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综合提优卷B(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综合提优卷B(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1.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3 14:3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综合提优卷B
梯级创新与素养提升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11分)
世间zhū( )事,wéi( )民之事最大。战国时期,水利专家李冰被pài
( )往蜀地(今成都一带)任太守期间,面对蜀地非涝即hàn( )的灾情,主持修建了都江堰。这个工程主要有防洪、guàn gài( )等作用,将成都平原变成了“沃野千里”的富ráo( )之地。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字词。(6分)
2.下列词语中,最适合用来形容太守李冰形象的一项是(2分)( )
A.亭亭玉立 B.老态龙钟 C.慈眉善目 D.膀大腰圆
3.“看到都江堰建成,百姓们都高兴得欣喜若狂。”这句话有语病。要使句子正确,可以用下列哪些词语来替换“欣喜若狂” (多选)(2分)( )
A.手舞足蹈 B.喜出望外 C.魂飞魄散 D.热泪盈眶
4.请用长话短说的方式概括画“ ”的句子。(1分)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少的一项是( )
A.皮肤(fū) 漂浮(fú) 开凿(zuó) 提纲(gāng)
B.纪念(jì) 拜见(pài) 骨髓(suí) 传授(shòu)
C.磕头(kè) 挨揍(còu) 绅士(shēn) 砖头(zhuān)
D.泡沫(mè) 扎实(zā) 综合(zōng) 矿产(guǎ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信然 人无信不立 B.尝与诸小儿游 吾尝三战三走
C.取之 智能之士 D.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折颈而死
3.下列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不匹配的一项是( )
A.三顾茅庐——刘备 B.卧薪尝胆——项羽
C.凿壁偷光——匡衡 D.望梅止渴——曹操
4.把下面的句子插人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
①唐伯虎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展现出超人的才华。②他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刻苦勤奋,进步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③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竞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④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终于成为著名的画家。
A.①之前 B.①和②之间 C.②和③之间 D.③和④之间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西门豹治邺》是根据汉代史学家褚少孙补写的《史记·滑稽列传》中的相关内容改写的。
B.《纪昌学射》告诉我们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
C.《扁鹊治病》这个故事带给人们许多思考,对应的俗语是“死马当活马医”。
D.复述课文时,要抓住主要内容,对于其他内容可以全部省略。
三、班级准备排演话剧《西门豹治邺》,请你把剧本片段补充完整。(把设计的动作、表情等写在括号里,台词写在横线上)(6分)
〔两个女徒弟搀新娘出场,新娘低声哭泣,用手抹泪。〕
西门豹(看看姑娘,皱着眉对巫婆)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对卫士)来呀,送巫婆上路!
二卫士( )遵命,大人!( )
巫 婆( )
西门豹( )
〔二卫士拖巫婆下场,远处传来巫婆凄厉的叫声、落水声。〕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1.《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选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2.要复述《西门豹治邺》这个故事,可按照“ → →
”的顺序进行。
3.《故事二则》中的人物形象鲜明: 的扁鹊、 的
蔡桓侯、 的纪昌、 的飞卫。(填四字词语)
五、·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12分)
匡衡勤学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②大姓③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④。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⑤给以书,遂成大学⑥。
【注释】①不逮:指烛光照不到。②邑(yì)人:同县的人。③大姓:大户人家。④偿:报酬。⑤资:借。⑥大学:有学识的人。
1.选择下列加点字正确的解释。(填序号)(3分)
(1)衡乃穿壁引其光(A.于是,就B.这才C.竞然) ( )
(2)主人怪(A.奇怪B.感到奇怪C.责怪) ( )
(3)遂成大学(A.于是,就B.最终C.成就)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 ”的句子。(2分)
3.理解文章大意,用自己的话概括表现匡衡勤学的两件事,完成思维导图。(2分)
4.来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 。与之类似的成语故事你还知道有
、 。(3分)
5.匡衡“遂成大学”,你认为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2分)
六、“青史留名多俊杰”,阅读以下有关历史名医的材料,完成练习。(7分)
【材料一】扁鹊,春秋战国时期名医,生于河北沧州市任丘。首创诊脉“望、闻、问、切”四诊之法。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各科,奠定了中医学切脉诊断的方法,著有《扁鹊内经》《扁鹊外经》,被后世称为“中医始祖”。
【材料二】华佗,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他发明了健身操“五禽戏”,还研制了麻沸散,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材料三】张仲景生于河南邓州,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他于乱世中立志,行医游历各地,亲历各种疫病流行,广泛收集医方,将自己数十年对伤寒症的研究与经验付诸实践,写出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人称为“医圣”。
1.请根据材料填写下表。(2分)
听到的唱腔 联想到的画面
清脆灵动
(2) 湖面泛起层层涟漪,花影荡漾
九曲回肠,幽婉哀怨 (3)
2.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3分)
(1)在扁鹊之前,还没有人提出诊脉“望、闻、问、切”四诊之法。 ( )
(2)张仲景发明了健身操“五禽戏”。 ( )
(3)小明的表哥想研究疫病,可以推荐他阅读扁鹊的作品。 ( )
3.扁鹊、华佗、张仲景都是我国古代名医,请选择其中一位,给大家说说关于他的历史小故事吧。(用简洁的语言写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分)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5分)
孔子学“礼”
孔子年轻的时候,对周礼的知识已经很熟悉了,可是他仍旧不断地学习。有一回,他去参加太庙里的祭祀(j si)典礼,心想:这可是个学“礼”的好时机啊!
[A]由于是第一次碰上,他对什么都感到好奇,见到每一项礼节都觉得很有风范,见到每一件祭物都凑近瞧一瞧,伸手想触摸触摸。典礼结束后,他把双手交叠在胸前,深深地作了一个揖(yī),虚心地向内行人请教。有个官员嘲笑他:“谁说这个陬(zōu)邑大夫(孔子的父亲做过的官职)的后代懂得礼呢 瞧他这样没完没了地问,大概什么也不懂。”[B]孔子听了却微微一笑,凝视着那些祭物,欣然回应:“不懂就问,这正是礼呀!”
祭祀结束后,人们要回家了,可他还有一点搞不明白。[C]只见他紧紧抓住人家的袖子不放,一脸疑惑道:“先生,此礼略有不解,万望赐(cì)教!”这种非要问个明白不可的情形,弄得人家都有些不耐烦了。可看他这样认真,人家也就不好意思拒绝了。有人称他是“每事问”。孔子听了还挺高兴:"'每事问’有什么不好 不学不问,难道天上还能掉下知识来不成 ”他立志要把儒(rú)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学得了然于胸。
就这样,孔子很快对周礼达到了精通的地步,30岁后便有人专门向他学习周礼了。
1.孔子认为参加祭祀典礼是个好时机,因为他可以从中(2分)( )
A.结识官员。 B.学习周礼。 C.观赏祭物。 D.看个热闹。
2.同学们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提出了几个问题,( )是从文章的写法上来提问的。(2分)
A.“作了一个揖”是一种什么样的动作
B.我们像孔子那样做对学习有什么帮助
C.“难道天上还能掉下知识来不成 ”这句话用反问有什么好处
D.儒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具体是指什么
3.梳理故事情节,完成思维导图。(3分)
4.孔子被人嘲笑“什么也不懂”,被人叫作“每事问”都不生气,为什么 (2分)
5.请你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和语言体会人物心情,在A、B、C句中选一句作批注。(2分)
我选 (填序号),批注:
6.你觉得文中的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至少写出两个特点,每个特点都要写出理由。(4分)
八、习作。(30分)
在与朋友微信聊天时,我们常常会用有趣的表情包来表达我们的心情。请你从右图中选择一个表达心情的表情包,写一写是什么事让你产生这样的心情,注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如果能用上表示心情的四字词语、俗语或歇后语,那就更好了。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参考答案
一、1.诸 唯 派 旱 灌溉 饶 2.C 3.AD 4.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二、1.A 2.B 3.B 4.C 5.A
三、示例:上前,躬身行礼 分别抓住巫婆的左右手臂 满脸惊慌,身子往下坠,绝望地叫起来不……不要哇,大人饶命!目光坚定,手臂一挥 休得多言,快快去通报河神!
四、1.世说新语·雅量 遇到事情要仔细观察,善于动脑,并根据相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
2.摸清底细 破除迷信(或: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兴修水利
3.示例:医术高明 骄横自负 勤学苦练 教导有方
五、1.(1)A (2)B (3)B
2.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
3.在墙壁上凿洞,借着邻居家的烛光读书 去富人家做工不计报酬,只想遍读富人家中之书
4.凿壁偷光 示例:囊萤映雪 闻鸡起舞
5.原因:匡衡爱读书且坚持刻苦读书,遇到困难积极想办法为自己读书创造条件。启示示例:学习要勤奋刻苦,面对困难不退缩,还要有强烈的求知欲,珍惜学习的机会,这样才能取得进步和成功。
【参考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拿书映照着光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傲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主人对此感到奇怪,问匡衡,匡衡说:“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感慨赞叹,就把书借给匡衡,最终匡衡成为大学问家。
六、1.(1)四诊法(2)外科(3)外科圣手 (4)医圣
2.(1)√(2)×(3)×
3.示例一:蔡桓侯有疾在腠理。扁鹊多次拜见蔡桓侯,指出其病情,劝他医治,蔡桓侯不听,还认为扁鹊是在炫耀自己的医术。后来蔡桓侯病入骨髓,派人找扁鹊,扁鹊却已逃往秦国,蔡桓侯最终病死了。
示例二:华佗诊病极其准确。一次,有两个官员闹头疼发热,先后找华佗看病。经华佗问明病情,给一人开了泻药,另一人开了发汗药。有人在旁边看华佗开药方,向他为什么病情相同,用药却不一样。华佗说:“这种病表面看来一样,其实不同。前一个病在内部,该服泻药;后一个只是外感风寒,所以让他发发汗就好了。”这两人抓了药服用,果然病都好了。示例三: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因官府规定不能随意接触百姓,便在每月初一和十五大开衙门,坐在大堂上为百姓诊治疾病。后来人们把这种坐在大堂上看病的医生称为“坐堂医生”,以此纪念张仲景。
七、1.B 2.C
3.不懂就问(或:虚心请教)每事问(或:请人赐教)精通周礼
4.因为孔子认为不懂就问正是礼,而且好学好问才能真正学得知识,他重视学习过程而非他人评价,因此对他人的嘲笑并不生气。
5.示例一:A通过“凑近瞧一瞧”“伸手想触摸触摸”等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出孔子对祭祀典礼中的事物充满好奇以及他渴望学习知识的心情。示例二;B通过“微微一笑”“凝视”“欣然”等神态描写,以及“不懂就问,这正是礼呀”的语言描写,体现出孔子面对嘲笑时的从容淡定,以及他好学好问的品质。示例三:C通过“紧紧抓住”的动作描写、“一脸疑惑”的神态描写和“此礼略有不解,万望赐教”的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孔子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以及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急切想要弄明白的心情。
6.①孔子热爱学习,对知识充满渴求,他对周礼的知识已经很熟悉了,仍旧不断学习。②孔子虚心求教,有礼貌地向内行人求教,祭祀结束后还要抓住人请求赐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