或其他内容,尝试对阅读内容提出问 题。
梳理与探究 1.结合语文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 2.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 阅读富有童趣的图画书等浅易的读物,体会读书的快乐,感受儿歌的韵味和童趣。 养护一种绿植或者小动物。综合运用语文、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学习日常观察。 喜欢观察、提问,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所得。 愿意整理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向他人展示。
学情分析 已知经验 困难障碍 突破措施
已掌握了基本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初步认识了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并学习了音序查字法。能结合图画识字学文,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能用部件归类法识字;并学习部首查字法。 现在的学生可能对农家生活缺乏认识与体验,可能会对文中词汇不理解。不能很好的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导致字音误读的问题。 利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多种形式诵读。通过做游戏、图文对照、结合习题、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进行重复强化。
课时目标 1.通过对比识字、加一加等方式,认识“季、蝴”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场”,会写“季、吹”等10个字,会写“四季、月光”等5个词语。
2.通过同桌互读、教师指导等方式,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背诵课文。
3、通过诵读儿歌,初步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时驱动任务 本节课的自然文字之旅开始了,我们将走进神奇的大自然,结伴出游,来到美丽的乡村,了解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尽情感受并亲近大自然。旅行途中,我们会收集一个个识字秘籍,完成自然之旅识字手册,争当识字解密人,现在我们出发吧! 任务一:我是识字小能手 任务二:我是小小朗读者 任务三:春天农事我知道 任务四:夏天农事我知道
教学环节 学习过程 (强化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的过程) 评价任务及标准
环节一:体验农事,感知农民辛苦 活动1: 1.导入第3小节: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田家春季的美和夏季的忙,这节课我们看看秋季和冬季分别描写了哪些农事。 (1)指名读第3小节。 引导学生读出节拍: 秋季里,稻上场, 谷像黄金/粒粒香。 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第3小节押ang韵,朗读时要注意“场、香、洋”三个字的吐字正音。 (2)讲解“稻上场” 稻上场:指的是吧稻谷放在平坦的空地上晾晒。(板书:秋季:在场上收稻谷) (3)学习多音字“场”。 ①正音:多音字“场”在这里读“chánɡ”,指平坦的空地,一般是用来打谷、晒粮食的地方。 ②出示词语“打场”(chánɡ)和“场院”(chǎnɡ),学生标注正确的拼音。借助配图区分第二声和第三声。 点拨:理解“场”大多数情况下读第三声,表示“处所,能适应某种需要的较大的地方”,如“操场、球场、广场、菜场、农场”等。本课的“场”读第二声,专指“平坦的空地,多半用来脱粒,晒粮食”,如“打场”。 2.品读句子。 (1)在第三小节中有个句子写得很形象,你们发现了吗?(谷像黄金粒粒香) 提问:“谷”为什么被比作黄金呢? 预设1:看图,秋天里成熟的谷子黄澄澄的,像黄金的颜色。 预设2:谷子像黄金一样宝贵,凝结着农民伯伯的汗水。 (2)品读“身体虽辛苦”,体会感情。 ①指导学习“虽”:“虽”是平舌音,虽然的意思。 ②理解“辛苦”:除了农民伯伯,还有谁辛苦? 预设:环卫工人、交警叔叔、老师、工人师傅、解放军叔叔…… 3.引导理解“喜洋洋”。 (1)引出词语“喜洋洋”:面对丰收,人们的心情怎样? (2)拓展其他表示喜悦心情的ABB形式的词语,乐呵呵、笑哈哈、美滋滋等。 4.朗读指导。 请同学们带着秋天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朗读这一小节。“粒粒”要拉长声,“香”读出很享受的感觉。“心里喜洋洋”读时想画面,充满喜悦地读。 5.指导书写生字“辛、苦”。 辛,第二横最长,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竖”和竖中线重合。 苦,第二横最长,写在横中线上,中间的小竖较短稍倾斜。 教师讲清要点,学生动笔练写。 评价反馈,修改完善。 评价任务: 从原文中正确找出秋天的农事 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生生互评 评价标准: 评价维度评价 标准正确性说出秋天的农事活动生动性运用动词说生动表现性声音洪亮,自信大方
环节二:体验农事,感知农民辛苦 活动1: 1.指名读第4小节。 引导学生读出节拍: 冬季里,雪初晴, 新制棉衣/暖又轻。 一年/农事了,大家/笑盈盈。 第4小节押ing韵,朗读时要注意“晴、轻、盈”三个字的吐字正音。 2.提问:农民伯伯冬天在做什么?(制棉衣) 提问:冬季农民伯伯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点拨:从“笑盈盈”一词可以感受到人们的喜悦。(板书:冬季:农事了,笑盈盈) 3.指导朗读,读出节奏。 评价任务: 从原文中正确找出秋天的农事 评价方式: 师生评价、生生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维度评价 标准正确性说出冬天的农事活动生动性运用动词说生动表现性声音洪亮,自信大方
环节三:朗读课文,体儿歌特点 活动1:1.同学们一年四季的景色,那么有特色,又那么美,下面同学们自由读全文,看一看每一小节有什么共同特点? 预设:每一小节的字数相同。 点拨:儿歌的字数整齐一致,读起来特别有节奏感。 2.再读全文,读出韵味。 评价任务: 寻找每一小节的共同之处 评价方式: 老师评价,学生互评 评价标准: 评价维度评价 标准正确性说出每小节的特点生动性运用课文内容说生动表现性声音洪亮,自信大方
环节四:总结全文,完成大自然之旅识字手册 活动1: 1.课文小结:本文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农民一年的农事活动,赞美了农家人的辛勤劳动,抒发了他们收获的喜悦。(板书:农家人辛勤劳动) 2.课堂演练。 3.课后作业。 除了文中提到的农事活动,你还知道哪些农事活动? 评价任务: 从原文中正确找出四季的农事 评价方式: 老师评价,学生互评 评价标准: 评价维度评价 标准正确性说出四季的农事生动性运用动词说生动表现性声音洪亮,自信大方
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上,我们深入学习了《田家四季歌》。大家不仅掌握了"忙、辛"等易错字的写法,还通过分析重点词语,理解了农民伯伯劳作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 我们还一起完成了四季农事小练习,对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希望大家都能珍惜粮食,尊重劳动。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 背诵默写:背诵《田家四季歌》,并默写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段落。 - 字词练习:抄写本课要求会写的"季、肥"等生字,注意"辛、苦"的写法。 【拓展性作业】 - 四季图配文:画一画你心中的四季农田景象,并在旁边写1-2句话描述。 - 农事对对碰:把下面的农事活动和季节连起来。 - 采桑插秧 秋季 - 稻谷丰收 春季 - 播种施肥 夏季 【综合性作业】 - 小小调查员:问问爸爸妈妈,我们餐桌上的米饭、蔬菜,都是在哪个季节收获的?明天分享给大家。
课后反思 在教学《田家四季歌》时,让学生在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的环节中体会农家人的辛劳,感受劳动的快乐,同时了解四季不同景物的特点。课堂上,我采用了集体诵读、同桌合作读、创设情境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农家人的辛劳,在读中感受劳动的快乐。背诵的教学目标落实得比较到位,课文学完之后,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背下来。 不足之处是,这篇课文学下来自己感觉在字词教学上花费的时间不够,本来课文上完之后,可以让孩子们试着观察四季的更替变化,写一写你眼中的四季,但是因时间紧,也没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