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二 年级课时备课
课题 《拍手歌》 课型 精读引领课 主备人
教材分析 核心问题及问题系统
课标分析 维度 学段目标 任务群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认识有关人的身体与行为,天地 四方、自然万物等方面的常用字。 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借助学 过的偏旁部首推测字音字义。
阅读与鉴赏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 诵读表现自然之美的短小诗文, 喜欢阅读儿歌童话等,在阅读过
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变化。学习 儿歌,体会童真童趣,初步体验 文学阅读的乐趣 程中能根据提示提取文本的显 性信息,通过关键词句说出事物 的特点。
表达与交流 能认真听他人讲话,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 内容。 阅读有趣的短文,发现思考身边 的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家用电 器等日常事物的奇妙之处,说出 自己的想法 喜欢积累优美的词句,并尝试在 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梳理与探究 用 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 自 己的学习成 果,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 阅读朗诵优秀的儿歌及感受儿歌 的韵味和童趣 在跨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中,有 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提 问,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 习所得。
学情分析 已知经验 困难障碍 突破措施
学生已经学会借助拼音读课文,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学生知道按正确笔顺规范写好笔画。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对其外形分别都有了解。能借助图片讲故事,能简单的进行信息提取。知道借助图片和联系生活来了解动物。 1.识字与写字:二类字数量多,对于基础薄弱同学来说压力大;对于汉字结构、笔顺规则把握不准。不能按照汉字书写规律(左右结构、独特结构)规范书写。2.阅读与鉴赏:将词语放入儿歌中难以朗读流利。 1.通过随文识记、扩词、形声字识记等多种方法,教师指导识字。教师指导归纳好写字技巧、重视范写和课堂巡堂反馈,树立学生规范写字的意识。2.做好课前预习熟读课文。注意故事的思路梳理,教师做好引领,保证学生思路的清晰。
课时目标 1.借助课本,通过图文结合、归类识字等方法认识“世、界”等14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并组词;借助具体语境,通过老师讲解,观察对比“雁、雀、雄、鹰”,说出“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2.借助课本,通过自主三看、教师范写总结写好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的字;通过自主三看、教师范写、展评反馈等方方法会写“歌、丛”等10个一类字,能按正确的笔顺在田字格内规范书写;通过自主练习等方法会写“丛林、深处”等8个词语,能正确规范默写。3.借助课本,通过自读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通过拍手读、同桌互读、教师范读指导、小组合作等方法朗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儿歌节奏韵律,语速快慢得当、体验儿歌带来的快乐。4.借助课文与插图,通过图文结合,熟读课文、整合阅读,初步了解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性及特点,感受动物生活的自由、快乐,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课时驱动任务 动物乐园大探秘本单元我们开启了 “动物乐园大探秘” 活动,同学们通过《拍手歌》认识了好多动物朋友。在热闹的 “动物王国” 里,大象、老虎、孔雀等动物要举办 “动物知识大比拼”,邀请小朋友们当 “动物解说员”。每个孩子挑选一种《拍手歌》里的动物,向大家介绍这种动物的特点,以及它在《拍手歌》里的相关内容。预设:解决 “是何” 问题 ——《拍手歌》里的动物有怎样的特点?(任务一:了解动物)解决 “为何” 问题 —— 为什么这些动物名称中带有“隹、鸟”?(任务二:思考意义)解决 “如何” 问题 —— 怎么把“隹、鸟”的字讲清楚让大家喜欢听?(任务三:练习解说) 评价任务:
教学环节 学习过程(强化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的过程) 评价任务及标准
环节 1初读感知扫清生字障碍 本单元的的语文要素了解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借助具体语境,通过老师讲解,观察对比“雁、雀、雄、鹰”,说出“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任务一:背上行囊去认读通过自主认读、游戏比拼等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思考并能说出儿歌中有哪些动物。活动一:借助图片,随文识字。1.找动物: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把儿歌中的动物名称圈出来并分成两类。学生成果示例:鸟类:雄鹰 孔雀 大雁 锦鸡 黄鹂 兽类:熊猫 猛虎形声字识字:鹰 雀 雁 鸡 鹂,借助图片识记熊、虎教师追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字是这样的呢?学生成果示例:天鹅、鸭子、鸽子......2.认识“隹”、“鸟”字旁,知道都与鸟有关。展示“隹”由图变字的过程,隹,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鸟形。“隹,鸟之短尾之总名也。”很多与鸟有关的字带有“隹”部。引导学生发现:“隹”多为短尾巴的鸟,“鸟”字旁多为长尾巴 评价活动一:大声朗读课文标准:能运用偏旁识字、图片识字、联系生活识字大胆猜测并说出“世界”的读音2.检查提取信息:学生找出动物名称标准:用横线画出文中句子并大声朗读,读准字音。
环节2精读感悟,我是动物小行家 任务二:动物知识大比拼本单元的的语文要素了解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借助具体语境,通过老师讲解,观察对比“雁、雀、雄、鹰”,说出“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活动一:朗读儿歌,发现动物特点朗读2-7小节,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读出儿歌的节奏。感受动物世界的新奇有趣,产生保护动物的意识。活动二:多种方式朗读并识字,理解词语意思。图片识字“锦”,思考这种鸟称为“锦鸡”的原因。(锦缎的颜色、花纹与“锦”字本义)教师问题预设:“飞翔云彩间”理解学生问题预设:雄鹰飞翔的姿态,在美丽的云彩间回旋飞翔,自由自在,多快乐啊!识记“翔”,右边是羽字旁,表示鸟儿挥动翅膀在飞翔。教师问题预设:天空中的雁群会写字,排的队形样子。图片识字:丛、深教师问题预设:理解“唱不休”,会意字“休”,学生演一演,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理解词语含义“嬉戏”。任务三:认真书写展风采。丛:区分“从”,横像独木桥,“丛”字下面的横要拉长,把上面的“从”字拖住。 评价活动二:教师巡视、按标准指导学生学习。 评价标准:评价维度星级找出不同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能用动作自述出来☆评价活动三:
第二课时
环节3拓展延伸 任务一:复习检测,巩固生字任务二:学编“拍手歌”仔细观察每句儿歌,说说发现。教师引导:①押韵,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韵母相同或相近。②每句话都有“你拍( ),我拍( )”。③每句话的节奏一样。四人小组自由合作编“拍手歌”。选一组展示,师生评价。 评价活动一:
任务三: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出示国家濒危灭绝保护动物,齐读最后三个小节,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动物?(引导升华: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孩子。人类和动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要和动物和谐相处,保护它们,共同拥有美丽的大自然。)任务三:认真书写展风采。拍:“扌”横画较短,第3笔提起笔要往左一些;“白”靠近竖中线右侧书写。世:第1横较长,从横中线起笔;字中3个横向笔画和3个竖向笔画之间等距,最后一笔中的横段不可长于第1横。界:“田”上宽下窄;“介”撒捺舒展,第3笔竖撇稍短,最后一笔竖稍长。彩:“采”第8笔捺变点,避让右边的““乡”;“乡”的笔画是纵向平行排列,间距均匀,第1撇和第2撇起笔上下对齐,最后一撇稍长。休:“木”横画较短,第2笔竖长于“亻”,撇捺对称。朋:两个“月”字宽窄大致相同,顶部左右齐平,两个“月”字分列竖申线左右,“月”中两短横分布在横中线上下。友:首笔横在上半格居中,第2笔撇从坚中线上端起笔,撒向左下格,“又”横撇中的横段写在横中线上。保:“呆”第4笔横画稍长,第5笔竖与“口”的申部对齐。护:“户”第2笔横折,横长折短,第4笔坚撇从竖中线起笔,穿插在“扌”的下方。 评价活动三:
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拍手歌》课特别棒!大家跟着老师读儿歌时,声音又亮又有节奏,拍手也拍得特别整齐。和小伙伴合作的时候,都特别认真,还从歌里认全了小动物。后来试着编新句子,你们的想法太有意思啦!这节课大家既玩得开心,又学到了东西,老师为你们骄傲!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巩固知识运用)
1. 熟记《拍手歌》里的句子(如:你拍一,我拍一,动物世界很新奇;你拍五,我拍五,丛林深处有猛虎)。
2. 选2个句子,试着模仿它的句式说一句话。
【发展性作业】(强化表达迁移)
选一种你喜欢的、《拍手歌》里没提到的动物(如:熊猫、长颈鹿、大象、海豚),想想它的特点。
模仿《拍手歌》的写法(用上“你拍X,我拍X”的句式哟!),说1 - 2句介绍它。
示例:你拍三,我拍三,熊猫最爱吃竹笋。
【综合性作业】(深化创意迁移)
“假如我是动物小使者”创意写作/绘画: 想象自己是一种动物(自选),要去给其他动物传递消息。
任务:
你会用什么方式去传递消息?(结合动物的行动特点)
你传递消息时的“小道具”是什么?(模仿《拍手歌》里的节奏或相关元素)
你要给哪些动物传递消息?消息内容是什么?
把这段传递消息的经历写成一个小故事或画成一组连环画。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