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统编版语文七上期中专项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文言文阅读-统编版语文七上期中专项复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3 15:5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文言文阅读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
1.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
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②之。魏于是乎始强。
(选自《战国策》)
【注】①文侯:指魏文侯,战国初年魏国国君。虞人:管理山泽的官。②罢:同“疲”。
(1)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文侯与虞人期猎( )
②是日,饮酒乐( )
③天雨(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②魏于是乎始强。
(3)魏文侯是在什么情况下去跟虞人会面的(可用文中词语回答)?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不逾矩 矩:
(2)人不堪其忧 堪:
(3)匹夫不可夺志也 夺: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时候,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吾日三省吾身”。
B.选文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强调学思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孔子认为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
D.孔子感叹时光易逝,启示我们要珍惜时间。
5.同桌张林背诵《〈论语〉十二章》时遇到困难,不禁抱怨:“两千多年前的语录已经过时了,这么辛苦地背诵有什么意义呢!”请你从《论语》现实意义的角度劝说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 )
(2)人不知而不愠( )
(3)吾日三省吾身( )
(4)不逾矩(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______。”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
9.兄妹两人的“解”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迷茫时、焦急时,朋友总是陪伴在身边。对挚友,我们也要心怀感恩。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橘树
陕西刘公,为兴化令①,有道士来献盆树,视之,则小橘,细才如指,弗受。刘有幼女,时六七岁,适值初度。道士云:此不足供大人清玩,聊祝女公子福寿耳。乃受之。女一见,不胜爱悦,置诸闺房,朝夕护之惟恐伤。刘任满,橘盈把矣,是年初结实。简装将行,以橘重赘,谋弃之。女抱树娇啼。家人绐②之曰:暂去且将复来女信之涕始止。又恐为大力者负之而去,立视家人移栽墀③下,乃行。
女归,受庄氏聘。庄丙戌登进士,为兴化令,夫人大喜。窃意十余年,橘不复存;及至。则橘已十围,实累累以千计。问之故役,皆云:刘公去后,橘甚茂而不实,此其初结也。更奇之。庄任三年,繁实不懈;第四年,憔悴无少华。夫人曰: 君任此不久矣。 至秋,果解任。
异史氏曰:橘其有夙缘于女与?何遇之巧也。其实也似感恩,其不华也似伤离。物犹如此,而况于人乎?
(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①兴化令:福建兴化县县令。②绐(dài)之:哄骗。③墀(chí)下:台阶下的空地。
10.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①问之故役
②乃行
③大力者负之而去
1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暂 去 且 将 复 来 女 信 之 涕 始 止
12.古代汉语中,“意”有多种解释:①心情,神态②心意,意图③料想,估计④怀疑。我认为“窃意十余年,橘不复存”中“意”是第 (填序号)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是 。
13.阅读材料后,你和好朋友小稠展开了交流。根据语境,补全对话。
小稠:最后说“物犹如此”,你觉得“如此”指的是橘树什么特点呢?
我:这个简单,我觉得这棵橘树① 。
小稠:这棵橘树好通人性啊,更何况人呢?就像平时我每次因为《论语》十二章背不下来而焦急的时候,你都能够感同身受,一直安抚我的情绪,还耐心地告诉我你的学习方法。
我:这就是朋友,《论语》十二章中不是说了“② ,③ ”,要学习对方的长处,看到对方的缺点就自我反省。这样才能共同进步。
小稠:我从你身上学到了很多,有你这样的朋友,我很幸福。
我:我也很幸福,今天读了这篇文章我也明白了待人处事需要④ ,我很幸运得友如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乙】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传不习乎
③即与之化矣 ④丹之所藏者赤
15.为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吾 死 之 后 则 商 也 日 益 赐 也 日 损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17.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说说在交友方面你有哪些收获?
【甲】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王子猷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道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②方至造门③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注释:①因:于是,就。②(宿):一宿,一晚。③造门:登门。
18.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俄而雪骤 (2)人问其故
19.下列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B.时道在剡/学而时习之
C.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起彷徨 D.公欣然曰/四望皎然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2)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21.根据文章意思回答下列各题。
(1)甲文谢道韫的故事主要表现作者对“ ”之情。
(2)乙文中对名士王子猷言行的描述,主要表现主人公“ ”的为人风格。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A)。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篇》)
【乙】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①,歆辄②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B)。既已纳其自托③宁可以急相弃(C)?”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篇》)
【注释】①依附:依赖,附属。② 辄:立刻。③自托:自己有所依托。
22.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俱乘船避难 成语推断(与时俱进)
(2)歆辄难之 语境推断(联系上下句)
(3)王欲舍所携人 课内迁移(太丘舍去)
(4)既已纳其自托 查阅词典(①收入,放进。②接受。③缴付。④补缀,缝补。)
23.请将“邪”“之”“耳”分别还原到文中括号处。
A.( ) B.( ) C.( )
24.请为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5.请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26.甲文中的元方品行刚正,据理力争,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是值得相交的朋友。读完乙文后,你想和乙文中的哪个人交朋友?请简述理由。
《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1.(1) 约定 这 下雨
(2)①今天酒喝得高兴,天又下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
②魏国于是逐渐强大起来。
(3)饮酒乐,天又雨。文侯是一个守信用的国君。
2. 法度 能忍受 改变 3.(1)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2)广泛地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4.A 5.示例:张林,学习并背诵《论语》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论语》中包含着许多超越特定时代的内容,比如本课所选的各章,有的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的提出对个人修养的要求,在今天都是可以借鉴的,对我们的学习、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其次,《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典籍之一。背诵《论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身的文化传统。(理由不少于两点,言之成理即可)
6. 同“悦”,愉快 生气,恼怒 自我检查、反省 越过 7.(1)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2)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8.写出了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9.我认为“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不仅和雪的形状、颜色相似,而且其轻盈程度也相似,可谓是形神俱似,而“撒盐空中差可拟”则只是写出了盐和雪在颜色上的相似。
10. 以前的 才 背 11.暂 去/且 将 复 来/女 信 之/涕 始 止 12. ③ 她在心里暗暗地想,十多年了,那棵橘树可能已经不再存在了。 13. 懂得感恩,也为恩人的遭遇伤怀;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心怀感恩之心
14. 尽心尽力 老师传授的知识 融合 ……的地方 15.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 16.示例:①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也有和他们相同的缺点就加以改正。②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 17.示例:交朋友要讲诚信,要和品质高尚的人做朋友。我选择“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认为这一点很有必要。他人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且“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我们很难发现自己的缺点,需要旁人的帮助才能认识到。所以认识到他们的错误并修正错误是有效的。
18. 不久、一会儿 缘故、原因 19.D 20.(1)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2)我本来是趁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到戴安道呢! 21. 对才华的赞赏 卓尔不群、率性洒脱等
22.(1)一起 (2)感到为难 (3)丢下 (4) ② 23. 之 耳 邪 24.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5.世人根据这件事判定华歆和王朗的优劣。 26.示例:我想和乙文中的华歆交朋友,因为他即使身处危难之间,也要坚守诺言,义无反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